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2009年“两会”十大言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8:34:13

 2009年“两会”十大言者

  当人们从 “两会”的政治盛宴四散而去,留下的是什么?是代表委员们在会上的言说。
  尽管相当多的代表委员多年来习惯鼓掌叫好,或习惯于沉默倾听,但有部分代表委员在庞大的政治话语体系中保持一份平常心,用良心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用真言为读者留下了忧国忧民的生动记忆。
  这是南方周末连续第四年推出“两会十大言者”。让我们在这里记录,2009的两会上,那些珍稀的言说。
  诤言院士钟南山 炮轰“歌功颂德”
  “两会”上,人们听惯了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赞赏和喝彩,今年,对这一现象最直率的批评,来自耿直的院士代表钟南山。
  3月10日广东人大代表团分组讨论中,他的发言令满场皆惊,继而掌声一片:“领导不在的时候,代表们发言挺多,而且讲得很深。领导在的时候,很多代表10分钟的发言,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我感觉这样的气氛不太好。”
  他说出了许多代表想说但缺乏勇气说出的话。他是医生,看到的正是“两会”会风背后的病灶所在。
  73岁的他仍然锐气十足。他不限于批评会风,对医改、劳动合同法、政府工作报告的缺点,他都直率说出自己的观点。
  他说:“譬如劳动合同法,我听到很多负面的声音,但现在是一片赞扬。”
  有评论者呼吁,人大代表当学钟南山!其实,代表们不是不想学,是有时候不敢学也。
  敢言教授葛剑雄 记者眼中的“珍稀动物”
  葛剑雄每年“两会”都是“炮手”,今年也不例外。“两会”前,他便已通过媒体提出意见:“‘两会’的座位安排,可否调一调?”
  今年“两会”,他继续放言:“‘两会’提案议案质量下降”、“浙大请金庸当博导不合规定”、“惩腐不力学术造假将蔓延”、“教育经费连及时发放都无法保障”……他再一次成为媒体最为热衷采访的人士。
  他批评“两会”提案议案质量下降:代表委员们都不是专职的,很多人平时非常忙,很难有时间对社会做全面的观察。“不少提案议案没有调研”,“有些委员连参加“两会”都是早上动手术下午来开会,他能提出什么高质量的提案来?”
  他认为,“两会”需要设立专职委员或代表了,至少应该从有“专职常委”开始。
  葛老师是记者心中的“宝贝”——官员代表、委员不愿受访,许多群众、企业家代表、委员又只喜欢说好话,敢言的他自然成为“两会”记者眼中的“珍稀动物”。 
  较真代表李永忠 算账算出大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李永忠善于算账。这一次“两会”,财政预算让他算出了名堂。
  3月7日分组审议今年财政预算报告时,李永忠发现:“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里,有关2008年的财政执行数出现了2次,前后数据却相差100多亿元!
  他质问:“这是误差,还是印错?一个国家的财政预算报告,同一项支出的数据相差怎么这么大?”“国账”太高深莫测,所以每年不少代表们只能提出一项批评,那就是“看不懂”。这次李代表不仅看懂了,而且挑出了“国账”里的“大名堂”。
  舆论哗然。国家财政部随即以书面形式解答,并专门派人向李永忠解释,称是数据编制口径不一所致。
  李永忠还有很多生猛批评,和钟南山有得一比。他公开批评一些地方国土部门卖地盖办公楼,甚至直接称呼某市副检察长为“打捞队长”,“到处捞利益,捞好处”。批评预算,只是他最引人关注的一次亮相而已。
  但很可惜,这似乎是本次人代会上极少有的一次对预算的质疑。
  清醒学者宋林飞 一语惊醒梦中人
  “你都定了,要我们来干吗?”
  语出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两会”期间,他听到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抛出“个税起征点暂不会调”、“印花税没有下调空间”、“遗产税征收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之后,愤然出言质问。
  他认为,这样的大事决定权不应该在一个部委,“代表委员们还没讨论,你表什么态?”
  宋委员一句话,激起了公众长期以来的愤怒。等媒体舆论骂翻了天,廖副部长方才醒悟,急忙补救。他解释说,这说法“纯属误会”,不过他个人认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得越高,对富人越有利”。
  宋林飞还将矛头转向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认为方案应暂缓实施。他批评:“决定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怎么没有我们事业单位人员的主流意见?劳动保障部以为我们都是傻的,我们智商又不低……”
  今年61岁、已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宋林飞,以激情和直率,为本次“两会”制造了一句流行语,成为政协委员里的明星。
  率真委员黄因慧 跟教育部直接“叫板”
  这似乎是人们在本次“两会”上听到的最激烈、最口无遮拦的发言:“教育部搞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管到大学课件、教案是否规范,劳民伤财,鸡飞狗跳。你管大学校长的事干什么啊?你吃饱了撑的。那大学校长干什么呀?”
  3月10日,在政协致公党分组讨论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大批教育部。
  这样的“粗话”似乎不符合一个政协副主席的口吻。斯文的“两会”上,我们早已习惯了许多代表委员们的温良恭俭。
  他更多的话语同样精彩:“教育部把我们高校都害惨了,把我们分三六九等,制约学校去跟别人竞争。你再有本事,要想从这个层次跳到那个层次,想也不要想。其实这不仅害了排名靠后的学校,也害了清华北大。它们就是吃老本,仍然全国排名第一,但在国际上排名还是那么靠后。”
  黄因慧批评教育部的大白话,赢得在座委员一片喝彩和热烈响应。
  书生意气李蓝 “我绝对要投反对票”
  温文尔雅的全国政协委员李蓝,在讨论今年两高报告时“抢了一次话筒”。
  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副主任以激烈的言辞,批评最高法院工作报告里,竟然没有提及原副院长黄松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事情。
  “黄松有可不是一般人物,他身上有无数光环,在五所大学担任兼职博导,每年都有论文发表,而且在案发之后还能获奖,可见他对中国法院系统影响非常大。他的涉案极大损害了司法系统公信力,但最高法院工作报告里没有正面提到这一点。对此我很失望。”
  “如果要我投票,最高法院的这个报告我绝对要投反对票!”他说。
  但他的讲话遭到法院、检察院几位委员的“反击”。在座一些委员怀疑这几个司法界委员是“托儿”,为小组讨论定调子。
  是不是托儿并不重要了。李蓝不是人大代表,没有投票权。
  奋起疾呼梁慧星 直言司法腐败 
  在本次“两会”上,似乎只有他如此犀利地批评司法腐败:“司法腐败已经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我都感到受了侮辱,是我的耻辱,也是中国司法界、法学界、法学教育界的耻辱。
  他说:“现在想来十多年前,有人劝我去最高院,幸亏我没去。
  他说:“我给最高法的报告打50分,给最高检的打80分。”
  他是梁慧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著名法学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在本次“两会”上,梁慧星还多次从法律角度奋起疾呼,从源头上解决刑讯逼供问题。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的反对声来自公安部。如果公安部把部门利益放下,就能够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地解决刑讯逼供问题。
  作为知名法学家,梁慧星在司法界肯定朋友众多。能抛开种种顾虑,对司法腐败直言不讳,他的坦诚和理性,值得铭记。
  真话高官段正坤 四问“躲猫猫”
  “公安部门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应该把羁押权放在一个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机构中。”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司法部原副部长段正坤,被媒体描述为大胆敢言。“两会”期间,他对云南躲猫猫事件发出尖锐“四问”,在网络引起强烈反响:
  “看守所的监控设备长时间失控,为什么?国家每年拨的经费哪里去了?房间封闭管理,出这么大的事情,管理人员是怎么管理的?事情发生以后,为什么管理人员不去查找原因?”
  他还公开表示,“云南发生的‘躲猫猫’事件实际上只是冰山的一角!这次是暴露出来了,没有暴露出来的,不知还有多少,比如佘祥林冤案。”
  段委员今年64岁,在司法界浸淫多年,对中国司法改革进程知根知底。在司法领域,他说“冰山一角”,现实大概只会更严重。
  退休校长朱清时 教师可纳入公务员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朱清时在会上建议:“要鼓励优秀教师服务农村贫困地区,必须把中小学教师逐步变成国家公务员!”在“两会”上迅速引起热议。
  作为中科大的老校长,朱清时一直享有敢言的美誉。
  他忧心于学术腐败问题:“近20年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过度宽容,导致更多的人铤而走险,不劳而获。”“对学术道德不端的行为也要严打。”
  他猛批文理分科,但也认为问题要从根子上改起——高考不改革,教育结构不调整,“取消文理科”也是白讨论。
  朱清时自言崇尚真理,绝不会为了出风头而乱说。不过,只要是“想想有道理的,一定要说”。
  执着律师韩德云 官员财产一定要公示
  大胡子韩德云不是“炮手”,他以律师的理性与执著,此前连续三年在“两会””上推进一项工作: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三次提议皆如泥牛入海。古谚云:事不过三。他不听,颇不“知趣”地在今年人代会上第四次提出,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
  他一写6000字,包括3000字的法律草案——干脆连具体的法律条文都帮忙拟好了。
  公布官员财产,呼声可追溯到1988年。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甚至已将财产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与此并存的现实是:官员贪污受贿金额越来越大、犯罪年龄越来越轻、范围分布越来越广。
  他2007年和2008年的相同议案,得到监察部两次回复。一次书面回复:正在积极研究和起草,但时机还不是很成熟。第二次口头回复:目前还在积极研究和起草。
  不知我们这位执著理性的韩德云代表,今年会得到监察部的什么答复?不知在明年人代会上,这位“堂吉诃德”般的大胡子代表,会不会再一次认真而执著地,在议案上写上“公务员财产申报”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