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了真??给钱就上的“报告文学”还剩下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9:35
出卖了真实 给钱就上的“报告文学”还剩下什么 2008-11-23 09:52
分类:转载
字号:大大 中中  小

看了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国家级刊物’公开卖稿(编按:软文),千字千元明码标价”一事,我第一反应是有些纳闷。不是因为被曝光的《报告文学》杂志行为有多恶劣,而是好奇:这种事情难道不是公开的行业秘密吗?
当然,我得承认这么想是不对的。
对有偿新闻、有偿发稿这类丑恶现象,本就该予以坚决曝光,而且何时揭露都不为迟。在接受采访时,《报告文学》杂志的执行主编居然面不改色:“你们《中青报》也了解这个情况,我们是同行嘛,你说哪家媒体没有这种?”公然地把潜规则打扮成“显规则”,这位负责人“不懂事”就在这里了。
有一点要先澄清一下,称《报告文学》杂志为“国家级刊物”并不准确。这本杂志创刊于2000年(和此前另一本发行量达20万份,且颇有声誉的同名刊物并无直接关系),隶属于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社邀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参与编辑该刊,杂志办公地点迁至北京。但至今相关介绍上,仍写着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可见这本杂志并非什么“国家级刊物”。
如今市场上存在一些杂志(可能市场上根本看不到),它们通常的特征是知名度有限,发行量又少得可怜,虽挂了个主办单位,但基本上是要自负盈亏的。而杂志唯独不缺的就是版面,所以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些杂志很难抵抗得住金钱的诱惑。
2004年5月,《报告文学》杂志主编李炳银愤而提出辞职,原因是和出版社的办刊理念发生分歧。据报道,李炳银坚持办一份严肃、高品位的文学杂志,而“出版社追求的是利润”。李炳银还拿出该出版社出的一本《报告文学》(下半月刊——纪实文摘),封面出现《形形色色的变态杀手》、《省委书记情迷发廊妹》等标题,因此李炳银直斥杂志为“地方小刊”。(据2004年5月11日《北京青年报》)很有可能,这场风波直接导致了杂志的转向,从此踏上“版面经营”之路。
《报告文学》有一处暗伤,决定了它可能的宿命,这就是“报告文学”作为文学体裁的先天缺陷。说报告文学是新闻可它却具有文学性,说是文学呢却又要求作品的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须真实,具有新闻的特点。文学可以虚构,新闻却不容想象,一对矛盾集于一身,很容易招致非议。
报告文学真正的称呼应为纪实文学。手头正好有一部普利策得奖著作《日本帝国的衰亡》,算得上正儿八经的纪实文学。这本书的《前言》有一段话: “书中的对话并非虚构。这些对话出自许许多多的谈话记录、档案材料、速记记录和当事人的回忆。”在一种极其震撼的心境下,我写下了这样的读后感:“大概只有中国的报告文学家们,才能理解个中的巨大困难——因为哪怕要从当今的一些中国报告文学作品中找出几段真实的对话,恐怕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这正是当下中国报告文学所处的尴尬状况。
如此来看,这本“全国唯一一份报告文学期刊”沦为软文阵地,绝非偶然?说实话,换别人来主持杂志,心里可能也会想:既然作者投来的多为“歌德文学”,为什么钱要让别人赚?所以在我看来,现在根本不仅仅是依法查处这份违规刊物的问题。
著名作家袁鹰在2002年夏天写过信给当时《报告文学》的主编李炳银,信中写道:“这些年来,看多了那些假、大、空,‘注水肉’式的、变相广告式的,或是有偿新闻式的伪‘报告文学’,常常为之气沮……我一直以为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魂’、‘真’、‘文’3个字。”既然今日一些报告文学的“魂” 与 “真”俱无,仅存“文过饰非”一端,那应该思考的就是其如何存在的问题。
我甚至认为,那些纯粹以版面换经费的杂志,该大部分“下岗”。纯粹以金钱换来文章发表的权利,这样的文章还有多少价值可言,这样的杂志,也只不过是为某些人拿着刊号、版面资源大搞文学权力和金钱交易,为学术造假、学历造假提供了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就算是为了节约纸张,这类杂志也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东方早报魏英杰(作者系媒体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