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鸽子悲伤地哭泣时 - 评秘鲁影片《纸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25:31
当鸽子悲伤地哭泣时 - 评秘鲁影片《纸鸽》 (2006-09-06 21:48:01)   分类:南美及中美洲拉丁语系电影

 

“我并不想触碰人民心中渐渐愈合的伤疤,只希望我们能永远铭记住人性中最美丽的品质: 对生命的珍爱。”--- 艾里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出于对拉美电影和文化的喜爱,我最终选择了观看这部名叫《纸鸽》的秘鲁电影,朋友们告诉我它是近几年来秘鲁最好的儿童电影,我自然也很想看看安第斯山区中的孩子们是怎样生活的,出乎意料的是,这部影片并不象以往我所看过大部分的儿童电影一样充满着轻松快乐的气氛,而是几乎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异常沉重的题材 -- 战争。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秘鲁内战时期,十一岁的胡安与母亲和后父生活在安第斯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中,生活虽然贫苦,但胡安却感觉很幸福,因为他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帕奇奥与罗丝塔,还有一位深爱着他的母亲,虽然后父脾气不好总教训他。但他每天依然快乐地与伙伴们到处玩耍打闹着,作弄村里年老的铁匠,与女朋友罗丝塔一起在山坡上放羊,照顾着她年老眼瞎的奶奶。但这一切看似宁静美好的生活却在一天夜晚突然被打破,帕奇奥可怜的父亲被人吊死在村前的大树上,因为他是一个出卖反政府武装组织“光辉道路”的叛徒,第二天,武装份子冲进村庄,强抓了不少壮年男人,很多反抗者被当场打死,胡安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感到无比悲伤,为了防御恐怖分子的骚扰,老铁匠连夜赶制出一批铜铃发放给每户人家,只要敌人一来,敲响铜铃后民兵就能集合在一起与敌人战斗。一天,帕奇奥偶然发现原来胡安的后父是恐怖分子的内线,专门收集情报,于是他告诉了胡安。

 

第二天,胡安趁父亲外出时在家中找到了首领写的信件,却被恐怖分子发现并劫持,他们连夜把他带到基地,并训练他制造炸弹和射击,想让他成为新成员,基地里还有不少都是被抓来的孩子。半年后的一天晚上,一个孩子外出执行任务受伤归来,被炸断了双脚,残忍的首领威尔默开枪打死了他,极度恐惧的胡安被指定去完成未完的任务,胡安成功地放置并引爆了炸弹,摧毁了政府军的一个关卡,负责的军官被活捉,威尔默给胡安一把匕首让他亲手杀死敌人,面对着极度害怕的军官,胡安难以下手,威尔默的妻子卡门抓住他的手捅进了敌人的身体,鲜血染红了胡安的双手。。。这时政府军的大部队赶来,恐怖份子们不顾胡安而四散逃走,胡安终于回到家中,然而威尔默等人岂能就此作罢,他们很快就返回村庄抓住了胡安和他的父母,当他们要执行处决时,帕奇奥与罗丝塔偷偷敲响了警铃,村外的民兵们立刻赶回与恐怖分子激战起来,而在这场血腥的战斗中,威尔默死了,卡门的女儿也被打死了,而胡安的父母也被无情的子弹吞噬了生命。。。悲痛万分的胡安被随后而来的政府军带走,随后被关进了监狱。十年之后,重获自由的胡安回到了家乡,战争虽已结束,但却已是物似人非,历经痛苦和沧桑的他还能找到童年的那群伙伴们吗。。。

 

 

仿佛是另一部《杀手莱昂》,但这部影片却带给我更多一份伤感与心灵震撼,因为它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战争,这种成人们的残酷游戏,却曾经毁灭了多少孩子纯真的童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秘鲁内战整整持续了二十年,近八万人死亡或失踪,这其中有多少像片中的孩子们一样,永远失去了他们的亲人,朋友和童年的欢乐,“光辉道路”是秘鲁最主要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他们笃信所谓的共产主义,坚持武力获得政权的信念,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制造了大量的恐怖活动,而其中也有不少是借助孩子的纯真和不加防备而实施的行动。

 

片中的男孩胡安正是这样一个悲惨的孩子,他被无端地卷入成人们的血腥争斗中,看到的是真实的死亡,鲜血,爆炸和犯罪,他原本快乐的心灵被恐惧和悲伤所侵占,而他的失踪似乎也被人遗忘,于是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跟随其他人学习开枪,制作火药,抢劫商店,甚至做危险的诱饵去实施爆炸,当残忍的恐怖首领威尔默命令他亲手杀死抓来的政府军头目时,他只能举起手中的匕首,因为他别无选择,生存下来必须依靠自己,而当他终于抓住机会逃出来之后,残忍的恐怖份子也像对待每一个叛乱者一样处置这个十一岁的孩子,村中最后的枪战不仅害死了挚爱着胡安的母亲,而且也打死了女恐怖分子卡门十几岁的女儿,当我看到胡安抱着母亲的尸体失声痛哭,而不远处是另一个悲痛欲绝的女人时,我知道这场战争没有最后的胜利者,而真正的牺牲品只能是儿童,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而在这场无情的浩劫之中,一个弱小的孩子又能改变些什么呢?

 

在影片的最后,十年的铁窗岁月结束,长大成人的胡安一个人孤独地重返家园,他终于又见到了儿时的伙伴,三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时我终于感到了一丝欣慰,仿佛透过滲满泪水的双眼看到,一切的痛苦都已结束,悲欢离合已是心底永恒的回忆,只有时间能渐渐抚平他们内心的伤痛,但愿战争永远不要再发生。

 

 

正如影片最后的字幕所写“我并不想触碰人民心中渐渐愈合的伤疤,只希望我们能永远铭记人性中最美丽的品质:对生命的珍爱。”导演法比里奥·阿吉拉并不想把影片处理成一部纯粹的儿童电影,他试图透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去述说自己祖国整整二十年的动荡飘零,展现人民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的那份坚强与执着,虽然对于孩子来说演绎这段悲惨的历史也许太过沉重,但片中几位小演员的表现却异常出色,正是他们精彩的演绎使我深深被感动。秘鲁,这个美丽与悲伤并存的国家,雄伟迷人的安第斯山脉孕育了古老印加文化的起源,勤劳的妇女一生挚爱着家庭,纯真的孩子们在贫苦的环境中寻找着快乐,然而连年不断的战争却无情摧毁了这一切的美好,使多少曾经幸福的家庭亡破,虽然他们始终贫穷着,虽然他们的衣服始终是那么破旧,但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我坚信他们依然能顽强地生存在这片奇迹般的土地上。。。

 

摄影师Micaela Cajahuaringa的镜头捕捉到太多这个国家的美丽,那终年不化的雪山和冰川,广阔无垠的高原,翠绿环绕的山峦,清澈透底的溪流,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怀抱着羔羊的女孩与她那顽童般性格的奶奶,快乐的孩子们追打嬉闹着进行泥巴战斗。。。然而这短暂的美好却丝毫掩盖不了影片整体的感伤情怀,而前段快乐的气氛也与之后悲惨的情节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让我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和痛苦。

 

贯穿全片的纸鸽,老铁匠教会胡安折纸鸽的方法,他说纸鸽代表着人们内心的希望,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希望危险不再伴随着生活,而纸鸽也代表着小胡安内心的快乐,虽然这只纸鸽也曾经淌下鲜血般殷红的眼泪,但却成为最大的动力支撑他渡过漫长的十年岁月,当他再次回到村庄,看到人们在为战争中逝去的亲人而祈祷,墙上一张张照片代表着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而每一张照片下都挂着一只纸鸽,那正是寄托着每个人的心中的一份怀念。

 

推荐给所有喜欢优秀电影的朋友,这是你不能不看的,因为它是一部真正能够感动你的好电影,就像是《天堂电影院》《杀手莱昂》或《伊凡的童年》一样,它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必将成为经典。

 

《纸鸽》(Paloma de Papel),2003年,90分钟,彩色,20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单元秘鲁官方参赛影片,同年哥伦比亚波哥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拉丁美洲电影大奖及最佳拉丁美洲新晋导演提名,纽约拉美电影节最佳影片,2005年西班牙巴伦西亚国际电影节观众评选最佳影片。

 

官方网站:http://www.palomadepapel.com/ing/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