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3:50
通讯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 过去 打长途等一小时 拍电报要排队

 

  家住巴城通佛路电力小区的陈敏珍通常是在家里一边忙着做饭,一边拿着无绳电话与在城西市场做干果生意的丈夫通话,通知他回家吃饭。说起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陈敏珍说:“变化最快的就是这小小的电话了。”

 

  陈敏珍说,她记忆最深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丈夫在山西当兵,每次想和丈夫通电话,她都要从巴州区南阳乡走40多里山路到化成区邮电局去打长途电话。平常,邮电支局没有营业,通话时间只能选在当场天,她一大早就赶去排队、填挂号单,然后由长途话务员转到县邮电局,再转到山西,最后转到丈夫的部队。即使整个过程十分顺利,最少也要等一个多小时,若不顺利,要等到天黑。那时,机关单位用的都是手摇式电话机,信号不好,得拨打好几次才能接通,有时甚至得呼叫一整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6位数的程控电话开始进入巴城居民家中,但因价格昂贵,除了少数人使用,绝大部分市民只能望而却步。“那时候装电话要3600元,还得走后门,即使办好安装手续,也得等上十天半月才能安装。”陈敏珍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使用‘电报’最多的时候,巴城草坝街的中心电报班有10多个人,最忙的时候一个人要分管4条城市电报线路。”1975年进入邮电系统工作的陈大林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当时电报是巴中市民与外界联系最为快捷的通信工具,按3.5分钱一个字收费。那时候市民只要有红白喜事、亲友来访或货物到达等急事,都会发电报。按照要求,普通电报90分钟内就能到达对方所在城市,最快的天气、水文等特急电报则只要8分钟。那时,邮电局门口等候拍电报的人排成长队。

 

  现在,随着程控电话、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电报已经不再风光。

 

  现在 电话沟通方便实惠 手机成生活必需品

 

  陈敏珍说,以前她家没装电话,遇上家人在外有事,她只能坐在家里干着急。1996年,她家装了一部固定电话,后来又换成无绳电话,家人也用上了手机,一家人联系起来又方便又快捷。“从前,固定电话是身份的象征,就是有钱,不够‘级别’还不能安装。如今,固定电话早已是每个家庭中最普通的通讯工具。在深圳打工的儿子、儿媳几乎每隔一天就要打电话回来问候我们,很方便。”陈敏珍笑呵呵地说。

 

  在巴城搞房地产开发的张学林说,1995年,他花2万多元买了一部“大哥大”,每次打电话时都觉得非常自豪。“那时候用这个的人太少,出于好奇,有些朋友借过去摆弄半天才还给我。现在回想起来,‘大哥大’活像一块‘大砖头’,太笨重了。”

 

  如今手机已由一种奢侈品演变成现代人日常必需的通讯工具。为了通讯方便,市民李先生不久前新买了一部“双模”手机,他说:“我可不是为了赶时髦,只是想更好地利用现代通讯网络,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通讯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通南巴平四个县仅有固定电话约600部。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40多万部固定电话和小灵通,手机用户达30多万户。随着手机用户逐年增多,移动和联通公司在全市95%的乡镇增加了通讯站点和移动基站,通讯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网络 缩短时空距离 架起致富桥梁   

 

  在市级某部门工作的王彬说,过去,想了解新闻和政策法规知识,只有看电视、报纸或者查阅资料。不仅不方便,多数时候看到的新闻已经成了旧闻。现在,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各地发生的最新新闻,掌握最新消息,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过去卖木耳、香菇,总是依赖外地老板,价格由他们定。现在好了,在互联网上一查,北京、成都等地木耳、香菇的市场价格全都心中有数,做起生意来也不再担心吃亏上当了。”10月28日,正在西城“李杰托运部”发货的唐国光向记者讲述了他通过互联网将4000多斤香菇卖到成都一家公司的事。他说:“通过互联网,我一次就获利2万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宽带互联网用户10多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