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三年消除“校舍安全隐患”(《财经》 2009-4-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1:47

中国拟三年消除“校舍安全隐患”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4月02日 10:57  共有 1 条点评  字号: 乃汶川地震后“亡羊补牢”之举。中央财政三年内至少投资240亿元,加上地方投资,确保“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
《财经》记者 常红晓 地震后的四川绵阳北川中学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常红晓】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等地数千名学生遇难,这暴露出中国中小学校舍安全之失。4月1日,中国政府决定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按官方计划,该工程将在三年内消除全国城乡中小学安全隐患,“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4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易发区”城乡中小学校舍,实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并“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财政2009年将新增8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及其他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校舍安全工程。据教育部相关人士透露,2010年、2011年,中央该项投入将不低于80亿元,甚至可能更多。

  此次“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中国政府旨在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资金来源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但投入体制上强调“省级统筹”“中央财政补助”,“市县级政府”则负责工程的实施。

  据2009年3月中旬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材料,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投入共计1980亿元,除了623亿元用于中央所属高校,其余1357亿元“转移支付”给地方。这1357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义务教育免费、资助贫困学生、支付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校舍及附属设施改造等。

  其实,就在3月下旬,一些西部省份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就启动了该项建设计划。而早在2008年8月,汶川地震后三个月后,山西省政府就决定,从2008年起用三年时间,共投资42亿元,对该省抗震能力差的中小学校舍实施维修改造,并确保校舍的使用寿命“最低达到50年以上”。相关投入大体上由山西省财政与市、县两级财政按4:3:3的比例承担。

  据教育部相关人士介绍,为确保该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国务院将成立由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建设部、监察部、审计署等部委参加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设在教育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该项工程要“实行全过程社会监督,技术标准、实施方案、工程进展和实施结果等向社会公布,所有项目公开招投标,建设和验收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甚少。2001年至2006年,中国政府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财政共投入90亿元,加上地方政府的投入,共计投入430亿元,累计改造全国农村中小学D级(即“安全隐患最大”)危房780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6100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700万平方米,全国农村3000多万学生搬出危房。

  到2005年底,中国政府决定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才要求建立“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并实行中央和地方按5:5承担的投入体制。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中国目前仍存在大量中小学危房。而随着时间推移,每年还会新增部分危房。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即使到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还有危房2483万平方米,当年还新增危房1006万平方米;农村普通初中还有危房742万平方米,当年新增危房611万平方米。汶川地震中数千名城乡中小学生因校舍坍塌而死亡,也说明,中小学校舍建筑质量和安全依然是未能解决的问题。

  有教育专家指出,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校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场所,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此次中国政府启动“校舍安全工程”,属痛定思痛后的“亡羊补牢”之举。但在现有政府投资体制下,如何确保有限的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各级政府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关新闻:
  • 汶川地震公共建筑调查报告仍未公布
  • 数万名地震遇难者信息未能核实
  • 校舍忧思录
  • 防震:从头再来
  • 学校倒塌缘于建筑质量过差
  • 不要再为学校垮塌寻找借口
相关专题:
  • 地震专题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32094&time=2009-04-02&cl=100&page=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