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管制 饮鸩止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7:56

价格管制 饮鸩止渴

2008年04月04日 4:57 铅笔经济研究社 陈青蓝

 

 (本文刊登于《新财经》2008年3月号)

        解决物价上涨问题,除了减少流通货币之外,最根本的还是提高生产率,以充足的商品供应来缓解物价上涨。这只能通过放开管制来实现,而压低的价格只能抑制生产供应

  治理通胀要对症下药。通货 膨胀是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的,治理通胀也只能打货币政策的主意。而2008年1月中旬,发改委和几十个省市地方“悍然”出台了一些价格管制政策,意图控制通胀。这样的管制无论从经济学理论,还是历史经验上来看,都是行不通的。通过价格管制抑制通胀,哪怕是临时的管制也必然会失败。

好看的CPI数字只是假象

  价格管制本身是行政逻辑的结果。政治或者行政管理的特点是讲究短期效果。“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每一个官员头上的悬剑。通货膨胀危害到民众生活甚至社会稳定,作为行政部门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如果几个月之内通胀率得不到抑制,领导不满意,老百姓怨声载道,官员们的政绩就会大受影响,因此,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出台价格管制就成了一种政治上的姿态,证明政府是在做事情,是在为民做主。这就是行政逻辑和经济逻辑的不同之处。由于政府强行干预市场的基本逻辑——价格信号的自由传递,于是使市场变得伤痕累累。

  价格管制是最笨拙的方法,初期物价数字会很好看。但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数字好看吗?很遗憾,按照行政管理的逻辑,是这样的。这些数字很可能是权威的、客观的。但这样被压低的通胀率数字除了说明了政府出台了价格管制政策外,什么也没有说明。通货膨胀控制住了吗?物价上涨控制住了吗?在管制措施出台的这两个月,商家可能会慑于行政权威“没有”涨价。之后呢?为了数字继续好看,管制难道要继续实施下去吗?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漂亮的CPI数字的话,很简单,回到改革开放前,那时候根本没有通胀,物价几十年不变。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在价格管制初期,名义上的价格被限制住了,但压抑的价格是无法限制人们的需求的,而且人们的需求还被较低的价格刺激得更加旺盛——这也是短缺的成因之一。好看的数字并不是真实的,计入价格指数的只不过是名义物价,真实的价格还应该算上产品质量降低、数量减少、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取消服务项目、排队、走关系、商家规避管制,等等。如果这些都能换算成价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真实的数字并不是那么好看。

价格管制只能减少供应而不是“保障供应”

  解决物价上涨问题,除了减少流通货币之外,最根本的还是提高生产率,以充足的商品供应来缓解物价上涨。这只能通过放开管制来实现,而压低的价格只能抑制生产供应。

   价格无非是一种信号,如果上涨则说明物品短缺了,或者相对社会的货币量来说物品短缺了。价格信号的作用很直接,实行价格管制后,厂家、商家看到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会产生亏损,就有可能减少投资、偷工减料,或裁员缩产。这样只会减少有效供应,而不是增加有效供应。行政官员们声称价格管制是为了缓解短缺,从而缓解物价上涨,显然是在重复南辕北辙的故事。

  尽管如此,有人认为价格管制可能会奏效,因为价格管制有心理暗示作用,能够稳定人们的通胀心理预期。是这样吗?

  实行价格管制是希望让公众相信:政府是认真对待通胀的,而且一出手效果就会立竿见影。政府希望以权威和信用来稳定大家的通胀预期,增强对手中货币的信心,从而减少因抢购而带来的物价上涨。但这仍是着眼于短期效果的措施,即便这样,能否达到效果也很值得怀疑。政府进行价格管制是一个非常事件,等于发出了通胀加剧的信号,因此,更可能强化人们的通胀预期,从而导致更猛烈的抢购风,加剧通胀率的上升。这一点,在历史上的多次恶性通胀当中都有体现。

哪怕是“临时价格管制”也无益于治理通胀

  1948~1949年之间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颇具代表性。这是世界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两次通胀之一,而其发生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疯狂印刷货币以弥补战争和行政腐败造成的财政赤字。1948年8月19日,为配合金圆券发行,“政府”对物价、工资实行冻结,即“八?一九”限价。但限价引起的却是一次猛烈的抢购风潮。上海的批发商在官定物价公布后,便停止了营业。公开交易冷冷清清,黑市交易却十分火暴,黑市物价上涨3~10倍。10月,上海突然刮起了抢购风,人们见货就抢,甚至连锡箔、棺材也在抢购之列。在抢购风潮期间,四大百货公司的存货被抢购一空。据估计,限价期间上海工商业的总损失约值金圆券(指初发行的金圆券价值)2亿元。继抢购风潮后,上海又发生了抢米风潮,最后范围扩大到一切可以充饥的食物。强制执行了70天的限价政策,再也维持不下去了。11月1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限价,于是物价犹如决堤之水。后面就是每个学过那段历史的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几亿元买一袋米,走路过一条街的时间就涨三次价,背一麻袋钱去买一盒火柴……。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一、价格管制是无法管住价格的。二、所谓的“临时性价格管制”哪怕时间不长,后果也可能很严重。

  国民党“政府”1948年实施的是70天“临时价格管制”政策;而2008年1月出台的价格管制政策,各路专家也忙不迭地强调,这次价格管制是临时性的,待物价快速上涨的条件消失之后,就会取消。但我们的疑问却是,物价上涨的条件怎么会消失?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农民会有积极性养猪、种粮食来抑制价格上涨吗?厂商、销售商、运输商会有积极性投资来扩大生产吗?也许央行会在临时价格管制期间把流动性收回去,但愿如此。不过,回收流动性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现在市场化程度可比十几年前高出不少,不可能再像1993年那样一纸行政命令就把贷款收回去,货币这个放出笼子的老虎都到了市场上,怎么还能轻易回笼?靠货币政策治理通胀固然是一个办法,但效果决不会那么立竿见影。央行去年提了六次基础利率,提了十次准备金率,结果CPI还不是越来越高、“逆市上涨”?如果流动性没有被收回去的话,“临时价格管制”是取消还是继续搞,甚至变成长期?

价格管制的结果是加剧通胀   

从历史经验看,在“临时价格管制”取消之后,很可能会出现价格的“报复性反弹”。为什么在价格管制取消之后会出现“报复性反弹”,通胀率再度上升呢?是奸商在兴风作浪么?其实不是。“报复性反弹”并不是有谁深谋远虑地对社会进行报复。商人重利,也不见得都有报复社会的心理。产生价格“报复性反弹”罪魁祸首,还在价格管制身上。在价格管制期间,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裁减员工、设备暂停使用或者降低使用率;在价格管制撤销后,价格水平上涨,企业就需要再重新招人、培训、上岗,再加上设备磨合和企业各个管理环节之间的磨合要达到最佳状态,都需要一段时间,要恢复到原来的生产水平,肯定需要一个过程。这样,短时间内没办法完全满足需要,物价水平便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整个商业交易链条也是这样,原材料、运输、批发、生产、零售、广告宣传的链条恢复运转也需要时间。这就像冬天停了一晚上的汽车,第二天早上行车之前,一定要预热一段时间才能启动,启动之后要慢速行驶很长时间才能高速行驶。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产品供应会比价格管制之前更少,而与此同时人们的需求不减,在价格管制取消之后的“报复性”反弹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