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我的2.0 beta之路(二) - Xuer‘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3:40
也谈我的2.0 beta之路(二)
社会性网络SNS和创业
此前,我通过Wealink认识了Wealink创始人邹岭,那时正逢Wealink改版,我非常欣赏他们当时基于名片概念的改版,并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寻求业务发展合作,在此过程中我跟邹岭很是默契,彼此非常投缘,这让我又体验到了曾有过的那种创业的兴奋和纯粹,我无法抗拒来自心底的召唤,终于加入了Wealink team,至此我与社会性网络SNS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那时我们正重新审视和认识这个新东东,无独有偶我在“所评即斯人,斯人即所评”和“人还是书” 的改进豆瓣讨论中也碰到了社会性网络的认识问题,而我更迫切需要理解Wealink的发展历史,这让我开始了深入地思考。
随着思考和认识的深入,我与团队也开始就社会性网络SNS的认识发生了痛苦和激烈的争论,而此时我对豆瓣的enjoy也开始变得不自在起来,这些因素包括无法跟踪对别人评论的回应(当时是这样);无法确切地知道那些可能愿意公开“有用、无用”评价的人会是谁,无法就自己对友邻添加的不礼尚往来做出可能的有效沟通,避免伤害善意(当时没有豆邮),以及其他一些若隐若现的控制沟通的作法(按阿北的解释是为了防止spam),随着豆瓣影评推出后的一系列功能变化,我也逐渐迷失了enjoy的体验,终于在豆瓣的标签毕业礼上彻底地迷失,肢解了我本完整的tag标签呈现就像肢解了我这个人,另外,那么多人做出的“社会性标签(tag)”贡献——总标签一下子消失的那会,我就象突然离开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下子觉得空荡荡的特别失落,标签(tag)是通人性的,它寄托着一种情感沟通的体验!不知大家是否体验过这样一种无声而会心的沟通方式:一个team里就某一个问题各自将解决办法同时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同时打开,戏剧化的揭晓谜底……。所以削弱标签(tag)的人性和社会性情感体现,只是把它沦为一个分类工具,我看这也是暴殄天物,即便就如目前的标签使用设计来进行分类管理,也要依书/电影/音乐东奔西跑多有不便,离着豆瓣的标签毕业礼上所说的平面的冲浪感觉差着何止千里。我终于失去了我心爱的标签(tag)体验,郁闷!但早先对豆瓣的那份感情以及与阿北的友好交流让我选择了在其blog的回应中含蓄地表达旨在鼓励,何况豆瓣始终一直在完善和改进,对它我还是一直有期待和耐心的,待到豆瓣又一次对评论作出了“引导”时,我的那根草根神经再一次被刺激,终于公开地谈了些看法1,2,可是那次沟通效果并不好,也许我也触动了豆瓣的某根神经,闭嘴也罢!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自此我几乎再也没兴致做书评了,其他使用也很少,算起来也就剩下友邻和小组两个窗口了,之所以没撤多半也是因为他们。
有意思的是,此时业界也正在就“社会性网络的6度理论和目的性”进行反思和讨论,结合豆瓣体验也就有了我后来的一系列有关社会性网络的观点和认识(1,2,3),但终究没有澈见,所以与团队的隔阂和磨合仍然在继续,而业界的讨论一时似乎也难有定论,这使我深深地感到要解决这个认识问题,必需融入到对整个互联网环境发展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中去(这将在我下一节的2.0 beta进行时中专门阐述)。而我也正忙于我们Wealink的社会性网络SNS之路,团队内的认识分歧也很大,与豆瓣的阿北无比重视个人隐私和spam相反,我的同伙在这方面好像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这是当时我和他们最主要的分歧之一,当然正如我的豆瓣体验冲突的两根主线显示的那样:1)价值、体验与隐私、spam的对立统一;2)用户的社会性需求与服务自身利益取向的激励相容问题都是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也并不完全赞同豆瓣那样近乎偏执的重视1),因为他忽视了社会性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自发的社会性监督机制,就像《引爆流行》中的关键人物举例:所有的超市总是忌惮于一批自发的、热心的社会性价格监督员,书中把他们称为“专家(maven)”,书中还特别地提到他们的这种行为局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更多的激励可能是社会性认同感,所以有关豆瓣评论、豆邮中可能潜在的spam问题完全不是问题。至于在隐私问题上,我倒认为我们Wealink这样的人际关系服务应该象豆瓣那样高度、偏执地重视隐私问题,而豆瓣更应重视挖掘读书活动的社会性价值,一扫吾国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之风,在这个开放和宽容的时代,注重个人隐私的多样性价值与注重沟通的社会性价值应该是一个恰当的平衡,这是任何一个社会性网络(SNS)服务都必须权衡和回答的问题,我们Wealink也不例外,to be ?or not to be?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在开放的社会性运营中根据目标用户的隐私敏感取向作出平衡安排,事实上目前象豆瓣的削弱某些社会性并无好处,譬如考虑了标签(tag)的隐私性问题,就带来了标签(tag)的使用不便,也降低了标签(tag)的情感趣味性,久而久之用户就疏于维护标签(tag),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降低了豆瓣推荐的准确性(人的多少不应该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标签的质量和客观性也是重要因素),象我基本上还是依赖友邻的读书情况择书。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我们团队内已完全沟通,我们应在价值、体验与隐私、spam的对立统一中寻求平衡,我们更多依赖自发的社会性监督机制,诸如社会性评价、垃圾举报等等,不过话说回来我们Wealink的最高原则还是用户隐私保护,准确地说用户的隐私由用户控制。
本来想接着昨天的话题,展开谈谈为什么blog是社会性网络SNS生存的深厚基础,写到这里感觉还是应该放到下一章节2.0 beta进行时的整个web2.0环境中去考察更合适。
最后再通过我为什么撤出豆瓣来讲讲社会性网络SNS的运营问题,撤出豆瓣的根本原因还是上述的用户体验问题,但是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有关用户自尊的一件事:不久前,豆瓣也陆续推出了回应跟踪和豆邮等一系列旨在促进社会性沟通的工具,可我对此早已没了兴致,不过我还是感觉到了豆瓣在开始某些开明的尝试,在这段沉闷的豆瓣体验期后让我稍感安慰的是我开设的纯粹读书小组却突然人丁兴旺起来,自然我就打开了话匣子,与新来的一个人讨论起我自己也犯嘀咕的小组起名,我最关心的是他们因为什么而来,由此再来判断起名是否恰当,然而毕竟还有很多人应该几乎已忘了,所以我就一下子想到需要一个豆邮的小组广播功能,二话没说就兴冲冲地跑到论坛提建议去,顺便就赞了shizhao的一个建议,与此同时我还给阿北发了个豆邮,想拜访他请教有关社会性网络运营方面的问题,那几天我们Wealink的新版也刚刚上线,一想到运营我就想到了阿北,因为我最敬佩他一直以来还是一个人在做用户支持,然而一连五天什么回音也没有,改进豆瓣中也没有回复,看看帮助、bug处你又明明在做服务,想想自己的建议也无须长篇回复,当时我感到非常愤懑,有一种被藐视的感觉,对于豆邮的拜访请求吃闭门羹我是无论如何也会理解的,尽管有些郁闷也决不至于离开,但对于一个忠实用户的建言,你可以不采纳,但哪怕回复片言只语总是可以的吧,可是没有,那么结合以前我只有一个判断:我不是豆瓣的目标用户,所以我决定撤出,撤出是悲伤的,因为我对豆瓣很有感情,对阿北也是非常敬重,豆瓣也教会了我很多,对此我也心存感激,发生这种事也是扎我心窝子,但我也是有用户自尊的,尽管我误会你怪癖游戏点将的第二天你已来信释疑,并且真诚邀请我有机会能见面聊一聊,但我还是想把情况讲一讲,也算我的一段社会性网络学习经历的真情回顾和倾吐,也能让我自己心里平静一下,无论如何你已非常地了不起,能让一个用户对豆瓣倾注这样大的感情,我打心眼里钦佩!同时也给了我自己一个重要的启示:社会性网络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只要你能把社会性网络做得足够好,为用户创造价值,它的魔力是巨大的,对此我对我们Wealink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正象我给你的回信中所说,我也理解你对豆瓣呵护的艰辛,还是douban fans最重要,这已够你忙活的了,我的撤出不是事,我也打算不完全撤出,假如豆瓣哪天能变得我所期望的那样我还会回来,不变也无妨豆瓣也有豆瓣自己的明确定位,社会性网络也需要这样鲜明的创业个性!我呢,也可以找我自己喜欢的服务体验。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Wealink要是碰上我这样的用户我会怎么想?不厚道一点讲首先是一种幸福,其次是麻烦,然后想辙:办法之一就是当服务运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特别是自己对用户的热情无法对等回报时就要考虑设置专门的支持,对此与阿北共勉!
写下这节《社会性网络SNS和创业》也权当提供给阿北的一份用户体验心得,同时也回报你的豆瓣曾给我带来的欢愉,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热爱2.0的同道”,最后真心祝愿豆瓣能率先成为我们社会性网络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