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条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05:29

里斯本条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汉漢▼▲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標題手工轉換。
  • 转换标题为:简体:里斯本条约;繁體:里斯本條約;
  • 实际标题為:里斯本条约;當前顯示為:里斯本条约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转换内容:
  1. 简体:里斯本条约;繁體:里斯本條約;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里斯本条约
顯示↓關閉↑字詞轉換说明

字詞轉換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计算机程序自動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本文記述一項新聞動態。隨着事件發展,內容可能會快速更新。
注意:維基百科不是新聞報導,如果您想要提供與此條目相關的新聞訊息,請至維基新聞發佈。 欧盟新条约制定版

里斯本条约》,又称《改革条约》,目前的草案名称是《对〈欧洲联盟条约〉和〈欧洲共同体成立条约〉的修正草案》,是欧洲联盟取代《欧盟宪法》的条约。

[编辑] 條約誕生

2007年10月19日凌晨,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通过了欧盟新条约《里斯本条约》,从而结束了欧盟长达6年的制宪进程。新条约于同年12月13日由欧盟各国首脑在里斯本签署。[1]在欧盟各成员国批准后,条约原定将于2009年1月欧盟选举前生效。[2]

2008年6月12日,欧盟27个成员国之中唯一就条约举行全民公决的愛爾蘭以46.6%贊成、53.4%反對,否決了《里斯本條约》。但一些仍未完成审批条约程序的国家如西班牙和荷兰表示将继续推动批准条约。[3]

[编辑] 條約主要內容

  1. 設立常任歐盟理事會主席職位,取消目前每半年輪換一次的歐盟主席國輪替機制。主席任期2年半,可以連任。
  2. 將目前的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和歐盟委員會負責外交的委員這兩個職權交叉的職務合併,設立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一職,全面負責歐盟對外政策。
  3. 將更多政策領域劃歸到以「有效多數表決制」決策的範圍,以簡化決策過程。司法、內政等敏感領域的一些政策也將以「有效多數制」表決,成員國不再能「一票否決」。但在稅收、社會保障、外交和防務等事關成員國主權的領域,仍採取一致通過原則。
  4. 各成員國在「有效多數表決制」下的加權票數重新調整,2014年至2017年之間逐步實行。
  5. 以「雙重多數表決制」取代目前的「有效多數表決制」,即有關決議必須至少獲得55%的成員國和65%的歐盟人口的贊同,才算通過。新表決制將在2014年開始實施,到2017年之前的3年為過渡期。
  6. 從2014年起,歐盟委員會的委員人數將從27名減至18名,委員會主席的作用將加強。
  7. 歐洲議會的權力將增強。此外,議會的議席數將從目前的785席減至750席,一些國家所佔議席數將根據其人口數量作出調整。
  8. 成員國議會將在歐盟決策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例如,如果一項歐盟立法草案遭到三分之一成員國議會的反對,將返回歐盟委員會重新考慮。
  9. 新條約將確認《歐盟基本權利憲章》對各成員國的法律約束力。但英國和波蘭獲得部分豁免,以免其國內的一些法律與憲章有抵觸。


[编辑] 参考资料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里斯本条约http://zh.wikisource.org/wiki/里斯本条约
  1. ^ 中国经济网,《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新条约 称"里斯本条约"》,2007年10月19日发布,2007年10月19日查阅。
  2. ^ BBC新闻,《Commons battle looms on EU treaty》,2007年10月19日发布,2007年10月19日查阅。
  3. ^ 新华网.爱尔兰否决《里斯本条约》 欧盟各国反应强烈,2008年6月14日.於2008年6月14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