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峰:谁对教材错误视而不见(中国青年报 2009-9-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07:55
    9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学听课时指出了地理教材中的错误——该校选用的地理教科书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北京市中学地理特级教师张凯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不对,尤其是将甘肃划入华北很荒唐,因为从地域、地理、经济等方面来看,甘肃都跟华北比较远,应该划入西北或者西部。(新华网9月10日)

    据悉,上述地理教材是“从1995年秋季起,北京市部分区县的三年制初级中学开始使用”的,这意味着,在总理亲自听课并指出这一错误之前,该套地理教材实际上已在北京使用整整14年了。一个明显甚至是“很荒唐”的教材错误,却长期没有得到揭露、纠正,直到日理万机的总理偶然间发现、指出,显然是一件极为尴尬之事——既是教材编撰的尴尬和遗憾,亦是教育本身的尴尬和遗憾。

    可是,如果稍稍检点回顾一下,又会发现,类似的尴尬和遗憾,其实不独存在于中学地理教材,各科教材频频出错并且往往是常识性的错误,都并不鲜见。

    究竟是什么让教材错误如此频仍呢?表面上看,似乎主要是一个编撰者水平能力和责任心的问题,但追根溯源,症结实际上还在于:目前仍然高度权力化和垄断化的中小学教材管理制度——从教材的编撰、审订,到出版、发行,均由少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出版社一手包办。这导致,一方面,民间力量很难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发行过程中,以形成有效的教材竞争,同时,教材渠道的垄断封闭也使教材的整个形成过程脱离了大众监督。另一方面,教材的使用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在教材问题上的主动选择权,很难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主选用不同教材。

    众所周知,凡垄断必然会产生“质次价高”的问题,以权力为背景的教材垄断当然更不会例外。一方面是,编撰粗糙、错误百出,另一方面又是教材暴利的横生、泛滥。据悉,“要发财,印教材”已成为一个公开的行业秘密,教材的实际利润率高达45%~50%,仅2004年一年全国就有“40多个教育厅局长因教材问题落马”。

    据最新一期《南风窗》杂志的报道,为保护本地出版机构的既得利益,教育部旨在打破教育垄断的“教材名录”文件,在山东省公然被大幅度删减,“多达30家出版社的数百种教材,从山东省教育厅自行创建的教材目录上消失”。该省教育厅一名官员对记者表示:“总不能看着我们地方的出版社饿死吧,总得保护他们啊。”

    很明显,除非我们能彻底祛除笼罩在教材制度之上的权力化、垄断化背景,破除其中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使之充分地权利化、可选择化,教材暴利以及由此伴生的像“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这类粗制滥造的教材错误现象,才可能根本避免。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9/11/content_2847786.htm

张贵峰:谁对教材错误视而不见(中国青年报 2009-9-11) 王小鲁:谁对腐败视而不见是没有良心, 付雁南:定格一个你视而不见的北京(中国青年报 2009-8-5) 熊丙奇:对制度漏洞为何视而不见? 关于对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错误刊发《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处理决定 我们对国家图书馆的期望(中国青年报 2009-9-16) 最高法院首次对公众开放(中国青年报 2009-12-9) 对男人的9种认识错误 数学教材中的错误与改正方案 王琳:当制度对法官的腐败视而不见(南方都市报 2007-5-22) 奥巴马公开批评中国对朝鲜的危险行动视而不见 (zt) 副省长兼市委书记徐鸣对犯罪金额十多亿的徐州一系列惊天大案视而不见 乔良:对金融战与阴谋论视而不见——主流经济学家在为虎作伥 对错误对象发脾气 董碧水:杭州地铁坍塌 谁对事故负责(中国青年报 2008-11-25) 涂超华:福州房管局称“身份证疑问”是录入错误(中国青年报 2007-9-21) 胡安东:这幢楼,倒在了一个错误的时间和地点(中国青年报 2009-6-30) 殷国安:怎么无人反思管制媒体的错误(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殷国安:怎么无人反思管制媒体的错误(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不是MBA不好 是选择了错误的教材 多种小学语文教材被指存失实内容及错误常识 多种小学语文教材被指存失实内容及错误常识 江菲:怒对古都破坏者(中国青年报 2003-9-17) 李志宁评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