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长: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区年内或将获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00:06
厦门市长: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区年内或将获突破(2009-03-13 17:47)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已经成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平台。在当前两岸“大三通”的背景下,厦门对台交流合作的空间和舞台更加广阔,厦门应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在对台工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成为民众、专家和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近日,中国日报记者胡美东联合新浪网就此类问题与厦门市长刘赐贵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日报记者】:厦门经济高度外向,外贸出口长期占福建半壁江山。厦门去年遭遇了经济特区建设近3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厦门如何把这场危机转化为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步伐的重大机遇?

 

【刘赐贵】:厦门遭遇了经济特区建设近3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有一句话叫,“事不避难,知难则不难”,或许浓缩了厦门过去一年的不懈努力。厦门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外向的城市,作为一个外贸出口长期占福建省半壁江山的城市,作为一个三资外资企业比重高达80%的城市,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但也无法幸免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就在危机初现端倪之际,按省委省政府跟进要紧、运作要活、工作有序、发展有效的要求,厦门提出力争经济回调时能回落得少一点、经济复苏时能回暖得快一点,及时开展帮企业树立信心、帮企业开拓市场、帮企业解决资金、帮企业调整结构、帮企业加快技改的五帮行动。围绕五帮,我们正在把这场危机转化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步伐的重大机遇。”

 

面对危机和困难,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厦门正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方面18条百亿元以上产值的产业链、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服务业方面5个占全市GDP比重10%左右的产业集群;“做好与台湾产业10个方面的对接。

 

对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培育,我们确定工作班子、龙头企业、发展规划、招商项目、重点区域和配套政策,排出企业名单,开展研究论证,结合重点区域开发和岛外农村城市化,综合运用土地、人才、科技、用工、奖励等各种要素资源,集合力量服务,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提升产业品质,促进产业优化结构。对台湾产业的对接,则充分发挥厦门对台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政策优惠,与台湾开展软件业、金融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邮政通信等十大产业的广泛对接合作,实现两岸携手战胜危机,共同发展。

 

【中国日报记者】:两岸实现全面三通后,厦门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厦门港口优势如何发挥作用?

 

【刘赐贵】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朝积极方向变化,这为厦门在海峡西岸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大三通”后为厦门与台湾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创造了更大的舞台空间。第一,加强对台交流合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贡献,是中央赋予厦门经济特区的神圣使命。第二,厦门具备进一步扩大对台交流合作的坚实基础。第三,进一步拓展对台经贸合作空间,全面对接台湾产业。

 

在推动两岸直航过程中,厦门港一直起着其他港口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1997年4月开通厦门与高雄港的“试点直航”,2006年春节厦门成为两岸包机航点,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海上客货运直航和空中客运直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航行、管理和具体操作经验,建立了两岸合作机制,为进一步发展两岸直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厦门海港有生产性泊位14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2008年货物吞吐量超过97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位居全国第7、全球19位。是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与高雄、台中、基隆海上直线距离分别为165海里、136海里、222海里,从厦门到台湾各个机场的飞行时间均在一小时以内,直航使厦门港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与台湾航程最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且具备潜力的港口。

 

随着福建省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海西辐射服务中西部、对接南北的能力越来越强,厦门港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中国日报记者】:厦门有无计划借此机会大力推进与台湾产业的对接?未来几年厦门将重点与台湾哪些产业对接?

 

【刘赐贵】:厦门是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对台区位优势最为明显,产业对接最具基础、最有空间,已经成为两岸产业对接的重要基地,全国四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厦门就拥有三个。截止2008年底,厦门累计引进台资企业3315家,合同台资9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63亿美元。在厦台资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良好,一批台资企业每三年就要进行增资扩产。

 

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对台区位优势最为明显、最具基础、最有空间。

 

目前,台资工业企业产值占厦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台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也在不断提升。通过更多地引进台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优化厦门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台湾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动向,结合厦门现有产业结构的实际,重点在先进制造业、软件业、金融业、服务外包、旅游业、航运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业、邮政通信、农业种苗和农产品加工等十个领域突破,推动厦门与台湾产业对接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为两岸经贸更紧密的融合奠定基础。

 

1、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发挥台商投资区、工业集中区的作用,增强对接台湾先进制造业转移的载体功能,重点对接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产业、石化产业、纺织产业、食品产品、运动器械等6大产业22个行业,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的台资企业。同时加强与台湾的产业科技合作,促进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等机构在厦门设立办事处。

 

2、软件业:主要是在IC设计与嵌入式软件、数字内容产业、IT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对接,促成台湾中华资讯软体协会等机构在厦设立办事处,引进更多的台资软件企业。目前厦门已有台资软件企业39家、产值17.6亿元,争取2011年台资软件企业达到100家、产值超过100亿元。

 

3、金融业:目前台湾人寿与建发集团合资的君龙人寿已获批并开业,富邦银行参股厦门商业银行已获批并正式运营。下一步要引进更多的台湾金融机构来厦投资设立证券、保险、基金等公司,推动两岸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的交流、合作和创新,争取成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打造新台币兑换中心、两岸货币计价结算中心、两岸直接通汇中心、台企和台商特色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性柜台交易中心。

 

4、服务外包:主要是承接台湾服务呼叫等服务外包,大力发展电信、金融等客户互动销售业务;利用在厦台资制造企业软件及营销业务外包趋势,承接台湾企业生产流程服务外包;依靠在厦台湾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形成“台湾接单、厦门服务”的独特模式。

 

5、旅游业:积极推进来厦暂住人员“厦金游”,吸引大陆二十五省(区)市居民经“小三通”或厦门直航点赴金门、澎湖和台湾本岛旅游。同时,加大厦门旅游资源在台湾的推介,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厦门旅游观光。(目前灿坤投资的灿星旅行社已获批。)

 

6、航运业:立足做大“小三通”,协调解决东渡、五通码头行李托运、行李直挂、两个码头的相互调剂和旅客运送等问题,努力推动海峡两岸一票通。发展对台邮轮经济,争取开辟厦门至台中等港口的海上客运航线和厦门-台湾本岛及离岛邮轮客运航线。争取开通厦门-台中(基隆)客滚航线,力争实现两岸常态包机腹舱载货,争取列为货运包机的新增航点。

 

7、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平台作用,重点在动漫游戏、商品油画、演艺娱乐、美术工艺、网络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等方面加强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逐步形成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链。

 

8、商贸业:重点是利用海沧保税港区、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等各种载体平台,推动厦门与台湾的商贸互动,不断提升厦门作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前沿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继续办好“台交会”、“投洽会”等重大涉台经贸盛会。

 

9、邮政通信:主要是争取开辟大陆各地→厦门→金门→台湾各航点的海空联运邮路,将大陆非邮件封发局发往台湾的邮件经厦门转到金门,再由金门转往台湾各地。推动铺设与金门海底通信电缆,争取对台通信先行一步。争取准入开办合资合作的电信增值服务。同时尝试与台湾网上邮购企业合作开办两岸间电子商务邮购业务。

 

10、农业种苗和农产品加工:主要是在种子种苗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罐头饮料制造业、农产品中转集散、休闲旅游农业方面对接,扶持壮大现有台资农业企业,争取新引进一批高优农业企业,支持建立研发示范基地。

 

【中国日报记者】:厦门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在对台金融合作方面最具基础、最有空间,厦门市如何力求在两岸金融合作中先行先试推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建设?

 

【刘赐贵】:2008年11月,海协会和海基会“两会”台北会谈确定将两岸金融合作列入下一轮会谈议题。12月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包括促进两岸金融合作、尽快商谈建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在内的“九项共同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确定,2009年将促进海峡两岸开展实质性金融合作,今年上半年第三次“陈江会谈”的主要议题就是两岸金融合作。这一系列信号预示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将从可能转为现实。两岸金融界学者、专家纷纷提出,厦门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在对台金融合作方面最具基础、最有空间,在厦门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切实可行,厦门市委市政府也积极呼应,努力向上争取,力求在两岸金融合作中先行先试,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