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善达“个税论”让纳税人添念想 鲁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3:25
前些天“长安论坛”上有条本不该遭人冷落的新闻却被意外冷落了。究其原委,也许这条新闻本身这几年已被人们说“腻”了,所以......
这条新闻的“制造”者叫许善达,国税总局前副局长、退居二线后任全国政协委员。
在那个论坛上,许善达抛出了他的“个税论”,直言“个税起征点还有上调空间”,许善达建言:作为防通胀应对之策,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在内的财税政策该有所作为。
“个税起征点还有上调空间”不构成新闻,那叫常识。在许善达之前,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在每年两会期间都有相同的呼请发出。就说今年两会,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就以代表之身建言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呢----尽管他本人是个涉嫌偷逃个税近3亿元的“偷逃大户”。
问题不在于许善达的“个税论”形如炒冷饭,也不在于许善达的“个税论”相对于宗庆后的直接了当显得过于含蓄,而在于许善达国税总局前副局长的身份----由他出面----在通胀压力高企的情势下声言“还有上调空间”,并主张作为防通胀的应对之策之一,这在中国“传统政治话语体系”的框架下既十分敏感,亦能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提供了足够的想像空间。
无官一身轻,一年多前,教育部前副部长张宝庆曾就半个多世纪间积累的教育沉疴“炮轰”自已的“娘家”,并痛斥“政令难出中南海”。可是,本次许善达抛出“个税论”之原因(动机),恐怕不能用“无官一身轻”作标杆简单度量,众所周知,个税高低涉及纳税人的直接利益和即时利益,而教育公平对人的影响远不如个税的变动那般直接。
个税的功能多样和发散,作为调节社会贫富的政策工具是其功能之一,本次许善达建言将其作为防通胀的应对之策也是工具之一。在这方面,个税制度成熟国家,起征点早已与物价涨幅等经济指标挂钩,实现指数化、动态化调控。譬如德国,个税起征点每年都做一次以上的微调,以保障民众收入尽量少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美国个税起征点之调整不光经常微调,而且更具人性化、更注重征税的相对公平----譬如同步考虑纳税人家庭结构、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等因素。个税的功能又是“不同而和”的----不论国家制度差异,其最本质的功能在于改善民生。就此,不同国家的人们容易形成共识,至少不会分歧过大。
然,个税起征点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的选择,却也属一种执政能力及能力大小的反映。就这一点,社会各界及广大纳税人却未必都予以相应的关注。
笔者以国内为例说事:第一次,千呼万唤十数年,从800元调高到1600元(公布调整方案征求民意时拟定为1500元,以收顺应民意之效);第二次,时隔1年多,又从1600元调高到2000元(今年3月起施行),至于第三次,眼下还属预放风声吊人胃口。识者所知,调整个税从动议到施行得走多道法律、行政和“技术”程序,每道程序都须支付不菲成本。既如是,从顺应甚到取悦民意的角度,也从节约成本(也须由纳税人支付的成本)的角度,完全可以一次到位----譬如从800元一次性调高到3000元----为什么不----难道仅仅是政府“贪心”么----税务部门从自身征税的政绩考量多少有点儿想法,但断言中央政府也如此却未必客观。
一步到位固然好,但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出发,满足人之欲望,迈小步、经常迈步,不经意间送人一个利好,其效果往往比一次性满足更佳。在这个意义上,个税政策设计者,显然充分考虑到了人之欲望无止境这个浅显道理。人们常说公共政策设计要人性化。换个更开阔的角度,个税起征点调整迈小步,是否属于个税政策设计者对“人性化”作发散性思考和实践的一次尝试呢?哈哈!
笔者的一个判断是,随许善达出面放风声,快则今年下半年(倘若通胀压力继续增大)或明年两会前后,慢则明年下半年或后年两会前后,个税起征点还会再作微调,微调后的新起征点大致会在2300至2500之间。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