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上涨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6:29
全球粮价上涨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上)
程国强    

2008-11-19

    本文系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程国强2008年7月5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年会,根据会议的安排,我给大家汇报的是粮价问题。这里我想集中就粮价的根源和趋势及其影响来进行分析。

    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汇报:

    第一,对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粮价上涨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回顾。

    第二,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全球粮价究竟是经历了近10~20年价格低迷之后所出现的短期波动,还是从现在开始到可以预见的将来(比如说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会保持一个高位运行的趋势?

    第三,我们对政策含义作一些判断。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次粮价上涨的基本情况,具体有两个方面:

    1、究竟上涨了多少?

    2、具有怎样影响?全球对其反应是什么呢?

    从基本情况来看,大家可能自己也做了很多分析。由于有很多比较的办法,若比较的视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可能得出来价格上涨的幅度也不相同。所以,我们不强求有一个共同的结论说粮价上涨了80%还是120%……我们不看这个,如果与上世纪30~40年代比较的话,肯定是上涨百分之几百。所以我们不追究它有多大上涨的幅度,关键要看其趋势性的变化。总的来讲,从2006年9月份开始,全球的粮食价格大概达到了28年以来的最高点,这是我们得出来的结论。

    具体来看,比如说,假设我们用今年3月份的数据与2005年比较,玉米上涨了134%、大米上涨了96.6%、小麦上涨了191.2%、大豆上涨了112.6%,玉米上涨的幅度比较低,只上涨了38%,大米上涨了78%……但是大米有突破性的变化。大家知道在四月底的时候泰国的大米价格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吨,这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价格。总的来讲,粮食在这一轮的波动中呈大幅上涨的势头。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价格数据库记录的平均价格来看,粮价的波动是经常性的。不是说2006年9月份是唯一大家感到恐慌的月份,或者说是由于它导致了全球的危机。这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我们对粮价的波动必须要用平常心对待,对未来的预期应该保持稳定。我们假定以1980年的粮价为基期,到今年年初小麦比那时的价格上涨了208%,玉米上涨了167%、大豆上涨了156.4%、大米上涨了155%。如果观察1970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更可以验证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农产品的价格从来都是呈周期性的波动现象。再就是与我们农产品的特征相关,大家都知道,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自然再生产就是靠天吃饭,牲畜要靠饲养和疫病抗干扰状况等等,这些都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动。所以整个农产品的产量可能会增产也可能会减产,这样对整个市场来讲就会有周期性的波动。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从1970年以来,实际上整个农产品的价格均呈周期性波动。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粮食的价格经历过一个非常稳定的阶段,那就是在90年代,90年代是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期,全世界经济增长在这个时期应该是最稳定的。很多国家的经济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才变成了目前比较富裕的状况。其背后实际上跟石油价格有关联,石油价格如果有平稳的历史过程,那粮价也就很平稳,如果石油波动的话,则粮价也会波动。所以将历史回溯到70年代的话,除了特殊的政治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全世界正经历一场石油危机。所以粮食也经历了一场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的价格可能会随着石油价格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农产品价格会不会出现整体的攀升?也就是说能否在高位长期持续运行?这则是我们要判断的焦点问题。

    总的来讲,这次粮食危机带来了深刻影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讲,这次粮食价格的上涨大概使全世界增加了一亿人口吃饭的问题。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总干事讲,这次粮价的上涨所引起的粮食危机是一次无声的“海啸”,大家都永远不会忘记曾经在印尼所出现的海啸的影响。这次粮价上涨所导致的危机就跟那次海啸一样,只不过它是没有声音的,但是其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世行对粮食价格的上涨做出了评估,认为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于富裕国家的人来讲意味着要减少家庭开支,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它意味着营养不良和整个社会的崩溃。

    所以,粮价上涨所带来的后果已经由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粮食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要从战略和政治的层面观察它。由于粮价上涨导致了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动乱,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吃不吃饭的问题,而是政局能不能保持稳定,整个经济发展有没有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的问题了。

    这次粮价上涨导致粮食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都产生了程度不一的深刻影响。我们大概分了三个方面,比如说由于粮价上涨对这些国家形成了严重的动荡。包括美洲国家、非洲国家、亚洲国家和少数欧洲国家。另外,有很多国家对这次粮价上涨、粮食危机作出了政策上的反应。很多国家都采取措施限制粮食出口,由于限制粮食出口更加剧了危机,本来粮食的供应是非常稳定的,突然之间有很多国家不卖粮食了,这个供求失衡的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也有一些国家在国内做出政策上的反应,比如说美国出台了有关限购的政策。有些超市要求在购买粮食的时候要限制数量,不能没有任何限制的购买,包括俄罗斯在内也有类似的政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现在有37个国家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防止粮食价格上涨所出现的问题,其中有20多个国家采取措施控制价格的上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的统计,有70个国家可能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危险。所以,大家对粮价上涨和粮食危机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我在前面提到了一个粮价和油价之间的关系,虽然这次粮价整体上涨约80%-100%,但如果从历史上看,与油价进行比较的话,实际价格上涨的幅度可能就显得很小。同样,我们用IMF的数据来分析,比如说,我们将1992年1月份作为基期,可以看到石油价格到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大概比1992年1月份上涨了547%。而食品价格实际只上涨了98%。油价上涨这么多。好像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因为油价涨而出现动乱。而粮价上涨98%的后果就是有接近70个国家的粮食出现了问题,30多个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乱,有20多个国家对粮食的重大政策做出了调整。所以在粮食和石油之间,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很重要的判断,那就是——粮价究竟在什么地方更重要呢?它有什么特质呢?它对整个经济、战略、政治究竟有哪些深刻含义呢?我想这是需要加以观察和研究的。

    我们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基本分析,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在粮食价格上涨之后,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很多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对于粮价上涨的原因做了分析。最后形成了一个政治博弈,这个政治博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很多西方国家把危机归咎于一些新兴的经济国家,认为是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太快、吃肉增多引起了这次的粮食危机,导致了这次粮价的上涨。

    2、很多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的机构和科学家),包括我们发展中国家自身,都认为这次粮价的上涨应该由美欧来负责,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在这几年中,他们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由此导致了加工用的农产品原料需求的大幅度增长。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理性的角度看待,如果和政策脱钩的话,从纯经济学和战略的角度来观察,确实可以认清这次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判断这次粮食价格上涨究竟是短期的波动还是长期的趋势。

    第二,这次我们不想跟发达国家辩论,只是想用一些简单数据来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判断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全球粮价的上涨。我们观察了具体的粮食产品,比如说玉米,因为玉米在这次粮价上涨中的幅度是最大的。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到2007年,全球在这七年中对玉米的消费需求增长速度约为27.3%,目前全球玉米消费量约为7.7亿吨。然后我们再看看中国的增幅、印度的增幅、美国的增幅,我国仅为23.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美国对于玉米的增幅在七年之间为36%。所以要归咎是谁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就非常清楚。还有小麦、大米和大豆等都有类似情况。

    也就是说,中国在这次粮价上涨中可能是一个“稳定器”,而不是一个“助推器”,并不是中国推动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尤其在最近几年,我们不仅不是最主要的粮食进口国,而且还是粮食出口国。当然,中国从来不是传统的粮食出口国,之所以出口是因为最近几年粮食稍微多了一点。2006年我们粮食的进出口额大概是700多万吨,2007年大概是800万吨,所以这个板子要打在中国的头上,看起来是打错了。很多联合国科学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注意到这次粮价上涨中生物燃料因素的作用很明显,所以很多人发表了报告,我这里不展开说了。

    除了政治上的博弈,为了赢得话语权或者在战略上赢得主动之外,我觉得应该看其更深刻的根源。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大概有这样一些原因影响着本次的粮价上涨。除了平时所分析的供需基本面之外,更多的是另外一些因素,包括美元贬值、投机、支出基金在期货市场的投资,不同国家的预期以及对这个预期所做出的反应等等,要比我们原来所说的基本面分析复杂得多。

    具体来看大概有这样六个因素,首先是非基本面的情况,包括美元贬值、投机资本和不稳定的政策反应,以及对于粮食农业的长期栽培。从供给情况来看,最近的五六年整个世界的粮食生产确实遇到了一些过去不曾出现的情况,比如说,澳大利亚的粮食在最近六年中有三年的严重减产。所以关于现在的气候变暖对粮食的影响这个问题有两种判断:

    第一,全球气候变暖是不是有百年周期?现在刚好轮到这个周期了。因此干旱出现的周期比较频繁,六年中有三年的严重干旱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所没有的。但本来澳大利亚的历史也很短,他们所记录的历史可能也就是一百年以前。

    第二,全球气候变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所以对农业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这样一种变化对于我们粮食生产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具体的数据我不说了。比如说,去年全球的小麦产量在减产,惟独中国连续五年小麦丰收。我们所说的夏粮主要是小麦。在去年之前不管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均有数次减产。澳大利亚去年好像还需要进口面粉来解决国内供给的问题。所以这对全球市场格局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加拿大、美国、欧盟的减产幅度很大。大幅度减产就要动用库存,库存拿出来以后才能保障供应,这样就形成了小麦对粮食市场的不稳定。

    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实际上主要的粮食品种在最近几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它也有波动,有时会减产,有时会增产。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小麦的波动比较剧烈,很多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相对来讲,大米还是比较稳定的,玉米则快速增长。这几年粮食生产的年度变化比较大,从2002年到2007年,主要的粮食产品年度间减产的幅度比较大,而在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其年度间减产的幅度相对比较大。

    大家可以看到,粮食价格在这几年攀上来了,库存降低是因为减产以后必须摇动库存,而动了库存以后大家都知道要分析粮食的库存消费比,要看这个比例是多少?如果比例比较低,人们就害怕了,就会通过措施来保持粮食供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会进一步拉动粮价上涨,我们也把库存情况做了分析。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粮食库存下降幅度比较大,基本上都是在减少,仅在2004年稍有增加。

    联合国粮农组织有一个库存消费比的安全水平。比如说17%-18%,如果库存消费比在17%、18%之上是安全的,一旦低于所谓的安全线就有问题。所以,只要库存消费比低于这个水平,粮食价格肯定会上去,这是供需基本面的情况。

    在需求方面,我们主要看生物能源,这次粮价之所以跟石油挂钩,就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派生需求,也就是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基本上有几种生产办法:有的国家用玉米来加工做乙醇(比如美国),有的用甘蔗和糖做乙醇(比如巴西)。在欧洲则是用菜籽油做生物柴油,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石油价格的上涨使这些国家政府制订了种种替代的计划,不管是美国、欧洲等等,它们都希望通过生物燃料来替代石化能源减少对国外或者他们感觉在战略上对不能依赖的石油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