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子弹到氢弹的发展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04:42
导读:前言:在另外一个论坛上,看见了一些记录我国核武器研究历程中的人和事。细细读来,不由潸然泪下。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啊?在外有封锁,内有饥荒的极端困难之下,让中国人挺起腰杆,从此中国人能真的从棋子变成棋手,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说三道四。有些人,有些事,默默无闻的埋藏了几十年,无名无利。奉献了自己,奉献子女。如果我们遗忘,那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对先辈的不敬。挖坑自己填 比起周围的邻居,貌似大家还是对咱们自己更感兴趣吧。
 
前言:在另外一个论坛上,看见了一些记录我国核武器研究历程中的人和事。细细读来,不由潸然泪下。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啊?在外有封锁,内有饥荒的极端困难之下,让中国人挺起腰杆,从此中国人能真的从棋子变成棋手,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说三道四。有些人,有些事,默默无闻的埋藏了几十年,无名无利。奉献了自己,奉献子女。如果我们遗忘,那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对先辈的不敬。此贴原著:黄河故人 我整理一下,转载。

自己挖坑自己填

比起周围的邻居,貌似大家还是对咱们自己更感兴趣吧。

大家屡屡提到越南那个黄瓜地形不适合原子弹,主要是第三代核武器大流氓们都不愿意拿出来秀一下,绝大部分人对核武器的认识还停留在广岛的阶段,一部分人停留在氢弹阶段,第三代核武器还是普及率不高。

大家熟悉的第二代核武器,以威力大或者危害大为标准。威力大比如氢弹,你要是没有个100万吨的TNT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比如土鳖,往大里做就是大伊万了;危害大比如钴弹,那是个落地之后寸草不生的玩意,人就是呆在掩体里,也很难活到安全的走出掩体那一天。

五大流氓手里的第三代核武器的特点是威力大小可以精确调控、残余小、利用率高。在清华爆一个还能给马路对面的北大留个全尸不是空话,而且过两天另一条马路对面的中科院就可以过去接管这两家了。用这玩意定点清除,别说是越南,就是智利那种铁丝线条都没问题。
…………………………………………………………………………………………

说起TG扩散核武器被巴基斯坦的卡迪尔汗和利比亚的大佐给联手出卖了,五大流氓中的另外四个一块帮着兔子遮羞。英国人本来就是和美国人一块研究原子弹的,氢弹英国人和美国人分享过样品,苏联人当年也没少干,当年收了若干徒弟,但是苏联称得上是Master里面最悲催的那一种。

苏联当时收了徒弟若干,除了土鳖以外没有一个成器的,问题是就这一个成器的还和苏联闹翻了。闹翻了也就算了,土鳖一旦被扶上马,就把自己的师傅远远给扔在了后面。氢弹就两个构型,美国一个,土鳖一个。能做到W88那个级别的家伙,也就是土鳖和白头鹰两家。

这两家手里的中子弹配上中程反导,是有一定的把握把来袭的洲际导弹上的核武器给在外太空提前引爆的。这可是好技术,反正谁倒霉算谁,只要不在老子头顶上炸就行。说起土鳖的核武器就不能不说太祖这个穿越者。太祖一文科生,理科知识估计比开个肥皂厂多不了多少(这是太祖当年的梦想之一),1958年说了一句“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10年完全有可能。”好家伙,正好是1967年炸了那颗氢弹。要不是于敏那聪明到不长毛的脑袋,这个计划绝对不可能完成。1958年,于敏还是普普通通的助手呢。这可不是没有于敏,还有张敏、李敏的问题,搞氢弹的就那么几条枪。

^^^^^^^^^^^^^^^^^^^^^^^^^^^^^^^^^^^^^^^^^^^^^^^^^^^^^^^^^^^^^^^^^^土鳖是个好学生。当年苏联老师留下来的错误都让土鳖给修正了,前提是有人玩命算,有人敢担责任。  土鳖那些人当年那可不是一般的玩命,中国空投原子弹的之前,先用试验弹练了一次。装好炸药的试验弹插上电雷管之后,发现炸弹外壳带电!怎么办?大部分人撤离,留少数人排查。

------------------------------------------------------------------

当年那些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先是被说搞不出原子弹,596响了;


被说没有实战意义,空投了一颗;


被说有弹无枪,导弹运载原子弹成功;
被说落后没有第二代武器,氢弹响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说中国导弹运载的氢弹成熟与否,起初氢弹的扳机不稳定,为这个专门搞了一次核试验,郭永怀先生就牺牲在带着这次实验的数据回北京的飞机上。他和警卫员牺牲了,但是装数据的文件夹夹在两个人的遗体之间完好无损。
前面大家说了,氢弹的原理突破是1966年12月,实战性质的氢弹空投试验是在半年后进行的。拖了六个月的时间一个主要的原因,估计没有什么人能猜得到,是氢弹的降落伞问题一直解决不好。原因是那家能做这么大降落伞的丝绸厂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不正常。
------------------------------------------------------------------

其实中国的氢弹进入战备值班并不算早,这一点上比五大流氓中另外的四个差距大得很。美苏是金字塔形的,土鳖是擎天柱型的,不如人家。不过土鳖赶上这个末班车之后,车就开了。

------------------------------------------------------------------------
从原子弹到氢弹:

法国是8年零6个月。

美国是7年零3个月。

英国是4年零7个月。

苏联只用了不到4年。

我国只用了不到3年,2年零8个月。


^^^^^^^^^^^^^^^^^^^^^^^^^^^^^^^^^^^^^^^^^^^^^^^^^^^

上面是数字,其实不能这么算。

美国那边,泰勒等一些人40年代末就开始琢磨氢弹了,但是他们几个是非主流,而当时原子弹的深入研究才是主流。直到49年苏联人炸了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究才匆匆上马。而且洛斯阿拉莫斯的奥本海默、费米等人都不愿意搞氢弹,1950年作出对奥本海默不利的证词是他们决裂的导火线,所以美国人搞第一颗氢弹的时候也不那么顺利。泰勒很生气,于是后来就建了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有意思的是,1962年,泰勒拿了费米奖。


美国人从第一次塔爆原子弹,到第一次空投氢弹,时间是11年。1956年在比基尼扔下的那一颗氢弹才是正儿八经可以实战的氢弹。土鳖的两年零八个月是实打实的。


土鳖的第一颗氢弹空投的时候待遇可不低,坐的火车是按照国家领导人待遇接受保卫的,保卫的情况忘情以前写过。氢弹第一次空投没扔下来,周总理是直接和机组人员通话安慰鼓励他们的。


其实要是说中国就这么短也不太客观,土鳖最NB的一点在这里出现了。别的国家都是集中精力搞完原子弹再搞氢弹,但是中国对氢弹的研究实际上是在1960年就开始起步了。当然他们不是主力,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搞点计算得趁人家机器有空的时候才能去。


这起步的十几个人里面有三个小组长,分别是黄祖洽、于敏、何祚庥。黄祖洽、于敏后来是两弹一星元勋,何祚庥不是,因为中间他有一段时间被安排去搞“四清”去了,这活总要有人去干。


说起这次核试验,想起来中国的工程队打遍世界无敌手。其实,在中国干工程还有NB的还没出手呢,就是二炮这些人。要是说盖个房子、挖个隧道、修个路什么的,中铁建之类的恐怕还未必比得上人家,至少没他们修得结实、修的快。


这次氢弹的核试验,土鳖们有信心多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土鳖从未官方公布当量,也是在国外报道了之后,周总理才在大会堂的接见《东方红》演员们时候宣布。这颗330万吨的氢弹一爆炸,当天晚上总理就在大会堂对外国记者宣布了。


中国早期有几次大气层的核试验还很有意思。就日本那悲剧的狭长地形,每每中国带有核辐射的粉尘飘到日本上空就下雨,大核民族啊,真是和核辐射有缘。


2.英美与其说是共同研究,不如说是传帮带

1946年英国代表团从洛斯阿拉莫斯撤回国,1947年决定开始核武器研发,同时决定“复制”内爆式钚弹“胖子”。

虽然图纸都留在了美国,英国代表团还是凭记忆写成一本“工程说明书”,希望能省去洛斯阿拉莫斯的巨大工作量。其中福克斯出力最多。虽然有20多人,分散在各个岗位上,也能列出基本武器部件和原理,英国代表团还是缺少很多知识。

他们了解一些关于钚操作的窍门,却缺乏钚金属学的知识。不知道熔炉材料是什么,如何可以保证倒入钚后熔炉材料不与其反应。中子起爆器的制造也是一个难题。引爆器电路需要由工厂女工在车间里自行改良、高爆炸药浇铸成型过程中,“爆炸透镜”会不对称地“缩水”、铀惰层中有气泡...

英方为保证安全,希望能在飞机起飞后再进行裂变部件的组装,但是又担心飞行中的组装程序可能意外导致临界。于是要重新计算,改变“胖子”的设计。之后,1951年年中又决定在惰层和弹芯之间加上一个2英寸的间隔,提高内爆压缩的效率。但是这就提高了对爆炸透镜精度的要求,“缩水”问题也还没有解决。最后决定用PVC胶带把“缩水”后的空间给填满。1952年夏季的爆炸试验才确认常规炸药符合规格。

3. 补充一个中国历次核试验清单

官方的说法是一共失败三次:

67年12月,1~2万吨,显然是次级没点着

72年3月,15~20万吨,也是次级没点着

79年9月,降落伞事故。

但76年9月这次,2~20万吨,Fission (possible failure of a fusion device.) Contained Li (DT)

美国人说是可能失败,但用词和其他几次也不一样。过去没听说过。

83~84有4次失败,都是中子弹的尝试,最后是在84年12月中子弹成功,88年中子弹定型。

 

4.

中国人的

1964年10月16日,爆炸当量2万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5年05月14日,爆炸当量3万吨,中国第一颗由轰炸机投放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05月09日,爆炸当量20-30万吨,推进裂变试验蛋,空投爆炸。

1966年12月27日,爆炸当量2万吨,东风-2弹道导弹在900公里外罗布泊上空预定高度爆炸。

1966年12月28日,爆炸当量12-50万吨,氢弹原理试验,地面塔爆炸。

1967年06月1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12月24日,爆炸当量1.5-2.5万吨,裂变核试验,空投爆炸。

1968年12月2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第一次使用钚的热核试验。

1969年09月23日,爆炸当量2万吨,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

1969年09月29日,爆炸当量300万吨,中国第一颗由轰炸机投放的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10月14日,爆炸当量340万吨,氢弹空投核试验。

1971年11月18日,爆炸当量1.5-2万吨,含钚原子弹。

1972年01月07日,爆炸当量0.8-2万吨,强5空投小型核武器。

1972年03月18日,爆炸当量10-20万吨,空投热核武器。

1973年06月2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空投核试验。

1974年06月17日,爆炸当量100万吨,大气热核试验。

1975年10月27日,爆炸当量2500吨,小型地下核试验。

1976年01月23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6年09月26日,爆炸当量2万吨,局部熔解“特殊核弹”

1976年10月17日,爆炸当量2万吨,地下核试验。

1976年11月17日,爆炸当量500万吨,最大当量氢弹空投试验。

1977年09月17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8年03月15日,爆炸当量0.6-2万吨,小当量核试验。

1978年10月14日,爆炸当量3400吨,地下杆轴核试验。

1978年12月14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9年09月13日,微量地下核试验。

1980年10月16日,爆炸当量20万吨,最后一次大气核爆炸。

1982年10月05日,爆炸当量0.3-1.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3年05月04日,爆炸当量1000吨,地下核试验。

1983年10月06日,爆炸当量1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4年10月03日,爆炸当量9100吨,地下核试验。

1984年12月19日,爆炸当量1300吨,地下核试验。

1987年06月05日,爆炸当量2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8年09月29日,爆炸当量2500吨,中子弹辐射武器测试。

1990年05月26日,爆炸当量11500吨,地下核试验。

1990年08月16日,爆炸当量19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2年05月21日,爆炸当量6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2年09月25日,爆炸当量8000吨,地下核试验。

1993年10月05日,爆炸当量8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4年06月10日,爆炸当量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4年10月07日,爆炸当量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5年05月15日,爆炸当量10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5年08月17日,爆炸当量8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6年06月08日,爆炸当量8万吨,双弹头试爆。

1996年07月29日,爆炸当量5000吨,中国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


5.核武器知识

核子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什么都算上,主要的毁伤能力有如下几条,按爆炸后的时间顺序排列。

1,光/热毁伤。可见的、非可见的、X光都算上,远处能够致盲,近处能够烧焦。所以有核爆千万不要围观,嘿嘿。

2,早期辐射。Alpha射线(氦核)、Beta射线(电子)、Gamma射线(高能光子)、中子等等。主要依靠辐射杀伤,持续时间很短。像中子弹就是加强了早期辐射,尤其是快速中子部分。

3,冲击波。作用方式就是一个特大号的炸弹。我们所说的当量、xx万吨TNT云云,主要就是来自于这一部分。

4,后期辐射沾染。核爆以后产生的带有极强放射性的粉尘随风飘散,有的甚至进入大气环流。这部分物质包括没有反应完全的核装药、裂变聚变产物、因受辐射而产生放射性的尘埃等等,成份复杂,半衰期长短不一,危害极大。我们常说的脏弹就是加强了这部分效果,福岛那里的效果就是一个特大号的脏弹。 

6. 物理原理在那里放着,核弹不可能做的太小。

自然界有很巧妙的安排,化学能比较容易释放,但能量密度越高的东西越不稳定,这个宇宙历史上有过的高能量的东西早就爆完了,留存不到现在。核物理能能量密度很高,但不容易释放,能量密度越高的东西就越需要高能量来触发,需要多级放大的能量才能释放出来。高能量炸药一般需要雷管才能引爆,原子弹就需要高能量炸药精确操作才能引爆,氢弹就需要原子弹才能引爆,钴弹呢,用原子弹效率太差,得用氢弹,这一级级下来就不可能做的太小。

这个社会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的灵魂始终像天使一般纯洁,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奉献,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 

英雄大爱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

 1967年6月17日,我国在西部某地上空爆炸成功一颗氢弹。


此前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浩瀚的沙漠上,轰地一声巨响,腾起了烈焰翻滚的巨大蘑菇状烟云。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世人宣告: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是靠自力更生研制成功的。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患病后的邓稼先
 

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去了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

 

整整28年,邓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他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地痴情等待。28年后的1986年,夫妻重逢,邓稼先却因为受辐射身患重病,几个月后在妻子的怀中离开人世。

 

在这28年间,许鹿希与邓稼先也曾见过面,但都因邓稼先的工作保密性质太强了,而且当时纪律也非常严格,甚至许鹿希在医科大学的同事都不能到她家里,免得出事。所以,即使见面工作情况一点都不能聊,他们的规矩是片纸只字不能往家带,更不能带出去。至于邓稼先什么时候回来许鹿希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走,一个电话汽车就在楼下等,警卫员一上来马上就走了。

 

许鹿希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以后,我们就知道了邓稼先是干什么的,但是也不敢说。邓稼先嘱咐我'不要向别人说你丈夫是干什么的,领导要问的话,你就说做保密工作’。”

 

1961 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屋里闷热得很,许鹿希领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刚走出楼门,她就注意到,有几个原来经常打招呼的人,这时却在一边看着她们娘儿仨窃窃私语。其实,许鹿希已经发现,这段时间每当她领着孩子出来时,就有人在指着她们说些什么。和往常一样,许鹿希看了那几个人一眼,拉着孩子正要走过去,却听有人叫“许老师”,许鹿希停住脚步回过身,一位近40岁的女人正笑着朝她走来。许鹿希觉得走过来的这人眼熟就是想不起她是谁。

 

“许老师,孩子的爸爸好久没有看到了?”

 

许鹿希对眼前这个人的提问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答:“出差了。”

 

“出差了?怎么那么久啊,不会是???”

 

“不会是什么?”许鹿希笑着反问。

 

“没事的,没事的。”说着,问话人快速地走了。许鹿希看着问话人远去的背影下意识地把两个孩子的手拉得紧紧的。

 

这个时候,一直听话、从不打听邓稼先下落的两个孩子却摇晃着她的手问:“妈妈,我爸爸呢?”听着孩子的问话,许鹿希内心涌上一种难言的苦衷。邓稼先隐姓埋名在大西北研制原子弹,这边不明真相的人还在猜忌他。一些熟悉她的朋友也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们很久都是看到许鹿希一个人忙忙碌碌地和孩子在一起。原来人们看到的亲密快乐的四口之家,如今缺了一位男主人。那时她33岁。许鹿希说:“其实,遇到这样的事儿心情是不好受,但是想想,日子也还能平稳地过下去。”

 

邓稼先、许鹿希和他们的一双儿

 

许鹿希的许多朋友和单位的领导知道她丈夫是干什么的,还是在报纸上看到的 。

 

28年后,邓稼先走了,走得太急。对许鹿希来说,有许多谜没有解开。邓稼先去世后的23年中,许鹿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采访了100多人,写出了《邓稼先传》。

 

她伤感地说:“我为什么用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来写他的传记,因为我一定要弄清楚,28年他都做了哪些事?由于劳累和辐射,他那么早就离开人世,我要把他该留下而没有留下的东西写出来。我们从结婚那一天就彼此托付。我对他理解,对他支持,可是我要知道他干的是什么事情。他生前没有跟我说他具体做什么,他不在了,我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这一辈人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困难的时候,有种力量,什么坎儿都能过去!”

许鹿希说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其实做起来比较难,因为在她的一生中,理解和支持更多是单方面的。

 

为了更多地了解邓稼先在28年间的工作和生活,许鹿希在老迈之年踏上了艰难的采访之路。春夏秋冬,不曾停止。从她的采访中我们回首那已经久远的往事,再听那难忘的故事。
                            

1986年3月,邓稼先的生命进入倒计时阶段。中央军委的领导说:“(邓稼先)一辈子这么辛苦,做了这么多工作,不能让他就这么走了。”手下就赶紧通知《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的记者,去采访邓稼先。

 

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中央决定对邓稼先解密。1986年6月25日,《解放军报》刊登《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报道,开始宣传他的事迹。

 

 

这是一张珍贵的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的纪念照,左边的高个子是邓稼先,右边是当时的二机部(核工业部)赵敬璞副部长。邓稼先就是在这一次排除险情的时候受到核辐射的。

 

 

许鹿希看到报纸后,坐在邓稼先的病床前给他念,念着念着,她的声音哽咽了。在她抬起头的那一瞬间,她看到,邓稼先的泪水也慢慢地溢出了眼角。许鹿希放下报纸,用手轻轻地替邓稼先擦去泪水,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也许是他们握手时太用力了,邓稼先又感到浑身疼痛,慢慢地,身体在床上扭曲成一团。许鹿希知道,晚期癌症疼痛的频繁复发,像个恶魔一样又开始折磨自己的丈夫了。

 

 

 稼先最后的日子里 

这位医学教授看着丈夫如此痛苦,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流出,紧紧地抱住邓稼先,不停地为他擦着虚汗,安慰着他。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1986年7月29日,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因癌症晚期大出血逝世。许鹿希紧紧地抓住丈夫的手,她不相信地问:“二十多年的等待,就是这样吗?”

许鹿希说:“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我该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这一生没有空虚地度过。”

其实,许鹿希和邓稼先诀别的场面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悲痛也是外人无法想象的。许鹿希为了守候一种精神,至今都还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简朴生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到:

这个社会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的灵魂始终像天使一般纯洁,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奉献,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

 

 小资料:

邓稼先,安徽怀宁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邓稼先是大家熟悉的两弹元勋,是中国核武器的奠基者之一。邓稼先与钱学森类似,也是建国后从美国回来的。由于在一次试验中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1986年62岁的邓稼先去世。他的妻子说,邓稼先研究原子弹、氢弹成功后,一共得了20块的奖金,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

    2014年7月29日讯,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许鹿希是谁,她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整整28年,邓稼先不知去向、生死未卜,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他们的爱是大爱,是超凡脱俗的爱情,这份爱情中折射出的生命之绚烂、信仰之圣洁、品格之纯净让人不禁热泪奔腾。

  1950年8月29日,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当即回国参加祖国建设。1953年许鹿希与邓稼先结婚,从结婚那一天就彼此托付终身。婚后5年,他们生子,生活无比快乐。可是1958年8月盛夏的一天,随着邓稼先工作的突然转变,他们进入了寂寞人生。

  那晚邓稼先睡在床上不断地翻身,许鹿希问:“你今天是怎么了?”丈夫坐了起来,轻轻地把一只手放在她的手上:“我要调动工作。”她忙问:“调哪?”他说:“这不能说。”她还想知道:“干啥?”他又说:“这也不能说。”她的心被刺痛了:“你给我一个信箱的号码,我跟你通信。”他仍然坚定地说:“这不行。”

  这弄得她很难过,她那时30岁,孩子还小,她又不知道他干什么去,眼泪顿时在眼眶里打转。可是邓稼先说他如果做好这件事,他这一生就活得很有价值,并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家里事情我都管不了了,一切都托给你了。” 

  她了解他,他下了这样的决心,一定是不能改变的,他要去干的事情也一定是不简单的事情。于是她咬住嘴唇,点点头,说道:“我支持你!”就是为了这句话,许鹿希做出了一生的奉献。 

  此后,邓稼先便“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只言片语。 

  之后不久的一天傍晚,许鹿希领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刚走出楼门,她就注意到,有几个原来经常打招呼的人,这时却在一边看着她们娘仨窃窃私语。之后,那些人问:“许老师,怎么孩子的爸爸好久没有看到了?” 

  许鹿希对眼前的提问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答:“出差了。” 

  “出差了?怎么会那么久啊,不会是……” 

  “不会是什么?”许鹿希笑着反问。 

  “没事的,没事的。”说着,问话人快速地走了。许鹿希看着问话人远去的背影,下意识地把两个孩子的手拉得紧紧的。 

  这个时候,一直听话、从不打听邓稼先下落的两个孩子却摇晃着她的手问:“妈妈,我爸爸呢?”听着孩子的问话,许鹿希内心涌上一种难言的苦衷。不明真相的人还在猜忌他,以为要么是被打成了“反革命”,要么是抛下他们另寻新欢去了。遇到这样的事她心情很不好受。 

  除了旁人的不理解,甚至说三道四之外,他们自己也有生理要求。那时候她只有30岁,邓稼先也只有34岁,都有强烈的生理愿望,有时还特别渴望。有的家属受不了长期的孤独与寂寞,跟别人好了,丈夫回来以后,家里也没人了,散了架子。 

  一年、两年,五年就这么挺过去了。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此时,她隐隐约约地有些知道丈夫是在做什么了。这个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的牺牲,很值得,更加无怨无悔。接着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十多年后他们终于见面了。1971年夏天,邓稼先的老朋友、享誉世界的美籍华人杨振宁回到中国,开出的会见人名单中第一个要见的就是邓稼先。周恩来总理立即将邓稼先召回北京。此间邓稼先回了一趟家。那天,当邓稼先推开自己家房门站在许鹿希面前时,许鹿希不禁大吃一惊,她感觉自己的丈夫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从1958年到1971年,这是分别后的第一次重逢。邓稼先穿着旧灰制服和绿军便鞋,当年那么英俊高大的汉子,如今都有了白头发。 

  分别那么久,他们突然见面,彼此相望,谁都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还是邓稼先说话了:“家里都好吧?” 

  “好好……”许鹿希连着说了几个“好”字。 

  这时,许鹿希才回过神来。这么久了,一点音信都没有。许鹿希有些不自然地走近邓稼先,想接过他手里的提包。当她的手拉住提包的时候,邓稼先却把提包也抓得紧紧的。分别的时候他们是30多岁,10多年过去了,如今他们都是40多岁的人了,是生疏了,还是人到中年?他们就这样面对面地抓住一个提包,相对无言。 

  好一会儿,许鹿希强忍着就要流出的眼泪问:“你回来啦?” 

  邓稼先没有回答,只是松开提包去拉许鹿希的手。提包掉在了地上,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刻,泪水在无声地流淌。 

  过了一会儿,邓稼先摇着许鹿希的手说:“给口水喝吧。” 

  许鹿希说着转身去了厨房。邓稼先四周环顾了一下,屋里的一切都没变。端着水过来的许鹿希把水递到邓稼先的手上:“再不回来,都快不认识了。” 

  邓稼先喝了一口水若有所思地说:“我们的事情慢慢再说,杨振宁这次回来,我们要准备一下。” 

  和杨振宁见了面以后,邓稼先又很快回到了基地。 

  邓稼先离家28年,28年间他们夫妻少有的几次见面也是来去匆匆。邓稼先的工作保密性质太强了,即使见面,工作情况也一点都不能聊,他们的规矩是片纸只字不能往家带,更不能带出去。至于邓稼先什么时候回来许鹿希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走,一个电话,汽车就在楼下等,警卫员一上来马上就走了。此时许鹿希含着眼泪追出门,追到楼下,邓稼先停住脚步,用安慰的口气说:“你自己要多保重!”他强忍着酸楚,收回了儿女情长,很快回到了基地,回到了能让他潜心研究的事业中。 

  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回京住院治疗。此时两个人的手才得以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分别28年之后他们的团聚。此后丈夫做了2次大手术,3次小手术。邓稼先仍然在思考和撰写我国今后核武器进展的建议书。她不相信地问:“20多年的等候,分别得这么快?”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走了。 

  他们的爱是穿越时空的。至今,许鹿希依然以对丈夫绵延无尽的柔情,演绎着一段人间少有的高浓度的至爱。在邓稼先离世的这些年里,他经常在许鹿希的梦中送来他亲切的嘱托。在邓稼先逝世后,妻子许鹿希依旧对他念念不忘——家中的陈设一如既往,邓稼先的用具都标上了年代和使用日期,连他坐过的沙发上的毛巾都没换…… 

  他们已经把自己的爱情与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利益联系了起来。她说:“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困难的时候,有种力量,什么坎儿都能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看到的是他们虽然不能长相厮守,却能情谊深重的一段美丽的“爱情永恒启示录”。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曾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 

  邓稼先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手术时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无论怎样美丽的词藻给他都不为过。邓稼先被杨振宁称为“永恒的骄傲”。         一个关于邓稼先的记录片,邓稼先逝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住在他们原来的那个小房子里,镜头里的旧沙发、旧地板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并非国家不愿或没有能力给他们换豪宅,只是这些人,他们的追求、对自己的要求不体现这些个人的物质享受上。有一个成语现在不提了:自甘清贫。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操,发自心底的这是一种境界。事实上执着一种信仰是不在乎身外之物的,只是现在人基本上没什么信仰或只信仰权钱了。 国家亏欠这些人太多物质奖励了,为何不能把罚没贪官的一部分资金,奖励给为我国做出重大贡献的这些人呢???      
        有人说“钱老回国是被迫的,不是因为他爱国”,还有人说“杨振宁可以与钱老、邓稼先等两弹元勋比肩”。我不能大骂这些人让他们把嘴闭上,因为钱老他们不需要、更不喜欢我这么做,我只能把下面的一段话摘录下来,如果看完了,这些人还觉得杨振宁先生能与钱老、邓稼先等两弹元勋比肩,那我真的会伤心到无话可说,我为中国伤心,我更为钱老、邓稼先等两弹元勋伤心。

  (以下为摘录)我曾经买过一本“两弹元勋”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写的回忆录,里面有一段话印象深刻: 1986年,邓稼先由于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渗血,已经达到无法救治的地步。因为早些年我们没有基本条件对身体采取保护,邓稼先作为总指挥,曾在沙漠里寻找没有爆炸的核弹,找到后用双手把裸弹抱了回来。
  邓稼先病重住院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时,两人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杨问: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你把命都搭上?
  邓: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我向很多核工业部的老同志查证过,他们告诉我,当年国家原子弹奖金是1万元,加上核工业部拿出的十几万,最终按10块、5块、3块的档次,发给了当时从事这项事业的十万科研人员,那一代人的奉献精神的确是让人敬佩的。邓为了国家民族遭受辐射引起癌症死都不怕有几个人能比?历史上中华民族受辱是因为一部分民族败类而没被灭族也是因为有一部分类似于邓的民族英雄,我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来源于后者。宇宙之大之长虚无缥缈,人类能走多远?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信仰为了多数人给我们希望和正能量。
        在这里我还要提一位,"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那就是于敏。

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在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最高等级,每年评审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前仅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退出一线科研工作已有10多年时间,为何仍能在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殊荣?这主要归功于他在我国氢弹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的领军作用。

  中国最快实现从原子弹到氢弹突破

  众所周知,我国是五个核大国中从原子弹到氢弹突破速度最快的一个。

  美国作为先行者,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1945.7.15--1952.11.1),它的冷战对手苏联用了约4年时间(1949.8.29--1953.8.12),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1952.10.3--1957.5.15),"独立特行"的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1960.2.13--1968.8.24)。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有2年零8个月。

  现在网上有人认为我国时间短是"后发优势",但20世纪50、60年代美苏英等核大国对氢弹的研制高度保密,我国没法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数据,同为西方国家一员的法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耗时8年,本身就是对脑补的"后发优势"的最大否定。

  如果一定要说外国经验对我国有什么帮助,那就是美苏英三国作为先行者,他们告知了全世界还有氢弹这么一种威力比原子弹要强大得多的、采用核聚变原理的核武器,仅此而已。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苏等超级大国耗时日久,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路线不明,还有计算量的繁复。虽然1948年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就最早提出了辐射内爆压缩热核装药的想法,但这一想法美国人1951年才重新发现,这就是著名的氢弹Teller-Ulam构型的核心要素。

  苏联直到1954年才认识到辐射内爆这一关键因素,并在1955年11月22日成功进行了辐射内爆氢弹的爆炸。另外需要特意指出的是,苏联1953年8月12日爆炸的RDS-6S氢弹使用"千层饼"构型,与其说它是氢弹,不如说是增强型原子弹。如果RDS-6S也能算氢弹的话,那么美国早在1951年就成功爆炸了这种含有聚变热核材料的助爆增强型原子弹;而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的时间,也可以认为是提前到1966年。

  氢弹Teller-Ulam构型,它是用一颗原子弹(图中圆形)引爆核聚变材料。

  苏联早期发展的“千层饼”氢弹,它的威力小,只算得上助爆增强型原子弹,后来被放弃。

  于敏35岁时主导我国氢弹研制

  我国氢弹的研制,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就开始了。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领导下,我国开始氢弹理论探索,在原子能研究所内设立了"轻核反应装置理论探索组",黄祖洽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蔡少辉、刘宪辉和萨本豪,后来何祚庥也加入。为了增强轻核理论组的研究力量,组长黄祖洽多次向钱三强建议,调来了理论专家于敏。1961年1月12日经钱三强约谈后,于敏加入轻核理论组并担任副组长,此时于敏年仅35岁。

  当时全组只有十一二个人,而且当时我国核武器研究重心是突破原子弹的工作,国内唯一的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95%的工作量也用于原子弹理论计算,连组长黄祖洽主要精力都在原子弹上,于敏承担了轻核理论组的主要研究和组织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弹的研制,于敏和组内成员不得不主要使用计算尺进行计算,在数年的工作中解决了大量的基础理论问题。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氢弹的工程研制迅速在1965年初提上日程,代号"1100"工程,这个代号意义是全重1吨左右、爆炸当量100万吨的氢弹。不过氢弹研究毕竟十分复杂,虽然早在1963年我国已经突破了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的原理,但氢弹原理直到1965年7月仍然没有获得关键突破。为此不得不计划先进行助爆型原子弹的爆炸,根据试验反馈增强对热核聚变的了解。

  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10月于敏在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理顺思路认定提高热核聚变材料的密度是氢弹研制的关键--提高密度靠炸药是远远不够的,只能靠原子能。这也是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在1948年提出、美国人在1951年重新发现的氢弹核心要素。

  于敏经过几天的分析和思考,想出了减少原子弹爆炸能量损失,提高压缩能量利用率的精巧设计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模型。11月初,于敏等人经过计算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于敏等人提出的氢弹原理基本思路,是以原子弹来维持热核材料的自持聚变。为此氢弹包含初级和次级两个部分,原子弹引爆部分称为初级、扳机或引爆级,而热核材料发生聚变的部分称为次级、被扳机或氢弹主体。

  于敏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能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在氢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于敏都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氢弹之父"。

  于敏当年突破氢弹理论,一开始还只能使用计算尺。

  从此我国氢弹研制走上快车道,1966年5月9日我国第一颗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氢弹理论研究提供了实测数据,用于改进氢弹扳机的设计。1966年底,我国首颗氢弹核扳机和被扳机设计冻结,进入制造阶段。1966年11月28日我国进行了一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当量12.2万吨TNT,其实较真的说它从原理、材料和构型上看,都是一次成功的氢弹试验,只不过它只是作为氢弹原理的验证试验而不是正式准备的第一颗氢弹,并特意限制了爆炸当量而已。

  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弹的爆炸,爆炸当量330万吨,标志着"1100"工程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

  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

  喜欢军事的朋友可能早已听到过这么一种说法,"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于敏构型是其中一个。"

  这种说法略有夸张,因为在尖端科学技术上殊途同归,各核大国的氢弹构造很快就变得大同小异。但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只有两国国家独立研制了氢弹,美国是第一个,另个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前面提到著名的氢弹Teller-Ulam构型,即用一颗原子弹作为扳机来引爆氢弹的聚变材料,于敏提出的构型也是如此。但话说起来简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五大国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们都在绞尽脑汁去寻找引爆聚变材料的方法。

  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先想出了Teller-Ulam构型,但他没有条件去实现。后来美国人重新发现了这个构型,并在工程上实现了。美国、英国同为盎格鲁-萨克逊人,二战后好到同穿一条裤子,美国人成功后对英国盟友进行了指点,所以英国在1957年也成功研制了氢弹。

  法国人一向"高冷",但出于对付红色苏联的需要,英国人对法国核武进展缓慢非常着急,1967年9月进行了"点拨",于是法国在1968年8月爆炸了首颗氢弹。

  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

  现在就剩下苏联,他们的氢弹是否自行研制的呢?

  冷战结束后,苏联"氢弹之父"Sakharov出版了个人回忆录,书中对氢弹突破的叙述很简略,多少还显得模糊、暧昧。这其中最蹊跷的是,当事人也说不清楚究竟是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氢弹Teller-Ulam构型。后来Sakharov的同事Feoktistov回忆时,干脆说发现来得非常突然,没有人宣称是发现者,这一发现可能来自核间谍的情报。

  与此同时,美国核科学家在回忆自己当年的工作时,纷纷猜测某某同事是苏联间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产主义信仰对西方精英科学家有莫大的吸引力。本文多次提到的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曾参加美国曼哈顿工程,他在四十年代向苏联提供了大量核武机密资料,在1950年被逮捕。

  Klaus Fuchs并不是真正的间谍,他的动机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同情。但在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人意料地公开了曼哈顿工程中一个真正的苏联间谍George Koval的身份,并向他追授俄罗斯英雄勋章。Koval 1913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个俄国犹太人移民的后代。他在1932年经济大萧条时期随父母回到苏联,从苏联门捷列夫化学学院毕业前被克格勃招募,之后被派回美国。1944年,他进入美国核材料生产基地--橡树岭工厂工作,在此期间向苏联提供了美国核材料生产的各种情报。二战结束后,美国反间谍部门开始怀疑他的真实身份。警觉的Koval随即逃离美国,回到苏联他的母校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学校执教,直到2006年1月去世。

  苏联间谍科学家George Koval

  以上总总,让人们认为苏联能在1950年代突破氢弹,主要归功于一名现在还未为人所知的间谍。

  苏联有出色的克格勃间谍,我们则有天才物理学家于敏。


  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发展核武器?毛主席就讲,“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这个东西”;小平同志讲,我们没有发射原子弹,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也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
    钱学森、邓稼先、于敏这些人,还有更多隐姓埋名不为世人所知的科技人员,他们才是国之栋梁,国之脊梁。金钱、地位,在他们眼里有如浮云。
  我敬佩他们,我们永远不能忘了他们,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我想来想去还是用了脊梁这两个大家用烂的字,只有这两个字才能表现出他们站的有多直)
    邓稼先,钱学森............每一次看到这些名字,就感动一次。这才是民族精英!
我要说他们才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转发吧!!只为让我们的后代记住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