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桐岭,一个被遗弃的美丽的小山村|『 关注慈溪 』 - 慈溪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27:5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按语:作家叶龙虎在《宁波晚报》写了散文《北山岗上桐岭村》。文章写得很好风景也很美。一个双休日的下午,我便慕名而去。]

                     引    子

  刘若英在一首歌里潇洒地唱道:“什么事我最渴望,睡懒觉和不化妆。来到一个小村庄子,一个人游荡……”也许在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喝一点自酿的酒,找一张软软的床,一觉睡到大天亮,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吧。余姚桐岭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北山岗上桐岭村》

          
  东西绵延几十里的北山岗,现在是余姚与慈溪的天然分界线,桐岭是北山岗中的一个山村,属于余姚市。

  过去需要翻山越岭才能走进这个小山村,现在一个两百米长的山洞缩短了桐岭与外界的距离。山洞位于半山腰,是桐岭人于1979年打通的。一出山洞眼前便豁然开朗,天空格外蓝,眼前是青山,脚下是绿水,还隐约看到远处的山村,好象到了世外桃源。我看见洞口的路边停有好几辆车,看车牌是宁波来的,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天,难怪下面水库边有那么多年轻人,看样子都是来郊游的。我也靠边停好车,打开车门,一股久违的气息扑面而来,南风裹着纯净的空气,心情一下愉快起来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溪,由上游的桐岭水库流入村口不远的姚岭水库,落差处瀑布飞溅,颇为壮观。桐岭村安静地躺在山溪旁边。

  村口的溪上有一座很古老的石桥,叫“积善桥”。古桥为三孔石梁平桥,桥面为六块很厚很长的石板,没有桥栏,中孔的桥板一侧刻有“积善桥”三字,两个桥墩的两侧各雕刻有镇水鳌,昂首伸颈,栩栩如生。(桥暂未拍)

  据村中老人说,积善桥建于清朝,至今已有好几百年了。桥下的溪水很浅,溪埠头有两个学生赤脚在嬉戏,任哗哗的溪水从脚面流过。老人还说,这桥还有一个迷,多少年来,从桥上掉下去过好多人,虽桥高水浅,但都能安然无恙。这个迷给石桥平添了几分神秘。就象眼前这个古老的山村,它曾经辉煌过,有过许许多多的精彩的故事,那些故事都融入了汨汨的溪水,被时间稀释……

  过桥后沿着弯弯曲曲的卵石路走进村里,发现现在的桐岭村几乎成了一个空壳村。房子都用卵石砌成,很多已经墙倒瓦塌,只剩下屋架子任凭风雨剥蚀;有的断墙残垣甚至已经淹没在荒草之中。没倒塌的房子也大多没锁,任凭游人进进出出,里面还有灶台之类的生痕迹。但是,我还是饶有兴趣地寻找了我所熟悉的桐岭籍朋友的老屋,这些老屋是因为无人居住或破落或倒塌了,可惜了里面即将散架的雕花眠床、泥金衣橱。

  现在留守在村里的不到三十个人,而且多数是老人。年轻人都跑到外面去了,他们不甘心守候寂寞,纷纷外出谋生或举家迁徙。只有那些老人是山村的守望者,离不开这一块生养他们的土地

  一位陈姓农民告诉我,他有两个儿子,老大从浙大计算机专业后在杭州安家了,老二职技校毕业后也在山外成家,现在一家企业工作。

  在村子里我还看到一座三开间的老房子前,挂着“中共浙东行政公署慈镇县慈西区委会旧址”木牌。原因是在山洞未打通之前,这儿地势险峻,四面环山,几乎与外界隔绝。所以,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后勤部的办事处和后方医院。

  桐岭村少说也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村里居民都姓陈,最多的时候有二百多户七百多人。虽说是山村,桐岭陈家却门第显赫。传说乾隆皇帝与桐岭村还有点沾亲带故呢。被称之为“乾隆故里”的海宁盐官有“陈阁老宅”。相传,乾隆皇帝为了弄清本人身世,曾经六下江南,当他破解身世之迷后,在陈阁老生前书房内挥笔赐书“双清草堂”,寓“双亲”、“省亲”之意。(其中之寓意只可高人领会也)而盐官的陈姓祖先,就是从这桐岭村搬过去的。当然这只是传说,无从考证。(如果这样推算,乾隆皇帝的祖先会不会是在这桐岭村呢?)

  当我在村里向村妇打听陈阁老的老屋里,两位村妇指着天医寺右边的一处旧屋说,这就是陈阁老的老屋。陈阁老的老屋原先有三间,已被这户人家拆掉两间到外面建房用了。而今看来,房子虽旧且少,但仅一间老屋也可看出当初的房子也属于上等的。而其在村中的位子也非常的好。一边是天医寺,这老屋与天医寺之间有一溪,至今还是泉水淙淙。)

  (这两位村妇指着这溪涧之上的洞穴对我介绍,上面还有一个溪洞,很凉快的。我跟着她们走沿溪走去,走进洞中,一陈凉意。村妇介绍说,这洞是祖先传下来的,很早就有的,一直可从这儿走进去,很长,里面还有两处出口,可以从别的那两个出口爬出来。前不久,曾有二三十个城里人骑着自行车来游玩的,后来借用手机的光线,在这山洞里作了探险游呢。洞内放着一些小竹椅和一些老房子原先用过的柱石,都是村民在里面乘凉当座椅用的。我对他们开玩笑说,这比空调房间好,不会感冒的。说得她们哈哈地笑了。因为没带手电,我没有再往洞的深处走去。)

  走过村中的觉林寺、天医寺,沿卵石路一路上坡到村北的观音阁(发现了一处村妇们介绍的山洞出口),再绕到村子的最东侧,只见用毛竹隔出来的观光台上,挂着“杨梅观光点”的木牌,观光台下面就是桐岭水库。这是一个小得不能最小的水库,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碧玉,嵌在青山的怀抱中。一水尽收千山绿,山就像浸在水中,染绿了整个水面。镜子似的水面随着太阳西移又变幻着各种色彩,不时有水鸟从水面掠过,划出一道道水涟,这是一幅大自然恩赐给人们的生动的山水画。山里的太阳下山早,才五点多钟,暮气就围了上来,原本安静的村庄,此刻显得更加幽静、从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