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愚~我国风水发展史(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0:06
  六愚~我国风水发展史(三)

 

 

 

對於一個強烈自卑感的民族~大韓民族;竊取中國風水文化的笑話。以及大陸學者,甚至是政府,竟然無法提出反駁的證據而感到悲哀;以致於六愚不得不先從所寫的書中摘取出一些文章公佈之。

__________

三、農業社會敬天時期的風水:

  新石器時代的社會,學者們已經從各種的出土文物或是建築物之中,研判出在當時已經有了類似宗教性質的活動;而到了仰韶文化的晚期,已經開始出現人們用獸類肩胛骨進行占卜的活動,尤其到了龍山文化時期逐漸地被人們推廣,及至殷商時代更為盛行,無論事之大小,幾達所謂每事必卜問之程度。
  也由於文字符號的出現,從出土的甲骨文中,我們依稀可以大略的看出當時屬於類似風水活動的一些蛛絲馬跡。


  新石器時代末期黃帝統一各部落以至於夏朝的這段時期,部落城鎮的選址,似乎因為農業生產的需要,漸漸的移向平陽地區;據說夏禹在治水的時期,首先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地貌。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地圖的能力。並將土地分為九州,運用區域規劃與土地使用已形成一套體系。並以天子之都,也就是“中國”為中心,進而推行教化。《史記》記載:「鯀作九仞之城,以障水。」;《博物志》裏,也有記載著「鯀築城以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墨子.明鬼篇》曰:「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由此可見,任何朝代在建都之始,便選擇都城正中的位置興建宗廟,可見宗廟在古代統治者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夏朝時期的建築與風水的概念,就必須以1959年被發掘出土,河南著名的二里頭遺址研究起;此時的先民們已經利用人力的建築物,並以講求所謂「負陰抱陽」及南北向的子午風水觀念。而二里頭遺址宮城,已經被專家學者認定是迄今我國最早的宮城遺跡之一,其佈局是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至東南向分佈,具備了金帶環繞的風水觀;略高的東南方,則是宮殿基址、工作坊及幕葬區;人們生活的主要地區則在地勢略低的西半部;而整個宮城的規劃,除了中心區意見交錯的道路網以外,已經多具有中軸線的風水建築規劃,建築群院落的佈局是採取風水學中,坐北朝南的建築方向,從整個整個佈局規劃中,可以看出已經具備了風水學上所應有的城鎮及村落選址的條件,並與居住附近環境生態的相對關係相融合的基本環境科學概念;而在另一方的墓葬區出土文物中,顯示出各種埋葬方式的差別;除了說明了當時社會的階級觀念分野十分明顯外,也說明了在陪葬風俗中,已經融入了一定程度的宗教思想。參予研究的專家學者們咸認為是二里頭遺址宮城屬於夏文化的王都遺址,在三千五百年以前的世界而言,可能是當時最大的城市;而二里頭宮城的遺址,也是後世中國古代都城的營建規制一脈相承的都邑模型佈局的風水建築觀念,更開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先河。

  殷商時期以來,以風水學上來說重大改變,應該可以說是從人類因為基於生存、生活上的直接而本能的需求,進入了以原始基礎科學的基本風水觀為底,再參雜著帶有富有宗教色彩的風水時代。這個時代已經具備了粗淺的文字符號,對於敬天神或是其他的宗教儀式,皆有一定的規矩及方式;在基本的科學勘查中,例如出現原始的測量學「土圭法」觀察日影及方位外,而勘查地形、地勢及地質的地理學,如「土會法」、「土宜法」是選址造鎮及住宅基地的必須有的程序外,還是需要透過屬於一種類似宗教一定規矩的儀式,求神問天之後方可定案;而當時這種嚴肅的敬天儀式,最常見、最被使用的方式就是「卜筮」儀式。

  《史記.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寫出當時社會對於卜筮儀式結果的尊重:「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興何嘗不以卜筮決於天命哉!其於周尤甚,及秦可見。代王之入,任於卜者。太卜之起,由漢興而有。」;由此可見在此時期的社會風氣,的確是充滿了卜筮儀式的現象,當時的人們對於天神敬仰之心,幾乎是以卜筮之作法決定是否,尤其是凡重大之事件,諸如戰事、農事、建城、立都、封禪...等,國家大事必有「受命於天」的大原則,方能的民心,方為吉利,甚至可以說方為合「法」。在屬於該時期出土文物的證據顯示出,尤其是殷人幾乎打大小小的事,都要占卜問吉凶。而殷商時期出土的甲骨文占卜的內容,多以當時的帝王之統治行為為中心,就其關心的國家人民或是朝中的問題,譬如對祖先們、對上天及神鬼的祭祀與求告,對風、雨、水及天象、農事的關注,透過當時所謂「貞人」的禮官,向上天、鬼神、先公先王等問卜,以便預示所問事情結果的吉凶狀況。整個卜筮的過程,以當時的卜筮所用的材料來說,多是龜腹甲(及少量背甲)或是牛胛骨,在使用前必須經過一定程序的整理,並在龜腹甲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鑽、鑿的手續。占卜時,先於甲骨背面鑽鑿處用火燒炙,俟正面即現 ""字形裂紋,再以此裂紋的形狀定吉凶。並在占卜後,將所卜的事項記刻於甲骨之上。

  在殷商時期的殷墟卜辭中,多有卜宅作邑的記錄,以與風水學建築有關的卜辭為例如下:

乙卯卜,爭貞:王乍(作)邑,帝若(諾)?我從,茲唐。《乙>>570)

庚午卜,丙貞:王勿乍(作)邑才(在)茲,帝若(諾)?

庚午卜,丙貞:王乍(作)邑,帝若(諾)?

貞:王乍(作)邑,帝若(諾)?八月。

貞:王勿乍(作)邑,帝若(諾)?(《丙》86)

己亥卜,丙貞:王有石才(在)鹿北東,乍(作)邑於之(茲)? 乍邑於鹿? (《乙>3212)
。文中“爭”、“丙”應是占卜者的名;“貞”的意思應是問、禮官或是巫師;“若”為順,就是諾的意思,表示允許。

  以上卜辭,均為殷王要修建城邑,卜問於上天以定可否或吉凶之辭。“我從,茲唐”的意思,是順從上天之意願在唐這個地方修建城邑。而修建城邑乃國家大事,故必須反復的卜問方能擇地動工。這便是通過卜筮法決定營邑的地點是否合適“卜居”或“卜地”的儀式。

  而《商書.盤庚下》:「盤庚既遷,奠厥攸居。乃正厥位,...肆上帝將複我高祖之德,亂越我家。朕及篤敬,恭承民命,用永地於新邑。肆予沖人,非廢厥謀,吊由靈。各非敢違卜,用宏茲賁。...無總於貨寶,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其中之大意就是「上天將授命我們在此建新邑,永遠昌盛。」而且是「不可以違卜」。

  另外一個屬於風水學方式的勘查、規劃與選址的證據是《詩經》《大雅.公劉》篇的記載。公劉是周人的祖先,《史記.周本紀》載:「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蓄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當時的公劉為了要避開外族的干擾而必須遷徙;而有邰遷豳的擇居過程。《毛詩大序》曰:「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所以公劉一族的遷徙原因,就是除了「其在西戎,不敢甯居」要考慮避開外族干擾的因素外,當然,還必須考慮有一個能夠適合族人生存,而且能夠平順、長久發展的環境。這種地理的條件,如同原始社會人們的擇居方式大同小異,都是選擇在倚山面水、背風向陽的地方居住,既要考慮避風、向陽、安全、水源...等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同時更要考慮到未來整個族群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遷、經濟條件的發展和人口未來的擴張...等各種主客觀的條件及因素。

  從整個風水學勘查的角度來說,例如:「篤公劉,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歎。篤公劉,陟則在巘。復降在原,」,就是描述公劉慎重相土的過程。

  「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迺陟南岡,、、、」,是說公劉視察平原大地,還登上南面岡陵觀察,再精心察看百泉彙集的地方。

  「既景迺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則是描述公劉既測日影,又登山岡,既要考慮南北陰陽,又要考慮附近有没有水泉溪流,以得其飲水及農業所需要的灌溉之利。

  「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就是觀測地勢高低向背,氣候的變化,陽光的照射的條件等。這些整個勘查的過程,幾乎可以說就是關於「土宜法」勘查地理最早的一些記載。

另外,《詩經.大雅.文王有聲》一篇的記載中說:「文王有聲,遹駿有聲。...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崇,作邑于豐。...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王公伊濯,維豐之垣。...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整篇的紀錄裡,就是描述周文王遷都於豐,周武王遷都鎬京的整個過程。接著,後來從鎬京欲遷往洛邑時,周公在營建洛邑時,也有進行擇地、選址、相宅,接著再求卜問天過程的描述。《尚書.洛誥》:「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湟水西,惟洛食。我又卜湟東,亦惟洛食。」。而在周朝時期,當時取代古代巫師工作進行整個擇地、選址勘查,甚至是卜筮的工作者,是屬於位列三公之一的太保職責。由此可見,當時的社會風氣重視風水勘察及卜筮的程度。

《尚書.召誥》裡所記載周成王選址過程的記載則更為詳盡;大致的意思就是周成王於二月二十一日(乙未),自鎬京來到豐後,太保召公在周公之前,先行到洛(今洛陽)勘察了那裏的整個環境,至下個月初三丙午新月初現,又過了三天到戊申日,太保召公於這天清晨來到了洛,首先占卜築城的位置,結果一卜得吉,於是立即開始了測量營建洛邑的工作。在完成選址的工作以後,接著就是需要一定的程序告知上天,成王並得到天意的允許後,得以經營洛邑,全文如下: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豐。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越若來,三月,惟丙午且出。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

「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則達觀于新邑營。」

「越三日丁巳,用牲於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幣,乃復入,錫周公。」

「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誥告庶殷越自乃御事。」

「嗚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惟王受命,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

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歷年,式勿替有殷歷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據《逸周書.作雒解》對於成周城的記載中提到:「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外城郭)方七十里,南繫于洛水,北因於郟山(北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大都會)....」;可見該城市的整體建築方位,依然採取風水學上的背山面水,負陰抱陽的基本原則。

  從上述種種的證據顯示,在黄帝軒轅氏的部落時期,以至於夏、商、周三代以來的風水發展過程中,除了已具備的倚山面水、背風向陽等,考慮了避風、向陽、安全、水源...等,人類追求適合居住的基本條件;似乎正如風水著作《靈城精義》:「萬物負陰而抱陽,故凡背後不可無屏障以蔽之。」所說之風水學上負陰抱陽的陰陽觀念;並且也顯示出當時的風水思維,也有諸如金帶環繞之觀水概念;當然也有諸多的證據中,點出了具備風水中所謂擇向、點穴,甚至於如同「攻位于汭」避開反弓水的選址思想等的基本風水要件外;在客觀的形式上,又要考慮整個城鎮村類未來的社會結構、經濟發展和人口的擴張...等,種種地科學城鎮選址方面的因素;是而所顯示出來的勘察手法上,還是離不開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作為;例如屬於天文科學的方位概念,及「土圭法」、「土會法」、「土宜法」的地理科學測量方法之運用等。至於在當時類精神的層面上,則已參雜著類似宗教式的神鬼信仰的思想成分。

  所以,在上述幾個周朝遷京故事的敘述中,咱們已知,最後的決定權不是當權者,而是最後還必須透過用卜筮方式與天溝通,並得到上天的允許,或是正式授權後,方能有下一不的動作,而且是不能被違背的。

  或許,這些卜筮結果的決定,是當時的統治者假借上天的旨意而達到其統治的目的。但是,這也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不可逆天而行或是剛剛發芽的「天人合一」的哲學觀,而這種哲學觀念,無形之中,已經漸漸地被滲入在風水學的思維裏。

  不過,嚴格說來,此一時期的風水思維,應該說僅是當時的人們依據其社會風氣及其生活上之所需,而衍生出屬於風水觀的基本知識而已。但也無可否認的是,這時期的一切屬於風水學上的作為,的確是一種人類基於當時生活環境需求所發展出的具有基本科學價值的風水學問,或許存在著一些社會風氣所造成的風俗習慣無法避免,但是,還看不出有任何迷信的風水成分,不過,因為宗教式的儀式,及宗教式的神鬼思想,或許也可以說,風水有哲學的思想,及有迷信的色彩,似乎也在此一時期開始漸漸地萌芽。http://www.zgfsxy.com/web/viewarticle.asp?userid=545899&lanmuid=3570263&contentID=12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