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陵墓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57:07
拉雪兹公墓(法国)
在法国首都巴黎,这座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世界文化中心之一,除了那
钢铁巨人般的艾菲尔铁塔,雄伟富丽的万宝之宫——卢浮宫、典型的“哥特”
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情趣盎然的香榭丽舍大街、庄重威严的凯道门、壮
观豪华的凡尔赛宫,被称为“建筑之花”的森林宫殿——枫丹白露、塞纳河
畔的旧书市和蓬皮杜文化中心……“花都”的众多的名胜古迹中,还有3座
墓园十分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它们是拉雪兹公墓、蒙马特尔公墓和蒙帕尔
纳斯公墓。这些墓园的引人入胜之处与其说是它们的环境、布局和建筑,还
不如说是墓园中安息的灵魂:法国各界的巨擘或者著名人士中有许多人埋葬
在这3座墓园中,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成就使墓园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遂
使谒者如潮。3座墓园中最大的、也是巴黎最大的公墓就是拉雪兹公墓
(Lachaise Cemetery)。
拉雪兹公墓位于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正式名称是“东部公墓”。这
里曾是“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的忏悔神父——耶稣会士
拉雪兹的豪华别墅。拉雪兹深得路易十四的宠信,掌握宗教事务长达34年之
久,这幢别墅就是路易十四赐给他的。1804年这里改为公墓,人们习惯地称
之为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雪兹公墓划分为几十个墓区,许多著名人士长眠于此,如法国最伟大
的喜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年,虽然由于他的一部喜剧严重冒犯了神职
人员,导致了教廷的反对,他仍旧葬在了宗教墓地,不过葬礼是在夜晚持火
炬举行的),法国著名的诗人兼寓言作家拉封登(1621~1695年),波兰作
曲家及钢琴家肖邦(1810~1849年),法国出类拔萃、创作丰沛的小说家巴
尔扎克(1799~1850年),法国天才的戏剧作曲家、歌剧《卡门》的作者比
才(1838~1875年),爱尔兰诗人及剧作家王尔德(1854~1900年),法国
最著名的舞台剧女演员之一撒拉·贝纳(1844~1923年),侨居法国的美国
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1946年,一战后美国形成的以海明威为代
表的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其名即来自于斯泰因),等等。
除了这些骚人墨客、艺术界名流,也有梯也尔之流的人物及王公贵族。
此外,还有著名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丹东(1759~1794年),《国际
歌》歌词作者、巴黎公社委员、诗人欧仁·鲍狄埃、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加香
(1869~1958年)、多列士(1900~1964年)、杜克洛(1896~1975年)
以及抵抗运动中的烈士。
梯也尔的墓在对着公墓大门的高坡上,居于拉雪兹公墓的中心位置。与

这个在法国19世纪的政治舞台上曾显赫到极点的人物 相称,这座墓建得特
别巍峨高大,气派十足。它是一幢罗马式的殿堂,高达十几米,正面有巨大
的圆形石柱,黑色的雕花大门紧闭,门前还有铁栏杆围护,气象森严。不过,
这并不能挡住游人的愤怒与唾弃。这个双手沾满了公社社员鲜血的刽子手的
阴宅大门上,赫然写着这样几个字:“公社万岁!”
鲍狄埃的墓碑底座是一整块长方形花岗石,正面镌刻着“欧仁·鲍狄埃
1816~1887”的字样。底座上斜放着一册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打开的书,左
                                               

  路易·阿道夫·梯也尔(1797~1877年):法国政治家和历史学家。1871~1873年任第三共和国总统。
一生在政治上反复无常,多次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包括镇压巴黎公社起义。 页铭文为:“献给歌手/欧仁·鲍狄埃/巴黎公社社员/1816~187l~1887
/他的朋友和景仰者们敬献/1905”;右页铭文为:“起义者/让·米泽尔
/蛛网/面包的话/地球之死/国际歌”,这是鲍狄埃所作诗歌的题目。整
座墓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朴实无华中透出革命者的刚毅。
拉雪兹公墓东北角有一处建筑,虽非墓碑,却吸引了众多的人来此凭吊,
这就是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的一个举世闻名的遗址——“公社战士墙”。
1871年5月20日,梯也尔纠集凡尔赛反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起总进攻,
28日开始包围巴黎公社保卫者的最后据点——拉雪兹公墓。公社战士同反动
军队浴血搏杀,终因众寡悬殊,最后一批公社战士被逼到墓园东北角的夏洛
纳墙下,仅存的 147名战士,在“公社万岁”的高呼声中,全部殉难。5月
20~28日,在历史上遂被称为“5月流血周”,这面长近20米的围墙从此被
称为“公社战士墙”。1908年 5月 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革命群众,在这
面赭色方石砌成、上盖瓦顶的墙上镶嵌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用法文镌
刻着金色的大字:“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日至28日。”这块
纪念碑从此成了公社战士墙的标志。
但是,在与拉雪兹公墓相邻的甘必大林荫道街心花园里,在 1909年出现
了一堵造形类似影壁、上面刻有浮雕的矮砖墙。画面是在被行刑队的枪弹打
得千疮百孔的墙面上,隐现着人物群像的浮雕,中间是一位中弹后仰,展开
双臂、呈保护者姿态的妇女全身像。群像浮雕下面,还刻有法国文豪雨果的
一句话:“我们要求并希望,将来人们不是进行复仇,而是实现正义。”这
幅砖墙浮雕是保尔·莫罗——沃蒂那的作品,被认为是作者利用公社战士英
勇就义的壮烈场面,来宣扬全民“和解”、放弃革命的偷梁换柱之作,所以
在揭墓之后,当即被幸存的公社社员指斥为对公社事业的侮辱,不予承认。
后人有不明真相者,以讹传讹,把这座浮雕当成了公社战士墙。
在墓园的西南角,埋葬着一部分公社烈士。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法国
劳动者都要来到公墓凭吊,缅怀先烈。而耐人寻味的是,公社战士墙和附近
的区域(这里安葬的都是法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著名人物)的来访者比其他
地区的更多,不仅有法国人,还有来自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游客。 茶 花 女 墓(法国)
一个多世纪以来,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一直感动着众多的读者和
观众。这位善良可爱却又不幸的女子是法国作家小仲马(1824~1895年)的
传世名作《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这部小说使这个大仲马(亦是著名作家,
成名比小仲马早)的私生子——当时还不到25岁的小仲马一举成名。朋友们
劝他乘胜追击,把小说改编成剧本,他照办了,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读过这部在当时大胆得出奇的小说的人们,或许还记得书中茶花女的墓
地——那个覆满了白茶花的小方场。书中写它在蒙马特尔公墓。实际上,位
于法国巴黎北部克利希广场附近的蒙马特尔公墓里面确实有一座茶花女墓,
墓的主人是当时巴黎的一位名妓,生前曾是小仲马的情人,死后成了小仲马
笔下的玛格丽特的原型。
这个不自知的“模特儿”原名阿尔芳新·普莱西,出生在法国北部的奥
尔纳省。幼年跟随母亲离家出走到日内瓦,母亲在一个贵妇人家当佣人,不
久就去世了。飘零无依的14岁的阿尔芳新来到巴黎,靠卖花为生,后来委身
为一个显赫人物的情妇,改名玛丽·杜普莱西,从此她在风月场中一直使用
这个假名,因为她喜欢戴茶花,所以被人们称为茶花女。
年轻的小仲马像书中的阿尔芒一样偶然地走进了茶花女的生活。1844年
9月的一个晚上,小仲马在剧院与茶花女邂逅。这个亭亭玉立的年轻女郎容
貌娇媚,服饰高雅,出类拔萃,小仲马对她一见倾心,怀着痛苦的热情迷上
了她。他认为茶花女是“一位难能可贵的有良心的风月女子”,他爱她,并
且照料她,因为她得了肺病,已经生命垂危。
他的写过《三个火枪手》的父亲对他说:“你怜悯她是对的,她远远高
出她的职业。”
小仲马试图把茶花女从堕落的生活中拯救出来,但他的财力显然使他力
不从心,为了应付环境,玛丽的生活排场不得不阔绰豪华,自己也不免染上
了挥霍的习气。她每年开销10万法郎。小仲马为了买礼物,同她旅行以及各
种零星花费,已经负了5万法郎的债。他只得承认自己的失败,于 1845年给
她写了一封信,要求互相忘情。这封绝交信写得非常动人,其中写道:“我
不够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样爱你……让我们彼此忘却——你是忘却一个对
你说来相当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却一种我供养不起的幸福。……你那样聪慧,
不会不宽恕我……。”
显然,在矛盾和痛苦中挣扎的小仲马高估了茶花女的承受力。她以为自
己可以依靠从小仲马那里得到的真正的爱情,来摆脱这种空虚堕落的生活,
然而这封信却告诉她,她的依靠是流沙,她依然独自生活在深渊里。茶花女
无限哀怨,于 1847年病逝,年仅23岁。然而,她却使那位怀着仰慕和同情,
毫无希望但始终如一地爱她的人万世留芳。
玛丽·杜普莱西死后,小仲马这个青年花花公子洗心革面,安坐下来认
真工作,付清了全部债务,并且一举成名。因为他写了一部关于玛丽的小说:
《茶花女》。那是在1848年,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或许是因为爱,或许
是因为悲痛,他非常勇敢地写了这部书。在中产阶级假装正经的世纪里,根
本没有作家胆敢描写专供出卖的色相,更不用说对其满怀同情、声言女主人
公的所作所为是无罪的了。
1852年,小仲马只花几天时间改编好的五幕剧《茶花女》历尽周折,终于在巴黎的通俗歌舞剧院上演了。结果非常令人欢欣鼓舞。在母亲家痛快地
吃过晚饭以后,小仲马给在布鲁塞尔的大仲马发了一份电报:“极大、极大
的成功!太伟大了,我不知所以,竟以为是在观看你的作品的首场演出。”
父亲的复电是:“亲爱的孩子,我最好的作品是你。”
“正人君子”则慷慨陈辞,愤怒声讨《茶花女》。
茶花女没有想到也无从知道她身后的世界会因为她而如此喧嚣,她只是
静静地安息在墓中。
她的墓朴素而雅致,呈正方形,花岗岩底座,白色的大理石碑。石碑正
面雕刻着瓣瓣下垂的花朵图案,由茶花女姓名第一个字母“A·P.”的花体字
交织而成。碑两侧镌刻着同样的碑文:“阿尔芳新·普莱西于此长眠。生于
1824年1月15日,卒于1847年2月3日。安息吧。”碑前方悬挂着一方磁
制的靠垫,周围饰以黄釉绦带,中间淡紫色的垫心上面,斜放着一束浅粉色
的茶花。花束之下是一张折角的白色信纸,上书一“怨”字。显然为她设计
坟墓的人是懂得她的,懂得她的善良与她的不幸。
也许是《茶花女》的成功与声名远播,怀着或好奇或敬佩或同情或更为
复杂的心情的人们络绎不绝地来拜访这座清雅的茶花女墓。他们大都知道并
尊重茶花女生前的喜好,为她献上美丽的红茶花、白茶花。由于几乎每天都
有献花的人,茶花女墓便终日芬芳馥郁,鲜艳醒目,就像书中所描写的,那
是“一个放满鲜花的小方场,如果不是一块刻了名字的白大理石说明这是一
座墓,谁也不会把它看成是墓的。”
而就在这座墓前——我是指五幕戏剧《茶花女》里的墓——发表了一篇
遭到“正人君子”猛烈谴责的葬礼演说:“她的罪恶很多,但已被宽恕;因
为她爱得很多……”这篇被认为是“太令人作呕”的演说是直接引自《圣经·新
约全书》的。小说中的神甫也曾说过:“她活着的时候是个罪人,可是她死
的时候是个基督徒。”得到宽恕的茶花女——无论是玛格丽特还是玛丽——
可以安息了。① 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
美国最大和最著名的国家军人公墓——阿灵顿国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坐落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它是阿灵顿这个美国
第四小郡境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建筑之一。阿灵顿与华盛顿特区隔波多马克河
相望,是华盛顿的社区,河上跨5座桥连接两地。阿灵顿郡最初称亚历山大
郡,1789年,弗吉尼亚州将它让给了联邦政府,成为哥伦比亚区的一部分;
1846年,联邦政府又将它归还给弗吉尼亚州。内战期间(1861~1865年),
联邦军队占领了该地,并在此建立了20处要塞作为华盛顿的防御设施;1926
年,亚历山大郡更名为阿灵顿郡,沿用至今,这是以内战时期任南方同盟军
总司令的罗伯特·李将军的家乡命名的。
阿灵顿国家公墓建于1864年,由陆军部管理,并规定只有美国荣誉奖章
获得者、为国殉职的现役军人、长期服役的退伍老兵、在联邦政府担任过高
级职务的退伍老兵以及他们的遗孤,才有资格在此安葬。所以,能够在阿灵
顿国家公墓得到一处长眠之所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荣耀。
这座公墓曾一度是罗伯特·李的岳父的产业。他的岳父帕克·柯蒂斯—
—美国的一位剧作家,是被尊为美国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的养孙。华盛顿
的妻子玛莎和她的第一任丈夫生下了柯蒂斯的父亲。柯蒂斯在弗吉尼亚州蒙
佛农与华盛顿夫妇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光,直到他的父亲去世,其时他已
长大成人。他的女儿玛丽于1831年嫁给了李将军,他的庄园成为玛丽和李将
军的结婚寓所,并被李将军继承下来,从此改称柯蒂斯·李庄园。1861年4
月,内战开始后,联邦军队进驻阿灵顿,把这座庄园没收,改为陆军司令部,
并在庄园内建立兵营。1864年陆军部长颁布命令,将属于庄园的土地征用,
作为军人公墓;同年5月13日,第一名士兵的葬礼在这里举行。阿灵顿公墓
从此诞生。
阿灵顿国家公墓规模庞大,占地达170公顷。陵园呈半圆形,周围树木
蓊郁,园内芳草如茵,墓地绵延起伏,洁白的墓碑鳞次栉比,宛如逝者的庞
大军阵,声威浩荡,蔚为壮观。
公墓中央的山丘上,有一处占地1.2公顷的大宅,这就是柯蒂斯·李宅
邸,也称“阿灵顿之屋”。在屋中凭窗而立,可俯瞰整个公墓以及波多马克
河。这座仿照雅典昔修斯神庙建筑的殿堂,是美国最出色的希腊文艺复兴式

建筑 之一。它由英国建筑师乔治·哈德菲尔德设计,于 1802年破土动工。
这是一座带有8根白色多利克圆柱门廊和延伸42.67米的两翼厢房的建筑。
当时先由两侧厢房开始建造,工程进行当中,柯蒂斯家族就搬入居住。1817
年厢房完工,门廊部分则于1824年开始增建。这所大宅用砖灰泥与皮革作建
筑材料,其各部分比例适当,细部架构精细,异常坚固。1955年,有关单位
将长期改作它用的宅邸修缮装潢,恢复到内战前的风貌,并辟为国家纪念中
心,现在由国家公园服务处管辖,供民众参观。
据统计,到1981年5月,阿灵顿公墓内安葬的死者已超过18万。其中
著名人士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总司令约翰·潘兴将军(1860~1958年),
                                               

  希腊文艺复兴式建筑: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所导致的建筑风貌。此种建筑从古罗马建筑风格中寻
找养料,创造健康向上的建筑形象,以抵制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严格的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创作法则,
比例、协调、规律等形式美观念成为衡量建筑优劣的标准。 美国前国务卿、曾任驻中国国民党政府特使的乔治·马歇尔将军(1880~1959
年)。潘兴在一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用 18个月的时间创建了一支200万之
众的美国远征军,并指挥这支大军在200天的战斗中,重创了具有4年大战
经验的德军。1919年,他被擢升为五星上将。这是特别为他设立的官衔,在
此之前的美国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人获此殊荣。马歇尔曾任潘兴将军的副官,
1944年晋升为五星上将。他在1945~1947年任美驻中国特使期间,曾以“调
处”为名,参与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谈判。1947~1949年任美国国务卿期
间,曾提出所谓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53年获诺贝尔和
平奖,是唯一获得此奖的职业军人。
还有3位海军上将。一位是威廉·哈尔西(1882~1959年),他是美国
海军舰队司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次打败日本舰队,日本的投降书就是
在他的旗舰上签署的。另两位是极地探险家:罗伯特·佛里(1856~1920年)
于 1909年4月6日发现并到达了北极;理查德·伯特(1888~1957年)是
第一个飞越过南北极的人,曾率领5个探险队到南极探勘。
还有政治领袖:威廉·布赖恩(1860~1925年),约翰·杜勒斯(1888~
1959年)。前者是美国的政治和经济领袖。他反对高阶层享有特权,倡导世
界和平与裁军。曾3次竞选总统失败,但他合理的政治改革方案都被采纳并
已制成法律。后者是美国外交家和政府官员。1953年1月开始在艾森豪威尔
总统内阁任国务卿。他曾在一次会议中指称核子武器是防止西方国家被攻击
的“有力报复”利器。他常以道德来定义政治问题,是个顽固的反共派,坚
信共产党是道德魔鬼,正义的力量最终可获得胜利,绝不可妄想与邪恶妥协。
虽然他生前饱受争议,但他绝对支持西方同盟的态度却为他身后赢得了一片
叫好之声。
还有两位总统:对外实行“金元外交”的美国第27届总统威廉·霍华德·塔
夫脱(1857~1930年);以及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位信仰天主教
的总统约翰·肯尼迪(1917~1963年),这位第 35届总统任内曾引起柏林
危机(1961年)、古巴危机(1962年),1963年11月遇刺身亡。
杰出人物而外,大部分墓碑下是在美国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官兵。公墓内
还有一座死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和丑恶的朝鲜战争中的无名战士墓,墓地
上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这里雇有哨兵全天候看管。
除此之外,公墓内还有一些军事纪念碑,包括位于无名战士墓后的圆形
剧场纪念碑,南北战争同盟纪念碑,以及1898年在哈瓦那港沉没的缅因号战
舰上的桅杆。
这座公墓气氛庄严肃穆,环境静谧清幽。公墓内所有的墓碑都用白色大
理石雕刻而成,而且每一座墓碑前都有一面小国旗肃立,使人觉得,一部美
国断代史正以一种突出而又静默的姿态向你诉说,并清清楚楚地提醒你,不
要遗忘这里所有的死亡所蕴含的勇气与酷虐、献身与陪葬、荣耀与阴暗以及
正义与罪愆。 林 肯 墓 园(美国)
斯普林菲尔德(也译作“春田”),作为伊利诺州——美国最富庶的农
业州之一——的首府,不仅是州政府所在地,而且是重要的农业批发和工业
中心,不过使它名闻遐迩的并非这些,而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伊利诺
州的州格言就是“林肯之地”)。林肯在债台高筑、一贫如洗之后移居到这
里,作为律师谋生发展,娶妻生子,直至他当选为总统离开。正是这位因解
放黑奴而名垂青史的总统使斯普林菲尔德这座名不出众(美国共有9个城市
和地区叫这个名字)的城市变得卓而不群。各处与林肯有关的建筑是这里最
受欢迎的名胜,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人来此参观拜谒,其中就包括林肯
墓园(Lincol’s Tomb)。
林肯墓园位于斯普林菲尔德城郊的橡树岭公墓,他是在被刺杀后运回此
地安葬的。每年的4月14日——林肯的遇难日,都有不少美国人来到墓地敬
献鲜花,以表示悼念。林肯因何遭人暗害,又为何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与
爱戴呢?
亚伯拉罕·林肯(1809~1965年)是在南北战争——美国历史的关键时
期——之前就职的。这位在拓荒生涯中成长起来的总统始终没有改变他俭朴
的乡土气。他 1.93米高,约 82千克重,微微佝偻,脸上皮肤粗糙而有疤痕,
头发不整,戴着破旧的高顶礼帽,穿着不合身的大礼眼衣裤及未擦拭的黑皮
鞋。他受的教育很少,后来达到的不算高的文化程度基本来自于自学。他缺
乏行政和外交技巧,但他机智幽默、正直睿智,具有某种天生的威严感,并
且他的一生代表了这样的原则:公正、自由、博爱、统一和仁慈。这些使他
不仅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而且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尽管在执政期间
毁誉参半。
林肯从 1834年当选为伊利诺州众议院议员开始正式投身政界,几经沉
浮,并由辉格党党员转变为共和党党员。共和党是北方反蓄奴派联合组成的
新党。林肯曾在一封信中说:“我生来就是反对奴隶制的。”1858年,在竞
选伊利诺州参议员时,林肯提出著名的宣言:“‘内部相争的家庭无法维持
下法’,我认为政府不能长久容忍半是奴役、半是自由”,并与他的竞争对
手——民主党人史蒂芬·道格拉斯就奴隶制问题在伊利诺州 7个地区展开 7
次辩论。尽管当时现任的参议员道格拉斯险胜林肯而获连任,但主张限制奴
隶制发展的林肯却因此声望大振,在1860年当选为总统。
1861年2月11日,林肯乘坐火车离开斯普林菲尔德赴任,比起1837年
他初来此地时的窘况——骑着一匹借来的马,所有的家当都系在马鞍上——
不啻是天壤之别,然而林肯却在火车车尾的平台上宣布,他所面临的是“比
华盛顿总统所负者更艰巨……的任务。”当时南方的7个州已脱离联邦,南
方代表在阿拉巴马州集会另立新政府。在林肯到达华盛顿前,杰斐逊·戴维
斯已就职担任南方联邦总统。另外的4个州摇摆于分离边缘,而地处南北边
境的3个州的分离情绪正在高涨,联邦面临解体的危险。4月12日,南北战
争爆发。战争初期,出于维护联邦统一的目的,强烈反对蓄奴制的林肯试图
迁就南方,不去触动南方实行的奴隶制,而是用赎买方式解放奴隶,并且“逐
步解放”。然而战争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北方,“出于军事需要”,“思
想斗争了将近一年半时间”的林肯终于在1863年1月1日正式发布《解放奴
隶宣言》。根据此宣言,获得解放的黑人共400万,其中12%强壮的黑人投入了对南方叛乱分子的斗争。持续了4年的南北战争终于以北方的胜利而告
终。林肯也在1864年11月的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正当林肯在重重压力
下进行重建南部各州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努力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
了他的后脑。那是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的晚上,林肯同夫人正在华盛顿
的福特戏院观赏《我们美国的表兄弟》时,被南部同盟收买的演员布思闯入
总统包厢,瞄准林肯的后脑扣动了扳机。林肯中弹后一直昏迷不醒,直到 4
月15日下午7点22分与世长辞。他的遗体停放在国会山庄供悲愤的人民瞻
仰后,用专车运往橡树岭公墓安葬。
林肯墓园于1874年竣工,由拉尔金·G·米德设计,周围是当地居民的
墓地。林肯的墓穴在花岗岩下面,四壁刻有包括葛底斯堡演说在内的林肯书
简和文告,墓穴正中是林肯的棺椁,上面写着:“如今他属于上苍。”墓穴
前面的石壁上,刻着林肯家属的姓名及生卒年月。林肯的妻子是教育和文化
背景极佳而个性刚烈易怒的玛丽·托德。他们于1842年11月4日结婚,生
下了4个儿子,但只有长子罗伯特长大成人。玛丽以及他们夭折的3个儿子
也葬在林肯墓园中(罗伯特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墓园内耸立着一座高达30米的花岗岩方尖塔,这是斯普林菲尔德最大的
纪念碑。塔的四周有美国各州的州名。塔的四角装饰着四组青铜雕像,分别
代表步兵、炮兵、骑兵和海军,这四组雕像象征着南北战争时殉难的北方士
兵。林肯的大铜像屹立在墓前,这也是由拉尔金·G·米德设计的。入口处有
一座由古岑·博格勒姆设计制作的林肯头部雕像。墓内还有一座小雕像,它
是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中由丹尼尔·C·弗伦奇制作的林肯沉思坐像的小型复制
品,原作高达19.58米。
林肯墓园内,绿荫如盖,芳草如茵,把林肯墓这座简单的建筑衬托得十
分庄严肃穆。1930~1931年,墓地重新整修。
林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美国人民废除了万恶的奴隶制,并
使一个濒临决裂的国家重新统一,从而开创了美国日益繁荣并从此变成工业
巨人的道路。所以,毫不奇怪,凡是与他有关的纪念场所都是那样熠熠生辉,
那样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所联系的是那样一个光辉而伟大的名字。 马赫迪陵墓(苏丹)
恩图曼是座苏丹名城,它位于白尼罗河左岸同青尼罗河汇合处,隔河与
首都喀土穆相望,构成首都“三镇”,河上有三桥飞架,将三镇连成一片。
它是通向埃及的公路起点和水陆转运站,也是苏丹的经济与贸易中心,同时
也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恩图曼城内绿意荡漾,那繁茂的柠檬树、挺
拔的椰枣树、高大的棕榈树和宛如绿色大伞的阿拉伯橡胶树,鳞次栉比,使
游人触目所及都是丰沛的绿色,心境格外明朗与欣喜。在这座城市的东南隅,
有一座伊斯兰教风格的雄伟建筑分外引人注目,这就是马赫迪陵墓(Mahdi’
s Tomb),它是苏丹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马赫迪而修建的纪念馆。这座建筑
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使每一位到苏丹的游客都要来此参观,在赞叹建筑本身的
魅力时,引发对历史的思索,并献上对英雄的敬佩与悼念。
马赫迪陵墓是一座银灰色与淡黄色相间的石砌建筑,高达40多米,直径
20多米。座基是淡黄色的立方体,座基的每面墙壁上凿有9个拱形窗洞,顶
部有银灰色的彩陶贴面。宫室是八面体,也呈淡黄色,每面墙上各开一座银
灰色的拱形双扇窗。陵墓上部是一座银灰色的锥形圆顶,顶部中央是一座银
灰色金属小塔。主圆顶周围有4座凉亭相护,它们坐落在座基的四角上,底
部是四根银灰色柱子,中间是淡黄色拱形门洞,顶部则是银灰色的锥形小圆
顶,式样与主圆顶相同,犹如众星捧月,星月增辉。整座建筑外观均衡、协
调,色调纯净明丽又富含变化,尤其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雄伟壮丽。
马赫迪的棺椁停放在宫室的大厅中央,雕刻得非常精致,四周围以栏杆。
栏杆外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马赫迪的家谱。
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迪(1840~1885年)出生于一个造船工人家
庭,这个家庭很久以来就以先知的后裔而闻名。艾哈迈德从儿童时起,就不
想象父兄一样学习造船手艺,而是想读书,当个学者。他从小到大所接受的
都是传统回教教育,并最终成为神秘主义者及禁欲苦修者。在与他的宗教导
师发生冲突之后的几年里,艾哈迈德声誉日隆,吸引了日渐增多的虔诚苏丹
随从者。在去科尔多凡的旅行中,他获得了宗教权贵们的广泛支持,这使他
增强了斗争的信心。1881年6月,他在阿巴岛的僻静处所,宣称自己是“久
被期待的救世主”,也就是前来恢复回教原有纯净的末世救赎人物。此后,
他对总督的劝导毫不理会,庄严宣布:除了受命于神的权威之外,不承认任
何权威。”此举迎合了当时苏丹人在不满久受埃及压迫与亲西方统治的情况
下所产生的期待。面对总督的讨伐,艾哈迈德率领用刀剑、长矛和棍棒装备
起来的 300多名信徒,在阿巴岛严阵以待,并在这一天——1881年 8月 12
日,亮出自己的旗帜:“先知的哈里发——穆罕默德·马赫迪。”(“马赫
迪”在阿拉伯文里意为“被神正确引导的人”,引伸为救世主。在伊斯兰教
国家里,常有人以此作为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穆罕默
德·马赫迪的名字从那时起就成了苏丹人民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的旗帜。
起义者把这个名字刻在印章上,用它来发布命令。
马赫迪起义军旗开得胜,再战告捷,三战凯旋,如有神助,马赫迪的声
望倍增。连英国政府官员在给政府的报告里也说:“一个完全拥有充分武器、
弹药、金钱和士兵的政府,却被一个卑微的普通苦修僧完全打败而陷于瘫痪。
要不是有神的直接干预,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支持埃及当局的英国政府唯恐马赫迪起义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决定调兵遣将去镇压马赫迪运动。然而,他们所派去的“名人良将”,全部无济于事。
无奈,英国远征军只好撤退。马赫迪军队取得了对英帝国主义战争的辉煌胜
利。然而,就在苏丹独立武装斗争正在发展壮大的关键时刻,马赫迪却于1885
年6月22日病逝在恩图曼堡。他的最亲密的战友阿卜杜拉·马赫迪接过他未
竟的事业,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定都恩图曼。
1896年,不甘失败的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于 1898年 9月 2日攻陷恩
图曼。英军入城后,烧杀抢掠,并悍然挖开了马赫迪的陵墓,把马赫迪的遗
体抛入河中。
在马赫迪陵墓中,还陈列着马赫迪起义的珍贵文物、资料和图片,其中
有书写着“先知的哈里发——穆罕默德·马赫迪”的殷红色的起义军战旗,
起义军战士穿戴的白袍、白头巾、腰带、斗篷和使用过的剑、矛、棍棒等。
在陈列品中,有一杆亮铮铮的长矛和一件黄袍马褂特别引人注目。长矛是刺
死英国殖民者戈登的锐利武器,而黄袍马褂则是中国清朝皇帝赐给戈登的,
以嘉奖他配合李鸿章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功劳”。戈登不仅是剿灭中
国农民起义的帮凶,而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还是抢掠和焚毁中国圆明
园的强盗。1874年,戈登又成为英国派驻苏丹的殖民总督,以镇压马赫迪运
动,从埃及手中夺取苏丹,建立一个形式上独立而实际上属于英国的殖民地。
1885年1月底,马赫迪起义军攻陷喀土穆,粉碎了戈登的迷梦。在总督府的
楼梯口,起义军战士用锋利的长矛刺死了这个殖民主义的刽子手。 列 宁 陵 墓(俄罗斯)
1924年 l月 21日,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
阶级的革命导师,前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弗拉基米·伊里奇·列
宁(1870~1924年)因脑溢血与世长辞。1月27日举行列宁安葬礼,下午4
时整,列宁的遗柩移进了克里姆林宫墙下待建的陵墓里。这就是庄严典雅的
列宁陵墓(V.I.Lenin’sMausoleum)。
这座陵墓坐落在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上,在克里姆
林宫墙正中的前面。说起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来历,还有一则轶事。相传伊

凡三世 曾想以莫斯科取代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使之成为东正教的中心,于
是命令在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莫斯科城四周建起红色围墙,并不惜重金聘请
意大利建筑大师巴洛克设计城内的建筑,这就是现在的克里姆林宫。为防御
敌人突袭及万一城中失火时火势蔓延,又下令在围墙之外保持一定的空旷
地,这便是今日的红场。不管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如何,克里姆林宫这座俄国
历代沙皇的宫殿、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的政治活动中心以及红场这座莫斯
科最古老的广场的确是莫斯科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列宁逝世以后,每
周总有两天(陵墓每周开放2次),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天寒地冻,人们
都能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肃穆地穿过红场,沿着微坡,来到克里姆林宫墙前
拜谒列宁陵墓,透过墓中的水晶棺、瞻仰伟大的列宁的遗容。
从青年时代起,列宁就开始为推翻旧制度而奋斗。1897年 12月,这位
曾在中学里获得金质奖章的好学生被喀山大学开除,因为他参加了学生运
动。为此他还遭到了逮捕和流放。警察问他:“小伙子,造反有什么好处?
你不是向一堵墙上撞吗?”列宁回答:“是的,但这是一堵朽墙,一撞就倒
的。”这时,他是一个具有初步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
1897年,已经转变成共产主义者的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都叶尼塞河
畔的舒申斯克村,一待就是3年。这3年,是他为新的斗争作准备的3年。
1901年,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列宁”
从此就成为这个伟人光辉的名字。据亲属推测,他很可能是选了西伯利亚的
一条美丽而雄伟的河流的名字来纪念这段生活。这条河叫“勒拿河”,与“列
宁”一词的词根相同。
列宁是如此热爱他的祖国。他曾借涅克拉索夫“俄罗斯母亲呵,你又贫
穷又富饶,你又强大又软弱!”的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因而伟大的十月
革命胜利后,他就提出,建设强大富饶的俄罗斯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1922年12月30日,在列宁“建立平等的共和国联邦”的指示下,苏联
成立了。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以后的岁月里迅速崛起,终于成为与美国并驾
齐驱的超级大国,直至解体。
1922年底,列宁疾病缠身,从此,他一面与病魔作顽强的搏斗,一面时
刻不忘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甚至在他病危之际,他还因十分担心党内分裂
的危险而口授了3封《给代表大会的信》,信中分析了几位著名领导人的优
缺点,建议采取措施进一步贯彻集体领导原则,防止党的分裂,并建议调整
总书记人选。这些信用火漆印密封好后,到 1924年5月由他的妻子克鲁普斯
                                               

 伊凡三世(1440-1505年)亦称伊凡大帝,莫斯科大公(1462~505年)。他在位时,统一的俄罗斯国
家基本形成。 卡娅交给了中央全会。事实证明,列宁的分析是客观公允的,他的建议也极
有政治远见。可惜当时的代表大会未能采纳,使斯大林最终独断专行,造成
很大恶果。
列宁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逝世以后,除了前苏联各族人民,
还常常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前来红场谒陵,寄托他们的敬仰与
哀思。
列宁陵墓是根据舒谢夫院士的设计建造的,舒谢夫因此获得了“苏联功
勋建筑师”的称号。他在列宁逝世以后两天就开始设计陵墓,在安葬日以前
匆匆赶建成一座木质结构的临时性陵墓,里面安放着列宁的水晶棺。1925
年,列宁墓被改建,显得更加雄伟,但仍为木结构。1929~1930年,又用磨
光了的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重建。卫国战争以后,水晶棺也被换成新的,
陵墓内部重新加以修葺。1974年在改建红场的同时又对陵墓进行了修整。
1976年又作了预防性检修。
陵墓的结构与色调肃穆、凝重,外面镶嵌贵重的大理石,黑色和灰色的
拉长石,深红色的花岗石和云斑石。深红色代表革命旗帜的颜色,黑色表达
人民的永远悼念之情。
陵墓体积为 5 800立方米,内部容积为2 400立方米。墓前的碑石刻有
“列宁”字样,净重60吨。陵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采用钢筋混凝
土的框架结构。其外形底部是稳重的石基座,然后是台阶,向上逐级收小,
其上是通往检阅台石级的平座;再往上是五级不同高度的台阶和由36根柱子
组成的柱廊;顶部是两级阶梯状的平顶,这里是检阅平台,全民节日时在此
检阅游行队伍和武装部队。检阅平台两侧是灰色大理石砌成的观礼台。从整
体上看是陵墓外观阶梯状的3个立方体。由于陵墓体型简洁、朴素而庄重,
又位于斯巴斯克钟塔横向轴线与克里姆林宫墙纵轴线相交处这一显著位置,
从而成为红场建筑群突出的中心。
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转弯即进入陵墓中心——悼念大厅。大厅四周
环镶红砖,墙壁上有用花岗石雕刻的苏联国徽和国旗。列宁的遗体安详地仰
卧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里,他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
勋章。
整个陵墓建筑庄严典雅,陵墓入口处有士兵日夜守卫,陵墓四周环绕着
四季常青的枞树。克里姆林宫旁边的斯巴斯克塔楼,每隔15分钟鸣响一次,
倍增肃穆气氛。 甘 地 陵(印度)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有一座肃穆、幽雅的陵园。园中的
陵墓没有任何装饰,极其普通、简朴。然而,这里却像一方圣地,一块心灵
的磁石,每逢节假日,便吸引无数身着白色民族服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他们脱掉鞋子,赤脚走进陵园,深切地悼念陵园的主人、印度的国父——甘
地。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是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
他出生在古吉拉特一个正统的印度教家庭,1920年成为国大党公认的领袖,
他首创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从此成为该党的总路线。从20至40年代,他多
次发动反英不合作运动,号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英,在领导印度1947
年获得独立的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如一位英国作家所说,甘地先生“不但把民族运动变成了革命运动,
而且也深得民心。”
在1930年3月至4月那次著名的“食盐进军”中,他率领着大约79名
经过挑选的男女信徒,步行离开他萨巴马提的住所,来到西印度的丹地海岸,
自煮食盐,公开对抗殖民当局的食盐专买法。24天中他们行程388千米,在
整个的长途旅行中,甘地受到了能使皇帝也产生妒意的尊敬和热烈的欢迎。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道路清扫干净,路上撒满了花瓣,当圣徒们经
过时,人们还垂首下跪。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在个人生活方面主张禁欲和苦行。他曾用这样
的教诲号召民众:“愿意追随我的人们,你们必须准备以地作床,身穿粗布,
黎明即起,节制食欲,清理厕所。”在甘地屈指可数的财产里,有一架木纺
车。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向世人进行教诲的象征,他一有空就会手不停顿地
摇动这古老的纺车,他的行为准则是“吃饭而不劳动,如同偷窃”。
事实上,他吃得非常少,而且经常不吃。这是他奇特的而又最有效的斗
争策略,他领导人民不时地公开进行绝食,迫使英国走投无路,屈服就范。
而在79岁高龄时,他还进行了一生中最后一次绝食,以此反对德里居民屠杀
伊斯兰教徒的暴行以及印度临时政府扣压分给巴基斯坦的一笔财政余款,和
以往一样。他获得了胜利。
他衣着朴素简单,并劝告弟子们也这样生活。他说:“服饰仅仅能使人
们对廉耻之心产生错觉。”他的宿敌,英国保守党领袖温斯顿·丘吉尔曾针
对甘地的衣着说甘地是个“半裸体的游方僧”。对这句世人皆知的辱骂,甘
地在平生唯一一次与丘吉尔的直接交锋中回击了他。他说,他赤身露体,象
征他心洁如镜,毫无邪念。这正是他孜孜追求的,并为此感到自豪。
甘地就像照耀在印度国土上的光辉,照亮了世代遭受奴役的印度人民的
心灵,启迪他们团结起来,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然而这道光辉却被他
照耀下的人民熄灭了。由于反对教派纠纷,在1948年1月30日赴晚祷会的
途中,印度教大会的狂热分子刺杀了这位被印度人民称作“圣雄”和“巴布”
(印度语“父亲”)的老人。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数十名印度人当即颓然
昏倒,还有数十名印度人相继投海自杀;全国各地的商店、咖啡馆、餐厅、
影院和各种作坊纷纷关门停业。当天晚上,在广阔的印度大陆上,没有人家
烧火煮饭;“全世界同印度一起悲哀地哭泣”(美国总统杜鲁门唁电),“所
有相信人类博爱的人,将永远为甘地逝世伤心地哭泣”(法国总理乔治·皮杜尔唁电)。
第二天按照印度教的风俗,甘地的遗体被送到了距朱木拿河不远的拉杰
加特火葬场,这里是火化历代国王的场所。他的遗体上覆盖着白红两色的床
单,象征死者毫无憾意地走向冥间,床单上是一件极为荣耀的外衣:独立印
度的红、白、绿三色国旗。
数十万不同种姓、不同教派、不同肤色的群众,悲痛万分地赶来送葬。
圣雄甘地的次子主持了火化仪式。焚尸柴堆燃烧了整整一夜,人们络绎不绝
地来到先知的骨灰前静默志哀。
遗体火化后的第12天,盛装甘地骨灰的铜罐,经过615千米的旅行后,
从新德里来到了阿拉哈巴德,距此地不远,是印度教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蓝
色的朱木拿河与混浊的圣河——恒河在这里汇聚,萨腊瓦斯蒂暗河也流经这
里。300万信徒参加了抛撒骨灰的仪式。甘地的骨灰罐乘着一艘白色的小船
抵达圣河的汇合处,然后甘地的次子用恒河水和神牛奶灌满了父亲的骨灰
罐,轻轻摇动,在人们吟诵完永别经后,慢慢地把骨灰撒向川流不息的水中,
船上的人在这一条条灰色的粉灰上面撤下一把把玫瑰花瓣。
在朱木拿河滨的火化场上,印度人民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陵园,这就
是甘地陵。陵园呈凹形,四周是爬满青藤的水泥围墙,园内芳草萋萋、绿荫
如盖、百花竞芳、清幽宁静而又充满生机。在陵园正中,树影花丛之间静卧
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个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样子,高约1米,长
宽约3米。墓后是一盏长明灯,昼夜不熄,这是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
征。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罗摩!”这是甘地遇难倒地时喊出的最后
两个字,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护之
神毗湿奴的化身。陵墓上面还用印度文和英文镌刻着甘地的教诲:
“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
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
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
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陵园中还生长着很多珍贵的树种,它们是各国元首来这里瞻仰时种下
的,48年过去了,它们当中的一些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这座像甘地的一
生一样质朴无华的陵墓,将和这些树木一样,在印度人民心灵的土地上根深
叶茂、永葆生机。 季米特洛夫陵墓(保加利亚)
季米特洛夫陵墓(Dimitrov Mausoteum)坐落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
九月九日广场上。索非亚古时曾有过塞迪卡、斯雷德茨等名字,14世纪开始
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为索非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之意。从 1382
年奥斯曼人攻下索非亚开始,此后的500多年里,索非亚沦于奥斯曼帝国的
统治之下,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如今的索非亚已被建设成一座秀丽多姿的现
代化城市。城市四周群山环抱,市区内绿树成荫,花园、草坪随处可见,是
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九月九日广场在索非亚市中心,保加利亚人民的伟
大领袖、国际共产主义的杰出活动家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1882~1949年)
就长眠在这里。
季米特洛夫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家境贫寒,刚满12岁就被迫中途
辍学,进入索非亚一家印刷厂当学徒。艰难的生活激励着季米特洛夫发奋图
强、刻苦读书。他很早就投身于工人阶级的战斗行列,18岁时就被选为索非
亚印刷工会的书记。1902年,他加入了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他说:“我
希望做个党员,是因为我深信工人阶级不能靠阶级调和的办法,而只有靠革
命的办法才能从被剥削中解放出来。”次年,该党分裂为“紧密派”与机会
主义“广泛派”,季米特洛夫坚定地参加了前者,担任领导工作。1919年,
“紧密派”改组为保加利亚共产党,他再次当选为党的领导成员。1921年,
他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
他多次担任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1923年,他领导了工人和农民举行的反法
西斯九月起义,起义失败后,季米特洛夫被法西斯政府缺席宣判死刑,从此,
他被迫流亡国外达22年之久。
1933年 2月 27日,上台不到 1个月的希特勒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国会
纵火案”。3月 9日,纳粹警察局以“参与纵火”的罪名逮捕了当时正在柏
林从事革命活动的季米特洛夫。经过6个月的阴谋策划,德国法西斯于9月
21日在德国莱比锡市开庭审讯。季米特洛夫大义凛然,严辞驳斥了法西斯对
共产党人的诬蔑,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穿了法西斯的卑鄙阴谋,法庭不
得不传普鲁士总理、国会议长戈林和宣传部的头目戈培尔出庭作证。季米特
洛夫以种种质问勇敢机智地戳穿了这两个法西斯头目的无耻谎言。这两个
人,尤其是戈林,在法庭上表现得狼狈不堪,竟然破口大骂,十分丢丑。季
米特洛夫使法西斯成了真正的被告,并使审判他的法庭成了他宣传共产主义
的演讲台。他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宣称:“伽利略被惩处时,他宣布‘地球
仍然转动着’具有与老伽利略同样决心的我们共产党人今天宣布:‘地球仍
然转动着!’历史的车轮向着共产主义这个不可避免的、不可压倒的最终目
标转动着。”
季米特洛夫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1945年,他返回阔别 22年的
祖国,这时的保加利亚已在他的领导下推翻了保皇法西斯的独裁统治。他开
始着手创建一个新国家。1946年9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季米特
洛夫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领导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国家。1949年7
月 2日,为国际工人运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因病医治无
效,不幸逝世,终年67岁。
根据建筑师格·奥夫恰洛夫和普·雷巴洛夫的设计,这一年,季米特洛
夫陵墓在九月九日广场上落成。这是一座正方形建筑,建筑式样是仿照列宁的陵墓。陵墓外观呈乳白色,结构和色调极为宏伟、肃穆、严整。陵墓内部
有个宏伟的中央大厅,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一口澄澈的水晶棺。季米
特洛夫的遗体就安祥地仰卧在水晶棺中。他身着灰色西服,胸前佩戴着勋章,
一盏长明灯昼夜不息地照耀着他的遗容。遗体旁边放着他生前穿过的军服。
陵墓的正面是石砌的检阅台,两侧为观礼台。每逢重大节日,国家领导
人在台上检阅全民游行队伍。陵墓的门下有卫兵站岗,他们身着古装,每 15
分钟换岗一次,昼夜相继,轮流守护着他们敬爱的领袖。季米特洛夫陵墓全
年对外开放,来此瞻仰的国内外人民络绎不绝。 马 克 思 墓(英国)
在英国首都伦敦北部有一个叫“海格特”(Highgate,意为“高门”)的住
宅区,据说14世纪时,这里原是森林和猎场,设有税卡,税卡处有一座高门,
故而得名。海格特跨卡姆登、伊斯灵顿和哈林盖3个自治市,当地曾居住过
许多名人,当地的公墓——海格特公墓中也安葬着很多知名人士,如英国著
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米歇尔·法拉第,著名小说家乔治·艾略特、英国哲
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等等。在公墓内有一块墓地,每天前来瞻仰的人络绎
不绝,成为公墓中一个绝无仅有的现象,这块墓地就是马克思墓(Marx’s
Tomb)。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特利尔
城,大学毕业后迁居波恩。从1842年10月开始,马克思几次被驱逐出普鲁
士、法国和比利时,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1849年,31岁的马克思移居
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城市,观察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的理想窗口——伦敦,
从此在这滞留下来,直至1883年与世长辞。
马克思曾说:“我是世界公民,我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尽管寄寓伦
敦的生活异常艰苦,但他从未停止过工作和战斗,他同恩格斯一起,以满腔
的热忱关注并指导当时欧洲的革命运动。在他和恩格斯的领导下,1864年在
伦敦成立了“第一国际”,把欧洲工人运动推向新的阶段。同时,马克思还
以惊人的毅力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写作。他的理论巨著《资本论》
就是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辛勤研读25年结出的献给工人阶级、献给全人
类的最伟大的科学硕果。
马克思在伦敦期间的生活极端困苦。正如列宁所说:“贫困简直要置马
克思和他的一家于死地。”由于生活所迫,马克思先后搬过好几次家。先是
在伦敦切尔西区安德森街4号住了几个月,因为付不起每周1个半英镑的房
租,被房东撵出门;又搬到伦敦闹市中心的索霍区第恩街28号。当时的索霍
区是伦敦最穷的居民区之一,住着许多像马克思这样的政治流亡者。马克思
住在这幢4层旧式楼房的3楼,全家7口人只有两个房间,小的一间是马克
思一家的卧室和更衣的地方,大的一间则权充马克思的会客室、书房,又兼
饭厅和孩子们的娱乐室。当年监视马克思的一个普鲁士警察如实地记下了马
克思的生活:“马克思住的是伦敦最次、也最便宜的房子,……整套公寓里
没有一件干净、结实的家俱,连个旧货商人都不好意思出售这类什物。”贫
困和疾病始终困扰着马克思,以至他的大衣在 1853年一年内两度被送进当
铺,使他有时几天不能出门;因为没钱给孩子治病,他有3个孩子在这里夭
折。然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
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等名著却正是在这样难以言说的艰难和恶劣的条件下诞
生的。
后来,马克思又搬了 3次家。1881年冬,马克思失去了终身伴侣燕妮,
1883年1月又失去了他最钟爱的长女。这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使马克思早
已透支的精力和体力再也难以恢复,1883年 3月 14日,马克思在梅特立公
园路41号书房的安乐椅上,静静地长眠了。在他逝世前两分钟,恩格斯还去
看望了他。
1883年 3月 17日,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距寓所不远的海格特山坡上
的墓地里。不过,当时马克思的墓地位于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旁,那是公墓内一个偏僻荒凉的角落。而且马克思的墓太朴素了,甚至有点寒伧,墓上只
有一块普通的石碑。
1956年 3月 14日,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集资在公墓东端购买了一块
较大的墓地,并将马克思亲属的遗骨迁来葬在一起。
马克思墓上是一块花岗石的墓碑,呈方柱形,高2.44米,碑顶安放着
一座1.22米高的马克思青铜头像。头像呈沉思的表情,目光深远,凝视着前
方;墓碑东西两侧,镶嵌着两个青铜花环。这是英国著名雕刻家劳伦斯·布
雷德肖的杰作。墓碑正面上方刻着金光闪闪的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起来!”下方镌有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墓碑中央镶嵌着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刻着:“卡
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夫
人燕妮同马克思合葬,女儿爱琳娜、外孙哈里、龙格和女佣人海伦而安葬在
附近,墓碑的中央也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日。
马克思墓的四周肃穆整洁,苍松翠柏,傲然挺立,终年常青,墓前常有
人敬献的鲜花和花环。特别是德国的劳动人民,几乎每次到伦敦,都要来此
谒陵,以表达故乡人民对这位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和深挚的怀念。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土陵园(朝鲜)
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南道桧昌郡,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这是朝鲜最大的一座志愿军烈士墓,是朝鲜人民
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而修建的陵园。
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仍然记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
威武雄壮的歌曲。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支歌开赴朝鲜前线,与
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
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悍然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并派遣
第七舰队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国纠集了15个国家的军队,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把战火
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援助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战
争,保卫新中国,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组成中国
人民志愿军,由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于10月19日到达朝鲜前线,与
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至1951年6月10日,中朝人民军队连续发动5次攻
势战役,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并终于在1951年7月10日迫使敌人同
中朝方面谈判。此后两年内,中朝军队以革命两手对付美国侵略军的反革命
两手。到1953年7月27日,敌人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抗美援
朝战争胜利结束,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侵占朝鲜和中国大陆的计划,鼓舞
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以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无数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长眠在朝鲜,朝鲜人民将永远纪念他们,烈土陵园就是
最好的证明。这座1957年建成的陵园建在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驻地的山腰
上,山高152米,陵园总面积约45亩。四周群山起伏,苍松翠柏环绕,山下
溪水潺潺,环境清幽。
陵园大门上用中朝两种文字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从此登
上240级台阶,到达陵园的第一层,正面是一座中国古式的三座门,上面挂
着郭沫若题写的“浩气常存”横匾。三座门内,有一座红柱绿瓦、彩漆油画
的六角亭,亭内竖着一通白色大纪念碑,上面铭刻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烈
土永垂不朽”。亭子的横梁上,里外共彩绘311幅图画,表现这场战争中涌
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有伟大战士邱少云的事迹。邱少云牺牲
在朝鲜金化以西 391高地反击战中。当时他和全营战友奉命潜伏在距敌 60
余米的山脚,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反攻突袭敌人。1952年10月12日中午,
他被敌人燃烧弹引起的烈火点燃了,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地点,他默默忍受
剧痛,坚持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朝鲜人民为
悼念他,在高地的石壁上刻下了“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
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还有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事迹。罗盛教牺牲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
田里。1952年1月 2日,他为抢救滑冰落水的朝鲜少年崔■,冒着—20℃的
严寒跳入冰窟,三次潜入水中,朝鲜少年得救了,而自己却献出了年轻而宝
贵的生命。还有战斗英雄黄继光的事迹。他牺牲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著名的
上甘岭战役中。1952年10月20日,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被敌
人的一个集团火力点阻截,无法前进,他身为通讯员挺身而出要求担任爆破
敌人火力点任务,带领两名战士冲向敌人地堡。当一位战友牺牲,一位战友身负重伤后,他只身一人打垮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自己也身负重伤。但当
他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时,就忍着剧痛爬向这个火力点,这时他身上
的弹药已全部用光了,他毅然挺身用胸膛堵住了正在疯狂扫射的机枪射孔,
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
还有特级英雄杨根思的事迹。杨根思牺牲在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
里围歼敌人的战斗中。1950年 11月 29日,他带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
当多次击退敌人用飞机、大炮和坦克掩护的冲锋,阵地上只剩下自己一人的
时候,他抱起炸药包,拉响雷管,猛然冲入爬近山头的敌群中,炸死大片敌
人,壮烈牺牲。此外还有朝鲜国际主义战士朴在根等人的英雄事迹,这些英
雄至今还活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成为几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在陵园第二层的宽阔平台正中,矗立着3米高的志愿军英雄铜像,连同
大理石砌成的方型底座,总高17米,雄伟壮观。石座正面和背面有朝鲜最高
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和朝鲜内阁用朝文刻的碑文。铜像后有两面巨大的石影
壁,壁面浮雕是朝鲜人民积极支援志愿军和志愿军英勇作战的41人群像,反
映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铸成的深厚友谊。从影壁之间的台阶往上便到了墓
地。总共有134名志愿军烈士安息在这里,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每一座坟前都立有石碑,植有青松。陵园内遍植名花和松柏,气象静穆庄严,
似乎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对烈士的无限敬仰与哀思。 真 纳 墓(巴基斯坦)
1947年 8月 11日,巴基斯坦召开了制宪会议,年过古稀、身材瘦高的
会议主席向代表们宣布:“你们自由了!你们可以自由地到庙宇去,到清真
寺去,或者到这个巴基斯坦国家的任何做礼拜的地方去。不论你们属于什么
宗教、种姓或信仰,都毫不妨碍我们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而且是平等的
公民的这一基本原则。”
这个宣布巴基斯坦独立的老人就是巴基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巴基
斯坦国的创建者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年)。尽管这个独立的
伊斯兰国家的成立是以分裂“印度这美丽新娘的双眼”(指印度教徒和穆斯
林教徒)为代价的,更由此造成了两派教徒长期的大规模的宗教骚乱及相互
仇杀,并使整个国家淹没在一场空前的逃亡人潮中,然而这些复杂的问题丝
毫不能损害巴基斯坦人民对独立和为他们赢得独立自由的人的热爱。因此当
他们的国父真纳积劳成疾辞世以后,巴基斯坦政府按照人民的意愿,毫不吝
惜地花费了相当于5亿法郎的钱和近30年的时间,为真纳建造了一座雄伟的
陵墓,以表达全体巴基斯坦人民对他的感激之情。
真纳诞生于一个商人家庭,16岁赴伦敦学习法律,深受英国自由主义思
想的影响。1906年参加了国大党,1912年加入穆斯林联盟。作为穆斯林的领
袖,真纳虽然不赞成甘地的不合作运动,但还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努力维护
两派之间的团结。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也的确曾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很好的
合作,两派教徒互相支持,团结一致,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但后来两派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教派暴力事件亦时有发生,印度、伊斯兰
两教宗派主义者的言论和行动也迅速加深了两党之间的鸿沟,而且随着国大
党的发展壮大,它的领袖唯我独尊的大教派主义日益增长,对穆斯林联盟的
歧视也越来越露骨。曾有人公开表示印度理当是“印度斯坦”(意为印度教
徒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伊斯兰教徒必须心甘情愿处在少数的地位。”
真纳一再呼吁对待穆斯林要公正,但无济于事。在讨论如何在中央和省的立
法机构中分配席位的第二次圆桌会议上,甘地无视穆斯林对席位的要求,大
声疾呼“国大党代表85%以上的印度人”,真纳大失所望,感觉受到了“平
生最沉重的打击。”1937年大选胜利后,国大党更是趾高气扬,对真纳提出
的“以平等伙伴的身份而工作”的建议不屑一顾,并暴露了兼并穆斯林联盟
的企图。
长期致力于教派团结的真纳终于在现实的打击下,成了一位建立“西北
印度穆斯林国家”这一设想的坚决拥护者。他开始认识到,所谓印度教徒和
穆斯林能逐渐融合成一个民族的理论只不过是个梦想,“它们必须分享对于
自己共同祖国的管理权。” 1940年,分治正式成为穆斯林联盟的奋斗目标。
“巴基斯坦”这个名字第一次被提出来,它是由旁遮普、阿富汗(即西北边
境省)、克什米尔、伊朗、信德、吐火利斯坦等名称的字头和俾路支斯坦的
字尾组成的。它的另一个意思是“巴克人”,即精神上纯净和清洁的人的国
土(分立后的巴基斯坦包括的省份与以上地区不尽相同)。
经过几番周折和斗争,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规定
建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 8月 15日,英国政
府把一切权力移交给两自治领的制宪议会。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统治正
式结束,巴基斯坦独立了。 真纳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曾以为自己不能活着看到这一天。然而,他
为此付出的过人毅力却使他失去了充沛的活力和健康的身体,肺结核病正在
不断地吞噬着这位巴基斯坦之父的躯体。当时巴基斯坦国库空虚,濒临破产,
印度拒绝偿还巴基斯坦一笔达5亿5千万卢比的款项,真纳面临的处境岌岌
可危。然而真纳以其一生中惯有的勇气,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以期
为亲爱的巴基斯坦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去世前仍然一如往日,坚强
不屈。当生命的最后时刻来临时,真纳面对医生的安慰,神态清醒地凝视着
他说:“我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半小时后,真纳与世长辞了,而巴基
斯坦则安然度过了建国后的困难时期。
真纳被葬在了他的家乡卡拉奇,在真纳不屈不挠的努力下,卡拉奇已发
展成巴基斯坦的临时首都(1947~1959年),如今它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
和最大港口,信德省的省会、全国工商业和金融业中心。真纳墓巍然矗立在
卡拉奇市中心的小山岗上,它建于1970年,是一座伊斯兰风格的白色大理石
建筑,陵园四周围绕着白色的围墙,在棕榈树丛和姹紫嫣红的鲜花间,巨大
的陵墓主体巍然屹立。这座方形的宏伟建筑蹲踞在大理石砌成的台基上,台
基也呈四方形,洁白如玉,四面均辟数十层台阶,直达陵寝。陵墓顶部是巨
大高耸的白色圆顶,墓室四面开门,室内通体洁白,无一点装饰,既宏伟又
朴素,中间大理石筑成的基台上放着一座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棺椁,这是象
征性的石棺,根据穆斯林习俗,真纳的遗体长眠于深深的地下,棺椁上面镌
刻着英文和乌尔都文的墓志铭以及精致的花纹图案,四名持枪上兵守护四
周。墓室内天蓝色的圆顶,如苍穹笼罩,一盏巨大镏金花枝形吊灯,高高地
从穹顶垂下映得满室生辉。这盏精美的吊灯是中国上海专门为真纳墓制作,
由周恩来总理赠送的。
陵园的环境清新幽静,陵寝右侧,椰子树随风款摆,高耸入云,树下的
水道清澈照人;周围芳草如茵、繁花似锦,庄严肃穆中不失清雅宜人,白天,
这座通体洁白的雄伟建筑,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显得分外圣洁、庄严;
入夜,强烈的聚光灯从四面八方照来,真纳墓愈发显得晶莹剔透,宛如一座
洁白无暇的水晶宫,象征着巴基斯坦国父——真纳争取独立自由的崇高理
想。
陵寝后有一个巨大的石厅,在明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也有许多象征性
的石棺。这里的地面下长眠着巴基斯坦的开国元勋,其中有真纳的妹妹、巴
基斯坦第一位总理等人,生前他们追随真纳左右,为巴基斯坦的独立贡献了
自己毕生的精力,死后长眠在真纳身旁,共享巴基斯坦人民深切的敬意与谢
忱。 胡志明主席陵(越南)
1945年 9月 2日,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胡
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上宣读了亲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庄严宣告越南共和
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巴亭广场的命名蕴含着越南
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精神,巴亭原是越南清化省我乌山县一个乡名,19世纪
80年代这里最早爆发了抗法运动,为纪念越南人民近一个世纪的抗法斗争,
“八月革命”胜利后,就以“巴亭”命名了这个广场,胡志明主席逝世后,
越南人民就把他的陵墓建在了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广场上。
这座广场是河内的中心广场,也是集会和节日活动的场所。河内是座历
史名城,越南李、陈、后黎诸封建王朝曾先后定都于此,被誉为“千年文物
之地”。它最初叫“紫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又数易其名,直至阮朝明命
12年(1831年),才更名河内,取被环抱在珥河(红河)大堤内之意,沿称
至今。河内作为亚热带城市,树木终年常青,鲜花四季盛开,风光绮丽迷人,
故而又有“百花春城”之称。1945年,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成为新生的越
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
为了创立这个国家,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胡志明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项伟
大的事业。他原名阮必成,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爱国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就
深受爱国思想的薰陶,怀有抗法救国的志向。从 15岁起他开始参加秘密活
动,以后又远涉重洋,去海外寻求救国的道路,他到过法、英、德、美、意
和非洲一些国家,做过园丁、侍役、扫雪工和烧炉工等,这些经历加深了他
对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主义罪恶的认识,深感各国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斗
争的必要性。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法国共产主义运动给了胡志明深刻的启示。他是
法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越南的第一位共产党人。1930年创建了越南共产
党,从此,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成为领导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的核心力
量。
为了革命,胡志明四处奔走,几度被捕,但他对越南民族解放事业的必
胜信念以及为这一事业献身的坚强志向始终不改。他在中国广西坐牢期间,
曾写下100多首汉文诗歌,抒发了这种情感,其中的《越有骚动》一诗写道:
宁死不甘奴隶苦,
义旗到处又飘扬。
可怜余作囚中客,
未得躬亲上战场。
1945年3月9日,日本发动推翻法国统治的军事政变,独占了印度支那
三国,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日本投降后,胡志明号
召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越南民主共和国终于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诞
生了。然而,法国为恢复殖民统治又卷土重来。胡志明提出“一面抗战、一
面建国”的口号,领导人民经过9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使越南的北半部获得
解放。法国撤走了,美国新殖民主义又来了,它加紧侵入南越。南方人民于
1959年掀起了抗美救国的武装斗争。胡志明身在祖国北方,却时刻惦念和关
怀着美伪统治下的南方骨肉同胞,1963年,他谢绝了国会授予他最高荣誉—
—金星勋章的建议,希望待祖国统一、同胞团聚时由南方人民授予他这份崇
高的奖励。 正当越南南北方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胡志明不幸
身患重病,于 1969年9月3日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坚信越南人民的抗美救
国事业尽管还要经历更多的艰苦和牺牲,但一定能获得完全胜利。
越南人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于 1973年为他们敬爱的胡志明主席修建
了一座宏伟、庄严而又简朴的陵墓。这座1975年落成的胡志明主席陵位于巴
亭广场两端,远望如一朵清雅大方的莲花。正中上方的陵檐上,用碧玉石砌
着“胡志明主席”5个大字。陵高 21.6米,由陵顶、陵体和陵墓三部分构
成。陵基为三级台阶,高 9米,宽 31米,全部用灰黑色花岗石砌成,显得沉
稳厚重。陵体用深红色花岗石砌成,高 7.9米,四周围绕着20根银灰色方形
花岗岩石柱。陵顶也分三级,也用银灰色花岗石砌成,共厚4.65米,上面两
级采用平顶型。
陵墓的正门用侧柏木制成,门槛则用红黑二色玉石砌筑。陵墓前厅的红
色花岗岩石壁上刻有“没有什么能比独立、自由更为宝贵的了”的金色大字
和胡志明主席的签字。这是在战火纷飞的1966年7月,他发表的告同胞书中
的一句名言,已成为越南人民的座右铭。
登上33级宽2.6米的楼梯,来到胡志明主席安息的房间。房间长、宽、
高各10米,中央放着胡主席的灵柩,那是一口晶莹的水晶棺,安放在用透亮
的黑玉石砌成的花萼之上,构思新颖而富含深意。胡主席安祥地平躺在棺内,
身穿卡其布干部装,盖着深褐色的被单。胡志明主席终其一生,始终保持着
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即使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后,他仍然身着普通的
卡其布制服,脚穿一双橡胶凉鞋,与工人、农民同甘共苦。房间墙壁和地板
分别用白色和深褐色的花岗石砌成,都饰有莲花和茉莉花等图案,这是胡志
明主席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人格的象征,灵柩四周有红色云石栏杆围护。
陵墓两边为观礼台,各长66米,共分七级,可容纳800至1000人。主
席台在陵墓最低一级台阶,可容纳70至100人。陵墓前是宽阔的广场,陵墓
后是胡主席故居留念区,包括他的旧居、办公室、会客室以及鱼塘、园林等。
胡志明主席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将永远受到越南人民和世界劳动人
民的尊敬和怀念。 后  记
陵墓,狭义言之,是指用石头或其他耐久的材料修建而成的墓地或埋葬
地;广义言之,泛指各种类型的墓葬、纪念馆和陵园。古往今来,最负盛名
的陵墓往往是为国王、皇帝或其他圣贤名流兴建的雄伟建筑。
本书参考了多种文字资料,从中遴选出36座比较著名并且较有观赏价值
的陵墓予以介绍。由于所涉及的地域广泛,而篇幅有限,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另外,在不同的文明与文化中,墓葬的形式与特点也不尽相同,因而所选坟
墓在各大洲中占的比重也难免有所侧重,希望广大读者谅解。
本书范围涉及古今中外,为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在着重介绍陵墓本身的
情况时,也注意涉及历史、考古、地理、宗教、建筑、文艺等各个方面,并
结合陵墓主人的事迹及与陵墓有关的史实、传说、神话和轶闻等等穿插记叙,
以期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和审美冲动。
本书分为帝王贵族陵墓和圣贤名人陵墓上下两编,每编的篇目排列以陵
墓的建造年代先后为序。
由于作者学识和才力有限,书中定有错误和不当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
评指正。
作  者
199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