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那段日子 -潘启明的博客室 - panqiming-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04:32
文革那段日子
从1970年打天津赤土离开,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是39年没有见过了。   今年八月我到北京,屠大炤就张罗要搞一次班级聚会。   我们国际关系学院英文系63(2)班15个同学,已经走了两个了,丁人林和黄承骥。   大家说,聚一次,就少一次了。   屠大炤特别认真。刘励和赵维在广州,来不了,他打通了刘励的电话,让我们每人跟刘励和赵维讲一句话。   孙增森刚从医院回家,还没好利落,来不了,他打通了孙增森的电话,让我们每人跟孙增森讲一句话。   陆龙根忙,来不了,他打通了陆龙根的电话,让我们每人跟陆龙根讲一句话。   吴燕生没有联系上。   其他人,王保存、余世豪、赵玉珍、吴婕、杭三八、王景云、屠大炤和我,都到齐了。   除了我们班的,还有一班的何洪泽和薛景龙。   何洪泽是《环球时报》的元老。我儿子潘乐天在《环球时报》,从发行量只有十几万份的时候,一直做到发行量有三百多万份的时候。那时,我儿子天天和这位老前辈一起坐同一辆班车上班。去聚会之前,儿子就要我代问叔叔阿姨们好。   薛景龙是我在昆明军区的老战友。

还有德文班的李士勋。他虽然比我们低一年级,但在赤土农场,他是编在我们班的。
李士勋是个有心人。  我们离开赤土的时候,他跟余世豪要了一本《英华大字典》作纪念。  余世豪英文好,是不需要字典的,他在山西师大外语系做主任做腻了,就跑到北京在做。  李士勋趁着聚会,把珍藏了39年的这本字典带来,要我们一个个签名。
王保存是共和国的将军,所以特别优待他,让他一个人把名字签到书名页。
吴婕是全国妇联第一任国际交流处的处长,我们国家现在的国际交流工作,是她奠的基。她是最后一个到的,我们都在等她。

老同学聚会,大家谈的都是文革那段日子。  大串联,我是和黄承骥、陆龙根、张良桃、单忠明、王敏芝、黄娟娟、翁菊容一起,先到上海,后到广州。  步行长征,我是和屠大炤、黄承骥、王景云、张良桃、王敏芝、黄娟娟一行十几个人,背几个铝盆,又洗脚,又做饭。经过易县、狼牙山、西柏趣、娘子关。  专案组,我是和孙增森、黄瑜、姚志喜、曲淑玲在一起。  在赤土农场,当然这次聚会的同学,大家都在一起。  大家把能够记起来的同学、老师、还有赤土农场的首长念叨一遍。约定有机会再见面,聚一次,就少一次了。  文革那段日子的素材,我一直保留着。总想要把它记录下来。这是一段历史,不该忘记的。文革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文革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这是一段值得怀念、值得回忆、值得记录、值得写下来的历史。适当的时机,我会一点一点地写下来。  上中学的时候,我和我们英文63(2)班的许多同学一样,没想到我们会学外语;上大学的时候,我没想到我会当兵,我也没有想到会做老师。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前途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也不知道我们明天会怎样,当然太阳还会照样升起,地球还会照样旋转,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明天会怎样。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运动,小车不倒只管推。  活着就要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文革那段日子》应该成为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