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杰弗逊贿赂案——美国特色的反腐败(南方都市报 2006-7-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4:44
林达:杰弗逊贿赂案——美国特色的反腐败
2006-07-17 11:11:5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美国来信之林达专栏
官员难免有腐败的,查腐反腐是廉政第一大事,美国也不例外。最近美国为了查处一件贿赂案,联邦政府内部爆发激烈冲突,这一冲突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
今年5月20日,大批联邦调查局探员突然来到国会办公大楼,出示法庭签发的搜查证,搜查了众议员威廉·杰弗逊的办公室。这一搜查持续了十八个小时,带走了杰弗逊议员办公室的电脑硬盘和软盘若干,还有几箱文件。美国联邦政府内部三大分支的冲突由此爆发。
杰弗逊是来自南方路易斯安那州的众议员。据报道,他涉嫌贿赂以帮助和他有关系的电子设备公司取得向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出售设备的合同。联邦调查局发现,去年7月31日,杰弗逊深夜拜访在美国的尼日利亚副总统,目的是送递“非洲艺术品”,实际上是贿款。联邦调查局在今年6月搜查了这位尼日利亚副总统在美国的家,却没有披露是否有所斩获,也没有披露“非洲艺术品”到底是否完成传递。但联邦调查局随后搜查了杰弗逊议员的家,却查获了九万美元现金。这很是可疑,因为美国人通常不会把这么多现金放家里。
事情如果仅仅如此,那还是一件普通的查贿反腐案件。杰弗逊虽然是国会议员,根据宪法有一定的豁免权,但行贿受贿是刑事重罪,不在议员豁免保护范围内。
可是,联邦调查局搜查搜到杰弗逊的国会办公室,却像是捅了马蜂窝,参众两院的两党议员一致地跳起来表示强烈愤慨。国会两院现在都是共和党占多数,和主持行政分支的布什总统是一个党,但在这个事件上,国会共和党议员们鲜明地表示反对。他们说,联邦调查局突袭搜查国会议员的办公室,突破了宪法规定的划分立法与行政的界线,是违宪的。虽然这一搜查有另一个分支,司法分支的法庭签发的搜查证,但搜查杰弗逊的家或汽车是一回事,搜查国会办公室是另一回事。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国会办公室还从来没有被行政系统派出的军人警察或探员踏足过。议员们说,这是宪法给予他们的保护,国会大楼里不允许出现行政分支派来的警察探员,国会议员是不受威胁恫吓的。
于是,国会多数党领袖罕见地亲自拜访白宫,要求总统干预,立即让司法部下令,把从杰弗逊办公室里抄走的东西还回来。这一次,国会两党一致站到了和白宫抗衡的立场上。
但是,负责调查的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这一次也不肯让步。他们说,搜查是预先得到联邦法官许可的合法行动,而且查抄到了有力的证据,怎么可以轻易地还回去。司法部长和联邦调查局长对总统表示,如果总统下令把查抄的证据退还的话,他们就辞职不干了。
布什总统无奈之下,只好来个中庸之道,宣布查抄来的证据封存45天,既不退也不看,以便两边都有时间“冷静下来”。与此同时,各方都走上法庭,向法庭陈述理由。
45天的冷冻期到了,搜查杰弗逊办公室带走的东西怎么办呢?白宫发言人说,这一次,我们让开来,让他们两边来评估。
7月10日,联邦地区法庭法官托马斯·霍根就此事裁决,再次认定联邦调查局的搜查是合法的。在他公布的28页的意见书里,他承认,这次对国会议员办公室的搜查史无前例,但是,这一搜查并没有违反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并不是行政和司法分支闯入了立法分支的范围,相反,如果立法分支认为自己有单方面的特权,不受刑事调查的搜查取证,那才是破坏了分权的原则。他说,国会议员在刑事调查作业中,应该和普通人一视同仁。如果将宪法中“议员在议院内发表之演说和辩论,在其他场所不受质询”解释成国会办公室不受搜查,那么就会在实际上把国会议员的办公室变成纳税人资助的犯罪庇护所。
霍根法官说,联邦法官不是盖在搜查证上的橡皮图章,而是宣誓执行和保护宪法的独立、中立的官员。杰弗逊的律师宣布,他将立即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由于这一争议的“史无前例”性质,估计这一案件会在首都华盛顿转一个大圈子,最终走到最高法院去。
这样一起并不复杂的反贿赂案件,让联邦三大分支闹得不亦乐乎,外界看来好像联邦官员在反腐方面很不团结一致。其实这是美国政府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深具意义。通常人们会认为,反贪反腐需要高度一致高度集中的铁腕,否则难有效率。美国人对权力的看法却不同,他们不信任没有分割没有对立面的权力。政府内部有冲突有矛盾,经常闹到法庭上,经常把三大分支都引出来混战,民众反倒是放心了。
(作者系知名旅美作家)
林达:杰弗逊贿赂案——美国特色的反腐败(南方都市报 2006-7-17) 林达:“机要费案”是台湾政治转型的产物(南方都市报 2006-11-15) 林达:“机要费案”是台湾政治转型的产物(南方都市报 2006-11-15) 林达:互相奈何不得的政府和新闻媒体(南方都市报 2006-7-10) 林达:互相奈何不得的政府和新闻媒体(南方都市报 2006-7-10) 林达:“女友门事件”——人是靠不住的(南方都市报 2007-5-23) 林达:“女友门事件”——人是靠不住的(南方都市报 2007-5-23) 林达:讲述民间历史的记录(南方都市报 2009-6-17) 林达:远华案——请告诉民众为什么(南方都市报 2007-8-28) 林达:谁把郑筱萸送上了断头台?(南方都市报 2007-7-17) 林达:谁把郑筱萸送上了断头台?(南方都市报 2007-7-17) 林达:伊朗总统的演讲和美国校园的言论自由(南方都市报 2007-10-14) 林达:伊朗总统的演讲和美国校园的言论自由(南方都市报 2007-10-14) 秋风:跨国公司贿赂案的前因后果(南方都市报 2009-8-23) 《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的特色与创新 林达:并不轻松的转变——美国宪法第十二修正案二百周年启示 美国是怎么反腐败的 可怕的美国卫生部门反腐败! 林达:反腐可从政治之外的制度细节入手(南方都市报 2008-3-17) 林达:比尔·盖茨,让骆驼穿过针眼的人(南方都市报 2006-6-19) 林达:告别强人摆布世界的时代(南方都市报 2006-12-23) 林达:铁腕下的稳定无法长久(南方都市报 2006-12-27) 林达:铁腕下的稳定无法长久(南方都市报 2006-12-27) 林达:告别强人摆布世界的时代(南方都市报 200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