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杂谈:Olympus E-P1 与 Micro Four Thirds 系统(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2:18

小姜杂谈:Olympus E-P1 与 Micro Four Thirds 系统(下)




Micro Four Thirds 系统
Micro Four Thirds 和 Four Thirds的差别,就在于镜箱(及沿伸而来的五棱镜、光学观景窗)的有无。正因为这个差别,Micro Four Thirds系统不是「单反相机」。单反相机(亦称单反相机)全名为单镜反光式相机(Single Lens ReflexCamera,SLR),其名称的来由,就是感光器和观景窗共享一道光学路径,只靠中间的一片镜子决定光线是投射到感光器上,还是穿过五棱镜投射到人眼里。这片镜子和控制它的机构称为「镜箱」,平常镜箱是放下的,即可以从观景窗中看到镜头看到的内容,也可以直接看到对焦的状况。当快门按下后,镜箱会向上折迭收起,这时光线就会变成直接打感光器上。

Micro Four Thirds系统完全舍弃了镜箱的结构,让镜头入射的光线无论何时都是直射在感光器上,使用者仅能从相机的屏幕或是「电子式的观景窗」(说穿了就是另一个小屏幕伪装成观景窗)看到镜头看到的东西。这系统说穿了也是了无新意 -- 小 DC 每台都是这样 -- 但再加上可换镜头这点,就体现出 Micro FourThirds 的不同来了。

小姜杂谈:Olympus E-P1 与 Micro Four Thirds 系统(上)
和DSLR 相比,Micro Four Thirds 这种无镜箱、无光学观景窗的设计有许多为 DSLR拥护派所垢病的缺点。最主要的一个,是在于采用光学观景窗的 DSLR 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取景远比 Micro Four Thirds相机容易,因为眼睛直接看就不需透过感光器做一次转换,不会发生明明眼睛还看得到周围, LCD上却黑蒙蒙的一片的惨况。另一点是在对焦上,有光学观景窗的机器可以透过五棱镜里的一个相变感光组件进行对焦,而 Micro Four Third只能靠 CCD 上的对比差来对焦,速度、准确性都有差。再者光学观景窗因为是用眼睛直视,比较容易判断是否正确合焦,在 LCD上分辨率不够的话,少许的对焦不正确还真看不出来。

但这些对长年的 DSLR / SLR 使用者来说大概才是问题,用惯了小 DC 的人升级上来,应该是毫无所觉的操作愉快才是。

Olympus E-P1



若 说 E-P1 本身的话,有两个明较明显的缺点:一是它没有内置闪光灯,二是它没有观景窗。没有闪光灯的问题对 DSLR的爱用者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用外闪拉 ISO 也都很习惯了,真要用内闪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哩。只是说还要再多带一颗外闪,有点违背了 E-P1「随身机」的概念就是了。但对于从小 DC 升级上来的人,可能就会有些头痛了,特别是 E-P1 原配的外闪是个另购的选项,想必会有很多购买E-P1 的人不知道,或决定不买这个外闪,那就几乎注定要好好上一门如何夜间拍照的课了 XD。还是那一句话,希望 E-P1 的高 ISO表现令人满意吧!

至于没观景窗的问题,则刚好反过来,对从小 DC 升上来的人一点差别都没有,但对习惯贴着 DSLR做支撑的人来说,会觉得 E-P1 很容易手震吧!不过从 Stone 的动手玩看起来 E-P1 的防手震似乎不错的样子。另外, E-P1配的小外接式光景窗是搭配 17mm 饼干镜一起卖的,所以我猜应该也是定焦在这个焦段的。虽然只能搭配 17mm镜头使用,但对决定不换镜头的人来说,也是聊胜于无啦...

E-P1 不是第一台可换镜头式相机 -- 同为 Micro FourThirds 系统的 Panasonic 已经出了 G1 和 GH1 两台了 --也不是第一台将单眼相机大小的感光器做到高阶随身机大小的机身内的相机 -- Sigma 早就试过,而且还两台。但是 E-P1似乎刚好打到了甜蜜点,不像 G1/GH1 那么庞大(Panasonic 说做成像 DSLR 的外观是故意的,但这正是它最大的败笔),但也不像Sigma 的 DP1/DP2 那样被定焦镜头所限制,所以如果 G1 和 GH1 都能在日本卖到超越 Sony,成为品牌市占率第三名,那E-P1 疯狂大卖几乎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