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在追逐的梦想 中国的国民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53:18
一个正在追逐的梦想 中国的国民车
http://auto.tom.com 2003年10月22日 10:05来源:TOM 汽车千里冰封

TOM原创 禁止转载

  我有一个理论,就是合资厂造不出国民车!

  同为制造业,我想起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洋家电肆虐的岁月。最终成为家电价格杀手的不是鬼子,也不是合资企业,而是被围追堵截的长虹和一批国产品牌企业。我觉得车市的发展很像彩电的发展,过去一台洋彩电大约相当于普通人五到十年的收入,现在一台合资车相当于普通人五到十年的收入,五年以后,笑看车市烽烟滚滚,普通人用一年的收入买一辆车应当不再是梦想。

  在这里,我就想谈一谈国民车,就是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就是福特的T型车、大众的甲壳虫和丰田的莲花。我们的汽车发展50年,就是一个耻辱的50年。在国人还在将汽车定为生产资料的时候,小日本50年前就提出,要造国民车的概念。我们是为领袖造车,小日本则是为国民造车。

  历史见证了耻辱。我记得二十年前国外媒体形容中国领导人时,曾说过:一队黑色红旗飞驰而过,中国领导人在黑色的窗帘背后巡视着大地,宛如古代的帝王在高贵的华辇中注视着家园。当时,汽车不是商品,而是战略品,是领导者的烽火轮和轿子,计划经济时代,汽车只能分配各全民所有制单位,私人不能拥有汽车。建国之初,国家对生产资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平衡分配制度,将全部物资分为一、二、三类,一类物资为统配物资,由国家计委平衡分配;三类物资为部管物资,由国务院各部负责分配;其余为三类物资,又称地方管理物资。数十年间,无论国家统配物资的名单如何变化,汽车始终“榜上有名”。对了,这就是中国汽车50年的前30年!

  后20年,同样耻辱!八十年代初期,在北戴河会议上,胡耀邦提出,私人可以买汽车。就是到90年末,车仍然视为“高消费的代表”。这样一件事极具有代表性:当时,北京青年报出版了第一个汽车周刊,刚办不久就被上级主管部门勒令其停止,说这是鼓励高消费。1994年夏利9万8千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符;老百姓盼望已久的十万元车,一直到本世纪初才出现。

  可怜的中国人终于盼来了购车的时机,但价格的屠刀高高举起,无辜者在陶醉中失去自我。一辆加价的雅阁35万元的“天价”本可以买到世界上最新款的宝马跑车z4,一辆有30年历史的老爷车居然在中国车市销售榜中雄居榜首,国家一是要把汽车工业搞成支柱产业;二是整个汽车工业战略要转移;要从卡车向轿车方面转移;三是汽车工业要有大发展。说穿了,就是要从车上攫取更多的税费,厂家你方唱罢我登场,高中低档全面开花,甚至卸下轮子运进来再装上就卖钱,全球汽车前十大在国内全部找到了买办,气球加泡沫,真是爆竹齐鸣、锣鼓喧天啊!

  这里我就想起一个真事,前日和哲学系教授讨论小姐和二奶,教授说:小姐是出租车,二奶是私家车,我是公车,我不解。他说,我和小姐同样出卖器官,她们出卖下面的器官,我出卖上面的器官,出卖的是我的嗓子和思维,我养尊处优,受人尊重,当然就是公车了,哈哈,思维睿智!我一直认为汽车就是消费品。当私人购车已经超过了公车购买力,汽车的用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已经不是一个关系国计的物资,它是一个民生的问题。汽车产品本身就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它是满足人们出行需要的一种产品,这是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高质量的一个基本需求。高质量生活是人类人本功能的需求及沿伸。如果说电视是人们眼睛功能的沿伸,电话也是人们耳朵功能的沿伸,那么汽车产品是人类脚部功能的沿伸,是人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需要,也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需求,无论什么车,不管高低贵贱,本质是一样的,首先是一件工具。

  中国哪一个城市出台过“限制奥迪在主要道路上行驶”的政策呢?限制的都是百姓用车。为领导干部造车的思维惯性在部分剥夺百姓享受轿车的权利。分析原因,政府没有摆正轿车的位置,轿车仅是政府官员的坐骑,是特权!当家用电器充分普及以后,生活消费必然会指向住房和汽车。在发达国家,当汽车驶入百姓家的时候,家庭购房却不足50%。但在中国,除了全球最贵的车价外,维持一辆普通车费用,也会在一千元以上,等于一套两室一厅的按揭,各种不尽合理的税费齐上阵,支柱产业嘛,唐僧肉?

  借汽车走入家庭的浪潮,国内车市中“经济车”、“十万元车”、“家庭车”、“百姓车”等概念层出不穷。日前,为中国人民打造自己的“国民车”,又炒出一个新卖点。中国汽车界真到了开出“国民车”的时候吗?

  在世界上,国民车首先是从“价廉物美”的车型开始的,其主要特征就是百姓车。美国福特T型车连续生产20年,最高年产量达到200万辆,累计生产1500万辆,成为国民车当之无愧;德国大众推出的“甲壳虫”持续生产30余年,每辆车的售价约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最高年产量达到100万辆,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辆,成为国民车当之无愧;雷诺和雪铁龙经济实用普及型轿车也分别累计生产了1000多万辆,成为法国的特色产品,成为国民车当之无愧;意大利菲亚特推出的是O.5L和0.8L两种家用轿车,售价相当于一个工人9—12个月的工资,成为国民车当之无愧;日本发展“国民车”有9家汽车公司是从生产经济实用的小型车起家的,国民车概念当之无愧;韩国对发动机排量在0.8L以下的汽车给予各种特别优惠,国民车政策使韩国当之无愧成为汽车大国;就连巴西,15年来低价政策造就了庞大的市场…… 

  纵观中国车市,龙头老大都是合资品牌,价格高高在上。20年前,当人们开始探讨汽车进入中国家庭时,不少人觉得5万元或许是进入家庭的临界点。夏利、奥拓,然而它们不仅没有大规模进入家庭成为“中国国民车”,就连作为出租车的资格都被当局取消。甚至赛欧上市,一举将经济型轿车的价钱定位在10万元上下,人们还是无法将“中国家庭轿车”或者“中国国民车”的桂冠顺利地送出。从国内车市现有的车型来看,一度占据中国汽车市场50%以上销售份额时间长达10多年之久的上海大众桑塔纳最为接近“中国国民车”的理想,然而它的全盛时期是作为普通平民望而却步的“官车”而大量制造的。如今它虽然已经将售价降到了10万元上下,但能成为国民车吗?不能。

  世界上从来没有天上吊下馅饼来,合资车首先考虑的是利润最大化,广本曾经带给人很多期望,但期望越大,失望愈大。高档车中国产宝马曾经有人推测30万元,但可能吗!在欧洲十分看好的高尔夫,到了中国就水土不服,为什么,就是大众根本没有为中国人造国民车的义务,在温情脉脉的面具下面都藏着奸商的嘴脸,就连年初炒作火热的高尔,一旦到了中国都露出狰狞的面容。合资厂就是看中了暴利来到中国的,绝不是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而是搜刮钱财的阎王爷。

  这里,我再次用家电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车市,来看中国国民车的摇篮,家电的今天就是汽车的明天。

  我有另一个理论:中国人造中国品牌的国民车

  老“上海”,仿造奔驰1953年款,生产了31年,一直到停产也没达到原车水平,一个品牌的陨落。

  吉利集团在广州宣称,为中国老百姓造 “国民标准”车。李舒服说,买车要像买西瓜!吉利的分析是现在很多人开始有一辆车作为代步工具;价格越低越好,但思路错了。

  一汽曾表示,打造“10万元级小红旗”的国民车设想,放了个P;神龙富康的目标是“中国第一家轿”,但我左看右看都不像。华辰造中华,我看也不像。

  奇瑞,这个寄予千万关怀和期望的中国新兴力量,大有破土而出的迹象。正如有人说的,别人做了十几年、二十几年都没有实现的事情,奇瑞能在两年内都实现了。两年前我们也说过“奇瑞让中国汽车尴尬”。今年奇瑞走了几步好棋,业界轰动。奇瑞如此不凡的业绩,的确让人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

  奇瑞叫好不叫座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奇瑞缺乏的是一种文化底蕴和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有点冒进,有点炒作,但瑕不掩瑜,它是我们的最大希望之所在。

  新兴力量正在涌入,任何一次革命都将改变历史。造电池的造电动汽车,造摩托的造微型车,都是汽车繁荣的象征,我们正在走积累的过程,国民车离我们愈来愈近。

  国民车最终将在中国自有品牌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