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读“200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21:17

(一)

每年的3月,很多人都在期盼的沃伦·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信》。2009也是如此,如期而至。这类信一直都以平和亲切的行文和智慧幽默著称。

在2009的巴菲特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坦承:2008年,收入净下滑115亿美元。是44年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他说:到(2008年)年底,各类投资者均遭惨重损失,经济前景困惑,犹如被丢进一场羽毛球比赛的小鸟。

他一度认为,未来油价远高于当前40至5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很大;但到目前为止,他完全错了。他用了一个网球术语:“非受迫性失误”来形容自己的错误。

这老头亏了那么多,还跟没事的一样,幽默了自己一把。

接着老头继续发挥自己说话的风格,他表示:信贷的崩溃,让政府把“所有的都押上了”。他担心:在不远的未来,大量的资金注入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冲击。

他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呢?

不过,老头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乐观。一个在投资行业做了50年的人,他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本钱。

他简单回溯了美国往事,认为:有跌有涨,乃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与过往的历史相比,眼前的形势微不足道。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我们的经济系统将历经考验,并发挥出过人的潜力,美国人民的幸福时光就在前方。

最后,他仍然强调的是:他不扔骰子。他和他的战友查理都从来不预知股票的得失。

这封信属于典型的巴菲特风格:理性、乐观,举重若轻。

在互联网上,你能看见很多人在为巴菲特的“道歉”欢呼雀跃,好像一群一贯考试不及格的差生终于等到优等生考了一次60分一样。

一直以来,有一小撮人为了某种私利,神话巴菲特,打着巴菲特的旗号,狐假虎威,在股市上,大谈他们理解的价值投资,招摇撞骗。另外一些人,以巴菲特的拥趸为敌,对神话进行无情的批判。

其实,这两拨人,那些想象中的战斗,都跟巴菲特无关。

巴菲特从来不以他人的意志而存在。

从小时候起,父亲霍华德就一直重视培养他独立思考的习惯。他至今都记得小时候,当一家人围坐在父亲身旁的样子。父亲会背诵一句爱默生的经典名言:

伟大的人,是能够大隐于世且保持独立人格的人。

(二)

在巴菲特的成长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一个是父亲,另外一个就是他口口声声的导师:格雷厄姆。

许多年后,有人曾问巴菲特:这个世界上,哪个人对你的影响最大?

巴菲特说:是父亲。

父亲从不这样或那样贬损自己的儿子。他对巴菲特一直都抱有信心,对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坚定地给予支持。父亲教给他的是:做一个人,要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你宁可相信别人,却从不相信自己,那你什么也做不成。

巴菲特出生的时候,正赶上美国的大萧条,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时期。银行破产,父亲失去了工作和积蓄,也只能忍气吞声还从爷爷那儿借来的债。这对一向反对借钱的父亲实属不易。后来,父亲对巴菲特说:“保护好你的信誉,因为这比金钱更重要。”

这段艰难的岁月似乎在巴菲特心头留下了不灭的记忆。从此,他迫切的想要变得非常非常富有。自从5岁时有了这个念头后,这种想法就从来没有从他头脑中消失过。

巴菲特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叫《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这本书对那些异想天开,想发大财的人很是受用。里面有很多“如何用38美元生出百万财富”的故事。巴菲特经常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幻想自己站在一座高大的金山旁边,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

巴菲特相信自己正是该书编者心中最理想的实践者,他牢记书里的建议:行动,立即行动,不论你有什么梦想,千万不要等待。
(三)

父亲教给了巴菲特: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而格雷厄姆则教会了巴菲特如何看待股市。

作为老师,格雷厄姆坦白地说:投资普通股票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

他说:

股票投机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博弈,A股民试图判断B、C、D股民的投资决策,而B、C、D股民也在做同样的考量。

在格雷厄姆写的《证券分析》一书中,给出了逃脱这个心理悖论的方法,让巴菲特受益匪浅:

投资者的注意力不要只放在大盘上,而是要放在股票背后的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上。通过关注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未来盈利预期等基本面因素,投资者对一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说到底:股市并不是一个能精确衡量企业价值的“公平秤”,而更像是一台“投票机”。大家都通过这个来投票,有些是理性的,有些是感性的。

股市投资的秘诀在于当股价远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时候坚决买进,而且坚信股价会有补涨的那一天。

( 问题是,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无法确定的是:什么时候才是那个该买的点。)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超过巴菲特对老师价值投资的理解,甚至包括他的老师本人。

没有人象巴菲特把这种理解应用到极致:

对于那些好股票后面隐藏的好企业,巴菲特总是尽可能想办法收入囊中。事实上,巴菲特并不总是倒卖现成的果子。虽然他成天阅读,找好股票很有一套。

如果他发现果子好,就会找到生产好果子的农场,然后,再弄一些能干的人过来管理,自己坐享其成就行了。

按照常识来看,从来源到结果都是控制好的,而不是靠轮盘赌一样的运气,这种赚钱的可能性相当的大。

长期拥有一些业绩良好而且伟大的公司的股份,然后在资本市场上坚持一贯地理性分析,以正义和品德取胜大都市的尔虞我诈,用执着不变应对瞬息万变。不仅是投资家,也是企业家。这就是巴菲特成为巴菲特的秘密。

巴菲特没什么敌人,如果说有的话,只有一个,就是时间。

他看一个事情,从来不是在某个时间点来看,而是一个周期来看。

他相信很多事情跟四季的规律一样:一个低的周期过后,总会有一拨高的周期。相反,也是如此。

(四)

巴菲特成名后,《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要采访他。对他办公室房间里的简朴宁静感到不可思议。

巴菲特的办公室,墙壁涂成了翡翠绿,里面连一个牛或者熊的雕塑都没有。有一台老式的爱迪生时代的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一张老师格雷厄姆的照片,一张家庭的合照和一张奖状。

房间里的一张格子花呢的长沙发,上面落了一层灰。

巴菲特没有电子计算器,没有股票行情显示终端,也没有电脑。

他跟别人说:“我自己的脑袋就是电脑。”

这位爱吃爆米花的资本家自己开车,自己理财,一家人住在1958年买的房子里。

他说:做一个好的分析者其实并不需要接受正式培训,也不需要高智商。最关键的是要具备几项要素:有活力,讲原则,有悟性。

他说:预言会告诉你很多关于预言家的信息,而对你了解未来毫无帮助。

(五)

在关于巴菲特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这本:《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据说,《滚雪球》是巴菲特亲自认可的一本传记。但是,说实话,不知是不是因为书的作者是女性,叙述得过于细腻,再加上翻译的问题。太长了,让人在阅读中烦恼的情绪,也如雪球一般长大。

《巴菲特传》则给人一种简洁、干练,一气呵成的感觉。

我尤其喜欢书末对巴菲特的一种评价:

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资本家,而且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他教导了一代人该如何去定位经营,他证明了股票和垄断不同,投资也不是只凭运气的游戏。他证明投资也是一种理性的、可以把握的事业,与它背后代表的具体经营业务是一致的。

巴菲特说他最喜欢的持股时间是“永远”,这让很多人都大为吃惊。现代人的字典里还没有“永远”这个词,通常这只是小说或童话中的字眼。

但是巴菲特确实兑现了他的承诺,不论是对他的糖果公司、报业公司,对朋友,或是其他许多人。在这个充满贪婪和欲望的时代,巴菲特把投资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纽带,而且几乎成了社会契约。

他说:

我当然不会只为一个诱人的价格,就把某个由我喜欢和敬佩的人经营的好公司卖掉。

现如今这样的话已经快要绝迹了。

今天,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疯狂交易成了社会嬗变的代名词,各种职业上的和非职业上的合作关系,分崩离析。

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承诺,只不过是可以当作交易来买卖的。

这正是巴菲特的不同之处:

不是他到底赚了还是亏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他获得巨大成功不是因为把承诺当成了交易,而是因为他信守了承诺。

郎咸平先生们说:巴菲特的成功奥秘是能耐得住寂寞。

总评:中国人天生适合金融投资!在中国绝对有比巴菲特优秀的人才,而且应该还不少,否则美国人、欧洲人不会非常的希望中国民间高手为他们理财!那中国的投 资公司为什么老在世界上打败仗,中国为什么没有冒出来中国的“巴菲特”、“索罗斯”,中国的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没有在金融领域有所建树呢?这还真说不清 楚?不过,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以下是《巴菲特2009年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信》的原文


2008年,我们的收入净下滑115亿美元,让巴郡公司的账面价值缩水9.6%。在我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兼CEO以后的44年来,公司的每股价值从190美元上升到7.053万美元,累计年增长率为20.3%。(评:这是所有投资者的致命伤,知行合一非常重要,不能有侥幸心理)

公布的报表显示了过去44年来,巴郡公司和作为重要标准的标准普尔500的收入状况,显见的事实是,2008年是我们表现最糟糕的一年,这对标 普指数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都是不可回避的。在这一时期企业债券、政府债券、房地产市场和大宗商品都遭遇了同样的溃败,到(2008年)年底,各类投资 者均遭惨重损失,经济前景困惑,犹如被丢进一场羽毛球比赛的小鸟。

形势还在发展,一系列危及大型金融机构的经济问题凸显了出来,这让原本应该允许良好的信贷市场突然失去功效,信心溃败之后,我年轻时候在旅店墙上看到的信条成为整个国家的现实——只信上帝,请付现金。(评:历史是螺旋性上升的。)

我当时依旧认为,未来油价远高于当前40至5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很大;但到目前为止,我完全错了。我还犯了其他已经为外界所知的(投资)错误。网球观众会用“非受迫性失误”来形容我的错误。

有房子是件美好的事情。我和家人已经在现在的住所生活了50年,还将生活下去。但购房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居住的)乐趣和实用性,不是盈利和再融资,而且所购房应该与购房者的收入相匹配。

如今的房地产崩盘为购房者、借贷者、经纪人以及(美国)政府上了道理简单的一课,这将促进未来市场的稳定。购房应该包含至少10%的真正首付款以及买房者收入水平能够轻松承受的月供。这一收入水平应该得到仔细审核。让人们住进(新)房,尽管是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却不应该是我们国家的首要目的,让 他们待在现住房里才是。(评:首付10%就够了,真好!)

到第四季度,信贷危机加上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暴跌,黑暗的恐慌笼罩了整个国家,经济形势以我所未见的速度恶化。美国,以及整个世界,得到了经济系统最严重的反馈:恐慌导致企业萎缩、企业的困境又进一步加剧恐慌。

恶性循环让政府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动作,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入到危机抗战中来。这里若用扑克牌的术语来说,财政部和美国联 邦储备委员会已经“把所有都押上”了,原本用以一杯一杯服用的“经济药剂”最近已经用桶来灌服,这种剂量其副作用更是难以想象的。或许,目前我们还在猜测 它的副作用到底有哪些,但不得不忧虑的就是,在注入巨大流动性之后,经济可能面临的通货膨胀冲击。

这些还不够,主要行业的依赖性增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求助行列,随之而来的会是抱有同样要求的城市和州。到最后,让这些实体“断奶”将成为政治挑战,它们不会自愿离开。

不管接下来意味着什么,如果想让金融系统避免一场整体崩盘,政府去年强硬而迅捷的行动仍然至关重要。如果崩盘发生,我们经济的每个领域都将面临灾难性后果,包括华尔街、商业街和各类小街都在同一条船上。

面对不好的消息,需要时刻记得的是,我们的国家早就经历过更糟糕的情绪,单单20世纪,我们经历过两次战争、衰退和恐慌。1930年代的大萧条,失业率曾在15%~25%之间持续很多年,美国人民早已历经挑战。

面对灾难,我们成功克服。道琼斯工业指数曾从66点飙至11497点。与过往的历史相比,眼前的形势微不足道。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我们的经济系统将历经考验,并发挥出过人的潜力,美国人民的幸福时光就在前方。

再一次回头看看44年来的报表,我相信未来的44年将会有更加繁荣的表现,尽管如此,我和我的副主席查理·蒙加(Charlie Munger)都无法预知每一年的得失,根据我们个人的判断,也没有人能预知。

我们确定,2009年我们的经济仍将持续低迷,但与上述分析一样,我们依然不能得出股票的涨跌。

作者:沈雁飞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