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盛行“博士大跃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0:32

官员盛行“博士大跃进”

(2008-11-29)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 于泽远 北京

  中国官方媒体近日披露,官员“博士大跃进”浮躁之风愈演愈烈,有的中央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学集中的省份,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官员攻读博士几乎成为潮流。

  新华社下属的《半月谈》杂志在最新一期发表文章指出,在这场由官员和大学担任主角的“二人转”(东北地方戏曲)中,官员以权力谋学位,教授以学历谋资源,“博士帽”变成了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同流合污的筹码。一些大学则将学位化为献媚的礼物,得到了项目、经费和资源,成为“博士帽”批发商;不少官员也凭借职权,将“博士顶戴”轻松加身,以图在今后的提拔升迁中,让“博士帽”兑换来更高级别的“乌纱帽”。

  文章说,官员“博士大跃进”引发了不少让人瞠目结舌的怪现象。北京高校云集,但一些外地高校却纷纷将在职博士集中培训点开设到北京。对博士学历的这种强劲需求,甚至连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一些高校也难挡诱惑,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招生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曾经上交了一份“要遏制党政干部的文凭腐败”的提案。他认为:许多在校生10年寒窗才能拿到博士学位,但是一些党政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课也不上,稀里糊涂就混到了文凭,这很不公平。

  《半月谈》的文章指出,官员“博士大跃进”中的种种权学交易,为一些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的官员提供了升迁的台阶,伤害了那些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学生,使中国的学位含金量不断下降。

  北京有关学者对本报说,事实上,包括很多高官在内的官员通过“在职学习”拿到的学历几乎都是“水货”,因为这些官员拿硕士、博士学历的目的是为了升官,而不是研究学问,他们的精力当然也都放在“在职”而不是放在“学习”上。这些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考试和论文答辩的官员却能轻松戴上“博士帽”,而且官位越大拿博士学历越轻松,唯一的解释就是权学交易。

  这名学者指出,舆论对这种权学交易的丑陋现象多有批评,但官员“在职攻读”高学历的潮流仍难以阻挡,蔡继明关于遏制党政干部文凭腐败的提案也没有下文,表明官方没有也很难去认真对待权学交易的腐败行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得“假的真学历”的官员不仅数量多,而且职位高,官方只能听之任之。

  不过,舆论对这些“水货”学历的持续抨击,也让很多通过“在职学习”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官员感到压力,并羞于在正式场合谈论自己的学历。一些党政机关在公选干部时,也开始要求候选人必须是全日制学历。

  《南方日报》昨天发表评论说,杜绝由“博士帽”向“乌纱帽”的过渡,需要检讨干部提拔政策。“知识化”固然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知识化”决不等同于“文凭化”。主观上没有那样以为而客观上那样做了,也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而把那些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清除出去,也是对那些名副其实戴着“博士帽”的官员的负责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