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金森定理及其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11:28
派金森定理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帕金森教授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非

  常精彩的阐述: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

  二条路也不能走, 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

  可以走了。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

  助手的平庸, 不会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

  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

  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

  的领导体系。 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

  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彼得原理

  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1917年生于加拿大的范

  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

  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入了《美国名人

  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

  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

  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

  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

  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

  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

  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

  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

  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

  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

  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

  —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

  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

  、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

  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如果简单地将企业的人分成两类,那么将存在两类人。第1类:能胜任现在的

  工作,但基本已“定型”,不具备自我提升的素质,永远只能做好现职工作,

  再向上升一级就是错误;第2类:不但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也具备自我学习、

  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素质和能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胜任所有的

  职位。

  由此可见,企业的用人之道可简单地概括为:发现并培养第2种人。由此

  推导的结论是: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有效运作,发现(

  包括招聘和在企业内部发展)并培养企业每一职位的接班人,在人力资源上形

  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成功企业的用人之道包括:1、适当引进外来人才,好处就是用现成的人才

  ,避开“彼得原理”所涉及的后果;2、在企业内部逐步提升,重视潜力,重

  要的职位大多数由所能胜任的人

  彼得处方:

  为了避免人们都成为排队木偶,扭转“体系萧条”的颓势,彼得博士提出

  了“彼得处方”,提供了六十五则改善生活品质的秘诀,让读者可以透过自我

  表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不断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非向上攀缘、爬

  到无法胜任的职位。

  彼得处方一:彼得热身运动──重振活力在于运动。

  彼得处方二:彼得静心术──每天度个心灵假期。

  彼得处方三:彼得全面检视原则──列出你最喜爱的活动,有选择地实施。

  彼得处方四:彼得洁净计划──清除过去生活所造成的阴影。

  彼得处方五:彼得追求法──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彼得处方六:彼得骄傲感──时时犒赏自己。

  彼得处方七:彼得实用主义──经常为他人服务。

  彼得处方八:彼得座右铭──再度肯定自己。

  彼得处方九:彼得档案法──回溯个人历史。

  彼得处方十:彼得探寻法──检查让你满足现状的原因。

  彼得处方十一:彼得延伸法──了解在你之上职位的压力和报酬。

  彼得处方十二:彼得释放法──免于不相关势力的影响。

  彼得处方十三:彼得波尔卡舞曲──跨越障碍是成功第一步。

  彼得处方十四:彼得人格面貌──描绘一个理想的自己。

  彼得处方十五:彼得专精法──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熟练的领域。

  彼得处方十六:彼得优先法──选择持久的乐趣。

  彼得处方十七:彼得潜力法──找寻实际可行的替代方案。

  彼得处方十八:彼得先知法──预知自己的能力范围。

  彼得处方十九:彼得预测法──做事情前预测后果。

  彼得处方二十:彼得可能法──可能的话,尝试转业。

  彼得处方二十一:彼得收容所──拒绝“升迁”。

  彼得处方二十二:彼得短剧法──如果上司逼你接受一个你兴趣缺乏的职位,

  你就假装能力不足。

  彼得处方二十三:彼得回避法──不要对“楼上的人”太认真。

  彼得处方二十四:彼得巧言法──用言语去澄清而非混淆观念。

  彼得处方二十五:彼得预想法──认清目标。

  彼得处方二十六:彼得议案法──建立衡量成就的标准。

  彼得处方二十七:彼得讨论会──让员工参与制订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二十八:彼得政策法──使团体目标与个人目标兼容。

  彼得处方二十九:彼得定位法──从需求而非形式角度理解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彼得实用性──订立可行的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一:彼得目标表达法──将目标诉诸言语和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二:彼得参与法──让他人参与建立阶段性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三十三:彼得精确法──用明确、看得见或测得到的方式表达目标的

  具体内涵。

  彼得处方三十四:彼得和平原则──和善地待人处事。

  彼得处方三十五:彼得处理法──决策过程中运用理性。

  彼得处方三十六:彼得时效法──当机立断、及时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七:彼得平衡法──要在恐惧与急躁中取得平衡。

  彼得处方三十八:彼得精简法──以解决问题作为决策导向。

  彼得处方三十九:彼得分离法──将解决问题作为决策导向。

  彼得处方四十:彼得承诺原理──当心作出一个没有人赞同的决定。

  彼得处方四十一:彼得效力法──勇于行动。

  彼得处方四十二:彼得或然率──科学方法与预言的天赋都只能概略描绘出来

  事物的轮廓。

  彼得处方四十三:彼得明确法──在选择或提升每名人选之前,先认清工作性

  质。

  彼得处方四十四:彼得证明法──购买前先试用。

  彼得处方四十五:彼得预演法──暗中进行考验。

  彼得处方四十六:彼得戏剧法──仿真未来状况。

  彼得处方四十七:彼得请愿法──尝试临时实验性升职。

  彼得处方四十八:彼得宣导法──培养新的胜任人选。

  彼得处方四十九:彼得理解法──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彼得处方五十:彼得教学法──强化孩子所有合乎人道的行为。

  彼得处方五十一:彼得配对法──将有效的强化因子和预期产生的强化因子配

  对出现。

  彼得处方五十二:彼得薪资法──只要表现优异就能获得薪资。

  彼得处方五十三:彼得升迁法──当升迁人选足以胜任新职位时,他才会将升

  迁视为一种报酬。。

  彼得处方五十四:彼得地位法──有系统地提高优秀员工所在职务的地位,以

  资鼓励。

  彼得处方五十五:彼得效率法──鼓励员工椇效率为报酬之依据。

  彼得处方五十六:彼得赏罚法──依表现优劣,赏罚分明。

  彼得处方五十七:彼得利润法──让所有员工共同分享利润,使员工成为和谐

  一致的团队。

  彼得处方五十八:彼得保护法──福利应该能为员工提供实质的安全感及有意

  义的享受。

  彼得处方五十九:彼得美食铺──让每名员工有权选择他或她想得到的报酬。

  彼得处方六十:彼得目的法──若想鼓励和强化员工的表现,就明确地告诉他

  们的工作目标,并提供足以回报他们贡献的奖励机制。

  彼得处方六十一:彼得参与法──奖励团体表现。

  彼得处方六十二:彼得授权法──为有能力者提供发挥创意的机会。

  彼得处方六十三:彼得赞美法──传达你对员工杰出表现的赞赏。

  彼得处方六十四:彼得声望法──和各阶层的优秀员工沟通。

  彼得处方六十五:彼得趋近法──透过强化的手段,不断使一个趋近理想的目

  标,可以改造一个人的行为。

  手表定理

  著名经济定律之手表定理: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

  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

  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

  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

  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

  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

  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

  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

  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

  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

  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

  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

  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影响世界的100个管理定律

  1.奥格尔维定律 :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 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 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 蘑菇管理定律 :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 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 :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

  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

  胜。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

  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

  奉献自己的热情。

  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

  27. 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

  28. 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

  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

  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

  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

  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

  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4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44.杰亨利法则:运用坦率真诚的沟通方式

  45.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46.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

  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49.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比尔?盖茨说:“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

  取得成功的。”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

  条件。

  50. 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51. 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54.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

  55.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

  56.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5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关系到企

  业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可以说,领导者科学理性的决策等于成功了一半。

  58.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

  59. 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60.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68.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69.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

  70.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71.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72.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73.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74.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75.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

  76.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的内核,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只有创新才可以打

  破常规,突破传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7.达维多定律: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淘汰老产品

  78.路径依赖:跳出思维定势

  79.跳蚤效应:管理者不要自我设限

  80.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企业生存的最大武器就是竞争。在这场较量中

  ,对竞争方法、竞争策略以及竞争手段的管理,将成为企业决定胜败的关键因

  素。

  81.犬獒效应: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

  82.零和游戏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83.快鱼法则:速度决定竞争成败

  84.马太效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85.生态位法则:寻求差异竞争,实现错位经营

  86.猴子—大象法则: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许多企业的失败,往往是由于

  细节上没有尽力造成的。把任何细节做到位,企业就不会存在问题。

  87.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88.多米诺效应:一荣难俱荣,一损易俱损

  89.蝴蝶效应: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90.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91.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没有成功的营销,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利润实现的最终手

  段,在市场同质化极强的产品竞争中,营销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企业经营的

  成败。

  92.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93.“100-1=0”定律: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

  94.鱼缸理论:发现客户最本质的需求

  95.长鞭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

  9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

  97.250定律:不怠慢任何一个顾客

  98.布里特定理: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

  99.尼伦伯格法则: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

  100.韦特莱法则:从别人不愿做的事做起

  

  马太效应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富人享有更多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

  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

  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

  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

  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

  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

  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

  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

  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

  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

  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

  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

  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

  ,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

  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

  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

  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

  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

  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

  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

  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

  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

  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

  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

  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

  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

  ,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

  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

  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

  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

  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

  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

  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

  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

  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

  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

  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

  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

  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

  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

  的“零和游戏”常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

  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

  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

  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

  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

  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

  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

  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

  是自己。

  

  华盛顿合作规律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使每个人都

  知道该做什么。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

  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

  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

  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校因为

  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

  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

  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

  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

  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21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

  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

  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

  个洞。

  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

  ,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

  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

  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

  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

  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

  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

  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

  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

  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

  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

  把它拴起来。

  

  水桶定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

  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

  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

  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

  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

  ,而“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

  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

  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

  动作。

  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

  1、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

  2、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 3、如果不幸,你正处在

  这一环节中,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

  蘑菇管理

  蘑菇定律是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非常适用的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

  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

  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年

  轻人的必经之路。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

  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

  、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

  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

  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

  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地新进的人员

  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

  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

  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

  命中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吸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

  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

  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

  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学会享受

  简单的生活。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

  了。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

  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

  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

  ,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发要,勿增实体。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

  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

  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

  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

  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

  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

  的、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

  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

  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

  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二八法则

  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换

  来20%的成果

  

  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

  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

  爱钱的心理不谈。马克思说,金钱是“人情的离心力”,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

  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财富的画面挑

  逗自己。金钱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这

  种影响有时是潜在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

  它完全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致富的驱动力并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动物

  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现象。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

  求 -的确,“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

  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为金钱而互相伤害,远超过其他

  原因。

  80/20法则

  世界上充满了神秘的不平衡: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20%的员工创

  造了80%的价值,80%的收入来自20%的商品,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

  客......

  

  路径依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

  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鲇鱼效应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

  ,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人天生是懒惰的。

  

  光环效应

  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

  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

  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

  

  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后来,一

  只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

  一哄而上,你抢我夺,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远处还有更好

  的青草。无可奈何随大流。

  多米诺效应

  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商业领域中,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堵塞漏洞,

  就可能产生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

  

  蝴蝶效应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皮格马利翁效应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

  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追求的逆反效应

  你越追求一样东西,你越得不到她。

  

  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与已有重量的差别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

  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才会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

  ,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

  能感觉到差别。

  比方说,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

  ,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

  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

  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

  …”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

  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

  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

  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

  妈妈看到女孩时,忙喊:“饭都已经做好,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女孩

  的眼泪夺眶而出……

  除开亲情,生活的其他事件上也可以说明“贝勃定律”无形地作用:

  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在单位拼命表现,兢兢业业,然后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

  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矫情,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这个人的人品也

  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显得一无是处,懒散不守纪律,慢慢熟悉之

  后,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做到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

  表现越来越好,觉得这个人要求上进,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

  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

  俗话说,好人难做。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却因为做错一件事而把前面的功劳全

  部葬送;而坏人却可以因为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称赞。从而,大家对事物的

  感觉也都产生错觉,似乎后者的“真小人”比前者“伪君子”更值得信任。其

  实这些都是贝勃定律在操控你的感觉而已。

  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

  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罗卡定律

  当两种东西相遇时,必然有两种结果.

  一是一种东西留下了什么.

  二是一种东西带走了什么!

  这就是著名的罗卡定律

  

  殷氏定律

  线上阴线买,买错了也要买;线下阳线抛,抛错了也要抛!

  殷氏定律四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50%理论。若股票向下跌,第一波只是跌了50%,还得往下跌同样的

  高度;反之,向上突破创新高,必定还要再涨50%。

  第二部分,价值平均理论。该理论有二根重要的平均线:25日线和181周线。

  大盘或股票跌破25日线,殷保华要劝大家“有钱的去香港,没钱的去乡下”,

  不要再理会股市了。而大盘或股票跌到181周线之上,必有一波中级反弹;跌

  破181周线,再反抽到181周线,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第三部分,江恩八号线和底部三绝。江恩八号线由四根日线、四根周线组成;

  底部三绝是发现黑马的指标。

  第四部分,即最新推出的箱体理论。该理论由9线组成,在任何一条线之上,

  该线是支撑位;在其之下则是压力位。

  所谓“线上阴线买”,要满足两个要求,即股票有效突破均线,在其后几个交

  易日里,股价就将出现回抽,从而形成一条阴线,但只要没有放量,就可以大

  胆买入,阴线位置越是靠近均线,买入价越是好。懂得了“线上阴线买”,也

  就自然懂得了“线下阳线抛”。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某一天的成交量放大到

  近期平均值的3倍,即可抛出。如果出现了买错股票的问题,也不必过于紧张

  ,更没有必要匆忙杀跌,可以在随后股价反弹到均线附近时逃跑,大约只损失

  手续费。

  所谓'工作线',顾名思义,就是工作线上'上班工作',工作线下就'下班休息'

  。虽然简单,但它非常之绝妙管用,可以说它是掌控股市操作的一个'司令',

  它能让你在第一时间进入股市和退出股市,躲开风险,尽享盈利的快乐。”

  

  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

  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

  1. 坚信定律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2. 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

  的事物就会出现。

  3. 情绪定律

  情绪定律告诉我们,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

  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

  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人们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动物,而

  且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

  4. 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

  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

  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5. 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

  引而来。

  6. 重复定律

  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

  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7. 累积定律

  很多年轻人都曾梦想做一番大事业,其实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

  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累积

  的结果。

  8. 辐射定律

  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它还会辐射到相关

  的其它领域。任何事情都有辐射作用。

  9. 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件

  事情是完全独立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其它相关的某个地方入手,而不只

  是专注在一个困难点上。

  10. 专精定律

  专精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专精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所以无论

  你做任何的行业都要把做该行业的最顶尖为目标,只有当你能够专精的时候,

  你所做的领域才会出类拔萃地成长。

  11. 替换定律

  替换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我们是无法

  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种新的记忆或新的习惯去替换他。

  12. 惯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

  13. 显现定律

  显现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

  14. 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一种需求。尊重并满足对方的需求,别人才会尊重

  我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