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杂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15:51
  蔡添成

听语轩

  我绝对不排斥科技发展和提升生活素质,我只是怀疑在使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很多所谓的新功能和新鲜产品,真的非用不可吗?浪费资源岂不可惜?我平日很少用信用卡,尤其自从爆发环球金融危机以后,更是到了几乎没有用卡的地步。理由很简单,因为少刷卡等于省钱,况且经济环境不好,如果不自觉地刷卡,很快自己的口袋也会出现危机。

许多公共洗手间都安装了附感应功能的出纸机,手轻轻一挥,纸张就自动“吐”出来。一天突然想起,为何不放台普通的拉纸机,要擦手纸就自己动手抽一点,既省事又没有所谓机器故障这回事,成本应该更便宜啊。像这类出纸机越来越普遍,在办公楼、购物商场、旅馆、机场的洗手间都有,看起来是件好东西,但有必要吗?

  现在很多产品都不时增添科技提升功能。像手机不断推陈出新,款式设计也令人眼花缭乱,这是潮流使然,还是只要附加新科技的就是好东西?

  十多年前手机刚面世时,这种新玩意儿给我们日常通讯带来很大的便利,一机在手随时随地可以拨电,不用到处找电话亭。到了今天,手机已不再只是发挥基本的通话功能,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制造商相互竞争的关系,大家都一窝蜂地不断把新的功能往这个小长方块里面“挤”。而且,手机是个流行玩意儿,特别是年轻人喜欢不断换手机,但手机动辄几百元,高档点的超过千元,可不便宜。

  当然,社会总得进步,总不可能死守老观念,不是便宜的最好,也非昂贵的奢侈品就是不好,物有所值才重要。社会从物质上提升,对带动经济有帮助,用现金付款毕竟不够方便,以卡付款的方式也就应运而生,既是免去携带大量现钞的麻烦,也为走向无现金社会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今日购物者以卡付款已经很普遍,一卡在手只要舍得刷刷刷,购物也成了人生乐趣。现在这类卡的用途还在不断扩大,开发商也在研究如何增添更多新的功能。还有细心的商家改做迷你信用卡,方便顾客携带。信用卡、现金卡、提款卡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卡,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没有卡的,那才是火星人。

  我绝对不排斥科技发展和提升生活素质,我只是怀疑在使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很多所谓的新功能和新鲜产品,真的非用不可吗?浪费资源岂不可惜?我平日很少用信用卡,尤其自从爆发环球金融危机以后,更是到了几乎没有用卡的地步。理由很简单,因为少刷卡等于省钱,况且经济环境不好,如果不自觉地刷卡,很快自己的口袋也会出现危机。(没有克制的刷卡,很容易沦为卡奴,这是刷过头的后遗症,切记。)

  我自认对高科技产品、电脑产品、软件、流行文化等的认识很肤浅。但是,我个人一直有这样的疑问:科技日新月异,但一定得赶搭科技的潮流吗?对一些流行的产品我不会很好奇,主要还是因为不需要用到,因此也是多余的。


 多年前一名从事信息科技行业的朋友对我说,21世纪是信息科技领头,追不上潮流就会被社会淘汰。另一个还坚定地说,互联网广告是另一个包赚钱的门户,是新的财源。面对他们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作为信息科技门外汉的我,对于自己近乎电脑盲的水平,听了确实有点担心。

  今天看来,科技的确一直在进步。这些年来高科技的渗透率提高了,电脑和手机都快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但是除了在某些方面扩大人们的沟通与交流空间之外,还看不到高科技所具有的真正革命性的一面。人类的生活还是按过去的方式在延续着,世界的经济活动除了高科技一环,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航空业、零售业等领域都照常发展。

  经过这一轮的环球金融危机,大家不是领教了金融业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个领域的起落已能主宰全球经济格局了吗?相比之下,高科技还未发展到足以主导经济的地步。当前看昨日,觉得那些朋友当年的话挺夸张,或许他们当时对信息科技的能耐深信不疑,或者是根据当时的大势作出推论,自然就会得出信息科技压倒一切的结论了。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底破灭,对许许多多寄予厚望的网络追随者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在这之前,互联网公司是市场新贵,备受市场吹捧,但.com世界的泡沫和兴奋期瞬间消失之后,业者就得面对被无情地抛弃的厄运。

  同我们生活相关的科技发展的种种,大概都离不开实用和时髦的两种,以后者来说,它一直在引领潮流,有喧宾夺主之嫌。如果把这一部分去除掉,可能少了点精彩,对我们的生活应该还不会有什么重大的影响。我总觉得实用的才是好东西。任何一样东西的存在价值,就是继续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产品的新颖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如果缺乏实用性,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比方饮食,好几年前常看到电视报纸介绍新进厨师出新点子,纷纷在传统菜色上加入水果。在下不是饮食行家,不晓得鲜肉和菜碰上水果,能煮出什么味道,只觉得这是在搞噱头。也有人搞饮食中西合并,好不好吃,则见仁见智了。

  我对饮食比较保守,毕竟鲜鱼肉虾和水果无论如何都是比较不同的东西,如何能够搭配?现在上餐馆或食阁,已少见到这些新鲜的“发明”了。如果是好吃的,这类新菜肴一定也能像新加坡的特产辣椒螃蟹、胡椒螃蟹那样,不但在国内卖到满堂红,也能名扬海外了。中餐讲究的是食材和烹调,烧得好不好吃,靠的是经验,基本功很重要。食谱固然需要创新,因为顾客对长年千篇一律的菜色日久也会感到厌倦,但是大前提必须好吃,能过得了食客这一关,才算及格,取巧是没有用的。

  总之,凡事不能尽是有样学样,如果不合适,绝不能硬套。有些东西适合走高科技,有些适合保持现状。我前面所举的出纸机的例子,应属后者。我绝对不是反科技,只是反对盲目地科技化。而事实上也没人阻止得了现代科技的进步。

  其实,现在衣食住行有不少东西已很方便了,现代人追求生活舒适感,讲求设计美观,产品耐用多样化,使用方便还要细致,要求是越来越挑剔了,说好听嘛是精益求精,反之是吹毛求疵。在目前这个消费社会里,已经越来越弄不清到底是制造商只顾倾销新产品,把消费者的口味搞乱了(或惯坏了),还是消费者越来越叼,制造商被逼各出奇招来满足顾客的胃口。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