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三无”村:无水无电无棉裝(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43:43
 2008年11月,有媒体曾报道说:汶川大地震后,所有受灾区,最后一个没有通电的汶川银杏乡,经过艰难抢修,终于通电了……
    全国人民闻之,都松了一口气。

■ 感谢你的报道!但是……

    2009年元月5日下午5时,在成都打工的苟晓艳通过QQ约见勒克儿。在茶楼,这个来自北川关内开坪乡小园村的姑娘,关心家乡父老过冬问题溢于言表。
    “看了你反映北川关内过冬问题严峻的报道,非常感谢!但是……但是,关内还有比你博客谈及的更困难村庄……我是开坪小园村出来的……那里,至今电都没有,都是点煤油灯……”苟晓艳快人快语。之前,她已通过各种关系,寻找电视台等各种媒体,以期对自己的家乡投以关注目光。
    约见勒克儿之前,苟晓艳显然备足了功课:通过电话,与开坪乡的赵书记、小园村周书记、小园村陈姓村民了解了很多情况——  

北川关内开坪羌族藏族乡地理位置
   ■ 过冬物资?我们家就得到一件燕尾服……

    “小园村就是典型孤岛。那里没有电不说,吃水也困难……”

    “过冬物资?除了大多数是部队走时给乡亲们留下的热天盖的军用被盖外,乡上就给每一户人就发了一件棉衣……”

    “我们那里交通最困难,最偏僻,过冬物资发放,从交通方便的地方一路下来,基本按照好、较好、一般、能穿、衣服、不能穿……顺序,到我们那里,只身下挑剩的夏天衣物,啥子露脐裝、演出服啊,都有。我们家就得到一件燕尾服……”

    “地震以后,因为贫穷,为了改变现状,村上所有年轻力壮的男女都出来打工了,村上留下的都是老幼……”
    ……

    苟晓艳反映的问题的确让勒克儿大吃一惊:北川关内乡镇因为交通原因,过冬物资匮乏,村民生活都很艰难,但是,居然还有比禹里、漩坪更困难的地方?

 北川关内开坪小园地理位置(如图椭圆处)

    正好,几个志愿者4日到漩坪发放物资,5日再度给禹里中学送物资后夜宿禹里乡。接到勒克儿通报后,张建等3名志愿者连夜租车前往走访……
  ■ 志愿者张建三人夜访开坪乡报告

    时间:2009年1月5日夜

    (当晚20点左右,我们在禹里乡突接勒克儿电话称开坪乡地震后当地灾民百姓生活极端清苦,遂深夜驱车一探究竟,沿途山路崎岖泥泞,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正式抵达开坪乡刘家村2组。)

   ■ 寒夜帐篷中 老两口在哆嗦

    夜访地点:北川县开坪乡刘家村二组
    访问对象:村民:段永松(男71岁)、杨青珍(女66岁)夫妇;村长:罗光银(男46岁)。

    杨青珍因1992年洪灾引起的岩石塌方砸断一只腿,造成独腿残废,段、杨两夫妇育有一子两女.儿子在山西煤矿挖煤,因煤矿事故死亡,两女远嫁,目前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其中,杨妈妈平日主要靠一只板凳当腿,与段老伯一起共同种地维持日常基本生活。

    当我们于22点21分冒雨抵达两老夫妇“家”时,眼光所到之处,触目惊心:冰冷寒夜雨中,老两口哆嗦住在路边的救灾帐篷里。

   ■ 71岁老人靠几件单衣过寒冬……

    进到帐篷时,段老伯摸索半天才点起灯(所谓的灯是:以煤油+柴油为混合燃料的自制油灯)

 段永松、杨青珍老俩口家点的煤油灯

 一个71岁的老人,就靠这几件单衣来抵御寒冬……

当即,我们其中一人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军大衣,亲手披在了老伯的身上。

看见段老伯穿的如此单薄,志愿者把自己的军大衣脱下给大伯穿上…… 独腿的杨妈妈,因为行动不变,只有批衣坐在床上接受我们的访问。

在村长及我们的自我介绍后,老伯和村长接受了我们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