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太有财了”之外三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26:02
 两会——“太有财了”之外三则


文\鄂郎传说



                                         “太有财了”


     “太有才了”,春晚宋丹丹一句台词迅速成为07年流行语,连采访两会的老外都活学活用,惊讶中国中央财政“太有财了”。



       德国记者的文章中提到,温家宝报告里提出“三个高于”,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的投入和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要高于上年。报告中提到不少数字,在那么多领域,光是中央财政支出就以百亿或十亿以上的规模增加。



      不过德国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每年公车消费4000亿,公款吃喝2000亿公费出国3000亿,决策失误4000亿。他要是了解这些,估计更会是瞪圆了眼睛。 

       德国记者还进行了一项对比,在德国和西方其它工业国家,要实施一项改革,只能是挖东墙补西墙。国家没有“闲钱”,这使每一项改革都非常困难,要花很多时间来辩论,最后也很难说就能通过。而中国出手几十几百亿,真让西方工业国的政府羡慕死。 


                                                礼包



 当然无论如何,几百亿的向弱势群体倾斜,总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国内媒体称这是政府送出的“大礼包”,这样说,固然形象,但并不准确,一则政府的钱本身就是纳税人的钱,自己的钱自己花,说是“礼包”也忒客气了点吧,因此政府做对的其实只是在财政分配中更加注重了平衡,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而这原本就是一个政府应尽的责任。



        而“礼包”的说法,则完全成了赠与受的关系,不仅期待受者感恩,而且还充满着一系列变数,既然是礼包,可大可小,甚至时有时无。



                                  从橡皮图章到大炮的路有多远



         以上两会小插曲透露的信息,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证明中国行政执行力的强大,只要是政府下了决心的事情,即便有那么几票反对,也终究只是些点缀,根本不会出现议员之间争得面红耳赤,或者被审议否决之类的事情。因为中国两会的很多重要议题实际上在开会之前已经定板,开会只是为了完成法律上的程序,所以中国两会过去常被当作橡皮图章,如今橡皮图章已经更新换代,比如举手换成表决器,虽然暂时没能从总体上改变本质,但是毕竟有了更多争论的声音,比如洪可柱,比如张贤亮,他们的发炮至少说明代表和委员们批评的空间已经有所扩展。



       我们的CCTV,以前总是老有意无意的喜欢播放台湾议会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吵架甚至打斗的场面,在我们的立场看来是多么的不和谐,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正是各种利益代表的会议上的激烈争论甚至冲突,才有可能达到会后各自所代表团体阶层之间利益的平衡最大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而开的会议本身过于“和谐”,反倒不会是太正常。



                                          媒体的春意盎然

        当然国人所能看到的媒体有关两会报道,除了偶尔拿几个艺人代表委员的事情调侃一下,总体来说依然还是那种扯着嗓门的高调,媒体很少能够表现出一些独到和深刻的分析。依旧是高度的一致与默契,那就是无不隆重开幕,胜利闭幕,掌声热烈,功德圆满。
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体制内的人,无论是旧有思维的惯性,抑或是即便有创新的冲动,媒体人在面临纪律与自身利益的双重考量下,谁又愿意去做一些让人思考的报道呢。他们的内心也许向往着尺度的突破,形式的创新,但是只是内心而已。


 我在柴静的博客上,看到 一篇名为《北京的三月春意盎然》的博文,其中描写一个地方记者站在寒风冷冽的大会堂前,多次摁机,就是为了说出,“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之类的话,她此时是一个看客,看得出她内心的敏锐与细腻,可是她何尝又不是另一个“春意盎然”的代言人呢?虽然我很欣赏她,并且理解她。


#日志日期:2007-3-17 星期六(Saturday) 晴 推荐指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