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 上饶着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9:30:26
上饶着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典范 中国江西新闻网   2008-9-2 13:37:12   [ 浏览字号:   ]   投稿·热线 
 

  当“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武汉、长沙之际,生态大省江西适时提出的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设想,获得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更赢得江西全省上下的热烈响应。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考察时说:“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一定要保护好。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上任伊始四进鄱阳湖,深入实地考察调研并果断地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江西省政府省长吴新雄在推动实施建设中强调,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上饶是环鄱阳湖的一个大市,又是江西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农业的提升、工业的跨越、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贯彻实施使江西的东大门灵动起来了,上饶在江西11个设区市的追赶跨越中成功地挺进江西发展的第一方阵,特别是上饶近年迅速崛起的生态农业,正在为江西的生态优势演绎出光彩夺目的价值魅力。

    机遇降临有准备的上饶人

    在赣鄱16.69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其中,自成一体的江西五大水系纵横奔流汇合成就了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浇灌出了璀璨的赣鄱文明,记载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与旱涝灾害顽强斗争的史实,这一切都与670万上饶人民息息相关。

    上饶位于鄱阳湖东南之滨,居江西东北角,扼闽、浙、皖、赣四省交通要冲,坐拥武夷山脉与怀玉山脉,是江浙沿海进入南方内地诸省的必经咽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上饶神奇旖旎的风光和生态。如今,上饶农、林、水利及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上饶生态经济建设的特色和亮点,正在把鄱阳湖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新型经济优势,凸显出上饶农业做大做强、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广阔前景和张力。

    风起正是扬帆时

    一个思路激活一盘棋。上饶市委书记蔡晓明提出的“开放开明、创新发展”理念正是昂首阔步的上饶人的精神写照。他把上饶的发展实际与上饶所处的特殊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打造上饶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着力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为上饶在新一轮发展机遇期确立了一个准确的发展定位,并对上饶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给出了科学的规划:指出上饶农业要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实现上饶农业的现代化,加快培育优质农产品,建成一批几千亩、上万亩的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的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是龙头企业,关键问题是要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现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已经摆在了江西人面前,上饶如何在这个战略区域中扬优成势,打造出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上饶市长董仚生为我们给出了答案: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龙头,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为重点,全面加强“三农”工作。要搞好“一个对接”、抓好“五件实事”、落实“四项政策”,做好“四防”工作为“三农”服务。董市长特别强调,要以大产业带动、大项目带动,实现上饶经济社会的赶超式发展,全面提升上饶整体社会事业的进步。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上饶人民与鄱阳湖一衣带水,共生共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宏伟战略的启动,为上饶带来的不仅是一次求发展的机遇,更是一个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上饶经济社会赶超式发展的大转折,新一任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上饶谋跨越,与广大上饶人民形成了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为崛起中的上饶迎来了又一个阳光灿烂的发展春天。

    产业化开辟农业新世纪上饶可谓是农产品的天堂。

    信州区的南瓜果、上饶县的蜂蜜、广丰县的红薯粉、玉山县的肉兔、铅山县油闷笋、弋阳县的年糕、横峰县的葛粉、万年县的大米、鄱阳县及余干县的特色水产、德兴市的茶油、婺源县的茶叶等等,这些农产品是上饶独有质量的土特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逐步形成了粮食、水产、优质畜禽、茶叶、油茶、生猪等特色产业。

    随着工业化突飞猛进,如何运用工业化理念和先进生产力来整合带动农业创新生产方式,走出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把农产资源优势转变成充满活力的新农业经济优势成为考验上饶农口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题。

    2006年,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胡汉平走马上任,针对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益低的现状,提出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探索出新的生产方式——用发展工业的模式发展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且制定一系列有关财政、税收、信贷、土地、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及其它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

    胡汉平副市长说:“我们要紧紧扭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强化市场手段、工业理念、大开放意识。”

    科学发展出绩效。2007年上饶市已拥有农业企业2482家,农业加工企业633家,2008年上半年上饶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8家,占全省1/6,跃居全省第一位,万年贡米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亿。“三品”(无公害农产品、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共625个占全省第一,省名牌农产品35个占全省33%。2007年农产品出口供货达11000万美元,累计签订农业招商项目543个,合同引资121.8亿元,实际进资76.9亿元。

    2008年上饶农业产业签约项目101个,合同进资23亿元,实际进资11亿元。农业产业在上饶重新获得了勃勃生机,成为上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开放开明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了上饶农业发展的战略提升。2007年,上饶市率先在全省举办了农业产业招商暨农产品展销活动,向海内外发出了“上饶农业欢迎您”、“开放的上饶农村欢迎您”的邀请,并与海内外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战略联系。先后邀请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及台湾东海大学、上海浦东新区农业专家来上饶市考察、交流。

    与浦东新区签署农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同天津科技大学达成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合作意向,有效地提升了农业开放度和外向度,使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港台地区和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安徽等省市的170余位客商及市内外140余家农业企业代表参加。开幕当日,签约农业招商项目46个,签约资金人民币金额达36.9亿元、港币1亿元、美元1350万;签约农产品展销订货项目10个,人民币金额达2.3亿元、美元164万。

    上饶农业产业化正在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过渡。上饶市农业局局长程进华表示,上饶众多的资源优势和亟待开发的广阔市场为资本进入提供了发展的保障,随着生态农业经济方向的确立,无疑对农业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为大资本进驻开辟了空间,他希望上饶的生态农业能得到各级政府和海内外客商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加大上饶农业产业化资本的投入。

    生态农业势不可挡

    生态农业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主导模式。美国和西欧是历史上工业革命较早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却是全球最大的生态农业产品消费市场,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让这些老牌的工业化国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中国确有借鉴价值。

    前车之鉴使正在崛起中的上饶清醒地认识到,绿色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和最大的本钱。上饶拥有鄱阳湖近1/3水面,森林覆盖率达到57.7%,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宏伟架构将有力地推动上饶农业经济持续强劲地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饶农业部门领导和职工上下同心,雷厉风行,在“搞好一个生态农业规划,推广两种生态农业模式,突出三大建设重点,强化四项保障措施”上大做文章。坚持不懈做响绿色品牌,加快品牌绿标向效益绿标转变,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牌作为培育重点,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国家和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生态农业效益。

    到2007年底,上饶市有无公害农产品65个、健康食品336个、有机食品234个,比上年分别新增8个、79个、44个;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4个,健康食品原料基地7个。婺源的大鄣山有机茶占领了欧盟三分之二的市场,绿色、有机食品面积已达353万亩,产量达到35.4吨,产值达到35.7亿元,出口创汇3721万美元。

    上饶市副市长胡汉平说,上饶将引导农民进一步改路、改水、改院,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从源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防污、治理和建设一体化,是上饶的一大特色。他们大力实施绿色植保工程,积极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建立一批优质水产畜禽养殖小区,实现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标准化等。目前上饶市已建设和在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39处,今年下半年将有500多万斤无公害水产品将被销往香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化“绿色生态”为“绿色银行”

    把“绿色生态”当作“绿色银行”来看待,这是江西在推进科学发展观中形成的一个了不起的先进理念、是一种思想的贡献!一直以来,由于发达国家的操控,全球性的生态补偿机制都没有得到认真的建立,这是世界发展中的一大不公问题,致使生态地区的巨大无形贡献被无情地漠视、忽视,这无疑使生态地区的保护积极性遭受损害和打击!

    上饶在鄱阳湖生态保护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和作为、责任与使命使他们能够冲破眼前利益的遮蔽,这种为子孙后代守住青山绿水的精神、这种以积极的心态坚持真理的行为值得弘扬推广。

    “林改”改出了发展动力

    受气候变暖和淡水需求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全球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沙漠化威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公益意识日渐高涨。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全球生态保护,国家林业局已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合作关系,同32个国家签订了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同7个国家签署了9个政府间协议,加入了7个国际组织和3个国际公约,与24个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秘书处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对世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决心。

    拥有森林才能拥有人类的未来。与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仍然达不到19%的数据相比,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7.7%的上饶真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在上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下,上饶林业局围绕“山上办绿色银行”和“建设绿色生态上饶”战略,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重点,以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为契机,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迎来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可喜局面和林业建设的大好机遇期。

    林改的突破口是,重点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至去年底,上饶共有1630.99万亩林地产权得以明晰,颁发林地使用权证105.79万本,发证率为95.27%,落实到户的自留山177.6万亩,家庭承包山1182.53万亩,集体林分山到户率83.22%;发放自留山、责任山宗地总数152.81万宗,户均1.73宗,发放自留山、责任山林地使用权证101.14万本,全市累计组建各种民间林业协会1159个,参与农户达10.75万户。

    上饶林权改革从根本上激发了老百姓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改革破解了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林业发展增添了活力,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生态建设和保护,使造林面积急剧增加,同时在发挥林业潜力,推动农民致富及农村和谐发展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林业产业化促双赢

    经济效益是林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为了达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保的双赢,加快林业产业化步伐,上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十一五”期末使全市森林覆盖率再增加3.5个百分点,达到61.2%的奋斗目标。加快平原绿化建设,加快丰产毛竹基地建设,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加快丰产油茶林基地建设。2007年上饶共完成新造林54.9万亩,占省计划42万亩的130.7%,占市计划50万亩的109.8%,增幅占江西省之首,被江西省林业厅授予植树造林先进单位。同时,上饶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有力途径。2007年底,上饶规模以上林业企业达60家,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3家,全市林业总产值达63.5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86%。

    据上饶林业局局长刘建介绍,上饶共有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近年来,他们加快了鄱阳、余干两县重要珍禽栖息地的保护区建设,努力构建以鄱阳湖水系为主体的全市完整湿地保护网络。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野生鸟类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08年三清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更加提升了上饶生态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上饶以创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建富裕新村为结合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婺源县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委、国家林业局等单位授予“绿色小康县”,婺源县太白镇杨村等5个单位被授予“绿色小康村”,50户林农被授予“绿色小康户”。

    上饶依托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营造返朴归真的田园情趣,因地制宜开发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农业旅游休镕经济,通过加快发展果蔬采摘、娱乐休镕,集旅游观光于一体创新并延伸农业产业链,从而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实现新型就业。

    水利是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命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们不会忘记,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洪水无情地吞噬着良田,冲毁了公路,人畜伤亡严重,惨状触目惊心!

    治好水才有“上乘富饶”

    洪水灾害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40%!中国是洪涝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每年洪灾几乎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少的损失,并且呈现出周期短,频率高,灾害范围扩大的趋势。消除水患、除水害兴水利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的不懈追求,因此防洪抗灾成为当今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江西自1998年特大洪灾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防洪抗灾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水利事业建设。

    上饶自古就有“上乘富饶”之美誉,江西五大水系上饶独占其二,信江、饶河两大水系,皆由东向西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2%。上饶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降水量在1600-2000毫米之间,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治水任务异常沉重,这注定了上饶是江西防洪抗险的重点区域,理当得到国家和江西省的有关政策倾斜。上饶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水,除险加固病险水库,治理江河湖泊,更新改造农村大中型泵站,水利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全市共修建加固堤防1532公里,可保护人口193.1万人,保护耕地123.94千公顷;建成各类水库1770座,其中大型4座、中型37座、小(一)型253座、小(二)型1476座,总蓄水量30亿立方米;建成万亩以上灌区33处,有效灌溉面积250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07.4千公顷。已建成500千瓦时以上水电站71座,总装机30万千瓦,年发电量7.2亿千瓦时,全市已有7个县市跻身“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改革赢得水利效益

    水利改革关系到上饶670万民众的的福祉,上饶市委、市政府深感责任重大,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水利改革和建设。通过改制,解决了水利单位普遍存在的定位不准、人员臃肿、经费短缺、管理粗放等问题,积极推行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依托水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商以独资、股份形式开发水电、供水项目。铅山县拍卖江东源支流的水资源开发权,被誉为全国水利行业的“第一槌”,大坳电站以2.85亿元,实现了经营权的转换,开发了信州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招商引资达8501万元。

    上饶在治水的兴利除害上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记者了解到,上饶市水利设施还有不少地方仍显薄弱,抗灾能力还须加强。上饶市水利局副局长潘表光介绍,今后重点搞好排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鄱阳湖二期第五个单项工程等重点防洪工程的同时,加强1-5万亩堤防建设,提高抗御外河洪水的能力,集中力量对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147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以消除防洪隐患,提高蓄水和抗旱能力。作为农业大市,上饶今后尤其要加大农业水利建设。水利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命脉,上饶占鄱阳湖水面1/3的湖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这个比例使上饶人意识到上饶水利责任重大,希望上饶水利建设能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新农村建设成效卓著

    胡锦涛主席在江西考察时寄望江西人民“齐心协力,富民兴赣”,并充满信心地指出:“江西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而且应当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更大的作为。”“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大刀阔斧地解决农民的问题。

    上饶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工程,就是胡锦涛主席期盼江西“更大作为”的创造性体现。上饶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上饶更需要的是发挥农业优势和生态环境,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由于决策者与执行者的精诚合作,上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上饶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2007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实现让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住整洁房”的综合努力目标;2008年,又颁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上饶从实际出发,与中央政府、江西省委省政府在精神上相通、灵魂上相连、战略上呼应,主动把上饶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落到实处。围绕“湖区、景区、郊区”为中心的”三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使上饶新农村建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据上饶市委农工部部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占炳沛介绍,2007年上饶市共有省级试点自然村1567个,比上年增加了547个,增长53.6%,涉及行政村974个、农户110640户、人口424107人。在试点村中涌现出一批以妇女唱主角的头饰村、窗帘村、雨伞村、快餐村,农民实现了“不出家门能就业,坐在家中能致富”的愿望。

    据了解,近几年,上饶新农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全市1567个省级试点村的整治建设投入资金达79251万元,比上年增加38104万元,增长108%。全市1599个试点村(包括32个县级试点村)共实施改路3177.9公里,完成率为100%;改水84527户,完成率为99.8%;改厕84355户,完成率为99.6%;新建沼气池13032个,使用太阳能10161户,基本上实现了让农民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洗上热水澡、用上洁净灶和规范建房,节约土地的阶段性整治建设目标。同时成立“阳光工程”开展转移培训和“雨露计划”等培训机构对贫困地区劳动力实施综合素质的建设。

    上饶市政府副市长胡汉平说,新农村建设不是一种形式,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软件建设,即加强农民自身文化和综合素质建设,发动农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主动参与、共同致富、共同繁荣。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多途径扩大宣传面,把宣传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让老百姓做到“日日闻动态,天天知进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和谐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