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彭兴韵:货币政策再次错失良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6:34:54

对话彭兴韵:货币政策再次错失良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孙健芳 赵宇新 对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形势,我们是否过度悲观?由此导致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否过于宽松?此次,我们是否再次延误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资产泡沫出现和通胀预期的上升?就此我们采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

我们是否过度悲观?

EEO:回过头来,我们此次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否再次出现失误?因为很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危机、不是全面周期性的危机,而是受外需影响的结构性的危机。

彭兴韵:我觉得对中国形势的判断是有些问题,我们把自己形势看的跟美国一样严重,这就像07年或者08年初,我们当时对美国的次贷危机严重性估计不足,而此次又过于悲观。

应该说中国经济这轮扩张是从01年开始的,01-07年经过了6年多的扩张,再加上在扩张的过程当中价格有所上涨,所以中国经济本身有周期性调整的内在要求。只不过这个危机加剧了中国经济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不然我们的经济增长不可能由2007年的11.7%一下子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6.1%。

虽然如此,中国在这次危机中还是与其他国家不一样,在中国,冲击最大的就是出口和贸易,在总需求这块,我们面临的是出口的形势比较严峻。

而且,我们这次危机和发达国家最根本的不同就是我们的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冲击,这个没有受到冲击得益于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对银行体系的代价非常高昂的改制,改革主要是集中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清理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所以在金融危机时候国内的金融负债表示非常干净的;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剥离、注资、股票使得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这次危机中,发达国家资金不足导致了这些国家在贷款方面资本充足率的制约是非常强的,而中国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从国内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讲,在过去几年的改革当中,国有商业银行也确实加强了内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手段,最典型的就是体现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是非常高的。

EEO:现在对于中国经济形势,仍旧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已经企稳,但是没有进入复苏,但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已经进入回升通道,您如何看?

彭兴韵:我认为此次危机已经过去了,实体经济的调整相对金融总是要慢一拍,信贷开始恢复下一步紧接着就是实体,金融机构破产或者是资产质量不进一步恶化,企业家的信心的崩溃就不会出现,货币收益率和我们投资者有关时候,真实投资就会迅速上升,这个上升就会导致经济的全面复苏。

我们货币是否过度宽松?

EEO: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否过于宽松?

彭兴韵:我们采取的扩张的力度有点过度。由于对形式估计严重,相应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后来货币供应量的快速的增长,五月份货币同比增长余额30%多,6月份货币同比增长的是34%多。

这样的增长数据,不是用适度来形容它了,无论从哪个指标来看货币政策都是有点过于宽松,如果假设政府年初或者去年年底确定的2009年全年17%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的目标和5万亿新增贷款是合理,那么上半年就已经到7.37万亿的贷款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全年计划的50%;货币供应量M2到了28%点多,已经超过了17%的10个百分点。

EEO:现在很多人拿现在与97-98年和2001-2002年比较,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其实不是过于宽松的。

彭兴韵:即使从历史上比较,此次货币政策是过于宽松的。

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的贷款增长率是迅速下降的,而央行采取的政策当时显然是刺激不上来,最低的贷款增长率是5%,这种情况一直到2001年,那时候我们是经历了一个真正的通货紧缩。

但是我们改革开放后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就是93、94年,当然92、93有个价格机制改革,但贷款的增长确实对物价上涨有这方面的压力。当时国内的贷款增长率在30%,不如现在高,但通胀率超过24%多。

当然,中国这次面临的环境跟93、94年有很大更大的区别,当时我们面临需求因素,整个经济体还是相对的非常封闭的,现在的货币环境则是中国经济开始面向全球化,将来在要面对通胀时候,绝对不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所能决定的,可能有国外货币作用,有热钱的作用等。

EEO:很多人认为我们目前只是预期通胀,所以不用特别担心?

彭兴韵:现在政府仍在讲通胀问题不是十分严重,继续强调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也认为,现时的通胀预期和现实的通胀不是一回事,但当预期的通胀转变为现实的通胀的时候,尤其是在这么高的贷款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背景下,短时间内将是不可能控制了的。

我们货币政策是否又延误了时机?

EEO:目前全球都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其他国家信贷仍然紧缩,为什么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之下,银行放贷能这么迅速?

彭兴韵:首先,商业银行有能力放贷。去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年率已经下降到了2.11%,第四季度几次下调法定准备金比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上升到百分之五点多,商业银行自身有信贷扩张的基础,可运用贷款在增长。

其次,国内商业银行有放贷的动力,这主要来自于国内商业银行自身有资产扩张规模的需求,央行对信贷规模控制取消之后,去年第四季度放贷的主力是国有银行,今年其他商业银行看到国有商业银行拼命的放贷,他们也加入到这种行列中来,开始拼命的比赛放贷,于是贷款总额一下子就上去了。

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能率先扩张呢?这与国有银行自身的商业性质、银行董事长的任命权和个人的政治前途相关,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转向配合是最为密切的,紧缩的时候贷款马上就下来,扩张时候贷款能马上上去。

EEO: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讲,央行调控最佳时间已经被错过?很多人认为最佳调控时点是第一季度?

彭兴韵:我觉得第一季度还不好说,因为那时从政府的角度看,经济形势还不明朗。今年的1、2、3月份贷款增长主要是政府4万亿的投资项目拉动,4月份很多贷款需求的原动力就来自于民间的需求,居民对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非常迅速,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此时货币政策就可以适度微调,我们也看到这种调整。

央行独立性影响货币政策

EEO:从去年11月到今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后全面保增长阶段,央行与中央政策配合很好,但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目前两者在政策目标上又发生矛盾。

彭兴韵:我们以前有个比喻,说货币政策中央行只是一个弹琴的,曲谱的是国务院,央行只不过是照着这个乐谱在弹琴。现在,我一直强调,货币政策应该从一个危机管理操转变到反经济周期的一个正常的调控。

EEO:具体来说,你认为货币政策如何调整?

彭兴韵:我觉得至少要给企业投资者传达这样的信息,货币供应和信贷并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肯定是逐步调整的过程,一开始在公开市场上调整,之后对商业银行的指导,最后才使其它的货币工具的运用,比如利率、准备金政策、汇率政策。我原来的判断是最早是今年第四季度,最迟明年上半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肯定是要调整的。

EEO:目前央行的政策仍然受制于中央基调的制约,这种情况下的货币政策能否把市场的通胀预期给扭转?

彭兴韵:政府的货币政策转变的力度应该大一点,否则很难扭转通胀趋势。

货币政策本质上是要反经济周期运作,但我们都是顺周期的运作,当整个经济上升、通胀率在上升时,我们再调利率;当整个经济增长下滑,通胀下降时,我们下调利率,央行操作的结果都是顺周期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这样的利率下去,贷款增长将超过40%,全年信贷额度可能会超过12万亿。

资产泡沫的危害

EEO:如何理解我们目前资产价格飙升的现象?

彭兴韵:中国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会重新出现,对于流动性过剩,有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变化为流动性过剩,我的定义是,人们对长期资产的需求迅速增加,而对短期资产的需求急剧的减少,导致他们资产结构配置发生改变,这种选择结果导致包括像股票,房地产这些资产价格的迅速上升,而对短期资产的相应的减少导致出现像国债流标的现象。

EEO:资产价格飙升之后,通胀是否很早就会到来?

彭兴韵:对,通胀有多远不好说,但通胀迟早会要来得,或者就在我们的眼前,现在,通胀的影子已经在我们的面前晃来晃去。其实在今年年初,我就不认为中国会通货紧缩。目前所谓的通缩只不过是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像97、98年那样变成信贷的紧缩,我一直认为,到今年9、10月份,中国通货膨胀会有一个新的上升,现在我还是坚持此看法。

EEO:通胀中受害最深的人将是谁?

彭兴韵:信贷猛于虎,对那些寻求资产保值的人、对辛辛苦苦积蓄的人们、尤其是那些退休的工人、拿固定政府补贴的人,他们多数选择把钱放在银行的人,对这些人的危害是最大的。

EEO:对整个经济体来说,贷款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彭兴韵:现在贷款这么高速的增长,其对未来的影响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通胀,从过去经验来讲,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每一次贷款迅速膨胀之后,对应的相应的价格总体值就会相应的上升。

第二影响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资产价格总在人们的极度亢奋和兴奋中崩溃,又会在极度的悲观和恐慌中复苏,前两个月我的判断是中国真正的泡沫经济形成可能就是这一轮,而且,这个泡沫的严重程度会远远超过07年。

第三,贷款的高速扩张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放松对贷款的标准,同时政府还要求降低贷款的项目资本金的要求,这质上就跟美国一样的,抵押标准放松了,人们的还款能力是下降的。

同时,由于中国银行业的资产配置严重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使得银行的贷款和银行信用承担着政府的公共支出的职能,成了政府的行政支援,这些对银行未来的资产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后,信贷高速扩张之后都有一个信贷恢复正常的过程,这可能加剧宏观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而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本来在宏观调控当中是尽量避免的,这种调控也与我们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目标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