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20:48

中国式学位服详解
“学位服”不应承载太多文化包袱
连日来,一套“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在天汉网等论坛流传,让许多网友“心痒痒”,觉得设计方案好漂亮,希望毕业时能穿上“中国式学位服”。网友“溪山琴况”向教育部等教育界人士发出倡议,公布中国式学位服服饰倡议、设计和学位授予礼仪方案,以求得到重视。(见《信息时报》4月20日)——新闻链接:网友向教育部倡议启用中国式学位服(图)
这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倡议。满大街的西装革履、吊带裙,网友们视而不见;引入西方的法袍、律师袍,网友们欢欣鼓舞。然而,为什么他们单单对“西式学位服”耿耿于怀?仅仅因为“中式学位服”漂亮显然并不足以解释网友们的行为,而在我看来,在这种对待服饰文化的多重标准的背后,潜藏着一种针对不同社会领域区别对待着装的认知策略,或者说,是基于一种制度优劣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策略。
西装革履、吊带裙对应的是世俗生活领域,法袍、律师袍对应的是法律领域,学位服则对应的是文化领域。对于前两者,与其说是网友们文化宽容的体现,毋宁说是他们臣服于西方在这两个领域内的优势,并且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比肩而立,赢得更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更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同理,网友们对“中式学位服”的迷恋,与其说是对“西式学位服”的对抗,不如说是对这种服装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的对抗。网友们承认西方在世俗社会和法律方面的比较优势,但显然,他们并不承认,中国文化领域相较于西方文化也是处于劣势的,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厚重的中国文化远强于西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学位服沿用西方模式,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如何看待这种“中国文化强势论”?我想,应该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如果这种情绪是基于一种文化自豪感的话,那无疑是无可厚非的。但凡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使之发扬光大,尤其是在西方文化无所不在的今天,这种文化自豪感更显出其存在的价值;二是,如果这种情绪是基于一种偏执的“文化沙文主义”,那就是不可取的。文化是没有高低等级之分的,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我们却没有理由厚此薄彼,拒斥另一种文化。
行文至此,关于中国人是穿“西式学位服”还是穿“中式学位服”的问题其实已有了答案。学位服只是一个符号,穿“中式学位服”并不代表中华文化优越,穿“西式学位服”也并不代表西方文化颠覆了中华文化。至于到底该穿哪一种服装,要看传统文化,也要看国际惯例。其实穿哪一种衣服都是次要的,关键的问题是,千万不要在学位服上寄托太多的个人情绪和文化包袱,这并无助于我们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成熟。(张若渔)
附:西方学位服的产生   中国现行学位服的产生
庆典礼仪及其功用   中国历史上的博士硕士和学士
另一篇:“复兴汉服”背后是什么文化心态
我在网上看到了所谓的“中国学位服分解图”,猛一看被吓了一跳,那服饰怎么看怎么象古装戏里的皇帝或太监的服饰,就这么一套“威仪”有加的服饰,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支持的原因是无外乎发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云云。
于我看来,发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用意是良好的,但是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有精华也有糟粕,是不是要一概发扬与保护,我想这已经说了百年,说臭街了的事,实在不必赘言的。我倒从“复兴汉服”的喧哗声中,窥出一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浮躁心态。
我原以为我们一直在弱国的心态下“流着汗水默默地辛苦地工作”,一直在低着头赶路,至少面对外国人“不卑不亢”。前段时间冒出个“摒弃弱国心态”的热烈讨论之后,我才意味到有些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弱国的国民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很有一些人重拾“天朝”的大国心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倡议启用中式学位服,助推汉服复兴是不足为奇的。
我关注到的是,人们所要复兴的服装既不是晋服,也不是隋服,更不是元服、满服。何以如此呢,大概汉朝是汉民族统治并最为强盛的朝代,唐朝虽然达到了中国历朝的鼎盛时期,但唐朝的国君已有胡人的血统,因此唐服就难当中国学位服的重任了。其他朝代要么上不得台面,要么为“异族”所统治,所以终是不太“正大光明”的,唯有汉服才“正宗”,才最有资格做中国的学位服。何况,汉朝在一段时期内确实有一股子“大汉雄风”,也有“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也正符合了那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人的自傲心理。这样看来,所谓的复兴汉服,其实并不是要实现56个民族凝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是打着扬我民族文化旗号的狭隘汉民族主义行为。
撇开这不深谈,使用中国式学位服是不是就是对西方文化的反击、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呢。我看也未必这么简单,如果文化的保护只是做一些形式主义的“返祖”,这种保护实在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就象某些与史实沾亲带故的风景区,盖几间房子,写几幅对联一挂就“发扬”就“文化”起来了。之所以要发扬是因为没落了,之所以要传统文化是因为西方文化大有市场。传统文化没落与西方文化大有市场是两种文化竞争的必然结果,比如满服被西装取代,是因为长袍马褂不方便、不实用;钢笔之所以取代毛笔成为书写的主要工具,是因为它确实有诸多优点;中医敌不过西医,是因为西医明明白白见效快。
当然,汉服做学位服不见得比现行的西式学位服差多少,但也不会强很多,我看主要还是一种自视自傲“天朝”文化心态在作崇。对于中西文化的取舍问题,鲁迅那一代人的争论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无论对中对西都要采取一种“拿来主义”,我们既不必也不可能全盘西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既不必也不可能全盘中化。生长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我们需要的仍是一种谦虚好学、兼容并蓄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没必要夸耀其辞,我相信只要是好东西,谁都会看得见。
郑州:中学生身着汉服文庙行“成童礼”

2006年4月5日,郑州市十一中100余名年满15岁的中学生,身着汉服,双手额心,诵读论语,在文庙行“成童礼”。据中华孔子学会研究人员介绍,这样的成人礼,为100年来郑州市首次。
大学生着明代汉服在圆明园举行成人加冠仪式(图)

仪式完毕后,雷云在向四周作答谢礼。本报记者 甄宏戈 摄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报名成为志愿者
本报讯(记者冯志卿)昨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身穿明代汉服在圆明园举行成人加冠仪式,来自北大、清华等数所高校的10多名学生前来“捧场”。
来自湖北荆州的雷云是人大商学院一名本科生。据他介绍,自己一直对传统文化感兴趣。2月份时,在网上看到一家公司招募成人加冠礼的志愿者,于是就报了名。“中国是礼仪之邦,成人冠礼特别重要。通过庄重的加冠仪式,可让一名青年从中认识到作为一名成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昨天下午3时30分,加冠礼仪式开始。3名身穿各色汉服的女生各捧着一顶帽冠,面南站成一排。一名学生扮做乐工,在台阶一角轻弹古筝。3套不同的汉服整齐地排在地上。随后,主办方的一名工作人员身穿灰色儒服,沿着方形路径,慢步走到已换上一套汉服的雷云面前。两人对拜后,“儒士”为雷云戴上黑色带孔布冠。整个仪式中,3次加不同的冠,加冠前每次都先换上不同的“汉服”。
“加冠三次在古代叫三加,代表不同含义,一次比一次重要。”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彭林说,中国人应好好挖掘并保留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否则会有更多的“大长今”风靡全国,产生越来越多的“文化倒灌”。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