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博士“过度教育”负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35:53
   谁对博士“过度教育”负责
  来源:重庆时报  朱四倍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博士培养的“过度教育现象”是近年引起关注的讨论话题,对于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第一”?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把博士生培养数量作为追求目标的,即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对规模与数量也有一定限制:十多年来,全美每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一直保持在4万人左右。去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2008年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从单个大学看,美国大学中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700人的只有两所,超过600人的只有6所,而我国已经有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数超过1000人,最多的超过了1400人。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管窥我国博士学位授予之滥,更可以看到“世界第一”背后一些虚化的事实。
  “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的真正命题是“博士到底应该做什么”,与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现在博士就业出现新动向,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可以说,博士生培养已成为一些高校和机构“圈钱”和提升层次的渠道,更成为当官和拉项目的捷径。当博士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的“过度教育现象”时,恐怕没有人会为这个世界第一的博士学位授予国而自豪吧?
  有学者用“大跃进”、“泡沫化”形容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以及博士生质量下降的情况,更有人用“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来描述当下博士生培养“大跃进”的困境。那么,是谁推动了博士生培养的“大跃进”?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校的功利心态、用人单位的不正常“门槛”,但要指出的是,许多地方选拔公务员和提拔干部时,对博士的“优厚招待”所导致的推波助澜作用尤其需要警惕,因为这样的潜规则存在,不但有可能加剧权学媾和,还将助长更严重的功利之风。
  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要做到这点,唯有正视博士“过度教育”背后的社会情绪——功利化思维的蔓延和实用主义的盛行,则是一种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