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57:35

杞县自古称“杞国”,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希望大家多挖掘一下。以下是我在沈丘网上看到的方言,特转给大家:

沈丘方言
  管乎(hù)--- (就是管用,可以用的意思)
  卸货啥 ---(拼音拼成xie huo,意思是指大声嚷嚷什么)
  夜儿个 ---(意思是指昨天)
  得法 ---(感觉舒服的意思)
  木牛 ---(没有的意思)
  你这人咋嫩乍啊 ---(就是你这个人特别老土,不洋气的意思)
  啥家什(shi)(啥家伙) ---(意思是指什么东西啊,有点不屑一顾的口气)
  天歇了,歇了,来个窃---(歇拼成xie是指天黑了."窃"拼成qie是指客人.意思是天黑了黑了来了一个客人)
  " 燕面乎儿" (别乌子)蝙蝠 (临泉话念作“夜鳖虎子”)
  "今儿个儿" 今天
  "爬扎" 蝉的幼虫
  "将将过去" 刚刚过去
  "爬扎皮儿" 蝉衣、蝉蜕
  "落黑儿" “黑”读作"xier "就是天刚黑的时候
  "长虫" 蛇
  "扁嘴子" 鸭子
  "麻嘎子" 喜鹊 临泉读作“麻喳子”
  "五月当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十来一儿" 农历十月初一
  "黑老" 晚上了
  "花大姐" 瓢虫
  "大茄个" "茄"拼音读作"qier" 意思是大前天
  "成天天" 一天一天,含贬义
  "成年年" 一年一年 ,含贬义
  "年头儿里" 去年年底前的一段时间
  "麦罢" 麦收后
  "肉" 行动迟缓
  "滴点儿" 开始下零星小雨
  "喷儿" 吹牛
  "真铁"(tié)真有本事. 铁(tié)在今阜阳到河南方言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词,普通话里没有,不必说,汉语拼音方案里也没有这个音。百度百科用的铁字也不是当地正确读音(土音念第二声)。tié在方言中的含义非常广泛:厉害、过劲、了不起、超人等等,都可以用tié来表示、表达。
  "你真扣" 你真厉害,含贬义
  "谝" (读:pian)夸耀
  "藕肉" 牛肉 土音念牛为oú
  "瞎呲" 吹牛
  "土坷拉" 土块
  "集妞子"(又叫:麻几妞子) 蝉
  "憋虎子" 蝙蝠
  "不里"(同:不类) 不行
  “不刁”不聪明,没眼色。贬义词
  "妖气" 打扮的与众不同,含贬义
  “搭腔”打招呼的意思,这个词在沈丘跟普通话的“搭腔”有点区别,不仅在用此词的频繁程度上,还在这个词的内涵上,在沈丘这个词更倾向于人的感情因素,而且此词在语法上跟普通话亦有所区别。文化与文化间存在的微妙差异可见一斑,呵呵。
  “存气”就是沉稳,稳重,有点处乱不惊的含义;如:你真存得住气!(有时候带有一点贬义)
  “惜怜”前四声后二声,表示在乎,(足以)喜欢;但一般此词用于否定形式,即“不惜怜”。此词本甚是优美,只是在本地涵义并非如人意。
  “作摆”,亦作“揍摆”指铺张浪费之意;
  “不正干”即不好好干、吊儿郎当。跟普通话相似;
  “走”,在酒场一般指“喝”,如:走一个,就是喝一杯的意思;与词相似有别人让烟时说的“呕”,如:呕一阔,就是让别人吸一跟烟,此词在农村乡下的某些地方用;oǔ的意思是随便吸与不吸都行,一阔就是一棵、一根的意思。
  “拿劲儿”,指对着干或者脾气犟或者沉得住气,根据不同语境区分含义;
  “低喽”指一个东西附在某个东西下面挂着,如:那个风铃在柜子上低喽着。与此相似的词有“打低喽”,即小朋友玩的游戏,扒在别的东西上腿离地摇晃着玩。
  “年下”,年底;
  “圣”,横;
  “圣日蛋”,很横的人,蛮不讲理的人;
  “烧摆”,显阔;
  “得门儿”得读“dei”,得要领,如:他赚钱很得门儿,意思是他知道怎样能赚到(很多)钱;也指客观情况能够满足自身希望,如:我想叫这个口子堵住,可雨下的太大,泥太深,不得门儿啊。
  “蒸馍”馍读轻声即馒头,馍读二声即蒸馒头。
  在有些地方,有些时期“默写”读“脉写”,处于忌讳“笔”读“北”,“毕”读“北”等等,不胜枚举。
  以上如有不足之处,望指出,也算帮我更深理解。
  值得指出的是,沈丘方言不仅跟普通话在音调方面有区别,喉咙发音部位也不一样,而且有的词语读音也略有差别;更重要的是用河南话、沈丘话的表达方式表达一种心理时跟普通话表达同种心理的表达方式也有些微妙的差别,这有时能让双方产生误解,各位多加注意。本人感觉说普通话比较精神,说本地话比较亲和、舒畅。所以本人打心里奉劝,如果想说好普通话,除了多练习,多留心,就是在学说普通话初期很长一段时间一句别说河南话、沈丘话,甚至别想,尽量融入普通话的文化氛围,当然,这并不是说放弃家乡文化;即便如此,那种潜移默化、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的文化也会不住影响自己,这种潜意识与意识的矛盾,各位根据自身情况慢慢调和。当你在一个地区说惯了普通话,融合进去了,就会感觉突然冒出一句家乡话(包括自己)与刚开始来这个地区的时候自己说家乡话的感受大有不同。这种不同,以及这种感受会在你对方言以及文化的不断认识中不断变化。呵呵。当然,我所说的如果错了,或者不适合你,那就根据自身情况吧。扯了这么多,望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呵呵。
  (补上)据说“光棍”可能是从“光贵”演化过来,原意可能指华而不实、只贵而不实用。后己经演变,就落了现在这个光景。
  “吃木”,指(知道)用心、努力了;
  “暄呼”即暄腾,是说东西柔软而有弹性的;
  “寨”,左右结构,左应是提手旁,即把需要缝上的东西附在衣服、被子上缝上;“缭”,也就是缝的意思。这两个字现在用的不多了,主要是衣服都是买的,也不打补丁了;
  “脖拉梗子”,指脖子。
  “怯噔”指害怕,内心恐惧的状态;
  “花花打打”指下雨时雨滴落下的情景,也可比喻眼睛看不清;
  “不拉盖子”指膝盖;
  “门楼(子)”,宅子中的与大门一体的过道;
  “当门儿”指堂屋,也就是客厅;
  “野种”比较粗俗的俚语,骂人的话,骂对方没有爸的孩子,通常表达骂人者对所骂的人的气愤;
  “赖种”即劣种,“劣”变音为lai,四声,表达骂人者对所骂的人的气愤;
  “半拉”,指一半、半截子;
  “鞋篓子”,指鞋里面;
  “拔尖儿”,指第一;
  “脊娘”即“脊梁”,“梁”变音;
  “不上茬”,在此词中“茬”读平声,单字“茬”读三声,在此作筵席讲,“不上茬”原意应该就是上不了席的意思,后经过演变,现在“不上茬”意引申为离谱。
  “不耽误”此词意思引申的更为严肃,此词,一指耽误不了什么什么,二指能够造成什么什么严重后果;
  下面将着重表述方言中语音的变化规律,以下所述词语语音,乡下用之居多,老人用之居多,许多都以慢慢被埋没,当然不仅包括语音,许多方言词语也慢慢地用的少了,继而慢慢的淡忘了,然后就慢慢的消失了。
  sh演化为f:如“水”读作“匪”,“刷”读“fa”,“说”读“fo”,“梳”读“fo”,“书”读“fu”等等;
  c演化为q:如:“醋”读作“qu”,“错”读作“quo”,“葱”读作“qong”等等;
  s演化为x:如“酸”读作“xuan”,“送”读“song”,“孙”读作“xun”,本人记得有个比较幽默的词“孙猴儿”,呵呵。
  还有其他一些演变规律,当然这些规律也只是适用于一部分词的读音演化,并不代表全部,如“上”虽前面sh牵头,但读音并不变,“仓库”虽c牵头,但读音不变。但沈丘方言中声母与韵母的关系问题,这里不作考察;
  还有一些变音,在此罗列数个,用以回味:“脚”读“juo”“弄”读neng;“用”读rong,“龙”读liong,本来没有这个读音,但方言就这样读,呵呵一切从实际出发了就。
  如此,等等;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比如作后缀的“啦”读“赖”,“吗”以“麦”“毛”代,在说普通话时这些语气词、疑问词、偶尔也包括代词,毫无疑问是很有“杀伤力”的,因为数这些词用的多,所以数这些词最难招架,不一定什么时候脑子一卡壳就脱口而出,也罢,也罢,这才是对家乡感情深嘛!!呵呵哈。伸个懒腰,哎,打恁些老毛,么功劳哎有苦劳类,咋逗么人谷我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