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33:01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对策 2009-06-10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研讨会综合报告

一、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

1.对全球的经济形势的判断直接决定我国国内经济走势和对策。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底还有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到底?这个判断对我们制定国内的宏观调控和长期政策非常重要。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政府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作为研究分析框架来说,20年前的世界经济与现在的世界经济有很大的不同。2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以国别为主、双边关系为主;现在则是以全球一体化为主,双边关系、国别为辅。

  这20年发生了三大变化使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质变:第一是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信息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而这种信息和金融一体化,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全部生活中,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第二是冷战结束,整个全球实现了空间市场一体化,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很多跨国公司变成了全球公司,世界经济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但进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去,而且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这样的变化导致世界经济不但成分发生了变化,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以往习惯的分析方法和制订对策,都是基于中国是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现在已经不同了,我们也是整合在这个世界经济体系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国问题的考虑必须与整个世界放在一个框架里。今天如果不真正了解国外情况变化,就好像瞎子摸象;如果对国外下一步变化不清楚,我们也很难拿出正确的国内对策。

  2.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多数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国内金融机构的判断,认为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2009年会出现全球经济衰退,明年经济危机还会持续,认为到后年可能开始复苏。

  这次主要是看“次贷”,“次贷”可能还有一些没有到期,今明两年可能有些会到期,到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此外大部分的“次贷”是否已经暴露出来了,还有多少没有暴露出来,现在也还不清楚。这些影响今明两年会显现出来。

  还有一个,就是要看美国房地产的价格,有些分析说美国房地产的泡沫在60%-70%,现在房价降了15%-20%。根据日本的经验,房价不降到底就不可能回升;不可能回升的话,房地产投资就不可能增加。所以,美国房地产的问题充分暴露和反转,对金融危机有一个标志性的意义。

  总的判断是,世界金融危机今明两年很严重,在这之后会出现比较长期的低速增长阶段。因此要做最坏的准备,最坏的打算。这次欧、美、日三大经济体同时受打击,外部需求萎缩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次要大得多。1998年还有一个时滞过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才影响到国内。但这次是2008年(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爆发,很快就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而且第四季度就影响到了国内。2009年(2009年)可能是这次世界金融海啸对国内影响最大的时候。

  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在零增长与l%之间,新兴国家的增长是正数,而发达国家是负数。美国是-0.5%,德国是-2.5%,日本是-1.6%,英国是-1.5%。

3.对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哈佛大学一些教授研究了二战后发达经济体的一系列银行危机,加上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哥伦比亚1998年金融危机、阿根廷 2001年金融危机等等,有几个重要发现:

首先是股价,平均下跌55.9%,下跌持续时间为3.4年;其次是房价,平均下跌35.5%,下跌持续的时间平均为6年;第三是失业率,平均上升7%,持续时间为4.8年;第四是人均产出,平均下降9.3%,持续时间为1.9年。

  上述国际经验对我们今天的启示作用是,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比较深远的,而且持续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因此无论是通过政府也好,还是通过其他方面也好,希望出台各种措施在短时期里就让经济止跌回升并实现较大增长,会有比较大的难度,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二、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1.我国目前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形势。从实体经济部门而言,中国受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因为中国制造业规模在全球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工业部门、能源原材料部门,还是房地产,这次受到的打击、冲击和影响都很大。从 2008年4季度起,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开始显现:工业生产和出口下滑,失业增加,房地产生产和股票市场低迷。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没有遇到过的,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1998年,当时出口大幅度下滑,制造业、投资也是大幅度下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调整过程实际上经历了四年多的时间,1998年提出“保8”,经济实际增长率为7.8%,1999年增长率为7.6%,一直到200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1%,才真正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主要是周边国家和地区,而这次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全球美、欧、日三大主要经济体,比亚洲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因此这次我们要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从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已经持续了4年,到1996年基本上实现了软着陆,因此当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且1998年影响到国内时,我国在经历了一个调整过程后动能已经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国的经济再出现回落,幅度也相对要缓和得多。而这次我们是在经历持续5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2007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3%,是在经济增长的高位上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因此经济下滑的深度、落差肯定就要比1998年那次大得多。

  所以对2009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可能要充分认识到严峻性。这一轮经济复苏可能是U字型,在底部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房地产大规模存量和制造业大规模库存,需要一个较长的消化过程,只有这样,后续的增长力量才会形成。换言之,我国经济可能在底部有一个调整过程,有一个调整期。调整过程有多长,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回暖,也取决于我们内部的调整能力。

  2.对中国出口的长期低速增长要有心理准备。 2008年出口增长17%,实际上轻纺产品是负增长和低增长,增长比较快的是机电产品。但是现在,机电产品也开始进入了困难阶段。2008年机电产品保持正增长,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机电产品的订单周期比较长,国外市场萎缩对它的影响时滞也比较长。到现在开始,由于2008年订单少,机电产品开始停工停产的比较多了。金融危机现在影响到机电产品了,发电设备的订货,原来都是很好的,现在没有订单了。所以2009年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也都会出现困难,形势相当严峻。

  轻纺产品出口下滑主要影响珠三角,如果机电产品出口受到影响,长三角就开始引起反应了。从前一段时间的情况看,长三角的情况比珠三角要好,如果长三角受到更大冲击,影响面就大了。

  中国的出口在今后几年内不可能再像前七八年那样每年20%的增长速度。当然调整结构搞得好,也可能会出现中等速度10%的增长;但是今后若干年内,如果能保持6%的增长速度,那就很不错了,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过去七八年来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大概是4:4:2的水平,即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0%左右,未来若干年内出口的拉动作用中的很大一部分就要通过投资的增长和消费的增长(在原有增长水平上的超速增长)来弥补,因此必须把扩大投资和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来加以实施,这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3.要警惕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流动性的影响。尽管我国的银行质量2009年的确比往年好,但是现在国内流动性充裕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大量国外资金涌进中国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国际热钱流入的基础上。

  现在国际热钱在中国还没有大规模地转移,但是转移的迹象已经开始。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我国的国际账户基本上是净流出的,平均每月净流出大约几百亿美元。国外的热钱在国内至少有五六千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四五万亿元,也就是说在我们整个46万亿的金融资产中,至少有五六万亿或者四五万亿是可以随时流走的热钱,这个流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观察。

  最近香港股市大跌,就是国外战略投资者减持我国银行股票造成的。这个迹象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什么外国投资者要抛售中国银行股?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国内急着用钱,抛售海外股票以解燃眉之急;二是对中国的银行不看好,担心中国金融股下一步出问题。2008年第四季度人民币贬值了0.1%,完全是市场因素导致的,大约有两千亿美元流出中国。大量的美元资金回流可能是因为后院起火,回去救市。当然如果仅仅是救市,那么这种资金流动还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不会影响人民币贬值。但是假如有战略性的意图,我们就不得不警惕了,特别是如果像1997年的时候,要狙击中国的经济和人民币,那我们就更要小心了。

  但是,大量热钱流出中国目前看又没有可能。这是因为国际热钱都在观望美国的行动,如果美国靠大量印钞票刺激经济,那就势必导致美元未来大幅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热钱是轻易不会流出中国的,也不会轻易地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的。但是,假如美元在日后一个阶段保持强势,而一些投机性热钱阶段性地流出中国,那就会对我国的流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我国现在流动性的充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际热钱的基础上,国际热钱现在还没撤离中国,一旦撤离,我们向谁发债?现在的财政还可以发债,但是如果情况变化了,那时谁来买国债?银行还有那么多钱来贷款吗?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下一步如果全球金融问题进一步恶化的话,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金融机构。

  4.要特别关注金融危机对我国财富效应和外汇储备的影响。我国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以外汇形式存在的国内财富正在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危险。如果美国今后熬不下去了,美国成了不负责任的国家,如果他要放水印钞票的话,我国的外汇储备就要来一个大贬值。

  因此,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国外市场需求缩小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中国积蓄的国民财富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这个损失我们不能不引起重视。

  避开了国际风险之后中国才能安全地进行国内建设。我们现在还有能力搞内部挖潜,还可以通过启动内需,摆脱对外部的严重依赖,但是就怕我们的国民财富受到严重的损失,这个损失会导致国力严重下降。所以我们要认清当前的世界的确已经处在一个全球性的大萧条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找出正确的对策,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并且在西方衰退的过程中加快本国的发展。

  三、对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1.出口形势相当严峻。现在要判断2009年的出口是低增长、零增长还是负增长,这要看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口市场的主体,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同步衰退,对我们的出口影响非常大。现在尽管采取提高退税率、减税以及其他鼓励出口的措施,但影响出口80%以上是外部需求,企业家常说,订单都没有了退税有什么用?

  总之,因为2009年国际大环境的恶化,我国出口形势相当严峻,比较好的情况下可能达到10%;一般情况下估计,也就是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如果比较糟糕的话,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

  如上所述,过去七八年来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0%左右,现在出口的大幅下滑要通过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弥补,如果把2009年的出口增长按10%、6%和零增长这三个档次来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的下降需要多大新增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弥补呢?测算的结果是,如果2009年投资增长速度达到10%,则2万亿的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可能大体能保持GDP实现8%的增速;如果2009年出口是6%,那想靠2万亿的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保8”就很困难了;如果2009年出口是零增长,那么靠2万亿实现“保8”的目标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要密切关注2万亿投资和消费需求投下去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房地产与民间投资状况将会影响到扩大投资需求的效果。2009年能否度过难关,能否有效扩大投资需求是关键。因此,现在从世界各国到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主要的措施都是扩大投资需求。

  如果比较一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数据就可以看到,1998年采掘业投资增长是-4.8%, 1999年是-9.2%;1998年制造业投资是-2.6%,1999年是-6.3%;1998年房地产投资是增长14.5%,1999年是增长12%。由此可见,尽管当年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采掘业和制造业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房地产投资仍始终保持了正增长的态势,而且增长幅度还比较高。而现在与1998和1999年很重要的差别是,不可能再出现当年房地产投资对经济恢复所起的拉动作用,因为2009年的房地产投资不但没有很高的增长速度,而且会不会出现负增长都很难说。

  摆在中国当前最大的难题是国内庞大的房地产存量过剩。目前我国房地产实际上已处在严重过剩的状态。有的城市前几年盖的房子三四年都消化不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房价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然而,房价下降对银行业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中国的房地产是与银行紧密捆在一起的。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之后,中国银行业的效益要大打折扣。所以2009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和效益会怎样?是十分令人担心的。

  另一方面,现在房地产的存量如果消化不掉,那么与房地产关联的制造业也不可能复苏。不仅钢铁需求和房地产是正相关的,采掘业、制造业也是如此。按2008年的数据测算,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五分之一,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长5%,则与此相关联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大约是6%左右。因此2009年房地产投资能否得到恢复,能否实现增长,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扩大有效投资需求的效果。

  从民间投资来看,它在整个全社会投资中是占大头的。现在形势不好,企业投资利润下降,而且资金又紧张,企业缺乏投资的欲望和冲动,因而民间投资在下降;另一方面政府扩大投资与民间投资又有“替代”和“挤出”效应。所以,不能对政府投资启动内需和拉动投资需求抱有太高的期望,政府投资能弥补民间投资的下降或者略微再有一些增长,应该就是很不错的效果了。

  3.消费需求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回落和下滑。消费需求的滑落是从2008年年底开始,2008年12月与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有轻微的回落,这跟CPI的价格指数变化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实物量销售量的回落。

  2009年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滑落也会逐步显现出来。有几个决定因素:一是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会出现回落;二是市场预期,也就是价格预期,如果通缩情况出现的话,对推动消费需求就十分不利;三是财富效应,房市、股市缩水。所以,2009年消费需求不但可能出现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也可能会很大。

  4.目前经济有回暖迹象,但仍应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化。2008年10月份中央召开省长会,提出十大措施,从现在看开始有些效应,经济开始出现回暖。钢材的价格已经连续一个月回升,说明钢材价格已经过了谷底;铁矿石和煤炭的价格现在也都开始回升;有色金属价格开始大幅度回升了,说明经济增长有所回升。

  但是从工业增长速度来看,12月份是5.6%,11月份是5.4%,12月份比11月份只提高了0.2个百分点。因为工业增加值是一个很直接的指标,所以经济增长还是处于低速。但是12月份没有比11月份继续下滑,下滑的势头给遏制住了,但是强力反弹的力度显然不够,2009年一季度可能是谷底,因为现在刚刚投下去的很多项目,开工还需要一段时间。二季度可能会回暖,开始见成效,到三季度可能明显见到成效。

  因此现在需要我们密切跟踪相关经济指标和参数的变化,包括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钢材价格等,以综合判断经济走势是否止跌回升?回升的速度如何?如果力度不够,还要加大国债投资的力度。

  5.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四大压力。第一是保增长的压力加大了。第二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也会进一步加大。2009年是企业最难熬的日子,能否挺过去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种生死的考验。第三是农民增收和农业稳定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农民2009年的收益已经减缓了不少,再加上农民增收的两大动力,一个是出售农副产品的收入,一个是外出打工,现在都存在不少问题。农副产品现在不是价格下跌的问题,而是卖不出去。第四是通缩的压力。在现在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即使推出理顺价格措施,它的连锁反应也没有原来想象那么大。

  6.我国工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这次的下滑来势十分迅猛,有点像跳水式的,出乎我们的预料。从2008年8月份以后,滑落显得特别陡,特别出乎意料。主要从电力需求看,8月、9月、10月每个月都以3个百分点下降;到10月份出现了负增长,虽然11月份有所掉头,但12月份又出现负增长。这是很厉害的,在以前是非常罕见的。

  (2)持续时间估计比较长,不是一下子能够缓得过来的。2008年11月份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综合效应肯定会出现涨势。从数字上来说,有可能在2009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从整个经济层面上出现逐级反弹;如果不能逐级反弹,2009年的GDP达到8%的增长是不可能的。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按普遍的估计应该是往下行或者在低谷运行,GDP增长速度估计不会超过3%;如果二季度GDP还是维持在3%或4%的低谷运行,那么第三、第四季度的压力就很大了,增长幅度至少要在10%左右,全年实现8%左右才有可能。所以2009年“保8”是非常严峻的事。但是整个经济要恢复,即各个行业要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应该是在2010年的12月份。

  (3)影响面非常广,无论是大、中、小型企业,还是各个行业;无论是上中下游产业,还是各个区域,现在都在发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是全局性的影响。

  (4)影响深度很深,就整个工业生产而言,从订单、库存、资金到价格和回款,所有方方面面的环节都出现了问题,很多企业资金链全断了,所以这是深度的影响。

  7.对2009年农业和农村形势的判断。从2009年以及未来几年来看,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可能会越来越多,未必像前两年那样顺风顺水。

  (1)按粮食一般生产周期来讲,五年两增一减两平,大概是这样的周期,或者是五年两增两减一平;连续五年这样的增长,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农业连年增长,有政策的因素、市场的因素,也有气候的问题。其中气候的因素很重要,因为我们的农业还远远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气候已经帮了我们五年,明年还会不会继续帮忙,很难说,这必须要考虑。

  (2)农产品价格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生猪等畜产品一直到粮食产品,农产品价格经历了一个快速的上涨。但如果大家把农产品价格指数折算成可比的价格算一算的话,到2007年价格才稍稍比1996年高了一点。这个事炒得很厉害,但是从农业本身来讲价格上涨无非是把过去十年的欠账,稍微弥补了一下,而且还没有弥补到位。从2008年开始,农产品价格又开始出现新的变化,9月份以后,农产品价格又开始往下走。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年算下来,粮食生产的收益和07年相比是下降的,亩产纯收益是136元。

  2009年的市场的行情也不好说。按照粮农组织的预测,2008~2009年度世界谷物产量比上年要增长5.3%左右,产量的增长带动了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下行。国内的经济又变成这样的局面,农产品的价格增长空间并不大,这块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收益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国内消费需求的问题以及农产品出口的问题。2009年的农产品进出口与2008年相比幅度是在下降的,而且下降得很明显。包括优势农产品,畜产品都是受一些影响的。因为它占整个进出口的份额并不大,所以各界关注不是很多。

  (4)乡镇企业的问题。乡镇企业也是农民工资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乡镇企业的出口增幅和2008年相比下降7.4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到工业总产值是2400亿。

  (5)农民收入的问题。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构成是:42%来自于农林牧渔大农业,38%来自工资性收入,这两块已经占到80%。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80%大部分都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所以2009年的农民收入增长难度很大。如果形势进一步蔓延的话,两三年内都会呈现一个局面。当前,农民吃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长远发展来讲,隐忧不少。

  8.要高度关注农民工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机构2009年1月中旬对沿海地区中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农民工因失业返乡的已经占到农民工总数的15%,大约有2500万农民工因为经济危机的背景而失去工作或工作机会。上面这些情况大体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1)农民工返乡严重,但不像炒作得那么严重。如果把视野放大,实际情况要好一些。

  (2)返乡带来了农村就业问题,但是带来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机构最近调查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后对农村土地关系有什么影响,发现这个问题并不突出。有很多原因,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回去这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农业并没有感情,对土地没有依赖,即使现在把地包给别人种的话,也并不想收回,宁愿在当地打工。这就给地方政府创造就业机会带来了很大压力。如果这样的人回去得越来越多,相应就业机会又没有,这些人留在村里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更需要关注。

  (3)需要关注的还是未来几个月的变化。从现在回来的这些农民工来看,尽管回来了,但还没有彻底下决心就不出去了,如果情况没有好转,这些人外出的心死掉了,更多的问题才会真正暴露出来,包括我们现在观察不到的土地问题会不会出现,都不好说。

  9.中国有能力挺过这次金融危机。现在,世界经济形势还看不到底,中国面临的困难也在加大。我们能不能够支撑得住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有了实力,社会也稳定。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把握好大形势,及时调整政策,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就能够经过一段的时间的努力,使经济止跌回升。中央提出2009年GDP保8%的目标,也是有可能实现的。我国具备一些重要的优势条件:

(1)到2008年末,中国的国债余额占GDP比重是22%,同期这一比例美国达到71%,欧元区达到67%,日本更是高达163%。作为政府,我们有能力用发国债的办法找到钱,拉动内需,增加投资,这是一个主要的支撑。而美国、欧洲的潜力就很小了。

  (2)当前,企业的状况仍在恶化,但总的看,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并不高,基础没有动摇。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工交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55%,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发达国家大体在70%~80%。

(3)我们金融的资产负债表,比美国、欧盟好得多,资金周转是正常的。现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处在历史的最高点,不良资产也是在历史的低位。社会流传怀疑银行的负债率太高,不良资产太多,实际上不是这样。

  (4)我国是储蓄率高的国家,不存在次贷危机的问题。现在老百姓贷银行的钱是3.7万亿人民币,包括汽车、住房这两大项,而老百姓存款是20多万亿。这是国家发展可挖的潜力。

  (5)对于就业要做一下分析。2009年大学生就业,国家要保70%,还剩下30%,30%里面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农村的学生家里有土地,和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的地都是农场主的,农业工人没有地。这部分大学生回家后先干农活,再等机会。

  (6)关于农民工,现在国有企业基本没有裁员,民营企业裁了很多。这部分工人,退回到五、六年前,都是农村来的农民。国家已出台一个政策,农民工三个月以上的,回到家后享受低保,国家保了一块。只要做好工作,社会矛盾就不会激化。

  四、对目前影响中国经济形势的其他因素分析

如果从中长期来观察目前的经济调整,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应当是经济周期的调整和外部冲击叠加的结果。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很多亚洲国家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其投资率超过40%后经济增长都出现了拐点。中国投资率在40%以上已经稳定了好几年,两年前就有人预测肯定是要调整的。因此,现在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由于内在的需要来调整的,不完全是外部的冲击。

  另外,从广东倒闭的企业数也可以看出来,最近几年一直是在增大的。2007年广东企业倒闭出现了创纪录的数字,这跟外部冲击没有关系(因为当时世界金融危机还没有出现),实际上是本身内部需要有一个调整。当然,内部需要调整也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一定关系,如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以及劳动法和其他一些相关政策出台,加大了企业的成本,使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五、政策和对策建议

1.2009年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即就业、房地产和金融。就业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个是大学生就业,现在高素质的人占失业人口比重是很高的;第二个是年轻人的就业。

  关于金融稳定。金融和房地产是联系起来的,房地产下一步还可能面临着更大范围的调整。如果房价不调整,最终还是拉不动的。如果各地政府出台稳定房价的措施过了头,最后对房地产事业是有害而无益的,即使眼前稳定了,将来可能制造更大的泡沫,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会更不利。所以,还是要想办法在房价合理回调的情况下刺激房地产的平稳发展。

  2.从短期来看,当务之急是要下最大决心遏制经济下滑。这就必须认真研究扩大内需的方向和如何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

  现在,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政府主导投资拉动内需的方案。这4万亿元大体是2009和2010各一半,2009年是2万亿多一点。其中政府直接投资5400亿,要拉动起2万亿多一些的投资。

  政府投资的方向一定要把握好。一是要成为有效投资,二是不能形成不良资产,三是不能搞重复建设。有些项目是早就该上了,比如铁路建设;还有其他一些像粮库、冷库项目,以及其他一些投下去不会产生不良资产,不会瞎投的;特别是现成的项目,一定下来有钱就可以开工的,这些项目该多开一些,加大政府主导投资力度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还有990万套廉租房和棚户改造(其中廉租房是700万套,棚户区改造200多万套),2009年能否多开工一些。保障性住房2009年多开工一些,开工以后就把建材市场拉动起来了,同时对抑制过高的房价,重新激活房地产市场有作用。高房价下来以后,买房的人认为房价到底了,就会买了,一买的话,就把原来已经空置的新房子消化掉,然后再新开工,这样房地产就活起来了。

  另一方面,现在看恐怕还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因为按4万亿元一揽子投资方案,中央政府2009年投资5400亿。但2009年原来预算内投资就有1600亿,因此扣除后2009年国家新增投资仅为3800亿。如果中央政府投资带动的乘数效应按l:3计算的话,也就只能带动l万多亿元的投资。这里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地方政府有没有配套能力。现在有些地方的土地收入锐减,财政情况恶化,并没有相应的配套能力。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减少过大,就要相应加大国内投资的力度。

  因此,要有一个精确的计算,可以再增发一点国债。从我国目前的债务情况来看,应该说是全世界最有条件增发国债的。原来中央政府的计划是到2010年增支1.18万亿,能否再放大到1.5万亿。

  3.从中期看,要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为长期发展做准备。经济调整,现在有两点是很明确的。一是从需求结构入手,增加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当然,短期内还必须增加投资,这样才能实现2009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但是从中期来讲,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的贡献。二是从供给入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的制造部门逐步向高附加值制造部门和生产服务部门转移。

  当前第一阶段遏制下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政策重点还在这个方向,还要加大政策力度,但是下一个阶段经济触底回稳了,就要逐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4.要把调整收入结构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来说,只在收入做简单调整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要结合改革做好调整收入结构的大文章,而且要采取中短期的政策来进行综合配套,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实现收入结构的调整。收入结构调整好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启动内需,扩大消费需求。

  5.应下大力量把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从农村来讲,扩大内需,不能仅仅依靠补贴,而是要想办法让农民敢于把兜里的钱拿出来消费。如果国家能够拿出来一部分资金,在刺激短期经济的同时,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使农民对生老病死有一个良好稳定的预期,这样农民就敢把兜里的钱拿来花,这比国家拿钱来补贴的效果要强得多。

  6.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来保就业。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而现在一是经济周期的调整和外部冲击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和停产;二是我们的金融机构实际上并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因而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发生危机和倒闭。在金融机构眼中,风险最大的就是中小企业贷款。

  这里就存在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确实很大,但又必须解决它们的融资和贷款难的问题。这时候恐怕就需要财政发挥杠杆作用来进行引导,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成立担保公司或其他方式去进行引导。

  7.当前虽然主要方向是扩大投资力度,但也要小心过热和通胀。现在总的来看是分步骤走,眼前是第一步,先扭转下滑的趋势,先防“过冷”。但是也有人说力度够可以了。究竟是防止“过冷”,继续加大扩张性政策力度,还是要防止“过热”,这还需要观察。

  社会上已经有人提出物价什么时候会反弹?现在大家对通缩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对通胀没有心理准备。有媒体评论说,如果现在还谈防通胀,就有点痴人说梦或者离题太远。但实际上万一通胀一下抬头了,也是很难遏制的。因为钢铁价格已经起来了,水泥也肯定如此。尽管这个问题还说不清楚,还不确定,但是需要小心。

  8.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工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议实施五大类国家绿色消费的绿色战略:一是实施国家绿色产业发展战略;二是实施国家绿色企业发展战略,每个企业要求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三是实施国家绿色区域发展战略;四是实施国家绿色消费战略;五是实施银行绿色信贷、黑色信贷的战略。(郑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