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考试技能答题模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1:06
案例模板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
二、对该求助者作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求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为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
·4、最终作出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诊断依据: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自知力,求医行为,有无精神症状,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4、最终诊断:……
四、对该求助者需做那些鉴别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便显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患者……,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的心理问题。
3、与某类性神经症相鉴别:…….
五、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物原因:是否有躯体疾病、生理年龄、性别因素
·2、心理原因:认知方面,性格,
·3、社会原因:
(1)家庭教养模式,
(2)生存环境(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
(3)人际关系,
(4)社会支持系统,
(5)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等)
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根据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围绕已形成的初步诊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可选用MMPI(明尼苏达多顶个性量表)测验,用来探寻病理人格特征以及作为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2、可选用SAS(焦虑自测量表)测验,以评估其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3、可选用SDS(抑郁自测量表)测验,以评估其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4、可选用SCL-90(90项症状清单)测验,以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以及程度。
·5、可选用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
七、咨询师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内容应依据案例的具体情况而定)
·1、求助者的婚恋情况。
·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该求助者早年回忆,有负性情绪记忆。
·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7、该求助者社会交往情况。
·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10、求助者的家族史。
·11、求助者的疾病史。
·12、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
·13、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
·14、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关系。
·15、求助者的出生情况。
八、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
九、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
·1、精神状态:
1)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2)  情感、情绪的表现
3)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4)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生理功能改变(身体状态):
1)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2)  求助者近期的体检报告
·3、社会功能状况:
1)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
2)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十、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员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员可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十一、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4、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5、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时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十二、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
十三、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是什么?
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避免提问失误,主要体现在: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避免多重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无法回答。
·4、避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常使谈话陷入僵局。
·5、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常常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
·6、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十四、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多长时间,评为几分。(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月不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自己摆脱不了,需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中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十五、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
1、婴幼儿期:母亲身体状况、是否顺产、出生时的情况
2、童年生活经历:有无重大特殊事件发生,现在对当时的回忆是否完整;童年时是否患过严重的疾病;父母感情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情况,有无退缩或攻击行为。
3、青少年期情况:有无挫折;有无严重的疾病发生;有无仇视记恨的人或事,爱情生活状况;学习就业有无挫折……
4、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十六、从认知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分类整理。(P261)
1、感觉障碍:
2、知觉障碍:
3、记忆障碍:
4、思维障碍:
十七、从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分类整理。(P272)
1、情感障碍:
2、意志行为障碍:
·©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咨询中使用面质技术的目的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环境的深入了解;在于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在于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与行为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在于使求助者说明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饰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在于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做面质,而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
·©在本案例中,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阻力来自于成长中的痛苦
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在本案例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案?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怎样进行转介?
咨询师与求助者明显不相宜,或发现自己不善处理时,或咨询不匹配、咨询师难以胜任的原因外,咨询师因工作变动、较长时间内不在岗位等,需要转介
对转介的新咨询师,应详细的介绍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原咨询师的信任和隐秘。
·©在本案例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
“两全、判断、选择、说明、整合”
1.两全: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
“7w”:Who when where why which how;
“四因素”:年龄特征、性格特征、问题特征、文化特征。
深入了解求助者的思路: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最关心、最困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因素:
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
5.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
时间点:从第一次咨询就可以做评估,而且过程中也应时时的做评估
*评估的维度: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事实
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哦鞥有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
4)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评定
·©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
·©结合本案例,你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是什么?
·©本案例如何处理?