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股市涨了,物价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7:52

当世界笑称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的时候,中国也曾骄傲地宣布:中国没有金融危机,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很健康。

不过短短几个月后,随着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上半年已经放出了史无前例的约7万亿的贷款,人们对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健康越来越担忧。

惠誉国际评级公司更是把中国宏观经济风险评级的指标从“安全”降至和破产的冰岛同级,他们担心“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未来的损失要远大于预期,届时,中央和地方政府最终愿意或能够承担多大的损失尚不清楚”。

在这如洪水泛滥的货币潮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佳宁发现,有大约一半的资金进入了股市和楼市,中国已出现资产价格泡沫的苗头。

这种苗头是否会继续扩大为通货膨胀?抑或在产能和劳动力过剩的大背景下,通货膨胀几乎注定是不可能的猜想?

再或许,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说,我们惟一需要恐慌的就是通货膨胀恐慌本身?

每一轮通货膨胀都是一次财富的重新洗牌:那些持有货币财富的人遭到了损失,而持有资产和实物财富的人则没有损失;货币发行方——政府——成为通吃的赢家。不过,这是以声誉的损失为代价的。而当人们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保值而不是生产时,整个社会就为通货膨胀付出了高额的成本。

人民银行法稳定物价十多年

1995年的人民银行法让央行真正独立了起来。从此,由政府部门逼着商业银行放贷款、央行发钞票这样的事情一去不复返了。

在当今世界,如果想一夜之间成就亿万身家,最简单方式也许是去一趟非洲的津巴布韦。今年1月份,在这个失业率高达80%,人均寿命仅为39岁的国家里,发行了面值为100万亿的货币(这是个非常大的数字单位,全球的GDP也不过50万亿美元上下)。当然了,您别指望拿到了这100万亿津巴布韦币能干点什么,事实上,您最好立刻把它换成东西。今年2月初,这100万亿大约折合3.5元人民币,现在则一分钱都不值了。

2008年,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为惊人的百分之一亿;今年,据说这个纪录已经突破了百分之十亿。平均下来,大约每3秒钟,货币就要贬值一倍。在津巴布韦,人们买东西应该不会讨价还价,因为依照这个速度,你向售货员发出购买的要求,等到售货员把东西拿出来时,价格至少都应该翻一番了。

津巴布韦正在发生的事情当然是个特例,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率高过15%,对经济都将是灾难性的,而依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统计,2008年,全球有 29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超过15%,其中包括越南(24.5%)、蒙古(28%)、委内瑞拉(31%)和埃塞俄比亚(41%)。

每一轮通货膨胀都是一次财富的重新洗牌:那些持有货币财富的人遭到了损失,而持有资产和实物财富的人则没有损失;货币发行方——政府——成为通吃的赢家。不过,这是以声誉的损失为代价的。而当整个人们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保值而不是生产时,整个社会就为通货膨胀付出了高额的成本。

衡量通货膨胀有个很管用的指标,就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CPI大约上涨了4倍(设1978年指数为 100,则2007年为493.6),年化下来,平均涨幅大约为5.6%,其中有三年增速超过15%,分别是1988年(18.8%)、1994年(24.1%)和1995年(17.1%)。

1995年之后,中国的CPI涨幅基本上在2%至4%之间,其中有三年,物价甚至处于下跌状态(分别为1998年、1999年、2002年)。从1997年至2007年,整整十年时间,中国的CPI整体只上涨了11.8%,年化下来,平均每年上涨不到1.12%。

1995年发生了什么,让中国保持了十多年的物价稳定?那一年的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995年之前的几次物价大幅上涨,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是,粗略地说,都是各级政府部门给银行下指令,大量贷款,央行不得不过量发行钞票,最后导致通货膨胀。

人民银行法让央行真正独立了起来,并把货币币值的稳定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这样,由政府部门逼着商业银行放贷款、央行发钞票,这样的事情一去不复返了。

卷土重来?

从长期来看,如果中国的外汇制度不发生大的变化,央行要真正实现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币值稳定”,很可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不过,最近几年,情况又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依照统计年报的数据,2007年,CPI上涨了4.8%;2008年,则为5.9%(其中前三季度涨幅为7%,其所以全年比前三季度明显地低,主要应该归因于去年9月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4.8%、5.9%这样的数字虽则远比1995年前的几次物价大幅度上涨来得小,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物价的压力:小到猪肉、蔬菜,大到房价、学费和医疗费,在经历了十多年超级稳定的物价之后,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人们的财富似乎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而财富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最为敏感的话题。

为什么央行相对独立了,物价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这一回,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政府部门逼央行发钞票,而在于外汇制度。

依照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但凡外汇,不论是外贸结余还是外商直接投资,都可以换成人民币。也就是说,每进来一块钱的美元,人民银行都要以一定的价格(汇率)以人民币买进。本来,如果汇率是完全市场化的,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让中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大致的平衡。

可是,基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减少进出口价格波动等考虑,中国选择了相对固定的汇率,这最终导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再加上中国是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地之一,这让中国拥有了大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这一块对应了大约15.5万亿元人民币(2009年4月的数据),而同期,人民币的总量(广义货币M2)为54万亿,外汇部分占了近三成。当然了,这15.5万亿元并没有完全放出来,其中有12.43万亿元人民币被央行以各种样式回笼,作为“储备货币”,最后放出来了大约3.71万亿元(这其中还有黄金储备以及“其他国外资产”的贡献,不过,外汇贡献了绝对的大头)。同期,全部流通中的人民币现金M0总量为3.4万亿;狭义货币M1(M0+企事单位活期存款)为17.8万亿。

2007年1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过1.1万亿,在短短的2年多一点时间,急速膨胀了近一倍,尽管央行做了很多工作,减少了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减轻了CPI上涨的幅度。但是,减少流动性并不能改变人民币供应远大于其对应的财富的事实。

粗略地说,人民币所对应的全部财富中,大约每3.5元里,就有1元钱是外国对中国的欠债(其中有近5毛钱的欠债是最近2年里形成的)。换言之,人民币对应的财富有近30%在海外,由于人民币只能在中国国内流通,于是,在中国国内,人民币的供应总量远大于其对应的财富,这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金融危机打断了通货膨胀的进程,但从长期来看,如果中国的外汇制度不发生大的变化,央行要真正实现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币值稳定”,很可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虽然人民币跟美元脱钩了,但是,实际上还是更多地跟美元上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上月人民币随着美元贬值而对非美元货币贬值)。而由于美国超级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元未来的贬值将不可避免,这为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增添了额外的难度。

资产价格先行,物价可能跟进

一般说来,对货币发行量反应最为敏感的应该先是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再往后是楼市,最后,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传递到物价上来。

为什么股市、期市要比楼市更敏感呢?主要原因应该是股票、期货的流动性好。

“货币币值稳定”不但指物价的稳定,还应该包括资产价格稳定。当然,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就物价而言,中国制造的效率提高非常快,而工资的提升速度相对较慢,这导致工业产能的提升远超过了消费的增长速度,于是,“中国制造”需要借助外面的市场来消化产能。仅就工业产品而言,在中国国内,我们可以粗略地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所以,工业品物价不但没有物价上升的动力,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中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如去年的猪肉),但是,如果不出现非常情况,要农产品大幅度的、持续的价格上涨,难。

2009年1-5月份主要工业数据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  图/明镜

我国GDP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  图/明镜

比较难以逆料的是服务业价格的上涨。总体来说,中国服务业的管制比较多,供应较少,所以,这一块倒是有大幅上涨的可能。

事实上,教育、医疗、房租等这几年价格上涨的明星,大多属于服务业领域。在中国的CPI统计中,服务业占的权重相对较小,所以仅仅看CPI的统计数据,往往跟人们心目中的物价上涨有一定的差距。

相比物价,资产价格对货币发行量的反应要更为直接、敏感。一般说来,反应最为敏感的应该先是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再往后是楼市,最后,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传递到物价上来。

为什么股市、期市要比楼市更敏感呢?主要原因应该是股票、期货的流动性好,住房的流动性比较差,而富余货币最先流入的总是流动性比较好的领域。所以,股票和期货对货币供应的反应要更为灵敏一些。

我们看到,A股最近的低点是在去年11月出现的。国际油价最近的低点则是在去年12月出现的(国际油价跟人民币的关系倒不大,不过,所谓“中国因素”是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楼市的全面复苏则是最近一两个月的事情。

仅就CPI而言,现在,中国的CPI还处于负增长阶段:5月CPI为-1.4%(4月份则为-1.5%,2月份为-1.6%)。但是,很多人却为通货膨胀而忧心忡忡,在国际油价从最低点翻了一番多之后,在A股也大致翻番之后,久违的“温州炒房团”重现江湖。在上海,几年都没开张的汤臣一品(一个均价超过每平方米10万元的公寓房)终于有人下单子了。

那么,资产价格的上涨,是不是必然带来物价的上涨呢?

应该说,它们之间确实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比如,楼价上涨了,房租一般都会上涨,虽然涨幅未必步调一致。

工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会被企业效率的提高吸收一部分,但是,如果涨幅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工业品也可能会价格上涨。

房租等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人力成本的上升,这会直接导致服务业价格上升等等。

当然,从资产价格上涨到物价上涨,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对供大于求的产业来说,可能会被迫由企业消化一部分上涨,最终表现为物价上涨得不那么厉害。当然,供不应求、议价能力强的产业(比如国内成品油价格等)可能会搭顺风车,资产价格上涨为他们进一步提高产品售价提供了绝好的借口。

那么,这个传递的时间会持续多长时间呢?普遍的预期是,物价的全面上涨可能还要等一年,如果世界经济恢复得好,那么,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会提前一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