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造成了次贷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19:16

谁造成了次贷危机?

李子暘 

美国次贷危机是本轮经济危机最初的表现。许多人都说,次贷危机是华尔街那些贪婪狡诈的银行家造成的,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他们宁可把钱借给那些很可能无法还钱的人去买房,于是制造出不合格的、次一级的贷款——次贷。然后,他们把这些次贷卖来卖去,为此,他们绞尽脑汁,发明出复杂难辨的金融衍生品。那些次贷最终变成了呆账。由于数额巨大,众多金融机构因此一下子陷入了资金紧张,甚至是资金链断裂。这就是次贷危机。

这个过程看起来更像是愚蠢,而不是狡诈。银行家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确保资金安全,只把钱借给那些将来会准时还钱的人。如果不管能不能收得回来,银行家都冒冒失失地到处撒钱,那无论有多少钱都会很快败光的。真是这样的话,就很难想像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历史居然长达158年。他本该早就把钱撒光了,怎么会经营了那么久?

现实情况显然并非如此。银行家可能是社会中最保守、最谨慎的一群人。他们往往宁可放弃可能的赢利机会,也不接受过分的风险。无论是银行的建筑风格,还是银行家自己的着装起居(你见过披头士式的银行家吗?),都在尽可能向社会传递老成持重、稳健可靠的印象。说银行家会为了利润而忘记风险,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对次贷危机做深入一些的考察,就会发现,事实基本上正好相反。次贷危机根本不是市场失灵,而是政府失灵。其根源仍然在于政府的错误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

对我们这些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的人来说,这个结论简直都令人厌倦了。怎么一点儿新鲜感都没有?每个对市场失灵的攻击,深入考察下去,都会发现其实是政府失灵,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毫无例外,毫无新意。可还是有那么多人偏执地相信政府,不相信市场。

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先来看看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先从在金融危机中暴得大名的“两房”说起。“两房”的中文译名分别是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个译名不能提供任何关于这两家公司性质的信息。但如果看看他们的英文全名,所有人都会意识到一些东西。

房利美的全称是联邦全国按揭联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房地美的全称是联邦家庭贷款按揭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对,正是这样,这是两家有着政府背景和政府信用的公司。他们绝不同于市场中的其他公司。他们不会破产。如果他们出现问题,美国政府一定会出手帮助的。

当初成立这两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美国的穷人能够购买房屋。这两家公司起初完全由政府经营,后来,进行了一些私有化改革,但改革很不彻底,他们仍然规模过大,而且拥有政府信用。一些美国的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拆分这两家公司,彻底把他们市场化,但政府始终没有接受这种建议。因为政府还需要这两家公司替他们做事。

做什么事呢?

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致力于建设“伟大社会”。当时的总统林登•约翰逊颁布了平权法案,要以政府的力量来帮助那些经济上的弱势人群得到更多利益。

从此,美国陆续展开了一系列干预市场的政府管制计划。许多人认为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了美国经济从增长转为停滞,其实,石油危机没有那么大的威力,真正压制经济增长的是六七十年代以来快速增加的政府管制。自由企业受到来自政府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的管制,企业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小。经济由此陷入停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1977年,卡特总统签署了《社区再投资法》。这部法规强令银行向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社区提供住房贷款。1978年又推出了《平等信贷机会法》,要求金融机构不能因借款人种族、肤色、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国籍和身份差异有任何信贷歧视。

也许这些法律看上去问题并不大。银行确实不应该因为种族性别等因素对顾客有所歧视。但银行确实应该对贷款人进行筛选,不向那些很可能无法归还贷款的人放贷。可是,如果银行拒绝向某人发放贷款,即使完全是出于经济原因,那个不满意的贷款申请人也可以指控银行歧视他。

在法庭上,由普通人组成的陪审团往往倾向于怀疑富有的银行家,而更相信可怜的贷款申请者。一旦银行输了官司,就会受到来自政府的严厉制裁。对银行来说,这也是一种风险。权衡市场风险和来自政府的风险,显然后者更大、更无法逃避。于是,银行就只好放弃原有的风险控制机制,发放所谓的次贷。

但这些次贷毕竟信用很差,虽然一时看不出来,但银行心里有数,因此,银行就很想把这些次贷出售给其他人换来现金。这时,两房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他们大量购买这种次贷,数量达到惊人的几万亿美元。

说到这里,事情就很清楚了。政府不忍心看穷人买不起房,于是,先让银行以次贷的方式把钱垫上,让他们能够买房,然后政府再通过两房把钱还给银行。

这个过程看上去很不错,很慈善,很感人,可惜代价是整个金融体系被搞乱了。两房买了次贷债券以后,并不是把账单直接交给华盛顿报销了事。美国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那么怎么办呢?两房再把这些债券重新包装成其他金融产品投到市场中去。在整体经济增长和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再加上两房拥有政府信用,人们相信他们永远不会破产,只要包装得当,这些债券不愁卖不出去。

信用评级机构呢?他们也受到政治压力,要求对这些次贷债券不得做过低的评级,否则就是歧视弱势群体。看,市场系统再进一步被破坏,纠错能力进一步被禁止。买了这些债券的金融机构会再次包装,再卖出去,这个过程会发展到无比复杂的程度,以至于最有经验的银行家也禁不住诱惑,认为可以从中盈利。

但烂苹果再怎么清洗也不会变成好苹果。所有这些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基础是那些很难收回的贷款,这就注定了危机迟早会爆发。

有人也许会提出疑问,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强制贷款,为什么到2008年才爆发危机呢?这首先是因为19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高速增长,高速增长的经济掩盖了许多问题。其次,开始的时候,次贷的数量并不太多。但2000年以后,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这从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就可以看出来。低利率大大增加了愿意买房的人数,也就大大增加了次贷的数量。次贷制造出的财务窟窿迅速扩大。但同时,通胀也掩盖了这一切,延缓了危机的爆发。结果,危机终于爆发时,破坏力格外巨大。

总结起来,金融危机是由政府通过两个阶段制造出来的,首先,是政府强迫银行发放次贷,拥有政府信用的两房把次贷投放到市场中,从根本上搅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和自我纠错能力,然后政府又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掩盖财务窟窿。所有这些措施都在不断积累错误的经济行为,终于,人们要为所有这些错误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