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运河风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8:43:06
  走进山东省台儿庄城内的运河古道,宛若进入了久远的明清时代。它是1959年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改道城外时留下的,全长3公里。
    如今,台儿庄运河古道北岸的顺河街、越河街、丁字街等部分古街巷以及岸两边仍然保存完整,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商铺、古民居,还有岸边的古码头等,最老的已有500多年历史。这些街巷、古居顺河而建,布局灵巧,远看参差蜿蜒、错落有致,让人回味无穷。运河古道南岸,还保存着大面积的古村落,全是草屋茅舍、泥墙草顶,古朴清幽,隐居于参天古木之中;清代的贞节牌坊、兴隆桥、清真寺等古迹、遗迹散落其间,随处可见……
    京杭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流经大半个中国。台儿庄城内的这段3公里运河古道,是“京杭大运河仅存的古运河段”(国内外旅游专家语),甚为珍贵,已被国家旅游部门列为适宜国际、国内旅游客源的A级旅游市场。
    我们来到了明清建筑风格最为集中的越河街。但见青石路心,卵石镶边,斗折蛇行。两旁重楼叠院,马头墙高低错落,昂首云天。古运河边至今犹存的驼家码头、王公桥码头、郁家码头、四十万码头等,一律青石筑就,台阶铮亮,从中可见当年的繁华。古时的漕运工具全是木船,河岸上至今还存有专门轧油灰粘船缝的大石碾盘。古码头边一叶扁舟,犹存古韵,登船望去,沿岸明清建筑、古码头、运河水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水乡风景画。
    “吃了吗?快屋里歇歇,喝碗茶、抽袋烟……”见到来人,古街上的居民们忙不迭地递烟让坐,打着招呼,民风淳朴依然。
    陪同我们的台儿庄旅游局古运河研究专家王思锋告诉记者:“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清朝设巡检司、参将署、总兵署、县丞署、闸官署,人口多达五六万人,每年过往粮食400万担、船只7700余艘。江浙一带的竹木、丝绸、茶叶、稻米在台儿庄码头上岸;北方的山果、杂粮、煤炭也由台儿庄码头中转南下,成为当时鲁南地区的第一商贾重镇,店铺最多时有一百多家。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说的就是当时的情景。清朝的康熙、乾隆两帝屡下江南,都曾在这里下船赏景,到南岸的清真寺里休息、饮茶。”
    繁荣的运河经济,使台儿庄成了明清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南北建筑风格的结合点,这里的明清建筑,既有北方建筑的沉稳,又有江南建筑的灵巧,独具一格。
    我们走进了越河街首的胡家大院。院落四进四出,前后两处。北头为单层面街门市房,中间是双层堂楼。门房与楼堂间是长形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东西厢房;院内青石铺路,室内青砖拼地,房上杉木横梁,楠木楼板,雕梁画栋。厅堂宽敞,真可谓“庭院深深深几许”。
    今年65岁的房主胡化营介绍说:“这处楼房是俺祖辈上建的,到今年已有150年的历史。当时主要经营竹货,生意很红火的。听俺大(父亲)讲,老辈的时候,台儿庄城内的七大街道,生意可繁荣了,只是民国时期连年不断的战火,才使这里的商贸业慢慢地不行了。”
    细看胡家大院,店面临街而立,庭院朝运河而开。这样的结构布局,顺天然、亲人和,朴素雅道,具有节奏明快、方便实用的商业功能。
    明清时期,台儿庄宗教文化也很发达,各种寺庙30多家,还融进了儒家文化。
    我们在越河街吃了一顿“台儿庄地方大餐”:有200多年历史的张家狗肉,久负盛名的马家牛肉、冯家驴肉、四眼鲤鱼,主食是菜煎饼、涛沟桥大米饭、高桩馒头,风格独特。
    生活在这里的运河人家,至今保持着远古的生活习俗。
    运河人家喜欢垂钓,沿运河古道随处可见。“在我们这里钓鱼也有讲究,古运河南岸用蚯蚓当饵,河北岸用面食当饵,不这样下食,鱼就不上钩。”正在运河垂钓的张跃庭告诉记者。
    入夜,老年票友协会的票友们,坐在古运河边,唱一曲俗称“拉魂腔”的地方柳琴戏《喝面叶》,让记者听的回肠转肚……
    从古自今,流传在台儿庄的地方小曲小调,除了柳琴戏,还有渔灯秧歌、唢呐古曲、鲁南花鼓、运河号子……都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