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锐:鄙视成熟的代表,赞赏太年轻的记者(羊城晚报 2009-3-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6:15
鄙视成熟的代表,赞赏太年轻的记者
金羊网 2009-03-05 09:18:21

萧锐

全国两会刚刚开幕,关于两会的新闻报道正不间断地在门户网站的专题网页更新着,有点看不过来。无意中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站看到一则几天前的新闻,记述了南方都市报记者在刚刚结束的深圳两会上的见闻与感受,让笔者感触良多。

在“我挨代表‘批’”的小标题下,记者讲述了这样一则幕后花絮:话说某天某区分组讨论,一名代表突然对记者很认真地说 “你们南都办报的路子啊,比较野”,此语概因此代表觉得记者前一天所报道的会场动态不大合适。记者回答:“你们代表说的都是真话啊!让市民知道你们在说真话,不好么?”,谁知一语引来其他代表“真话就一定要报道么”、“你们这是为了吸引眼球”、“这样舆论导向不好”之类的语重心长。最后,作为话题发起者的那位代表用“现在有些记者啊,太年轻,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来总结陈词。

看完记者当做花絮来讲述的两会故事,笔者真的第一次感受到古人“竟无语凝噎”的意境。这是怎样一群“成熟”的人大代表?在会后这种不经意的对话中又凸显出怎样一种代表意识?笔者想向那位被斥为“太年轻”的媒体记者石秋菊表达敬意,不仅因为那些被有些代表认为是不大合适的两会报道,还因为如实记述下这段堪称精彩的对话(或者在有些代表看来,此篇花絮报道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吧)。

真话就一定要报道么?这个问题还真是第一次进入笔者的思考范畴。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应当尽一切可能保证其客观和真实性。但是不是所有真实的东西都可以被报道出来?在那些常识被颠倒的年代,连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恐怕都是“道路以目,相视无言”的;但在哪怕稍微正常点的年代,这都不应该成为问题。真话,人大代表讲出来的真话,让作为选民的普通公民知道,这是公民知情权的最基本要求。不仅应当被报道,而且必须被报道!

反观有些代表所谓“真话不宜报道论”以及由此萌生的关于舆论导向的担忧,反映出这些代表(不仅仅局限于说出这些话的个别代表)严重扭曲和变异的代表理念,以及几近人格分裂的两重性格:在会议上大可以做为民鼓呼状,但在会外他们还有日常的工作身份(不少是各级领导),日常的工作说不定就是那些在会上被自己批评过的做法。在这些代表心中,自己是比选举他的选民更高级的阶层,对很多“真话”信息有理所当然的独占权利,甚至打心眼里觉得有些情况(恰恰这些情况往往最关系民生利益,选民也更希望知情)是根本不能让选民知道的,选民知道了也没有分析的能力,只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也就是所谓舆论导向问题。在这些代表看来,选民是一群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需要作为代表的他们给予作为监护人的引导。有些信息是真话,但只能在小范围内、在有分析判断能力的高级阶层中才能被传播,选民是无权(也不配)知晓的。

笔者注意到,记者在描述这些代表的身份时采用了模糊的代词,使得我们无从获知这些代表委员的真实姓名,不知道这是不是慢慢“成熟”起来的表现。但在被披露的不多的信息中,斥责记者“太年轻”的代表有一个“这位干部”的身份符号。“这位干部”四个字,足以让我们想象“这位干部”在说话当时的神情与举止。笔者猜测,这些在平日肯定有其他领导职务(恐怕还小不了)的人大代表,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其本身应该有很严重的角色错位现象:究竟是领导,还是代表,一身兼二任,而且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是领导,只有那么几天是代表。拥有这样的双重身份而不至于精神错乱,笔者倒要赞叹其高超的调理技巧了。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不知道上述“真话观”和“成熟”心态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是否存在。作为一个普通选民,说实话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些自以为比选民优越的所谓代表们,他们身上所谓的“成熟”恰恰是人大制度改革的最大阻力和被改革对象。而被斥为“太年轻”的媒体记者,让笔者尊敬,不由自主地想说出对他们的声援和支持。让“太年轻”的记者和他们身后负责任的传媒多些、再多些!让真正为选民讲话、讲真话的代表多些、再多些!让真话不仅被表达和报道,还要让新闻报道中都是真话!这,也算一个普通的选民微薄的心愿吧。

http://www.ycwb.com/sp/2009-03/05/content_2079709.htm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