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救了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03:38
世界金融危机救了中国
今年建国59周年,计划经济搞了29年,改革开放经过30年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不是也要讲求点效率?今后国家发展不能总是摸着石头过河,结合我国国情,中国经济要走精耕细作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和高效、高附加值工业的道路。当前的世界金融危已经证明,发展低水平、低附加值工业的城市化道路走不通,工业淘汰部分生产能力过剩的产能,向农业转移劳动力,势在必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金融危机救了中国,使中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世界金融危机根源及解决办法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的生产相对过剩,社会总供给远大于社会总需求,信贷消费(按揭贷款)就是社会总供给远大于社会总需求的明证。透支未来的信贷消费(按揭贷款)虽暂时延缓了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更加重了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过剩。这里所讲的需求是指有效需求,能得到满足的消费欲望才是有效的社会需求。
在不发生大规模战争和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解决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使生产和消费达到平衡。全球性由工业向农业转移劳动力,放弃石油农业来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在吃得饱的前提下,追求吃的好。因为农业有个特点是效率和品质难两全,提高品质必定降低效率。实体经济中必然要倒闭一批企业,来达到供需平衡。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必将实行更严厉的贸易壁垒,就像2008年上半年世界粮食紧缺价格暴涨,各产粮国都严格限制粮食出口一样,这对中国出口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就是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因战争自身的消耗和对人类生产能力的破坏,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带来世界经济60年来的恢复和大发展。当前国际形势下,各个国家都要妥善化解自己国内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不要将危机转嫁他国,避免引起世界性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现在中国政府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两条主要措施扩大内需和加大政府投资以及相应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实际效果值得商榷。
一、扩大内需。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这是基本经济常识。因生产过剩来扩大需求是否可行?世界金融危机目前对中国金融领域冲击较小,原因在于中国居民量入为出,高储蓄的消费习惯。据有关资料,仅全国高校扩招的银行贷款就高达1万亿人民币,而且还款希望渺茫基本上就是呆帐,中国金融系统的低效率和大量呆、坏帐,由此可见一斑。如果没有中国居民高储蓄,中国金融系统恐怕在世界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就已崩溃。社会保障落后和居民消费习惯暂且不论,目前形势下中国金融系统能不能支持扩大内需?
二、加大政府投资。加大政府投资的确能消化部分过剩的产能,由于加大政府投资的不可持续性,并不能根本化解社会总供给远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局面,只是暂时缓和了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大政府投资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犹如以堵治水,若洪水总得不到疏导宣泄,恐怕会造成更大的灾害。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不到10年时间,又遭遇更大规模世界金融危机危害的原因,本来中国经济历经亚洲金融危机的锤炼,应该更具有抗风险性。
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加大政府基础建设投资也只是暂缓生产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随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形成的巨大需求,才根本解决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美国是二战的最大受益国。奠定美国世界霸主地位更多的是经济因素,而非武力。相反,想依靠武力征服世界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却最终惨败。当然由于战争自身的消耗和对生产的巨大破坏,也带来当今世界经济60年来的恢复和大发展。
1998年我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两条主要措施也是扩大内需和加大政府投资。10年时间过去了,国内需求市场远未形成,经济发展还要靠出口拉动。加大政府投资发展的房地产业、汽车工业和高等教育产业化等,形成被老百姓戏称的新三座大山,所造成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大家都心知肚明,这里就没有必要再一一叙述,其中高等教育产业化已经被决策者完全放弃。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解决只是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矛盾延迟转移到现在而已。可以这样讲,中国目前正面临双重的经济危机: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应对目前经济危机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加快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与之相配套的土地政策调整、基层政府机构改革。
一、加快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里所阐述的工业、农业是广义的工业、农业。中国13亿人口,人均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农村人多地少,在城市就业不足,历来的知青上山下乡、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等都是就业不足的表现,以上这些状况是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的基本国情。结合我国国情,中国经济要走精耕细作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和高效、高附加值工业的道路。现在事实已经证明,发展低水平、低附加值工业的城市化道路走不通,工业淘汰部分生产能力过剩的产能,向农业转移劳动力,势在必行。城市大量企业倒闭和农民工返乡,市场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在发挥调节作用了。所以说,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
中国农业生产走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的田园式有机农业道路,既能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又能为所有中国人提供安全放心的绿色有机食品,还能增强国民体质。或者开拓国际高端有机农产品市场,工业化的今天,瑞士的手工手表在全世界畅销,对我们就是很好的启示。石油农业(农业机械化)必须依靠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但其代价是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难两全两者只能选其一。大家都知道,散养自然生长所生产的肉蛋产品,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对农作物,化肥提供的营养并不全面,同样的田间管理施用有机肥和少量化肥的农作物比单纯大量施用化肥的农作物抗病性强、产量高和质量好,在北方苹果和葡萄的对比试验中效果很明显,不用仪器肉眼就可看出来。施用有机肥农作物抗病性强就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农业为中国人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国民体质的增强就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少对药品的依赖,减少不知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会减轻了医保体系的压力。
对中国13亿人口,农业也要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世界经济不景气时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固定在农业生产上。世界经济需求旺盛时,再向工业和城市转移部分劳动力。
二、土地政策调整、基层政府机构改革。配合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必须进行相应的土地政策调整和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土地政策调整要抑制土地兼并和停止城市扩张征地,放弃中国低水平的城市化道路。采取相应政策,使城市中失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向农业转移,同时也不要使返乡的农民工无事可做,坐吃山空。这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田园式有机农业中家禽牲畜的散养自然生长、人造有机肥改良农田土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农村水利等基础建设都需大量的劳动力,关键在我们要组织和利用好。
与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配套的基层政府机构改革,我的看法是取消乡镇一级地方政府,但不裁减一人其党政人员全部住村,两人一组轮流休息来包一个或几个行政村,加强基层领导,县直接管村,缩短行政环节提高效率,这样避免基层工作人员都挤在党政大院内喝茶、看报混饭吃,也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两人一组轮流休息可这样安排,每周实行4天工作制,福利待遇都不变。其中一人负责星期一、二、三,另一人负责星期五、六、日,星期四两人共同值班或一人去县政府请示汇报工作。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国内国际上小的摩擦都可能引起大的社会动荡。我呼吁:世界各个国家都要妥善化解自己国内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不要将危机转嫁他国和相互指责,避免引起世界性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有的战争都有经济原因。因贸易摩擦直接引发的战争有中英鸦片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等,都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