中国点心与南洋点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4:00
「点心」一般是指人们一日三餐外的小吃,因此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点心并不属于正餐。但我们中午在酒楼约三五知己喝茶叫来的烧卖、虾饺及肠粉之类的点心,似乎已成了我们香港人的正餐了。事实上,关于「点心」一词的由来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一说宋徽宗到京都一家道院进香,从道院出来时感到饿得发慌。正好道院门口有一姓孙卖蒸糕的小贩,他递给宋徽宗一块蒸糕,并说:「点一点心吧!」另一说法是,当年梁红玉抗金入侵时,她见到士兵们不分昼夜奋勇作战。为了鼓舞士气,于是传令烘制大量的蒸糕慰问前方将士,以表「点点心意」。从此人们将蒸糕之类小吃叫点心了。
但在宋代吴曾所写,名叫《能改斋漫录》的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按唐人郑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该书出版与梁红玉同一年代,由此可见,「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已出现了。
虽然糕点在唐代被称为「点心」,事实上,中国人早在商代就已经懂得以饴糖、面(米)粉和在一起,再经发酵蒸出各式各样的糕点。据说,发明糕点的是商纣王手下闻冲太使,他为士兵出征节省时间,于是亲自设计携带方便的行军干粮,这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点心的雏形。后来,随著时间的流逝,再经人们的实践、改良,在民间便出现酥皮、油炸以及包馅等花样众多的点心。由此可见,在制作点心的行家心目中,闻冲是发明糕点的祖师爷,在旧时的北京,制作糕点的作坊就供有闻太师的神位。
在南洋华人集中的泰、缅、菲、星马及印尼一带,称糕点为闽南语「kue」的译音,但往往被写成汉字的「贵」。我们常吃的所谓「泰式炒贵刁」中的「贵刁」的正写应是「粿条」。泰国的「贵刁」源自潮汕一带,是潮州籍人士传授至泰国的。星马及印尼也把糕点管叫「kue」。中国制糕点的技术传到印尼,当地的华人用当地盛产的椰浆、椰丝、椰糖、香料,制造出具有热带风味的点心。例如中国的糉子、糯米鸡在印尼就成了叫「仑巴」(lemper)的印尼糯米鸡。印尼的糯米鸡与中国的糯米鸡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式的以生糯米包馅,然后裹上荷叶蒸熟。而印尼的糯米鸡正相反,将糯米用清水浸透,以椰浆、香草及适当的盐煮熟。糯米凉透,裹上已拌好沙姜熟鸡丝馅儿,以手?成椭圆形的糯米团,最后用芭蕉叶半裹上,有讲究的弃芭蕉叶,改用新鲜香草叶,所以吃起来更为香浓了。
不久前,印尼有一种以淀粉、椰浆及鸡蛋制成的松糕也传到广东一带,人称「金糕」,在大的超市都能见到它的踪迹。各国饮食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