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04:37
   “驻京办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时间:2009/08/20    出处:南方周末
  生生不息的驻京办存废之争中,数十位或者卸任或者在任的驻京办主任以民间研讨的方式聚会京城。与会者中,有人肯定驻京办的合法性,有人否定“一叶障目”的负面评价,更有人声称——“驻京办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2009年8月14日上午,数十位或者卸任或者在任的驻京办主任,前往北京“天雅大厦”的五楼会议室,赶一个以驻京办为关键词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场子”。
  恭请他们入“场”的主办机构,是中国社科院中国市场协会、驻京机构联谊会、《驻京资讯》报社等平素曝光率很低的单位。这个“场子”是以纪念新中国60周年的名义搭建的。官方话语体系中,“场子”的中心议题,是“驻外机构工作回顾与新时期工作展望”。
  从与会人员的身份、地点、主办机构来看,这个“场子”的性质,应该是民间的。
  为什么要张罗这个会议?率先发言的北京驻京机构联谊会秘书长梁又恭开门见山地解释了会议的背景:“近几年来,驻京机构在媒体和文学作品的渲染下,引发了驻京办存废之争。”
  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会长郑焕明概括了舆论对驻京办的负面评价:驻京机构是个吃喝处,搞腐败的地方;驻京机构过多过滥,必须清理整顿;驻京机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合时宜了。
  梁又恭说,这些负面的渲染对驻京机构的评价是不客观的。他们召集此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在于反顾文革时期驻京办撤销的真相,联系恢复重建以来的是是非非,客观评价驻京办的功过,详实记录驻京办的真实情态,展现驻京办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进而“树立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先进驻京办的经验”。
  置身驻京办存废之争的舆论声浪,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管理司前司长戚占云,强调驻京办的合法性。“驻京办事处都是各个地方政府向国务院写报告,经国务院批准的政府机构。”
  戚占云在发言中提及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管理司去年召集的一次会议。据称,2008年12月12日,该司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驻京办事处恢复重建30周年”为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国务院副秘书焦焕成等与会官员,肯定了驻京办的成绩和贡献。
  言及当下,面对受邀的多家媒体的记者,戚占云毫不掩饰他对“撤销驻京办”言论的反感,主张客观看待驻京办的社会价值。他说,“个别驻京办人员有问题,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问题可以整顿可以管理,不能动不动就谈撤销,这是很不严肃的。”
  郑焕明也承认驻京办存在一些问题,但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废除驻京办,而是加强管理。他说,驻京机构能够“繁荣首都,振兴家乡”。只要市场需要,它总会变换着方式存在,与其如此,不如严格管理。据此,他还认为,当前620多家驻京机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领导们”说完之后,十多位驻京办老主任,纷纷现身说法,回顾若干年前他们落脚北京之艰难,细说这些年他们“维稳”和“截访”之不易。贵州驻京办原主任江明藻讲述了茅台与“外交”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贵州省驻京办,用一瓶瓶闻名遐迩的茅台酒,争取了贵州崛起必不可少的政经资源。
  等到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虎林教授发言时,郑焕明会长建议这次会议应该产生一个报告,交给中央。戚占云当即回应说,主办方应该通过张虎林将报告交上去。话音甫落,掌声热烈地响起。
  下午,在任的驻京办主任开始发言。拉萨、平顶山、瑞安、邯郸、黑河、恩施、秦皇岛港务局的驻京办主任们依次发言,语气欢快。按照既定的会议程序,该轮到潍坊驻京机构的主任徐天增发言了。然而,他选择了沉默。他现在是驻京机构中备受关注的人物,因为潍坊驻京机构被撤销了。发言之前,徐天增向主持人表示:现在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