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劫难后的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49:09
百年劫难后的中国传统文化 前两天写了篇《历史应该是活的》,读者评论中很多观点和提问不能一一解答,自己也感觉意犹未尽,因此再写一篇。
    有钱没文化会被人称作“暴发户”、“经济动物”。这个现象在美国、日本的历史上都出现过。中国如今也开始逐渐富裕、强大,某些外国舆论虽然也想将中国称为“暴发户”,但是他们不太敢。因为,中国的历史实在太悠久了,文化是在太丰富了。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的那些历史和文化,在今天还有没有用?还有多大的用?
    鸦片战争之后的150多年间,中国的传统文化大致经历了从怀疑到否定,再到怀疑的过程。
    当西方文明携带着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刚刚来到的时候,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便产生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怀疑中还有很多试图对抗,试图保留的成分。洋务运动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典型的代表。大约从“五四”开始,怀疑的声音被彻底否定的声音代替。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成为一条落水狗,“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深入知识分子的人心。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要拯救中国,要振兴中华民族,只有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几乎完全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因此,这一普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从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那段时间开始,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出现了新的怀疑。这种新的怀疑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推动。
    第一个因素是外部的。开放后的中国人看到,原来一些我们自己深恶痛绝的传统文化竟然被西方人视为宝贝,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彻底抛弃那些传统文化呢?第二个因素是内部的。当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文化,也按照西方文明的轨道行驶了一段之后,切身的体验使我们发现,西方文明并不是样样都好,十全十美,而它的很多弊端,似乎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的方案。
    马克思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理论,所谓螺旋形上升。这一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目前出现的,对传统文化的新的怀疑非常合适。因此,21世纪从中国到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怀疑,不同于19世纪的怀疑,这种怀疑是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的怀疑。19世纪的怀疑用一个句子来表示就是:“恐怕不行了”。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等于在说:“绝对不行了”。21世纪的怀疑用一个句子来表示就是:“不会真的不行了吧?”中国传统文化热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出现的。
    在这样一种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思潮中,中国知识分子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探讨。
    我曾经在我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台湾的李敖,但是,我没有对李敖做过评价。今天有必要说一说。
    李敖是从“五四”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倾向的最后一个标志。有人把李敖称为台湾的鲁迅,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从李敖之后,如果再有人想走李敖的思想路线,恐怕不会再有多大的市场。李敖类型的人物,其特点是,对所有一切事物的评判标准都是西方文明的标准。这类人物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是中华民族求新、求变、求强大的内在要求所造就的。李敖有点自大,但是,他的自大还比较可爱,他也有自大的资格。我对李敖的一句话评价是:李敖如果不是空前的,至少是绝后的。因为从此以后,中国社会不会再需要这样的人物。李敖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一起结束了。中国社会现在对于传统文化,更需要的不是批判,而是建树。
    我在我的文章里也批判过余秋雨,尤其是最近的余秋雨。余秋雨曾经想对传统文化作一点建设性的工作,这是很多人喜欢余秋雨的原因。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余秋雨建树性的工作没有见到,却经常做着批判性的事情。也许像是一个运动员,过了30岁的黄金年龄,再也出不了好成绩了,只好改作教练,指点别人了。
    举一个余秋雨的例子来说。前几天,余秋雨在电视上说,中国传统注重亲情,他用快速且发飘的语调说: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品德。他紧接着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说:但是。我们习惯于这种句式,知道“但是”后面是他的重点。余秋雨说,很多贪污、腐败都是因亲情而发生,这种传统是否值得怀疑?(不一定全是原话)。我之所以对余秋雨的这类表述有点反感是因为,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各样的批判,几十年来已经非常多、非常深刻了,像你余秋雨这样的大师到今天还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你能比前人做的更好吗?鲁迅批判传统文化说“里里外外就是两个字:吃人”,柏杨说中国人的劣根性是一种“酱缸文化”,你余秋雨在痛打传统文化落水狗这条路上还能走多远?老百姓意气用事也就算了,作为一个有身份的学者,几十年过去了,还在唠叨传统文化的种种不是,有点拾人牙慧吧。当然有些人会说,之所以今天还要批判传统文化,是因为它还在当今社会发挥着坏的影响,正如余秋雨所说的那样。而我对这种现象看到的却是相反的一面:之所以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至今依然还在发挥好的和坏的影响,是因为它们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也体现出他们存在并延续的合理性。
    在我看来,即使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批判传统文化,也应该换一个角度。还是以余秋雨的“重亲情”为例。今天对于“重亲情”的传统,除了要看到它带来的坏处,还应该认真研究几千年来,“重亲情”对于中国社会的好处。而这种好处正是我们在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潮流中快被彻底忘记的东西。当西方人反过头来重新认识中国“重亲情”的传统,很多中国人还不明白西方人是为什么。
    “注重亲情”的内容很多,孝悌之道也属于其中,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道德的,另一个是经济的。道德层面说起来复杂一点,只说经济层面好了。中国传统社会里,社会保障水平较弱,“注重亲情”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小集体的互相帮助,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比如在过去,一个大家族中,有穷有富,富裕的亲戚会出钱帮助穷亲戚的孩子上学读书,或者看病,或者应付紧急灾祸,而且不一定需要还。在今天,这种经济层面的“注重亲情”在中国社会依然存在,比方说,很多年轻人买车买房用的是父母、亲戚的钱。农村很多人盖房子也是亲戚们一起出钱出力的结果。美国学者Murphey Rhoads(费正清的学生)在他的《亚洲史》一书中说:大概到19世纪中叶前,大多数中国人在食、住、衣方面的物质生活看来一直优于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多数人。不过,真正防止了绝对贫困的则是提供内部相互支援网的亚洲家庭制度。    “注重亲情”的传统之所以日益消失是因为现代商业文明使之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企图用全社会的保障取代它。比方说,你在美国看不到父母为孩子付钱买车买房的现象,出钱出力帮你盖房,要么算工钱,要么算利息。由此,“注重亲情”似乎只剩下了坏处。而我们进一步要问的是,现代商品社会真的能用全社会保障的方式,彻底取代“注重亲情”的小集体保障吗?显然是有困难的,尤其当我们考虑到全世界有60多亿人时,我们相信,至少在100年内不可能实现。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真正发现了传统文化“注重亲情”的好处和它继续存在下去乃至需要发扬光大的意义。所以,如果我们现在还需要批判“注重亲情”这一传统文化,应该是考虑如何能让它既发扬光大,更多地显示好处,同时减少它的负面作用,这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建树。像余秋雨这样轻描淡写地表扬,重拳出击地批判,起不了任何作用。
    2005年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终结的100周年。我很少看到有专家学者对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一些有开创性的研究。很多人把科举制度等同于当今的统一高考。其实,科举制度的目的是希望社会的管理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在那个年代,中国古人采用“读圣贤书,做圣贤事”的方式来实现。手段姑且不论,其本意和结果是否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像李敖这样的人物会说,现代社会政治家的行为有法律制度去约束,道德成分不在首要位置。那我们就以台湾为例好了,陈水扁的道德水准之低下已经有目共睹,法律事先制约他了吗?事后制约他了吗?陈水扁不还是赖在位置上,使全台湾人民继续忍受政治的空转,以至于一些人不得不喊出台湾需要革命的呼声吗?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和模范管理者形象,是周恩来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样子,人们对他的道德水准没有怀疑,因为他没有私心,不谋私利。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现代商业社会还有什么手段能够保证政治人物拥有高尚的道德水准?没有!肯尼迪玩女人,克林顿玩女人,布什玩石油,对于政治人物的道德要求,只剩下了自律。而他会不会“自律”居然还是他的“自由”。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建设性的工作是,要研究如何才能将道德因素和法制建设共同发生作用,这才是有意义的。偏于道德或偏于法制都有问题。“中庸”是也。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传统主张节约,但是,这个传统在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几乎没有了生存的余地。节约行为有时候变成一件可笑、愚昧的事情。那么,“节约”这个传统真的没有用了吗?“节约”同样有两层含义。一是道德层面,目的是让人克制欲望;二是物质层面,目的是避免无谓的浪费。而商品社会一方面刺激人们的欲望,另一方面拼命鼓励大量地消耗资源,因此,商品社会几乎与“节约”不共戴天。商品社会的这种恶劣特征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发现是有很大危害的,环保主义就是一个反思。然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如果商品社会的生活方式、理念不能彻底改变,环保主义也只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中国传统的“节约”方式难道不是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方式的走向吗?我们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幸福都建立在物质的极大丰富上,而不能减少物质的享受,增加精神的愉悦?
    在中国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阶段性潮流中,伴随的另一个倾向就是对西方文明缺乏批判意识的赞美和膜拜。比方说“民主”。人们在赞美民主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希特勒也是民主选举的结果?人类历史上的独裁也造成了不少恶果,同民主造就的希特勒相比呢?显然希特勒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个恶果。
    美国和伊朗现在关系如此僵化,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原因是什么?伊朗独立后,民主选举出了一个首相。这个首相代表民意不喜欢美国资本家,美国资本家也就不喜欢他。标榜民主的美国人花钱把伊朗的民选首相用非民主的手段搞下了台,扶植了一个独裁的国王,这个独裁的国王违背民意投靠了民主的美国,受到美国爱好民主的资本家们大大的欢迎。于是,出现了反对国王的霍梅尼,霍梅尼成功地利用民主和民意推翻了国王,从此与美国结下了解不开的梁子。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民主没有绝对的,背后还是利益。在民主和集权这个问题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发挥作用吗?当然。绝对的民主同绝对的独裁一样都是危险,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适当的民主与适当的集权相结合,我们是否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它?
    因此,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竭力挖掘传统文化中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内容,努力使之发扬光大。批判传统文化不是我的选择,因为国内国外批判已经够多了。批判西方文化才是我的选择,因为盲目的赞美太多了。
    结合前两天的《历史应该是活的》再说几句。我对于易中天等人的保留意见也在于,他们较多只是批判,很少建树。拆一个房子当然比建一个好房子要容易得多。最近,李敖有点改变,他对于西方文化的批判也多了起来。但是,他毕竟年事已高,能不能有所建树,不敢妄加判断。
    我认为,认清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优势,应该寄希望于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未来,甚至可以成为全世界的未来。我毫不怀疑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将是全人类的文艺复兴。
     新浪将这篇文章的标题改了之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论,特此多加说明几点:    1、传统文化不等于现实社会。    2、少批判传统文化不等于不批判现实。    3、现实社会中传统文化的精神太少了,或者扭曲了。    4、不是李敖过时了,而是李敖的批判工具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