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叶公”人才建设方可走上健康坦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43:14

 

“叶公”者不除人才建设只能流于口号 


 

最近,看了三篇很富感染力的文字,一篇是王辉耀著的《人才战争》一书,另两篇是仲祖文《再谈“引才的关键是引心”》、《引进人才时不我待》文章(《人民日报》2009年6月14日第1版,7月23日第2版),颇受触动。

说人才,论人才,我国在远古时期就列为了事关社稷的大事,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文王访贤等早已脍炙人口;春秋战国时期一度人才辈出,各类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大显身手,重视人才到达了一个巅峰。稍稍翻翻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历朝历代凡有作为的帝王将相、枭雄要员均有重视人才的鲜明特点。当历史的车轮驶入19世纪,特别是冲进20世纪、跨入21世纪,人们在痛定思痛的检讨中,在不断地实践总结中,对于人才有了更多的真知灼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一群有识之士置自身安危于不顾,敢冒“抛头颅、洒热血”之险勇于推动的结果,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是众多的有能之士在积极地推进。我们党八十八年来的追求,八十八年来的奋斗,因为善于广纳人才,拥有了一大批正直和富有开创力的仁人志士,成就了气势恢宏的伟业。品味上面三篇文字,联系党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进行现实观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社会上几类对待人才的不恰当表现:一是有的同志苛刻地认为人才应该是全能的,为难如意求到全才使用而懊恼;二是有的同志认为人才应该是特别听话的,自觉不自觉地把他们的形象定格在默默无闻、低声细语、唯唯诺诺、憨态可掬方面,此观念格外容易使人往爱奴才还是爱人才上面去联想;三是有的同志认为人才都应该象邓稼先、李四光、蒋筑英等人,品德高尚,只作奉献,不求索取,脸谱化为戴着绳绑的眼镜,拎着断带掉色的包包,寒窗之下手捧馒头就开水,眼睛盯着厚厚的资料紧锁着眉头在沉思等……还有的同志,爱把人才挂在“口上”,几乎逢会讲人才,逢人谈人才,成天埋怨单位里没人才,大吐“缺人才啊”、“无人才可用啊”的苦水,抓着机会就比划着要引进人才,可当真面对人才时,又流露出疑问的眼神:“他是人才吗?”“可用吗?”等等云云,目中无“才”,又缺乏诚意,用“没指标啊”、“下一次吧”做搪塞,拒人才于千里之外。春秋时期,楚国的叶公“钓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而天龙果真来见时,竟“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我们中这种类型的同志,他们的所言所行,与“叶公”比,确有相当疑似的一面。

口头上讲人才,文件上写人才,行动上不落实,不是真的爱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港商台商逢涌而入;国际大公司大财团亦争先恐后,纷至沓来;众多英才大腕学有所成归国报效,原因在哪里?时下,很多地方设置了纳才招商引资机构,四面出击,引进人才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海纳百川”之声滔滔不绝,各式承诺尤其诱人,一副副真诚的面孔感人至深,但据笔者所知,效果并不太好,因为人才和投资者一样,最怕遭遇“关门打狗式”、“杀鸡取卵式”、“事了翻脸式”等待遇。而有些地区,并未喊破嗓子,资金、项目、人才不招自至,为什么?很简单,是观念,是环境,是真诚所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诚信保证。引进人才,关键在引,关键在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留住人才,关键是给其以用武之地,关键是对其以必要的尊重,关键是要为其分忧解难,“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当前,党中央再次发出了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号召,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理当把握契机,搞好引才的环境建设,高度警惕“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的经典笑柄还魂人间,贻害我科学发展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