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族你还想当自由职业者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14:00

很多房奴、蚁族及亚健康白领常常会把对自由职业者的艳羡放在嘴边。有所不知的是,当自由职业者们在为晚上8点多的一个工作高潮做准备时,闻听国企五点半、私企六点半的下班时间,也会由衷感叹。

究竟什么是“自由职业”?就像没有绝对的“自由”一样,有绝对的“自由职业”吗?没有固定工作或者老板的人就是自由职业者吗?衡量“自由”的标准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当下,自由职业者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的?他们的快乐与希冀、困惑与局限又在哪里?通过对各色自由职业者(自由作家、独立策划师、自由培训师、自由讲经人、自由第三方软件开发者、自由漫画家、网络卖家等)的深度关注,展现自由职业这一群体的职业生态与生存空间。

探讨自由职业,其实探讨的是人与组织(特别是公司组织)的关系。职业,是现代人最核心的身份定位。作为群体性动物的人,“职业”本身决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和薪水,附着其上的有很多东西———生活方式、圈子、所属阶层、社会保障,以及在心理上的组织感、稳定感、安全感。自由职业也就意味着这些东西都要重新定位。我们的社会亦是牢固建立在以公司为主的各类显形组织之上。那么,游离于固定组织之外的“自由者”,他们需要怎样强大的内心、严格的自我管理与资源整合能力,才能立足其间并维系其身份定位的不动摇?在看似自由的世界里,他们如何平衡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而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教育、经济、房价、物价、就业、职业歧视和社会保障种种限制,形成了中国人就业思维的单一趋向和标准化,自由职业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多半人对自由职业的向往是不是如同现代人对田园生活的幻想,不过是一种抒情的说法而已?而那些真正的自由职业者又是如何撑起理想的风帆持续前行?

不管怎样,自由职业绝不是想象的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美好。那么,自由职业者的现实究竟是怎样的?——— 请关注本系列文章的陆续展开。

 

即便是自由论者,亦会说恣意妄为并不算自由、自由当中自有方圆之类。由是观之,我们其实对“自由”的认识是颇为模糊的“自由”只是不用早上打卡“自由”代表着可以随时不工作“自由”意味着纯粹为了兴趣和理想而工作“自由”是说可以同时随心所欲做很多种不相干的工作?

一个自由撰稿人挂在线上,和一个泥水工在街边蹲活儿有什么区别呢?

讨论自由职业者的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得剔除那些“财务自由”的“自由”者,比如继承了高额财产、兑现了股票期权或者有幸中了彩票的人,这些人显然已经跳出了职业的范畴,并不是因为人数稀少而不在论。

而在另一个极端上,如果只是从早上不用打卡、晚上不用写工作日志的角度来定义自由职业,其实一个泥水工或家政工人也是自由的职业者———如果不考虑单位产出,他们和一个自由撰稿人或者一个营销顾问又有什么区别呢?一个自由撰稿人挂在网上、靠在咖啡馆的沙发上等客户,与一个在路边蹲活儿的泥水工何其相似!

抛开这些极端情况,自由职业仍旧以获取报酬为主要目标,只不过是路径与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再怎么把“自由”放在显赫的位置上,自由职业也无疑是“职业”罢了,它还遵循着职业“出卖时间、换取报酬”这一本质。有个四十多岁的朋友,似乎一直把握不住自由职业的要领,他认为自由职业就是单干,于是很佩服年轻人的果敢,“我怎么着也得有个一千万才敢出来自己搞呀。”

尽管有时候创业者看起来很像自由职业者,但自由职业显然不是创业。自由职业也还是“职业”,职业就还是指受雇者、劳动力出卖方,虽然没有固定雇主,但一定有雇主;而创业者则是以建立企业、做企业主为根本目的。

虽然我们常常用“你是干什么的”来代替职业,但做事并不代表职业。我们所讨论的是狭义的“职业”,是城市化之后现代工业所带来的、与现代企业和公司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职业,甚至也不包括农耕或者泥水匠这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