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与战争精缩版(重刷前2段,新加第7段) - 文史沙龙 - Stage1st - Pow...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12:20

后勤与战争精缩版(重刷前2段,新加第7段)

《补给战》读书笔记。。。。。。。
原书精品区有,本文只供没时间的人参考

《补给战——从沃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一九七七年出版。作者马丁·万·克列威尔德,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历史学副教授。



与几个世纪波澜壮阔的战场历史相比,战争后勤的历史充满了人为的错误。大多数人在研究战争的时候仅仅强调后勤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后勤系统是如何运行和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则刻意回避,然后发表一些先人之见,而不是去客观的理解现实。反过来看,可能正是认识到后勤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人们才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指挥官的随机应变上。历史上,无论是战争前的后勤的理论还是战争中的后勤计划,它们面对现实的检验总是显得格外脆弱。埃森豪维尔的口头禅是:任何计划在战争开始后都会变为废纸。拿破仑则喜欢说:在战争中,精神和物质所起的作用,为三与一之比。或许,这就是军人的宿命。



1 军事革命时期


在早期以人力和畜力进行的冷兵器战争中,军队的后勤实际上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将领考虑的后勤其概念非常狭隘。军队提供给士兵的,除军饷外再无他物,士兵要自己购买每天的食物,被服、防具、武器还有弹药。当然,如果暂时没钱,也可以找军官预支军饷。

在军队的补给比例中,草料占大头,食物占小头,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记,尤其是如今后勤供应中必然包括的装备器材,在当时是很边缘的概念,士兵的装备都需要自己购置和携带。而职业军人也大多处于脱离社会的状态,除了军队无以为家,一只正规的军队,其队伍必然包括妇女、儿童、仆役,非军事人员与军人比例可以达到1:2甚至5:2。这些多余人员以及随军行李,形成了军队庞大的尾巴,与其说他们是出征的军人,不如说是正在迁移的民族。这个时期的军队,一般是每15人摊到1辆大车 ,在强调保障性的作战中,大车的比例可能还要增加一倍。万人规模的大军跟随上千的马拉大车(每辆大车2-4匹马)是很正常的事情——这还不包括编外的私人车辆。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有多少车辆,长途随军运送粮草都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军队能够相对稳定地驻扎在一个人口较多的地区,就可以组织正规的市场,由军需官对这一临时市镇进行管理。军队同地方居民之间的贸易,一般按自愿的原则进行。如果预计某项物资将发生短缺,就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有个别官兵抢购甚至囤积。如果军队离开常驻地进行作战,情况则完全不同。一般行军中的补给,由粮草官和商人用短途运输或就地购买的方式解决,而商人则派代表常驻军队,负责打点补给事务。商人及其货车使得军队的结构更加臃肿,而且商业存货也是很有限的。


如果是在本国或盟国领土行动,可以派军需官打前站,组织城镇货源,并建立市场。(这才是“粮草先行”的实际意义,而非让粮草部队先出发,当时没有粮草部队这回事)个别情况下,如果军队反复使用同一行军路线,也可以组织常设兵站,筹办并销售士兵所需的物品。懒惰的将领会安排士兵到沿途城乡居民家中住宿,除了食宿外,也可以购买其他必需品。当然,经常有士兵不给钱,这肯定会造成军民之间的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发明过保障军队在敌国领土作战的后勤制度。无论是兽类军团还是仁义之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都是让军队沿路掠夺,历史证明这种方式还是非常可靠的。不过,当时的人们缺乏后世的管理理论和机构,无法把抢劫变成一种有组织的盘剥,如果军队的人数超过该地承受能力,破坏力将不亚于核武器。这种后勤制度的水平之低有目共睹,但正因为它的原始,反而也没有什么条框的限制,将领们可以自由发挥聪明才智,解决问题。


1560年至166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军事革命”时期,其间欧洲各国军队人数发生了巨大增长。16世纪中叶,一只一两万人的大军就可以令人闻风丧胆,而到了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中,3万人以上的部队比比皆是。古斯塔夫和华仑斯坦决战时,每一方的部队都超过了10万人。由于穷兵黩武,军队人数在三十年战争末期曾有下降,很快又恢复上涨势头。17世纪后期,法军的规模最高达到40万人之巨。

军队规模增大给原始后勤模式带来的压力是灾难性的,指挥官不能解决吃饭问题,就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力。到了16世纪的最后20-30年间,军队开始感到有必要给士兵们提供最基本的必需品,包括粮草、武器、被服等。这都是靠随军商人才实现的,军队同大承包商签订供应合同,费用则从士兵薪饷中扣除。这种新的制度最早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军队中开始实行。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军费,16世纪的军费增长大大超过了政府财政的增长,除了荷兰外,各国政府都处于破产的边缘。对此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征收战争税——一般认为它的发明者是华仑斯坦。华仑斯坦不征粮,而是改由代理人向居民榨取金钱,然后交给军队发放。这种方式相对于士兵冲到居民家里欺男霸女要文明一些,也比较好控制一些。


基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一支军队不能以城镇为基地停留,那就必须处于运动之中,横扫一切富裕地区征集钱财和资源,因为除了大型城市,没有任何地区可以供给军队规模的临时人口。就17世纪的军队而言,除特殊情况外,不存在后方补给的概念,所谓的战略运动,就是从一个富裕地区运动到另一个富裕地区进行抢劫,绕无可绕的情况下,两群土匪相遇,才会发生战斗。有时军队连军费都不依赖国内提供,而是靠沿路征集获得,所以交通线对于战略运动的影响不大,唯一的例外是有时可以割断部队同新兵补充地域的联系。在这样的战争中,并不提倡有目的的、持续的军队运动,也没有“兵贵神速”的说法,因为那显然不现实,这对欧洲的战略思想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由于对堡垒的围攻耗费时日,而军队又只能就地抢劫,因此城堡的战略作用无限放大。在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一个强国的力量并不在于它的野战军,而在于成群的城堡;一个到处都有坚固筑垒城镇的国家,即使没有野战军也能够保持不败。欧洲的战争主要就是一系列周而复始的围城战,而深入敌国领土的战略进军,通常总是徒劳的。也只有在围城时,补给线的概念才有了实际意义。至少腓特烈二世就曾因为补给线受到攻击而不得不放弃某些战役。毛莱斯围攻奥斯坦德时,他的军队可以从海上得到补给,不幸的是,守军同样从海路得到补给,结果这场围城战持续了两年之久。同理,除非发生围城战,否则不存在弹药补给的概念,士兵与火炮的弹药都是自己携带,而且携带量足够整场战争使用。

因此历代军事研究者所提出的补给线这一概念,其实完全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而“五日行程制度”(军队与补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