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春晚陋习――-五学者发表《新春节文化宣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42:29
抵制春晚陋习――-五学者发表《新春节文化宣言》   春节究竟是要保卫还是不需保卫?春晚究竟是看还是不看?春节民俗究竟是弘扬还是衰微?2008年春节来临之际,五学者最新组合,凌沧洲、裴钰、孔慧,黄梓峰,蒙昧联手推出《新春节文化宣言》,由众人网独家支持首发。
  五位学者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对春节进行了反思,春节作为一种文明的现象,它的存在要早于文字、教化的历史,对于春节这样的人类文明现象,保存其本身的“自由价值”,珍视人们从远古传承下来的自由、纯朴和率性的快乐,才是对春节最好的弘扬和继承。五位学者反对春节联欢晚会这种电视伪民俗,正是春节晚会这种工具化的方式,扭曲了春节这个人类文明节日的纯朴和自由,亵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提出抵制“春晚”陋习,春节文化应当多元化。
  《新春节文化宣言》
  春节不是教化的产物,而是文明的产物,在教化尚未萌芽的史前时代,“春节”作为节日已然是一种文明的现象而存在着,所以,当我们今天审视“春节”的时候,不要用所谓“教化”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她。无论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兴衰,还是佛学的成败,甚至近现代西方哲学文化的侵袭,“春节”都没有消亡,甚至没有一点点衰微,因为,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节”既无需什么保卫,也更无需什么发扬,她就是文明的历史,又是发展的未来,更是人类存在的现实。
  “春节”作为一种文明的现象,她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由”, 不受任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羁绊,包括自身的束缚,她不断否定、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在没有教化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欢度春节,人们刀耕火种,载歌载舞,关注心灵、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春节对于人们是真正意义的“自由”。在农业文明的时代,春节意味着人们对亲情的凝聚,对祖先的追思,对孩童的寄望,对未来的期盼。
  如今,“春节”被赋予了太多的教化、劝导和条条框框,有的人在指导人们如何过春节,有的人在用春节来承载歌功颂德的献媚,有的人把春节当作工具加以利用,当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电视文明的话语垄断工具开始“改造”春节之后,过年就变成了看电视,让亿万年存在的文明现象化作一种单一的视听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庸俗。当春节晚会承担了很多教化、吹捧和歌功颂德的五花八门的职能之后,“春节”就在被庸俗化之后,又被工具化、舞台化,政治功能化了。
  然而,春节不属于任何主义,当你对春节概念的理解就是“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你就忘却了春节的“自由意义”,人们总是去寻求春节的“本质”,可是恰恰忘却了春节的“存在”(文明)要早于她的“本质”(政治功能化)。
  春节,不需要保卫什么,不需要提倡什么,不需要消灭什么,不需要展示什么,不需要表扬什么,不需要批评什么,只需要你自由自己的内心,只需要你自由自己的快乐,当有人问:春节我该怎么过的时候——你去快乐,如何快乐难道需要别人的引导吗?但有人问:不看春节晚会我们该干什么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是:该干嘛干嘛!看也是人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不看也是人民自由选择的权利。甚至你可以把春节晚会当作一场喜剧闹剧丑剧来看吧,工具化是幽默,舞台化是幽默,政治功能化更是一种幽默,谁说中国人缺少幽默感,当人的心灵被分裂,被异化之后,人们竟然会对着“自由”问:我该怎么自由?
  新春节之“新”,在于回归“文明的自由的存在”,我们不是在反对什么,也不是在推动什么,如果我们对于文明尚有一颗敬畏之心的话,2008年的春节,让我们剥离所有:谎言的编造、欢乐的做作、盛世的虚伪、真情的阉割,回归文明的存在,回归人性的溯源。
  我们的结论:春节无需保卫,春晚可以不看,注重自由精神,尊重文化多元。
  执笔人:裴钰
  签名:凌沧洲(作家,学者)
  裴    钰(众人网执行总编,学者)
  孔    慧(传媒人,学者)
  黄梓峰   (传媒人,学者)
  蒙    昧(传媒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