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才于外但求所用 VS 全职钓回但求所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6:09
储才于外但求所用 VS 全职钓回但求所有
学者徐坚在博文“我本将心向明月”中说,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位普通的华裔教授回本土当了教授就会演变成事件”和热议。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理解。像我这把年纪的人,应该早就见惯不惊。80年代温元凯、陈章良“拒绝外方高薪聘请、毅然归国”,引起的热议好像远比现在更热。虽然当时没有科学网。   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两位学术新星,已经和原来的学术脱钩。我不理解的是,是否全职钓回的海龟继续发挥学术专长有一些体制上的障碍?如果有,是什么样的障碍?   78年以前,我们也开始往西方国家派留学生。但当时的留学生管理,似乎以防叛逃为第一目的。有些管理措施,现在看来很荒谬。出国以前,先“政治集训”两个月,教育大家“如何看清资本主义罪恶本质”、“如何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唯一有趣一点的是教育大家如何提防敌人的女特务。出国以后,不许个人随便乱走动(避免单人出行),定期汇报思想。每月只发另花钱(有人回忆是30刀,好像是30元,当时换算18.95刀),其它大使馆直拨,或凭发票报销。看电视只允许看新闻。当时的政策,可以用“但求不跑,不问所学”来描述。   78年小平同志决定大批派留学生,反对意见的第一条就是怎么防跑。我前边博文讲了小平的答复。反对的第二条是外汇成本。算了算,咬咬牙,还是派了。我记得当初教育我们的时候说的是一年1万刀的成本。小平同志拍了版,“爱回不回”。但是“但求不跑,不问所学”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老邪赶上了每月18.95刀政策的一个尾巴。但很快领馆的同志们就不耐烦给大家报发票,听谁谁单人出行的汇报了。从“小包干”到“大包干”,基本上就没人管了。   但到80年代中期,因为学成回国率较低,对小平同志“爱回不回”政策攻得很厉害,感到当了“冤大头”的单位开始自由停发留学人员的国内工资。紫阳同志为了捍卫“爱回不回”政策,提出了“储才于外”的口号,也受到攻击。“但求不跑,不问所学”的政策又死灰复燃。一是逼(前文讲了,那个专业清单),二是钓。但怎么钓呢?当时回国博士工资只能定到100元左右,所以只能靠政治宣传来钓,这才产生了温元凯、陈章良这样的标兵。   到92年,但求不跑政策明显失败。人们才重新思考,怎么从这几万跑定了的人才中多少钓一些回来。所以提出了“来去自由”、“既往不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政策、基金委的短期回国讲学项目,教育部的春晖计划,等等。基金委的“两个基地”,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则可以认为是其延续。我简单称之为“储才于外、但求所用”政策。据我的观察,刚开始效果是不错的。   初期的“百人计划”,要求滞外学人全时回国,与国外单位切割。这可以认为是“全职钓回、但求所有”政策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很快,“百人计划”的执行者认识到这二百万投入甚至竞争不过30万投入的“两个基地”,更竞争不过长江学者计划,所以实际上放宽了全时回国的要求,与长江学者计划的要求接近,从而依靠二百万投入的优势,压倒了长江计划,几乎压垮了两个基地。   但是,人们脑袋里的思维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在占优势的情况下,04年左右,“百人计划”的执行者又开始复辟初期的“全职钓回、但求所有”政策;规定到“百人计划”结题时仍未全时回国,与国外单位切割者,一律算考核不合格。但是,很快发现,很多未能全时回国者的贡献之突出,把别人算作结题考核不合格有实际的困难。   那么,反正国家有钱了,把二百万提高到二千万,总能钓回几个超优秀的人才,为我所有吧?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怀疑。因为“为我所有”,往往变成“单位所有”,单位所有往往只会把人才搓磨成不如单位领导的蠢材,或者比单位领导更精明的政客。从历史的角度看,也只有客卿制度的存在,才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