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3:28
心灵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the mind)
康德说,人类知识只有两个来源,它们也许源于共同的但我们所不知道的根源,即感性和知性,通过前者,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后者,它们被思考(There are two sources of human knowledge, which perhaps spring from a common but to us unknown root, namely sensibility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former objects are given to us; through the latter they are thought.)。因此知识是认知者(knower)与被认知物(the thing known)之间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虽然我可以区分我自己作为知者与我所知的事物的区别。但我从来不知道事物本身是什么。在我所知道它的一瞬间,我所知道的只是我的心灵允许我知道的它的内容。正像变色镜一直戴在眼睛上,我将永远在那种颜色下看事物并且永远超不出那种眼镜对我的视觉所造成的限制。类似的,我的心灵总会把某些思考形式(ways of thinking)带给事物,而这总会影响我对它们的理解。心灵赋予我经验到的原材料什么样的东西呢?
康德断言,人心中具有三种先天的认识能力,感性(sensibility)、知性(understanding)和理性(reason)。与此相应,人们有三种学问,数学、自然科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感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和感觉经验相结合,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数学知识。知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和感觉经验相结合,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这两门学问都是先天的认识能力和感觉经验的结合,都离不开感觉经验,都是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是可以成立的。可是,形而上不学则大为不同,作为形而上学的根据的“理性”,和感性、知性不同,它决意要抛开感觉经验,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康德要证明,理性的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因此,作为理性的学问的形而上学完全是假学问,根本不能成立。
1、感性
心灵的独特活动就是去综合(synthesize)和联结(unify)我们的经验。它首先通过给我们的各种经验以感性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来实现这种综合。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觉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也即感性直观形式。康德认为,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感性直观知识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是后天的质料,即感觉经验。一是先天的直观形式。在他看来,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只是一团混乱的心理状态,只有经过先天的直观形式的整理才能形成一定的感性对象,构成感性直观知识。康德断定,人心中存在着两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
康德在这里把时空叫做纯形式,意思是,空间和时间不是从经验中来的,不包含丝毫的经验成分。他力图证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直观形式完全为人脑先天地固有,不仅不是从经验中来的,而且是经验形成的前提条件。
空间不是一个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因为为着使某些感觉与在我以外的东西发生关系,以及同样地为着能把 那些感觉表象为互相在外、互相靠近,从而不只是彼此不同,并且是彼此在不同的地方,这样就一定要以空间观念作为前提。外部经验本身只是通过我们所设想的空间观念才有可能。
时间不是从任何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因为如果时间观念不是作为一种前提先天地成为同时或继续的基础,那末同时和继续都不会进入我们的知觉里来。只有在时间这个前提之下,我们才能表象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同时地)或在不同时间里存在(继续地)。
康德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观念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不是对于事物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关系的反映。这是因为,人们要想确定事物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首先头脑里就得有一个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观念,否则就不能确定事物之间的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关系。同样,人们要想确定事物之间的同时、继续的关系,首先头脑里就得有一个同时、继续的时间观念,否则,也不能确定事物之间的同时、继续的时间关系。因此,康德得出的结论是,空间和时间观念为人脑所先天地固有,不仅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且是经验事物所以可能具有时间、空间秩序的前提条件。可以随便举例。
康德用他的时空观来解释数学。在他看来,数学知识之所以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根源于人心中时间和空间观念的先天性。正因为时间观念是先天的,算术命题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正因为空间观念是先天的,几何学公理才具有普遍必然性。在康德看来,数学作为科学只涉及现象世界,不反映“自在之物”的任何规律。
评价:不难看出,康德的时空观及其数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们头脑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乃是客观事物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在长期的反复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而一当人们头脑中形成了时间和空间观念,人们便可以运用它们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从实践经验中形成时间和空间观念,与运用时间和空间观念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这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人们正是在这两个阶段的反复交替中,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理解,不断改变着时间和空间观念。然而,康德却只抓住了后一个阶段,完全忽视前一个阶段,把时间和空间观念说成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以致陷入了唯心论。(可略)
康德认为,尽管时间和空间是独立于感觉经验的先天的直观形式,可是它们离开了经验却办不成事,没有感觉经验提供质料,它们就是空形式,形不成任何感性直观知识。同时,他还强调,时间和空间这两种直观形式也只适用于整理经验材料,只对现象世界有效,同自在之物无关。既不反映自在之物的任何性质,能用于规定自在之物。
2、知性
除了时空,还有一些思维范畴与心灵的综合、整理经验方式有关。知性是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康德认为,感性管直观,知性管思维,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自然科学知识。
康德给出了十二范畴(categories):
范畴表(TABLE OF CATEGORIES)
↗ 统一性(unity)                              ↗ 实在性 (reality)
量 (of quantity) → 多数性(plurality)           质(of quality) →否定性  (negation)
↘ 全体性(totality)                           ↘ 限制性  (limitation)
↗依附性与存在性 (of inherence and subsistence)指偶性与实体
关系(relation)→因果性与依存性(of causality and dependence)(cause and effect)
↘交互性(of community)(reciprocity between agent and patient)
↗可能性-不可能性(possibility-impossibility)
样式(modality)→存在性-不存在性(existence-non-existence)
↘必然性-偶然性 (necessity-contingency)
康德是以什么原理引出范畴的呢?在他看来,知性这种先天的综合统一能力,在逻辑中便表现为判断能力,即把主词和谓词联结起来的能力。在他看来,任何一种判断形式中必然隐含着一个联结主词和谓词的范畴。如,在或然判断中,(S可能是P,S 可能不是P)中就隐含着“可能性-不可能性”这对范畴。因此,有多少判断形式就会有多少种范畴。康德便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入手,从四类十二种判断形式中引出了四类十二种范畴,以作为知性对感性对象进行综合联结的基本思维形式。康德把范畴叫做纯概念,即,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不是对感性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不包含任何经验的成份。和时间、空间直观形式一样,也是为人脑所先天具有的。
这样,当我们断定数量时,我们心灵中就会有一与多,当我们判断性质的时候,就会有肯定、否定,当我们对关系做出判断时,我们会一方面想到因果,另一方面会想到主词或谓词;而当我们对样式做出判断时,我们会在心灵中想到某些事物可能某些不可能。所有这些思维方式构成了综合行为。通过它们心灵试图从杂多(manifold)的感觉印象世界中创造一个连贯的单一的世界。
⊙康德的范畴表与亚氏范畴的比较
首先来回顾一下亚氏的范畴说。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所有范畴都是关于存在的规定。他主要提出了十个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遭受等。其中实体是第一位的。在亚氏那里,实体主要指个别事物。
在亚氏那里,实体与其它范畴相比具有以下特性:A 不表述主体,只能作主词。其它九个范畴都是作谓词说明主词“实体”的。B 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这里主要相对其它九个范畴而言的。因为其它九个范畴都只能作为偶性或属性存在于实体中的。C 变中的不变。实体具有同一性。总的来说,实体与其它九个范畴的关系是事物与性质的关系。
比较:°亚氏并未给出确定范畴的原则,他的范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康德的范畴则是依据主谓词的关系而产生的。
°在亚氏那里,有些范畴并不是思维形式。如:时空。在康德这里只是感性直观形式。而非范畴。
°康德的范畴在数量上增加,更重要的是内容更为深刻、丰富。
°康德的范畴有其自己的特色,即每类中有三个范畴,并且第三个范畴总是前两个范畴的联结。康备的这种三一式被黑格尔发挥。但康德并没有致力于研究范畴间的联系和转化。在他那里,十二范畴间的联系基本是各自孤立的、静止的。
范畴的基本作用就是给对象确定规律。如太阳晒石头,石头发热。这里就有人的先天认识能力所赋予的因果律。
因此康德的思想就是:人为自然立法。
当然还要强调两点:范畴只对经验对象有效,只适用于现象世界。即不反映自在之物的性质,也不适用于规定自在之物。康德认为,自然科学作为科学也是可以成立的,因为自然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先天认识能力和感觉经验结合的产物。自然科学和数学一样,也只是关于现象世界的学问。同自在之物无关。这这样,康德就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为科学争得了地位,同时也为神学留下了地盘。
⊙自我和经验的统一性
是什么使我们对世界的全面统一把握成为可能?从康德对我们心灵的工作方式的分析中,康德的回答是:正是心灵把赋予感官的原材料改变成为连贯的统一的元素。但这导致康德说经验的统一性,必然意味着自我的统一性。因为如果没有心灵的各种操作的统一性,就不会有经验知识。要有这些知识,涉及到感觉、想象、记忆以及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因此,必须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自我感觉对象,记住它的特性,对它施加时空形式以及因果范畴等。所以这些必须发生在同一个主体身上。否则,就不会有知识。因为如果一个主体只有感觉,其它的只要有记忆,感性杂多就永远不会联结起来。
实现这种整合行为的单一主体是什么,康德称之为transcendental unity of apperception,即自我(self)。之所以称之为先验的,是因为我们并不直接经验“自我”本身,即使这样的自我由我们实际经验暗示出来。因此,自我观念是先天的,是我们对统一的自然世界有知识的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在整合经验的所有因素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统一性。因此,对统一的经验世界的意识和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同时发生的。然而,我们的自我意识会被影响我们对外物感觉的同一感官所影响。因此,当自我成为认识对象时,我们也会戴着先天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它。任何经验知识都暗含着一个统一的自我。
⊙知识的有限
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他坚持人类知识永远会限定在它的范围之内。这种限制有两种形式:首先,知识限定在经验世界范围内。其次,知识之所以有限就在于我们的感觉和思维能力组织经验原材料的方式。他区分了两种世界:即现象世界(phenomenal reality,即我们经验的世界)和本体世界(noumenal reality,即物自体世界,是纯粹思维的不可感的世界)。当我们经验事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先天的思维范畴来感知它。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对象都是被感知对象。而且,我们还知道我们的经验世界的存在并不是由心灵产生的,而是心灵把它的观念施于杂多的经验,而这些杂多经验是源自于物自体世界。这就意味着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独立于我们的世界,我们只能通过知道它的表现给我们的以及由我们所组织综合的。物自体概念不会增加我们的知识,相反,它时刻提醒我们知识是有限的。
3、理性
康德说,“吾人一切知识始自感官进达悟性而终于理性”。康德在这里说的理性是专指人心中具有的一种要求把握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即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的先天的认识能力。在他看来,人们通过“感性”和“知性”所获得的知识,都是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因而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比如,当“知性”运用因果性范畴于经验对象时就会看到,经验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无尽的系列:甲是乙的原因,乙是丙的原因,丙又是丁的原因,如此递推下去,没有尽头;反过来,甲也有自己的原因,而甲的原因本身又有原因,如此追溯上去,同样没有尽头。这就是说,在现象世界里,一切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没有什么绝对的“第一因”,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最终结果。可是在人心中却存在着一种要把相对的、有条件的知识综合成为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自然倾向,这就是所谓“理性”。理性的概念——理念要求一种无条件的绝对完满的东西。就如同柏拉图的“理念”那样,它是经验事物的范型,但在经验中却没有任何事物能同它完全符合。康德举例说,“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应是制定国家宪法的根本原则,也就是国家宪法的“理念”,但实际上古今一切国家的宪法都没有、也不可能完全符合这个理念。现象世界的事物可以日益接近理念,但理念不可能在现象世界实现。
理念乃超验的且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无一适合于先验的理念对象,以在经验中见及。
康德认为,“理性”虽然给自己提出了追求绝对无条件的知识的任务,可是它绝对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这是因为,理性所追求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对象在“现象世界”是没有的。理性要这样做,实际上意味着要离开经验,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而理性要去把握自在之物,它本身没有别的工具,只能请知性范畴来帮忙。可是,在知性学说中已经证明,知性范畴有它的局限性,就是只能应用于“现象世界”,不能应用于“自在之物”。如果理性硬要知性范畴去担负它所不能担负的任务,超越“现象世界”去规定“自在之物”,从相对的有条件的东西出发去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东西,那就必然要陷入谬误推理或自相矛盾之中,结果还是完不成理性所交给的任务。
如前所述,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认为,人们不用考虑经验,只要从一些抽象概念或范畴出发,遵循正确的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就能够对“灵魂”、“上帝”、“世界”做出绝对无误的规定。在康德看来,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乃是人心中“理性”追求绝对无条件的知识的要求的理论表现。“形而上学”所追求的三个东西也正是人的理性所追求的三个最高的“理念”。灵魂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最高、最完善的统一体,世界是一切物理现象的最高、最完善的统一体,上帝则是以上两者的统一,是一切可能存在的最高统一体。康德竭力要证明的是:理性撇开经验,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努力是徒劳的,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关于灵魂、世界和上帝的一切表面上似乎头头是道的理论证明,都是毫无根据的。
关于“灵魂”问题,形而上学的理性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灵魂不灭,而灵魂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则是它的基本论据。康德认为,实体是一个知性范畴,只适用规定时间和空间中的感性对象。可是,形而上学所说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的主体的灵魂并不出现在时间和空间之中。既然如此,那么就不能用实体范畴去规定它,说“灵魂”是什么“实体”了。如果说,灵魂连实体都称不上,那么坚持灵魂不灭的观点在理论上也就毫无根据了。康德认为,灵魂不是现象世界的东西,而是自在之物,因此,关于灵魂是什么,灵魂是灭还是不灭,这在理论上都是说不清楚的,是不可知的。不过,康德在否定了灵魂的可知性的同时,又一再表白,灵魂不灭这个论点虽然在理论上说不通,但在实践中,即在道德生活中还应当作为道德假设而存在。
关于上帝的问题,康德驳斥了“形而上学”理性神学关于存在的种种理论证明: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所谓本体论证明是说,上帝是一个绝对完满的概念,绝对完满的东西必然包含存在性,否则就不是绝对完满的,所以上帝是存在的。康德批驳说,“存在”这个知性范畴也只适用于规定“现象世界”中的事物,不能用它去规定根本不出现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上帝。一个事物的存在和一个事物的概念是不同的两回事,不能从某个事物的概念中推出某个事物的存在。关于上帝存在的其它证明都可归结为本体论的证明。因此,本体论的证明一经驳倒,其它证明也就不攻自破了。同灵魂问题一样,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康德的结论是:不可知。不过,他认为,上帝也应当作为道德上的假设而存在。
关于“世界”问题,康德反驳形而上学的理性宇宙论的办法,同反驳形而上学的理性心理学、理性神学的办法有所不同。在这里,他用十七、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论同形而上学的理性宇宙论来对抗。他力图表明,凡是理性宇宙论用“知性”范畴对世界所作的看起来似乎十分有力的论证和规定,都遭到来自机械唯物论的看起来也同样十分有力的反驳。然而,这决不是说康德肯定机械唯物论对理性宇宙论的批判。按照康德的观点,这两种绝然对立的观点都不能自圆其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驳不倒谁。在他看来,理性宇宙论同机械唯物论的对立,实际上反映了人的理性一旦运用知性范畴去规定世界,便会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这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完成不了它自己提出的任务,“世界”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究竟怎么样,在理性上同样是不可知的。
康德提出了四组“二律背反”:
(一)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二)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除都是由单纯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组合的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三)正题:世界上存在着绝对的自由。
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受因果必然性的制约,没有自由。
(四)正题: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
反题: 世界上不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
康德这里列举的“正题”的观点代表了形而上学理性宇宙论的观点,其目的还是为了论证灵魂不灭、意志自由和上帝存在。“反题”的观点大体上反映了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康德认为,正反双方的观点针锋相对,但结果却旗鼓相当。
康德认识论总评:康德的认识论具有调和、折衷的特征。在康德的认识中包含着某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这表现在他承认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激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客体,主张认识开始于经验而且离不开经验,以及指出人们思想中发生矛盾的必然性,等等。康德借此推翻了“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发起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不过,康德的认识论总的倾向还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康德通过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突出认识的能动方面和认识的相对性方面,这对于克服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消极、直观的缺点,克服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独断论,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历史意义。但是,先验论和不可知论作为一种哲学认识论观点,在理论上则是错误的。首先,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是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的。按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感觉以及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概念,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康德虽然肯定感觉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的产物,但是他否认感觉是对“自在之物”的反映。尽管康德肯定认识开始于经验,可是他却否认范畴来自经验,否认范畴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完全陷入了主观主义。其次,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看成是先天的凝固不变的东西,武断地给人的认识能力划定界限,这就完全违背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难,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康德割裂了感性和理性、相对和绝对、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性认识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懂得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成份,从而否认人的认识是一个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相对到绝对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以致最终否定了人类客观真理的能力。最后,康德认识论的基本缺点在于不理解科学的实践观点。他不懂得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泉源,不懂得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也不懂得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正因为康德认识论的基本倾向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所以它对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很不彻底的。在他宣布形而上学是假学问,断言上帝是不可知的同时,他又肯定上帝仍然可以是信仰的对象,可以作为道德上的假设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