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美食文化散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8:03:55
文静1961书轩 2010-06-08 11:59:16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作品推荐:
食是中国历史上最丰富的文化载体之一,中国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积淀起来的食文化,用一生的时间也写不完。食文化既有地域性,也有普适性,跟地理、气候、农耕、习俗、移民等自然环境与人文积淀相关,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美轮美奂,它们既是一种欲望的张扬,也是一些欲望的转注和慰藉。作者试图以边走、边看、边吃、边写的独特方式来诠释中国食文化的精髓。其饮食文字最大的特色是能将其化为一盘盘或油汪汪或清淡淡的菜肴,同时夹杂着淡淡的乡土气息。
作者简介:
古清生,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祖籍江西遂川,出生于湖北大冶,现旅居北京。曾从事地质勘探、宣传和专业写作等公职,1994年辞职到北京从事职业写作。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创作,同时研究国际关系。古清生以其地质队员的姿态步入流浪写作,流浪、生命、写作融于一体,创造出奇特的充满个性化的行走文学文本。
主要作品有《左烧烤右煨汤》、《男人的蜕变》、《漂泊者的晚宴》、《漂泊北京》、《风中的身影——古清生自选集》、《追杀索罗斯》、《高危地带》、《把我寄出去》等散文专集和长篇小说,与人合著有《中国可以说不》等。
内容简介:
闲说中国美食
中国人吃饭,吃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吃的是文化。文化是比油盐酱醋、姜茸葱花更重要的调味品。洒那么一点点文化味精,你就能吃出别样的感觉。
大嘴吃八方
文章揽四海,大嘴吃八方,“行走的体验,美食的檄文!”在色香味文中体验美食文化的饕餮盛宴,在苦辣酸甜中书写行走人生的风情万种。
鱼头的思想
北京的食事,美食杂谈和辣椒的言说,倾向于重味的论理,京都与乡土,大范围的味觉漂流,是可以治理乏味的文字肴馔。
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
沿着黄河品饮,是一次泛黄河的味觉游历,从黄河入海口到黄河源,由食事构成的精美文章与黄河浑然融为一体,堪称是味觉上的黄河文明。
美食最乡思
乡愁是味觉上的思念。宁静悠远的南方,文章中细细地闲说岁月,童年的梦想,学生时代的游戏与种植,一切都固化为悠然美境,读着,时间也是香醇。
食在江湖
用平实的言语悠悠地抒写出谈论饮食的几瓣心得,探索由地域等因素所形成的美食内在意义,触及中国各地饮食的历史沉淀及其所蕴含的某个地域的人文精神与居民秉性。
徘徊的鱼
一些看似怪诞的联系与思索,骨子里张扬了作者对工业化以及快餐文化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传统饮食原始、细致、差异之类的忧思与反抗。
味蕾上的南方
将目光聚焦在江南秀美水乡所造就的精致美食上,一箪食,一粒饭,不经意地吃,其味蕾静静地熏染在乡味小居,其感觉却融入了“乡愁是味觉上的思念”这样的美丽文字中。
精彩书评:
听老地质员古清生先生谈论饮食,你会发现饮食之道不在文人雅舍,不在宾馆餐厅,而像油茶花那样,在民间自然地蓬勃,自然地开放,自然地美丽。那挑惹你食欲的方式,同样妙合自然。
——周泽雄
古清生身兼业余厨子和专业食客二职,更终年客串旅行家,走南闯北,吃喝写作两不耽误。果然笔下风光,色香味俱全。
——童志刚
在文字中领略美食,纸上的味道另有魅力。味蕾上的故乡,展示的是古清生切身的美食体验,浓浓的情怀里我们闻到了“菜根香”。
——朴素
古清生很适合谈吃。这老兄一吃得馋,二吃得野,三有吃手舞足蹈,四吃而忘色,五先吃后喝。有此五样,资格就齐了,且听他自我吹嘘。
——陈村
古清生这般地写,让俺渐生改行之心,恨不能当专职家庭妇女去,日日研究烹饪艺术。
——静娅
古清生先生的美食文章,看的多了会入魔的,整天介俺就想着吃来着。
——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