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龙的原形是娃娃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12:15
试论龙的原形是娃娃鱼
字号:[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52    发布日期:2008-11-18    来源:福建福鲵龙是什么?什么是龙?百姓说不准,学者道不明。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但是却搞不清龙为何物,实在有点尴尬。大体而言,学者的意见可归纳为:1、龙是虚构的神异动物。2、龙是若干种图腾动物的集合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3、龙是闪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物的神化。4、龙与农音近,代表着农业的起源。5、多种动物均可称为龙,例如猪龙、龙马、龙狗、龙蛇等。6、龙的原形是某种具体的动物,例如蛇、蜥蜴、鳄鱼、鲤鱼等。
1989年笔者在撰写《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一书时,认为在生肖文化里,所有的动物都是自然界里普遍存在或曾经广泛存在过的真实动物;因为“生肖”的含义,就是人通过模仿某种动物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因此,龙应当是水族类动物的代表,正如鸡(凤凰)是飞禽类动物的代表一样。
  那么,龙究竟是哪一种具体的水族类动物呢?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笔者。不久前,笔者撰写了一篇文章《生肖文化起源于何时何地》,认为生肖文化可能起源于4000年前至6000年前的陕西省渭水流域,同时并注意到龙的原形与娃娃鱼的关系。
娃娃鱼学名为鲵,分小鲵和大鲵两种,大鲵又称瑕(鱼字旁),目前发现的大鲵体长1·8米,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头部疣粒显著,自颈侧至体侧有皮肤皱,以鱼、蛙、虾为食,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或许几千年前的大鲵,它们的体型更长大,因此具有被后人神化为龙的资格。有意思的是,人们很少见到鲵鱼如何进食,而在龙的传说里也几乎没有提及龙吃什么食物。
  《水经注·伊水》引《广志》曰:“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鲮鳢,可以治牛,出伊水也。”所谓“可以治牛”,当是能够治服牛的意思,表明伊水的鲵鱼个头相当的大。屈原在《楚辞·天问》里问道:“焉有虬龙,负熊以游?”意思是哪里有这样大的无角龙,能够驮着黄熊在江河上出游?所谓虬龙可能指的也是大鲵,而人或神乘龙出游的传说当亦源于此(不排除人驯服大鲵用以渡河的可能性,因为大鲵不像鳄鱼那样危险)。
  《本草纲目·鳞部四》称:“鲵鱼,在山溪中,似鲇有四脚,长尾,能上树,声如小儿啼,故曰鲵鱼,一名人鱼。”由于鲵鱼能爬上山椒树,因此又称山椒鱼。娃娃鱼的这种兼具水行、陆行和树行的生存能力,有可能被后人夸张成龙的上天入地入水的神奇本领。
《山海经·五藏山经》是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普查白皮书,其中记述许多地方都有娃娃鱼,然而却有着不同的名称,例如瑕(大鲵)、谛鱼(小鲵)、赤儒和人鱼(《五藏山经》记述有当时人们对龙的崇拜习俗,但没有直接描述龙的形貌特征及其价值)。但是,到了夏代文献《海外西经》里,娃娃鱼已被称为龙鱼,而且开始被神化了:“龙鱼陵居在其(诸夭之野)北,状如狸(鲤),一曰嘏(鲵),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显然,夏代的人还知道龙的原形是大鲵;不过,已经有点拿不准,而且与鲤鱼混淆了(估计是鲤与鲵音相近而误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能原本属于鲵鱼)。
   接下来,在周代早期文献《海内北经》里则称“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这就表明周代的人已经不怎么知道龙鱼(陵与龙通)是娃娃鱼了,以为它是海洋里的鱼类。在周代和春秋战国时的作品《诗经》里,现存的305篇提到动物108种(《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其中没有娃娃鱼,表明当时娃娃鱼非常少,人们的眼球已经见不到它们了。
   值得注意的是,西汉学者刘向在《新序·杂事》里讲了一则“叶公好龙”的故事,表明当时人们已经不知“龙”原为何种动物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称当年秋天“龙见于绛郊”(今山西省南部汾河下游),显然这种动物在当时已经非常罕见了,否则不会被郑重记录下来,同时记录的还有魏献子与蔡墨(晋太史)关于龙的对话。
   根据蔡墨掌握的上古文献,帝舜时代有一个名叫董父的人,擅长畜养龙,被封为豢龙氏。到了夏帝孔甲时(公元前17世纪),在黄河和汉水获得两对龙,被认为是上帝赐给的乘龙;但是孔甲不知道如何喂养龙,遂聘请刘累养龙,并封其为御龙氏;后来有一条雌龙死了,御龙氏将死龙肉烹制成肉汤,献给夏后吃;夏后品尝后,问起龙养得怎么样了,御龙氏惧罪而迁居鲁县,夏代的养龙活动从此也就消失了。
   此外,《尚书·舜典》记载帝舜任命22名中央和地方的长官,其中任命龙为纳言,即帝王的喉舌,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发言人或宣传部长,并兼有钦差大臣的身份。这就表明帝舜时代,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动物,并有人(氏族)以龙为图腾(或者以捕龙、养龙为职业);以“龙”为发言人,可能与娃娃鱼的啼声与人类相近有关。
   众所周知,在先夏时期,我国曾相继存在过三个著名的历史阶段,即尧舜禹时代。有必要说明的是,尧舜禹经历的时间可能有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之久,但是由于“时间压缩律”的作用,它们被后人记忆成彼此直接打过交道的几代人的事情。其实,尧的时代,还处于畜牧业时期,《尧典·四星》记述的人类活动都与而且仅仅与畜牧业有关。舜的时代,开始有了农业;当时为了保护耕地,曾经大规模地捕杀或驱逐野生大象(袁珂先生指出舜与其弟象的斗争,即对野生大象的驯服故事)。到了禹的时代,农业才成为主业,人们才完全定居下来,因此特别注重对水害的治理。
   问题是,帝舜时代为什么要养龙或捕龙呢?笔者推测是为了获取点灯照明用的油。《海内北经》称舜的女儿宵明和烛光发明了人造光源:“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何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大荒北经》记有烛龙(《海外北经》称为烛阴)的故事:“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或谓此处的烛龙乃北极光的神化,其实这则神话也可能是古代以龙油为灯烛的记录。据此可知,帝舜时代大规模捕龙养龙,其实际价值在于获得点灯照明的能源。
   事实上,用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提炼的油在常温下为固体或膏状,不能用于点灯。而且,在先夏时期,尽管人们可能已经在使用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但是还没有提炼矿物液体油的能力;与此同时,当时的人们也没有找到从植物中提炼燃料油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时代的人们,该用什么油点灯呢?
   当然只能是用鱼油了。我们知道,生活在海边的人,能够从鲸鱼身上提炼出点灯用的油。对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先民来说,不大可能从海边进口点灯用的鱼油,因此必须从江河里的鱼类或两栖类动物身上打主意,于是富含脂肪的娃娃鱼就被列入首选的对象。据说秦始皇陵里的长明灯,用的就是娃娃鱼油。
   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帝舜时代开始的大规模捕猎娃娃鱼的行为,造成了娃娃鱼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一度处于濒临灭绝的状况。与此同时,由于娃娃鱼的近乎灭绝,人们也就逐渐忘掉了娃娃鱼的样子。在此前后,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灯油来源,并终于(大约在夏代前后)发明了从豆类、油菜籽、芝麻等植物中提炼植物油的技术。
   过了很长的时间,由于人们有了取代娃娃鱼油的植物油,因此人们不再捕猎娃娃鱼,野生的娃娃鱼才逐渐恢复了生存的机会。但是,这时的人们已经不知道娃娃鱼就是先夏时期的龙了;而人们记忆中的龙,由于没有了对应的现实动物,也就获得了“自由”,即获得了被充分夸张和神化的条件,久而久之它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