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谁是生活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58:43
深圳·谁是生活家?<4805>字节水水雄霸西南 2006-4-14 9:55:49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楼市话题·业内论坛业主论坛
生活家——他们把生活当作终身职业,他们是生活方式的经营大师。
生活家如何衡量,看看这些标准,我们就知道深圳有没有生活家,到底有多少生活家。
【壹】
谁是最会生活的人?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18个答案以及“生活”作为一个中心词时的多种阐释。最直接的回答是:生活家。但,何来这个如今仍然有点生僻的词汇?
【贰】
给“生活家”一言概之的定义:懂得把生活作为一个终身职业来对待的人,经营着独具其个人风格的生活方式。苏珊·桑塔格说:“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但愿此处的阐释并非对生活的报复。
对生活,我们只有善待之责任,而绝无报复之用心,从最简单的活着的道理而言,尼采先生的话可以作参照:“活得使你渴望再活一次,这样活着是你的责任。”(《遗言录》,1881-1887)
【叁】
缘何需要在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等之外添加“生活家”的学究式定义?无他,做生活的学问太大,亦太值得探究到底。
【肆】
先举一真实案例。继去年的主题“地中海”后,法国时装皮具品牌Herm弒(爱马仕)今年推广的主题是“River”(河流)。爱马仕家族传人,公司主席及CEO,让·路易斯·杜迈·爱马仕(Jean-Louis Dumas-Herm弒)先生在他们的官方杂志《Herm弒》的开篇按语中这样解释了他们的动机:“哲学家赫利克里特认为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中,因为任何一条河流的水都在不断流淌中。但他的后者,另一个哲学家,巴门尼德则坚持这条河是一体的,还开列了一些严谨的反对论据。”赫利克里特的论点世人尽知,巴门尼德是自然派哲学家。
杜迈·爱马仕先生把河流的哲学思考引发到其企业发展上,“对爱马仕来说,我所看到的是它也可以看作是一条河流,沿着它的方向,维持着它的自然元素。”
这种从品牌自身的发展而与自然吻合的观念,反映在爱马仕的本季产品上、广告宣传上、品牌推广上、公司资助的艺术创作上,甚至是公司员工的度假目的地上——围绕的都是河流。生活艺术的立体行销可以到达如此之境界!
【伍】
商业社会体系下体味生活的两种截然方式一直互为存在。一种表现为奢华的、更物质主义的,哲学上称“形而下”,如空中客车的A380被中东人拿来做空中豪华会所;另一种则是自然的、更唯心的,“形而上”的,如崇尚绿色,回到拉萨。两者虽然截然不同甚至有相轻之意,但共同点都是“享乐”,只不过实现的艺术不一样。
【陆】
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昂弗莱在其《享乐的艺术》一书里发现了在生活的享乐中,人们常常鄙视嗅觉——嗅觉更原始、更贴近人作为动物的本性,但却在道德层面一直存在着“官能的抑制”,总是触觉、视觉、味觉甚至听觉占据着感官的神圣地位,嗅觉被认为是与性和肮脏相连。
卡萨诺瓦非此流道德君子,他在总结其享乐人生时说:“我喜欢美味佳肴:拿波里厨师烹饪的意大利通心粉、西班牙人的馅饼、黏糊糊的纽芬兰鳕鱼、肉汁鲜味,有小生物在表面刚刚露头的奶酪等等。至于女人,我觉得我所爱的女人的气味芳香无比。”
从享受生活的角度,嗅觉是开放自我的一个指标,从职业的角度,嗅觉带来的同样也有高尚职业,比如香水调剂师、品酒师。
【柒】
提及品酒,不得不引述近年来对生活最有体味的一句电影台词,来自《杯酒人生》——“喜欢酒,是因为可以让我们遐想,被用来酿酒的葡萄,在生长的时候,经历过的雨露阳光,以及那些亲手摘下葡萄的人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生活。一瓶酒不单单是一瓶酒而已,它是人生,就好像,每一瓶酒在不同的每一天打开,都会有着不同的滋味。那才是我们真正爱酒的理由。”女主人公在轻轻摇晃葡萄酒杯,晃动的芬芳冒出的经典人生妙语。美酒之间,便可融会生活,可见“生活”作为一个中心词涉及的面之广——比如艺术、经济对生活的融会。
俄罗斯戏剧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我的艺术生活》一书中,曾慨叹道:“契诃夫所描写的那种生活已经过去,但他的艺术依然在我们身边。许多青年对那种生活一无所知,因为他们出生的时候,它早已过去。”他期待艺术生活应该稳步前进,但无奈的是“新的生活不能等待,它要求速成的结果,要求生活的另一种加快的速度”。自然不能投机取巧,扮演好每个人在生活中的角色,才是生活之自然。
美国著名经济学托尔斯坦·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则可提供经济原理的生活剖析。“女用的鞋还特地添上了高跟,为的是由此提供的风流姿态可以表明一种强制执行的有闲,穿上了这种高跟鞋,即使要从事最简单、最必要的体力劳动也将感到极度困难。”凡勃伦继续谈道,“其真正原因是在于它的代价高,在于它能使穿的人步履维艰,从而使她无法从事任何有用的劳动。”这是一个关键阐述,让我们从单纯的奢侈消费习惯中揣摩出“有闲阶级”在面对工作与生产时截然不同的阶级态度。
【捌】
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有闲阶级”舶自西洋,而中国人其实早已把“有闲”上升为植根于民性的生活哲学概念。
当伯特兰·罗素发现中国人仍旧能在20世纪“保持着文明享乐的能力”时大为惊讶。“他们经常自娱、逗笑,在阳光下取乐和讨论哲学。这是工业化的国家所没有的。中国人,包括各阶层的人,比我所了解的任何民族都更喜欢开玩笑。他们在每一件事情上寻找乐趣,而且总是用笑话来缓和争端。”罗素有过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行人坐在轿子里穿过中国山丘地带的经历,“路途崎岖险峻。这些抬轿子的苦力十分辛苦。当旅途到达山的最高处时,我们要求他们停下来歇十分钟。他们立即站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似乎对世界上一切都毫不在意。”在罗素看来,如果在其他任何国家,只要稍微有点心计的人都会在这种情形下抱怨这炽热的天气,以此要求增加小费。但让这位英国哲思者吃惊的是,中国人有着属于他们独特的享乐方式——无论是生活在多么低层的人。
【玖】
以老子、庄子为开山祖师的中国特色文人雅士,一直伴随着中国的政治文化或明或暗。唐诗时国盛,宋词时国弱,在诗词中亦多能见感怀国是之笔。林语堂曾向外国人讲述东汉之末的“清议之风断,清谈之风成”:竹林七贤出,大家以诗酒为命。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仆人带一铁锹,言“死便埋我”,而时人称贤。
林语堂毕生给西人讲述了太多这样的生活故事,甚至包括“牙刷”;梁实秋笔下的吃,郁达夫笔下的旅行,沈从文的边城故事,张爱玲“胡琴咿咿呀呀”的上海……太多太多,恕难尽列。
现代新中国,那些春秋笔法的有闲传统固然丢失甚多,但也有杨绛的《我们仨》,那本小开本的《万象》,香港也有蔡澜、董桥和林行止等在一脉相传,台湾出个几米,更是在淡淡然的绘本中感怀生活之奇才。央视节目《小崔说事》也在电子媒体的平台展示着往日的美好。
一方面,我们被指责有着太多被遗忘的生活趣味记忆,另一方面,我们又被不断地勾起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又往往表现得颇有兴致般——这本身便是现代中国第一批“有闲”下来的人的共同特征。
【拾】
今日之中国,正在进入全新“生活”的时代。我们眼中的“生活家”的标准该是谁的模样?
我们选出的是蔡澜、陈冠中、登琨艳、尔冬强、马未都、蒋庆、李景汉、黄永玉、欧阳应霁、潘石屹张欣夫妇、施养德、王石、王中军、王志纲、尹岩、 张宝全王秋杨夫妇、赵青、周润发和孙冕等。
“有点钱、有点闲、有点爱好有点权。”这是“生活方式专家”王志纲对生活追求的高度归纳。
【拾壹】
生活本身就是生产力。
围绕生活而进行的生活方式革命,正在中国各地星火燎原。而全国的示范地正是云南的丽江。
一本《消失的地平线》让外国人发现丽江和三江并流地区,一场地震意外地让国人重新认知丽江。如今的丽江不仅继续是国内游名列前茅的旅游目的地,更是体验中国生活艺术的最后栖息地。
【拾贰】
作为一个人口不足30万的丽江,它的对立面正是国内正在大兴土木中的“大都市”。古镇的土木结构房子与石屎森林、纯净与杂乱、步行速度与汽车速度、慢与快,都呈现着丽江的镜子意义。
难怪,在我们与新浪文化共同进行的“中国最值得小住的地方”网络投票中,丽江以33.43%的高得票率居于冠军位置,远远高于排第二位的青岛(10.63%)、第三位的杭州(9.29%),其他地方,大理、大连、厦门等更是难望其项背。
【拾叁】
慢是相对的。享受有闲生活也是如此。
在丽江束河呆过的人都会觉得丽江古城也太“快”了太拥挤了。在更慢的束河,人们宁愿继续闻到的是泥土的气息、牛粪的气味与当地村民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拾肆】
最近被发现的王小波生前被摄录的一个纪录片中,外国记者安德烈问及王小波对生活发现了什么。这位近二十年来最好的杂文家说:“我起初发现生活有很多虚伪的成分,像一个洋葱头一样,一层一层的皮都是假的,我剥到最后,还没剥到心呢。”可惜他英年早逝,在生活的自我剥离中,他被迫中止。
丽江之意义正在于:它把虚伪的生活剥离了很多很多层。这亦正是生活家的哲学之道。
【拾伍】
西人没有发现丽江前,他们有高尔夫。“高尔夫人生”是一个用于在球洞与球洞之间,挥杆推杆之时,一杆进洞或是陷入灌木丛、沙坑、水障之时品味生活的确切定义。
在这些精英阶层的生活哲学中,建造一个高尔夫球场还不如说“养一个高尔夫球场”;高尔夫不仅是作为比赛的18个球洞,还是作为人生竞赛的18次难度与高度的自我超越。
丽江古城高尔夫球场的董事长冯彪先生,正准备以康熙皇帝的《热河赋》来作为他那个建造于丽江文笔海,可以遥望雪山、古城,集“风、花、雪、月、湖、光、山、色”于一体的球场能带给球友的人生感悟。
【拾陆】
近读《纽约客》的高尔夫漫画集,发现高尔夫运动中被提炼出来的生活之幽默。
比如,有个家伙的球给球场水潭里的一条鳄鱼吃了,还毫不吃亏地要把那球从鳄鱼嘴中给掏出来;
比如,为了到达一个盲打的高山球洞,球手需要登山设备历尽艰辛才能到达这个高高在上的洞;
还有,一只喜欢收集高尔夫球的松鼠、一个喝醉酒的家伙能把球打得东倒西歪地进洞,还有打到“第47洞”,需要熬夜直至月上柳梢头……??
幽默生活便在自然之间。每个真心热爱高尔夫的人,他本身就具备着向“生活家”进发的技术基础与心理准备。
【拾柒】
艺术家艾未未与《新周刊》总主笔谈人居建筑,当中提到人对房子的追求,“他首先要的是自由,既是个人愿望也是政治愿望;自然,跟东方人的自然观一致,他的缺陷也是他的优势;自在,你是在家里,你是在一块地盖房子,你要感觉舒服,这种舒服是别人给不了你的,这就是自在。”建筑之美与人居的艺术感悟之根本便在此处。
【拾捌】
“宋词”盛放年代的生活境界与当下真的存在着千年的断层吗?
李清照写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自怜,但对现代人而言,“瘦”字能贯穿千年的生活观。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名句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其中一句“宝马雕车香满路”如今绝对让人对那辆德国车浮想再三,难怪常常成为抽奖物。
又及,苏轼的《蝶恋花》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本乃表达思乡之意,如今竟成为鼓励恋爱之金句。
这些自然是歪解。生活境界可以跨越时空。故而,生活家可以名留青史。但他们的本意只不过是:过得比你好,如此而已。
梦想生活,生活梦想!
有梦想就不要怕破灭!
有梦想就是追逐享受过程!
-----------------------------
一道策划地产解决之道代理let‘‘s go杂志广告
QQ:23622009
TEL:13510914184 个人观点·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